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百年历程心得体会(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的百年历程心得体会6篇
【篇一】党的百年历程心得体会
汉字简化历程
汉字简化百年历程:简体字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负担?【摘要】从清末一直到1980年代,中国人对于汉字汉语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在清末的观念是,中国科学落后、教育落后、文化落后、国民素质差,都是汉字繁难造成的,是汉字不能表音从而汉语文言不一致造成的;认为西文学起来容易,几乎不花什么时间就可以掌握,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到1950年代,继续探索汉语拉丁化,推广汉语拼音新文字,认为中国语言应该走世界大同之路。1980年代计算机兴起后,汉字在输入中遇到难题,汉字再次被怀疑。简化字就是在这些语言观、汉字汉语观的背景下产生的。尽管简化字不是清末才出现的,1950年代制定并推行的简化字大多都是有历史根据的,专家学者凭空造出来的字并不是很多,但问题是,古已有之的简化字一直没有取代“正字”,更没有广泛地通行,如今强行废除正字,通行的俗字、手头字、草书楷化字、破体字、生造字等,很多不符合汉字的六书原则,不能根据字形望文生义,实际上比正字更难识、更难记,强行“转正”为印刷字、正字是有违其本性的。作为“字思维”文字,汉字简化之后,“字思维”被破坏了,汉字表意体系被弄得不伦不类,虽然在书写上简便了一些,但意义区分却更复杂了,很多规律被破坏了,学起来并不比繁体字容易,意义识别只能靠死记硬背。不仅增加了中国人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汉字和汉语的国际化。世界上有很多共同体,语言共同体是更深层更稳固的共同体。语言的书写具有约定俗成性,共同体的成员更改文字须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同,并且相约一起更改才行。虽然中国内地在汉语共同体中是主体,但汉语共同体的其他成员都不使用简化字,久之会造成汉语共同体的撕裂,对大中华也是一种伤害。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大问题不是笔画太多,而是异体字太多,有些写法相差很大,这才是汉字学习的最大负担。倘若1950年代选一种流行最广、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字作为标准字,整理出一个分级别的通用字表,然后借助行政力量推行,其效果会比推行简化字要好。历史已经走到反思简化字、考虑統一使用繁体字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高玉,1987、1995、2000年分别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从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201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等。
汉字简化是汉字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汉字改革又是汉语变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汉字简化对汉字改革、汉语变革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中国语言学界的思考特别是反思至今甚少;很多知识人(包括一些语言学工作者)主张恢复繁体字,但为什么要恢复?其深层的语言学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是什么?也没有作深入的思考和表达;至于如何恢复?恢复到什么状况?学术界更是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设计。鉴于此,笔者试对清末至今一百年来汉字简化的背景、理论、推行方式以及实际效果等问题进行检讨,希冀推动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化。
一
汉字、汉语自产生之后就一直在变化着。汉字起源于图画,从形体上经历了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到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的过程,在手书的意义上还有行书和草书。总体上看,汉字的变化是一种从图画到符号、从复杂到简化的过程,杂芜和枝叶的东西不断地脱落而留下一些筋骨的东西;但是,汉字的数量和书写则呈相反的变化,字数越来越多,异体字越来越多。汉语的变化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书面语来源于口语,口语不断简练而雅化,再加上文人们不断丰富和创造,使它越来越远离口语;另一方面,口语不断变化,也不断丰富,自行发展,越来越远离书面语。除了秦朝的“书同文”以外,中国古代不论是汉字的变化还是汉语的变化,都是自然流变,是人文而不是行政强力所为,所以变化速度缓慢——汉字“体”的变化比较大,但结构变化不大。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提出汉字、汉语改革的问题;但自清末以来,汉字、汉语改革却成为一种广泛的思潮,并最终导致汉字、汉语发生巨变:在汉字方面,最大的变化是简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规范化、拼音方案、读音统一等;在汉语方面,语言体系发生转型,即从古代汉语转变成现代汉语,与此相关的语法、词汇、词义都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清末以来汉字汉语变革的根本原因不是语言自身,而是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变革的要求。中西方自明末开始交流以来就时有冲突,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落败,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则使中国人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面对西方列强的攻势,中国一方面是抵御、自保,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进而痛苦地向西方开放,向西方学习。反思的路向和进程可以说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开始时认为器物不如西方,后来又认为政治制度不如西方,最后认为文化也不如西方——原因在于教育不发达、国民素质不高等,于是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和文化就此发生了现代转型,于是有了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化。清末汉字汉语改革就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发生的。当时接受了西学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教育之所以不发达,国民素质之所以低下,根本原因在于汉字和汉语——汉字繁难(难识,难写,难记),汉语文言不一致,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文只有少数知识分子能够掌握运用,而民众大多数是文盲,不能读书看报,不能进行书面表达,甚至于最简单的记账都很困难。
汉字复杂难学,可以说是清末语言学界普遍的观点。例如,卢戆章说:“中国字或者是当今普天之下之字之至难者。”[①]林辂存说:“我国文字,最为繁重艰深……中国字学,原取象形,最为繁难。”[②]陈虬说:“字又着实难识得很……而且笔墨忒多,通扯起来每字总有八九笔,多者四五十笔不等。”[③]沈凤楼说:“中国文字极烦,学亦甚艰,自束发受书,非十稔不能握管撰文。”[④]杨琼、李文治说:汉字“义颇闳奥,而形则繁缛……形繁缛,故作书不能疾速,日仅可数千言。”[⑤]马体乾说:“今六书文字,难于辨,难于记,难于解,辞难通,音难同,书难音,字难工,特较标音文字之易习易用者,真不可同日而语矣。”[⑥]因此认为需要改革,不同的只是态度和具体方案。
内地汉语用简体字,海外汉语用繁体字,会造成汉语的分裂,对汉字和汉语都是巨大的伤害。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随着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简体字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负担、一个包袱,即使现在废止简化字,它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来消化。
清末兴起的汉字改革有三种态度,也可以说是三种方案。一是最激进的态度和方案,主张废除汉字,代表人物是在巴黎创办《新世纪》杂志的李石曾和吴稚晖。他们认为,西文优质,与其学习、模仿西文,对西文进行改头换面的汉化,或者汉语西文化,还不如直接照搬西文,改用“万国新语”即世界语。[⑦]由于民族自尊的原因,这种主张在清末并没有多少人支持,还遭到章太炎等人的痛斥,但到“五四”前后却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观点,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中不少人认为汉字终当废除,如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都持这种观点[⑧];但他们同时又认为,废除汉字是困难的,所以主张用妥协的方式,即保留汉字,但废除文言文。二是中庸的态度和方案,以刘师培、潘籍郛、卢戆章、蔡锡勇、王照、劳乃宣等人为代表,主张不否定汉字、汉语、文言文,但在汉字以外另创造一种简字、快字、合声字,在文言文之外另建立一套由土腔、方言、口语、官话等构成的汉语书面语,也即宽泛意义上的白话,前者供知识分子使用,后者供大众使用。这种态度和方案在清末可以说是一种主流的态度和方案。据倪海曙统计,从光绪十八年(1892)卢戆章提出中国第一套汉语切音字方案,到宣统二年(1910)郑东湖提出汉字笔画切音字方案,十九年的时间共产生了二十八种新汉字方案,所创造的新汉字包括拉丁字母切音字、汉字笔画切音字、速记符号、自造符号、数目代字等,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实施,还出版了一些新文字的书,但最终都成为了历史;不过,它们对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案、电报数码、速记等有很大影响。三是保守的态度和方案,主张对繁体字进行改造、简化或者简便。这是一种思路很不清晰的态度,当时缺乏深入的讨论,提出的方案并不多,也不具体,但却是本文最为关注的。
简化字可以说古已有之,符号化就是一种简化。秦隶之后,汉字结构大致固定,之后的汉字变化主要是减省笔画,或者变化笔画。中国古代印刷主要是雕版(或刻版)印刷、活字印刷,印刷体在汉字的形体上相对规范,但仍有一定的随意性;大量的文书则是手写,而手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特别是流布范围比较小的文书如日记、书信、账目、收据、借据、文告等,书写更是随意,大量使用别字、错字(例如,偏旁错误,笔画错误)、简笔字、破体字、草书楷化字、符号代替字、同音代替字,甚至新造的字,人们称这些字为“俗字”[⑨]。最初这些字具有私人性,书写者和接受者相互明白就行,但随着文书流布范围的扩大,这些字慢慢流行开来,越来越被认同、模仿,于是,错误变成了正确,别字变成了通假字,简笔字变成了异体字,具有了合法性、公共性。这是事实上的汉字简化。
清末最早提倡简化字的是陆费逵,1909年在《教育杂志》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说:“文字者,用符号代言语,所以便记忆免遗忘也。符号愈简,则记忆愈易,遗忘愈难。而其代言语之用,固与繁难之符号无异。……我国文字,义主象形,字各一形,形各一音,繁难实甚,肄习颇苦。欲求读书识字之人多,不可不求一快捷方式,此近人简字之法所由创也。故简字与旧有文字,相去太远,一时不能冀其通行。窃以为最便而最易行者,莫若采用俗体字。此种字笔画简单,与正体字不可同日语。如‘体’作‘体’,‘镫’作‘灯’,‘归’作‘归’,‘万’作‘万’,‘蚕’作‘蚕’之类,易习易记,其便利一也。……余素主张此议,以为有利无害,不惟省学者之脑力,添识字之人数,即写字、刻字,亦较便也。”[⑩]文章发表后,有读者致函提出疑问,陆费逵又作答文说:“采用俗字,本非改良文字之正法。特以简字之通行非易,字母之创造更难,就俗字而采用之,不过略减正体字之繁重,不得已也。且记者所言,惟就已有者而采用之,非如沈君所言,必字字求一俗体代之也。”他认为,使用俗体字有其合理性,“因其用处极多,而苦笔画之繁重,其始偶有人作省笔字,不知不觉,转相仿效,遂成今日之俗体字。以其易写易记,合乎人之心理也,故通行极易,虽功令悬为厉禁,而犯者仍所不免,名家帖体用者尤多,其故可知矣”。[11]需要说明的是,陆费逵这里所说的“简字”并不是简化字,而是卢戆章等所说的切音字、快字,而“俗字”才是简化字,后来称之为“减笔字”、“简体字”。陆费逵主张用已有的、已经广泛流布的俗字,而不必新造简化字,并且不是所有的字都简化,这与后来的简化字思想是有很大差别的。陆费逵提出的使用俗字的简化汉字设想和思路,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回应,当时汉字改革的主流还是切音字、简字等。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个问题才再次被提了出来。
二
语言变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内容,白话文就是新文学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与清末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等不同,面对汉字和汉语的缺陷和问题,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李大钊等人更关注的是汉语而不是汉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废除汉字,但同时又认为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所以采取的策略是把汉字存废问题搁置起来,专注于汉语改革,即提倡并使用白话文,否定并废用文言文。对于吴稚晖等人提出的“废除汉字”以及广泛的“汉字革命”主张,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也是有响应的,概括起来就是提倡简化字。
翻阅《新青年》,新文化运动阵营最早提出简化汉字的人是钱玄同,但其思想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当他的老师章太炎在民国前夕写《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长文的时候,他是赞同的;但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又转而赞成吴稚晖已经放弃的“万国新语”的观点,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论世界语与文学》、《答陶履恭论Esperanto》、《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答孙国璋论Esperanto》、《关于Esperanto讨论的两个附言》、《汉文改革之讨论》、《答姚寄人论Esperanto》、《答胡天月论Esperanto》、《答区声白论Esperanto》、《关于国文、外国文和Esperanto》、《Esperanto与现代思潮》等一系列文章,主张用“万国新语”即世界语。与胡适、陈独秀等人主要思考语言改革略有不同,五四时期的钱玄同既思考语言改革,也思考汉字改革,他的语言文字改革思想是建立在对汉字、汉语反思基础上的。民国初期到“五四”前后,学术界一些人发现,汉语尤其是文言文不能准确表达西文的思想文化。钱玄同是认同这一观点的。他说:“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物之名词,一无所有。”[12]与胡适、陈独秀等人在语言上主张废除文言文、改用白话文不同,钱玄同主张废除汉语,改用世界语,或者在汉语之外增加世界语:“然不废汉文而提倡世界语,有何不好?弟意最好从高号小学起,即加世界语一科。”[13]“五四”初期的钱玄同很激进,不仅反对文言文,也反对白话,反对汉字,反对汉语拼音化。他说:“中国之字形,不消说得,自然不能搀入于拼音文字之内;中国之字义,函胡游移,难得其确当之意义,不逮欧洲远甚,自亦不能采用;中国之字音,则为单音语,同音之字,多且过百,此与拼音文字最不适宜者。”[14]汉语不能拼音化的观点在他后来的文章中讲得更明确:“有人主张改汉字之形式——即所谓用汉字罗马字之类——而不废汉语……殊不知改汉字为拼音,其事至为困难:中国语言文字极不一致,一也;语言之音,各处固万有不同矣,即文字之音,亦复纷歧多端,二也。制造国语以统一言文,实行注音字母以统一字音,吾侪固积极主张;然以我个人之悬揣其至良之结果,不过能使白话文言不甚相远,彼此音读略略接近而已;若要如欧洲言文音读之统一,则恐难做到。”[15]他的解决办法就是废除汉字、汉语,改用世界语,“我以为中国废汉文而用Esperanto,这是将来圆满之解决”,至少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在通行汉字汉语的同时推广世界语。[16]然而,在1920年代初,文言文作为一种统治性的语言大势已去,白话文一统中国不可逆转,钱玄同主张世界语的文章就是用白话文写成的。所以,对于在中国推行世界语取代汉语——不仅取代文言文,而且取代白话文,钱玄同自己也没有信心。特别是白话文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为“新国语”之后,钱玄同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在语言上转而支持“国语罗马字”。1923年,他提议组织“国语罗马字委员会”[17];两年后又说:“说到制造中国拼音文字的工具,我现在也主张用罗马字母。以前《国语月刊》出‘汉字改革号’的时候,我其实已经倾向于罗马字母了。不过彼时被音理所囿,以为拼音用的字母,最好能够用与发音密合一点的,所以又想试用标准音符(国际音标)。但是不久就觉得这个意思是错误的。”[18]而在文字上则主张,改造汉字即减省汉字笔画。钱玄同对于汉字的态度可以说由“汉字革命”转变为“汉字改良”。
1920年,钱玄同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这是中国自汉语产生以来首次系统地提出的汉字简化字方案。他说:“前几天,独秀先生对我说:‘表中国国语的文字,非废去汉字、改用拼音不可。’这个意思,我现在是极端赞成的。但是我以为拼音文字,不是旦暮之间就能够制造成功的;更不是粗心浮气、乱七八糟把音一拼,就可以算完事的。……拼音文字制成以后,恐怕还要经过许多波折,费上无数口舌,才能通行。我以为我们就使讲‘一厢情愿’的话,这拼音新文字的施行,总还在十年之后。如此,则最近十年之内,还是用汉字的时代。汉字的声音难识,形体难写,这是大家知道的;今后社会上一切事业发展,识字的人一天多一天,文字的用处自然也是一天多一天,这也是大家知道的。既然暂时还不得不沿用汉字,则对于汉字难识难写的补救,是刻不容缓的了。”[19]其补救的办法就是减省汉字的笔画。这是一个妥协、无奈、暂且的办法,但却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现实性的办法。钱玄同提出的汉字简化的八种方法,都为1950年代汉字简化方案所采用。
到了1923年,《国语月刊》出版了一期“汉字改革号”,其中有胡适、黎锦熙、钱玄同、周作人、蔡元培、赵元任等人的文章。[20]从中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和践行者对于改革汉字达成了共识,差别只是简化汉字与国语罗马字的方案。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选了《简体字谱》;在此基础上,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于同年8月21日发布命令,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正式推行简体字,但却遭遇强大的阻力;到了1936年初,教育部不得不收回成命,废止《第一批简体字表》,这对于汉字简化之路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再加上1936年后钱玄同的身体每况愈下,并于1939年逝世,简化字研究、倡导以及推行虽然不乏来者,但微弱的声音完全被强大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声音所淹没。
1949年始,汉字简化之路峰回路转。这年5月,黎锦熙联合当时北平各大学的语言文字专家写信给中共“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建议成立一个文字改革研究会,重新开始研究和推动文字改革。吴玉章先请示刘少奇,又写信给毛泽东,均得到支持;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即宣告成立。[21]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文字改革组织,吴玉章为主席,黎锦熙、胡乔木为副主席,成员既有学者也有官员,主要工作是组织对拉丁化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研究。由于之前在请示刘少奇时,得到的指示是:“可以组织这一团体,但不能限于新文字,汉字简化字也应研究整理一下。”[22]因此,简化字研究也是其中一项内容。之后,在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学术机构、民间团体的大力推动下,汉字简化运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简化字方案从酝酿到出台到最后推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重要原因有三:一是汉字难识、难读、难写,是普通大众提高文化素质的瓶颈,清政府、北洋政府、民国政府都无力解决这个问题,新中国进行新文化建设,这正好是一个契机。二是旧中国文盲非常多,而完整、普及、系统的教育体制又不可能一时建立,识字特别需要“速成”,简化字为汉字识字“速成”提供了可能性。三是与国民政府的精英文化建设不一样,新民主主义文化更强调大众文化建设,首先就要解决的是大众识字问题,汉字改革自然就被提上了工作日程。其中重要的事件有: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马叙伦任主任委员,吴玉章任副主任委员。该机构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
1953年,中共中央设立文字问题委员会,胡乔木任主任,范文澜为副主任。
1954年,周恩来总理提议,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吴玉章为主任,胡愈之为副主任,并于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修正后的《汉字简化方案(初稿)》。
1955年,教育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
1956年,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并在《人民日报》发表《汉字简化方案》全文。
国务院“决议”的公布和《汉字简化方案》的发表,标志着清末以来汉字改革告一段落;之后,汉字简化运动还发生了一些事件,但都不具有根本性。例如,1963年,“汉字简化方案”小组对《汉字简化方案》进行修订,发布《简化汉字修订方案草案》,同时编辑出版《简化字总表》。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23],征求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试用;但1986年国务院正式废止这个方案,并在《人民日报》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24]2009年,教育部新研制出《通用规范汉字表》,网上公布以征求社会意见,其中设计对44个汉字进行“整形”,但遭到广泛的质疑,2013年国务院最终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时,没有采纳汉字整形方案。与1986年《简化字总表》相比,《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了226个类推简化字,如“闫”等[25]。而对于“整形”字,研制者在另外的地方有一个说明:“鉴于字形调整目前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而且对印刷宋体字的字形规范,也不应该只着眼于宋体字本身,还应该考虑到与之相关的几个关系的协调问题,如各种主用字体之间的协调、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协调、已定规范汉字与大字符之间的协调等。如此复杂的问题,不可能让《通用规范汉字表》毕其功于一役,而应做出更长远更全面的规划。”[26]汉字“整形”方案虽然“失败”了,但可以肯定,汉字简化的研究还会继续下去。
三
反思一百年来汉字简化的各种方案、历程以及理论,需要检讨的方面很多。不管是清末、民国还是新中国初期,语言学界对于简化汉字都是有限定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它是汉字改革的暂且办法。1955年,毛泽东还说:“汉字太繁难,目前只作简化改革,将来总有一天要作根本改革的。”[27]但1960年代之后,简化字被当作了汉字的终极形态,汉字简化被误作为汉字改良的主导方向。如果说清末、民国的简化汉字是“汉字病”之“止痛”的话,那么1950年代汉字简化则是“汉字病”之“根治”了。
陆费逵最早提倡简化汉字,但他同时又明确说简化汉字不是汉字改良的“正法”。同样,钱玄同“五四”之后一直提倡简化汉字,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包括简化原则、简化方向和具体措施等,但他认为解决汉字问题的根本方式是“汉字革命”,即“将汉字改用字母拼音,像现在的注音字母就是了”[28],“把汉字改为拼音的中国新文字,将来总有这一天”。[29]由于汉字革命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在革命的“筹备”期还不能完全脱离汉字,而简化字则是“补偏救弊的办法”:“有的主张将国语改用拼音的,有的主张将现行汉字减省笔画的。……我也是持这种主张的一分子。我以为改用拼音是治本的办法,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是‘治标’的办法。那治本的事业,我们当然应该竭力去进行。但这种根本改革,关系甚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我们决不能等拼音的新汉字成功了才来改革!所以治标的办法,实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30]可见在民国时期,简体字并不是汉字改革的根本目标,更关注的还是拉丁化新文字以及国音统一等问题。
1950年代,汉字简化字运动兴起,发展成为国家行为,最终产生《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字总表》,并通过行政方式大力推行,从而实现全国文字印刷简体字化,似乎简化字方向成为汉字改革的主流,但其实不然。1951年,毛泽东对文字改革的指示是:“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31]所以,1950年代初期文字改革在思路上基本都是强调拼音的根本性,而文字简化不过是暂时方案,是为最终汉字拼音化做准备。吴玉章说:“汉字简化并不能根本解决文字改革问题,因此我们还必须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准备工作。为了根本解决文字改革问题,使汉字走上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32]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决议”也明确说:“汉字的根本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目前,逐步简化汉字并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是适合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的。”[33]由此可见,简化汉字在近百年汉字改革中不过是附属品,被当作是准备性的、过渡性的。然而,汉字一旦简化并全民运用、普及,就很难有其他可能性了。
近百年汉字简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清末和民国是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是另一个阶段。两个阶段最大的不同是,前一个阶段总体上是学术推动,后一阶段总体上属于组织推动。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汉字简化,主要是学者探讨,提出方案,讨论基本限于学术领域,虽然也得到政府支持,如1935年钱玄同等人设计的“第一批简化字”就得到时任教育部长的王世杰支持,从而以教育部名义发布命令,但民国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非常软弱,推行不到半年就在一批学者、政客的反对声中宣布收回、废止。之后,《第一批简化字表》以及它的前身钱玄同主持编选的《简体字谱》中的大部分字都被1956年新中国制定的《汉字简化方案》所吸收,《汉字简化方案》和《第一批简化字表》在思路、观念和具体的方法上、具体内容上都一脉相承。由此可以看出,学术本身并不具有决定性,学术背后的力量才是决定其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
而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运动是根据国家领导人的指示或者批示,确定文字改革的方向,再确定各种组织机构,各种宣传,最后层级推进,从而以一种严格的行政方式推行。从相关的文献看,文字改革方案是国务院组织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八易其稿,才最后制定出来的;这中间又反复征求专家、学者以及普通群众的意见。这种大规模的行为,是任何一个学术团体都无法完成的。简化字方案出台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决议,国务院公布决议,教育部发布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布通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分别发表“社论”,这与清末与民国时期汉字简化运动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正是因为强大的行政推动力,所以1950年代汉字简化运动推行得非常成功,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大陆就废除了繁体字,实现了全国教育、印刷、手书的简体字化。
当然,1950年代开始的中国文字改革,吴玉章等人最初设想和试图推行的还是在民国时期就思考比较成熟、并且得到一定程度推行的汉字拉丁化,如拼音文字。但结果是,拼音文字后来被放弃了,仅只留下一个汉语拼音方案,而汉语拼音方案和汉字拼音化是有本质区别的。汉语拼音本身不是文字,它不过是一种对汉字进行注音的工具,它不否定汉字,也不能替代汉字,本质上是汉字的辅助性工具,解决了汉字不能表音的问题,当然在其他方面比如通讯、编序、检索等方面作用也非常大。而汉语拼音新文字则是反汉字的,主张废除汉字,使汉语脱离汉字而走上拼音字母化。例如,1931年在海参崴召开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有这样的话:“大会认为中国汉字是古代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产物,已变成了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之一,实为广大人民识字的障碍,已不适合于现在的时代。”“要根本废除象形文字,以纯粹的拼音文字来代替它。并反对用象形文字的笔画来拼音或注音。如日本的假名、高丽的拼音、中国的注音字母等等的改良办法。”[34]由此可见汉语拼音和汉语拼音文字之间的本质差别。事实上,1950年代中国文字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并推行简化汉字,选定并推广普通话,制定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对汉语的进步其作用是巨大的,普通话是统一国音,汉语拼音则是为汉字标注国音,两者于汉字来说都具有外在性,而只有简化汉字对汉字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真正改变了汉字。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意义和作用争议很小,简化汉字却争议很多,因为它给汉语和汉字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四
由于汉语在读音上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以致同样是说汉语但地域不同的人却无法交流,但因为有汉字,才维系了中国文化的统一;假如语音不同,文字也不同,那中国在文化上早就四分五裂了。民国时期,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曾经设计出包括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江南话拉丁化新文字、广州话拉丁化新文字、厦门话拉丁化新文字的四种方案,假如当时推行了,那今天的中国就不仅是语音不统一,而且文字也不统一,北京人到广州还得带翻译。从清末一直到1980年代,中国人对于汉字汉语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在清末,语言学领域一个普遍的观念是,中国科学落后、教育落后、文化落后、国民素质差,都是汉字太繁难造成的,是汉字不能表音从而汉语文言不一致造成的;并且认为西文学起来容易,几乎不花什么时间就可以掌握,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1950年代,中国继续探索汉语拉丁化,推广汉语拼音新文字,认为中国语言应该走世界大同之路。1980年代,计算机兴起,汉字在输入中遇到难题,汉字再次被怀疑。简化字就是在这些语言观、汉字汉语观的背景下产生的。
的确,简化字不是清末才产生的,1950年代制定的简化字大多都是有历史根据的,专家学者凭空造出来的字并不是很多。但问题是,简化字虽古已有之,却没有取代“正字”,更没有广泛地通行。强行废除正字,通行俗字、手头字、草书楷化字、破体字以及生造的字等,实际上是违背了汉字自然流变的规律。草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是一门特殊的学问,草书本质上是汉字快速书写的结果,快写的过程中自然有很多笔画省略,在这一意义上,草书可以称为简体字,汉字简化借鉴草书的简化方式也是有道理的。但是,草书异常复杂,千变万化,有时一个字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写法,有的写法不仅与正字相距甚远,互相之间也相距甚远,没有相似性和关联性,如“白”、“自”、“有”、“不”等。相反,有些完全不同的字在草书中基本上可以写成一个字,如“成”和“来”、“不”和“石”、“存”和“孝”、“深”和“珍”等;很多完全不同的偏旁部首和点画在草书中可以写成一样,如单人旁和双人旁在草书中都可以写成一竖,“二”、“止”、“工”、“土”、“豆”、“”、“匕”、“”、“虫”、“”、“八”、“人”都可以写成二横即“二字符”。[35]正因为如此,草书的很多字不仅一般人不识,就连从事书法创作和研究的人辨识起来也不是很轻松,需要借助释文以及草书工具书。所以,简化字的草书楷化方式虽然有历史的、书写的根据,但这个根据其实是不足为据的。
同样,俗字、手头字包括破体字作为简化字也是有问题的。所谓“俗”字,是相对于“通”字和“正”字而言,唐代颜元孙在《干禄字书》中对其作过区分,张涌泉教授的解释是:“俗字是一种不合法的、其造字方法未必合于六书标准的浅近字体,它适用于民间的通俗文书,适宜于平民百姓使用。颜元孙的所谓‘通者’,其实也是俗字,只不过它使用的范围更大一些,流延的时间更长一些。换句话说,‘通者’就是承用已久的俗字。”[36]俗字可以变成“通字”,通过流行可以变成正字,但这个过程在自然流变中非常缓慢。汉字在唐代之后已变得相对稳定,俗字很多,但要想取得正字的合法性并不容易,因为正字更有优越性,更广泛地被认同和接受。
根本原因还在于,俗字也好,手头字也好,其构成很多都不符合汉字的基本规则,即不合六书原则,很多字可以说是很任意的符号,也可以说是“黑字”,有时只有书写者和特定的接受对象明白,甚至有时就是只写给自己看的。与陆费逵提倡俗字一样,1930年代,胡愈之、蔡元培、郭沫若、陈望道等二百余人、十五家杂志社发起手头字运动,并挑选了三百个手头字作为简体字进行推广,其中中约有一半的字被后来的第一批简化字所采用,如“与”、“过”、“呕”、“对”、“尽”、“怜”、“卖”、“战”等,还有一部分被已经废止的第二批简化字所采用。《推行手头字缘起》这样说:“我们日常有许多便当的字,手头上大家都这么写,可是书本上并不这么印。识一个字须得认两种以上的形体,何等不便。现在我们主张把‘手头字’用到印刷上去。省掉读书人记忆几种字体的麻烦,使得文字比较容易识,容易写,更能勾普及到大众。”[37]这实际上是让正字迁就或让位于手头字,也可以说是文字下移。但手头字实际上是有问题的,第二批简化字被废止就说明了其问题。原因在于,手头字很随意,很多是破体字、别字、错字、生造字,不符合汉字规则,不能根据字形望文生义,实际上比正字更难识、更难记。丰子恺曾描述民间手头字的书写状况:“我家自洪杨以来,以开染坊为业,我十来岁时,每逢年假,店里忙的时候,被母亲派到店里去帮忙……因此学得了染坊账簿上所惯用的种种简笔字,例如‘三蓝’,他们写作‘三艹’,不过艹字最后一笔下面打一个弯曲。‘二厘’,他们只在‘二’字的下一画上拖一撇,其余不胜枚举。”后来,作者在上学时也写手头字,如把“青出于蓝”写作“青出于艹”,老师骂他说:“你倒不写青出于卅?”[38]染坊里约定把“蓝”写作“艹”,“厘”写作一撇,几个人认同是没有关系的,但推广作为全民规范字却是有问题的,不能说群众使用了就是正确的。所以,俗字和手头字在生活中都限于手书,都只适用于通俗文书,主要是记账、书信、药方,便条等,通行的范围非常有限,具有约定性,如果强行“转正”作为印刷字、正字,其实是有违其本性的。
钱玄同曾归纳出八种简化字方法:“将多笔画的字就字的全体删减,粗具匡廓,略得形似”、“采用固有的草书”、“将多笔画的字仅写它的一部分”、“将全字中多笔画的一部分用很简单的几笔替代”、“采用古体”、“将音符改用少笔画的字”、“别造一个简体字”、“假借它字”[39],但这每一种方法都是有问题的,都会造成混乱。例如,现代简体字中“台”、“台”、“台”、“台”四个字合并成了一个字,还有“台”作为“构件”的字,“构件”有时可以类推简化为“台”,有时又不能类推。本来,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极分明的,但简化成一个字之后,意义也合并了,究竟是什么意思,还得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又如,“蒙”、“蒙”、“蒙”、“蒙”四字不分,又保留“懵”作为异体字;“复”、“覆”、“复”、“复”四字不分,“覆”有时简化,有时又不简化;“干”、“干”、“干”三字不分,“干”有时简化,有时又不简化,“乾坤”不能简化为“干坤”,还有“后”和“后”简化之后不再作区分,以致书法家有“影后”之笑话。汉字是“字思维”文字,汉字简化之后,“字思维”被破坏了,汉字表意体系被弄得不伦不类,虽然在书写上简便了一些,但意义区分却更复杂了,很多规律被破坏了,意义识别只能靠死记硬背,不仅增加了中国人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汉字和汉语的国际化,它希望解决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但却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张书岩等人总结简化字有五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一部分同音代替不适当”,“对于偏旁的简化和类推规定得不够明确合理”,“计划性、系统性不够,并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少数简化字所用的偏旁或笔画不适当”,“某些简化形体代替的偏旁过多”。[40]其实,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并且难以改正。汉字简化的“利”远小于其“弊”。
1960年代简化字推广之后,国家严格控制出版繁体字书籍,繁体字从中国的日常生活包括文化生活中消失了。但这种局面维持了不到三十年,1990年代以来,繁体字的著作越来越多,最初是古人的作品和著录用繁体字出版,后来研究古人的现代人学术著作也可以用繁体字出版,再后来一些与“古”有关的边缘性著作也可以用繁体字出版,近人的著作也算古籍,似乎“作古”就算“古”代。例如,《陈子褒先生教育遗议》[41]、《启功丛稿·艺论卷》[42]都是繁体字印刷的,极少数翻译著作如《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也是用繁体字印刷的,出版社的解释是:“由于本书所研究的19世纪汉语语料都是用繁体字印刷的,汉译本全书也使用了繁体字。”[43]尽管解释很勉强,但可见繁体字的出版规定不断地被突破。繁体字在学术领域越来越成为了一种有品位的象征,尤其是一些与中国古代有关的学术领域,学者们已经开始恢复繁体字写作,除了时尚因素外,更多是为了准确。例如,在古人那里,“台风”就是“台风”,现在把它写成“台风”是错误的。
只要中国古代典籍不消灭,繁体字就不可能废除。繁体字与简体字在使用上是不对等的,1950年代出版的简体字书籍可以转换用繁体字来印刷,但古籍不能用简体字印刷,简体字印刷古籍会造成很多错误、很多莫名其妙和不能理解。中国目前事实上是繁体字、简体字并行使用。一个国家是这样,国家中的许多个人也是这样。认识繁体字将越来越成为一个中国人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繁体字有越来越通行的趋势,所以中国人越来越需要学习两种字体。这有点反讽,本来当初探讨并推行简体字是为了减省汉字学习的负担,但现在不仅没有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负担,不仅要学简体字,还要学繁体字;过去,繁体字虽然书写麻烦、费时,学习上难了一点,但那时只学习一种,现在则要学习两种字体,而且简体字学起来并不比繁体字容易,因为简体字中很多字都与字义没有关系,是硬性规定的,只能死记硬背。1950—1980年代,手书还非常普遍,应用也非常广泛,简体字在书写上的确可以节约一点时间,但这点时间相对于整体汉字汉语运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现代社会特别是计算机普及之后,就连这点微不足道也没有了。现代人大多都用计算机书写,不管是拼音输入法还是五笔输入法以及其他输入法,简体字和繁体字敲打键盘的次数在技术上是一样的。简体字对于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是有的,但也要看到,香港、台湾使用繁体字,普及教育并没有因此而落后,并没有因此而文盲增多。相反,简体字倒是大大加深了中国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膜,因为普通国民很多人都不认识繁体字,因而不能读繁体字印刷的古籍。
在中国内地,可以通过政策法规来保护简体字,推行简体字,限制繁体字的通行,但它对于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华人聚集较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不具有约束力,无法改变这些地区和国家使用繁体字的现实。随着世界交流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中国内地用简体字,而世界其他地方的汉语用繁体字,这是不利于文化交流的,简体字事实上越来越成为中国内地书籍向海外传播的一大障碍。同时,内地汉语用简体字,海外汉语用繁体字,会造成汉语的分裂,对汉字和汉语都是巨大的伤害。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随着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简体字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负担、一个包袱,即使现在废止简化字,它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来消化。世界上有很多共同体,既有民族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也有语言共同体,并且语言共同体是更深层更稳固的共同体。在语言共同体中,汉语是重要而有影响的共同体,但简化字是不利于汉语共同体建构的。因为语言的书写具有约定俗成性,共同体的成员更改文字须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同,并且相约一起更改才行。虽然中国内地在汉语共同体中是主体,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但如果汉语共同体的其他成员都不使用简体字,久之会造成汉语共同体的撕裂,对大中华也是一种伤害。
反省1950年代的简化字运动,简化方案从酝酿到出台用了六年时间,期间也曾反复修改和征求意见,但对于涉及千秋万代的文化大事业来说,整个方案仍缺乏充分的学术上的论证,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到。相反,1980年代对于汉字简化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是正确的。例如,废止第二批简化字,王码输入法被阻止进入小学语文课本,汉字整形没有获得通过等,否则,汉字将更加混乱,中国人学习汉字的负担将更重。语言越是成熟,就越是复杂,只有复杂的语言才能充分表达复杂的思想。汉语作为表意文字,需要一定数量的汉字作为支撑,并且汉字是需要一定笔画的,一定数量笔画的字特别是形声字反而容易识别和记忆;相反,最容易搞混淆的恰恰是一些笔画简单的字,如“已经”的“已”、“自己”的“己”、地支的“巳”,还有“日”“曰”等。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大的问题不是笔画太多,而是异体字太多,有些写法相差很大,这才是汉字学习包括字形字义识别和记忆的最大负担。倘若1950年代选一种流行最广、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字作为标准字,整理出一个分级别的通用字表,然后借助行政力量推行,其效果会比推行简化字要好,更能够被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侨所接受。
历史已经走到反思简化字、考虑統一使用繁体字的时候了。
[①]〔清〕卢戆章:“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原序”,《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厦腔)》(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第2页。
[②]〔清〕林辂存:“上都察院书”,《清末文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第17—18页。
[③]〔清〕陈虬:“新字瓯文学堂开学演说”,《新字瓯文七音译》(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第10—11页。
[④]〔清〕沈凤楼“《江宁简字半日学堂师范班开学演说文”,《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53页。
[⑤]〔清〕杨琼、李文治:《形声通·杨序》(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第1页。
[⑥]〔清〕马体乾:“谈文字”,《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88页。
[⑦]参见李石曾《进化与革命》,吴稚晖《编造中国新语凡例》、《新语问题之杂答》、《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书神州日报东学西渐篇后》等文章。关于其具体观点,笔者另有文章详细介绍。
[⑧]关于汉字的存废问题,胡适、钱玄同的观点前后是有变化的。胡适在美国留学时认为废除汉字的观点是幼稚的观点,新文化运动之后则认为中国最终会走上拼音文字。关于钱玄同、陈独秀等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见《新青年》4(1918)。
[⑨]“俗字”的产生其途径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只是已有汉字简化,也有已有汉字“繁化”〔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3章〕。
[⑩]〔清〕陆费逵:“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陆费逵文选》(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59页。此文原载《教育杂志》1(1909)。
[11]〔清〕陆费逵:“答沈君友卿论采用俗字”,《陆费逵文选》,第64页。此文原载《教育杂志》3(1909)。
[12]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卷,第162、166页。此文原载《新青年》4(1918)。
[13]钱玄同:“论世界语与文学”,《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21页。此文原载《新青年》4(1917)。
[14]钱玄同“答陶履恭论Esperanto”,《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97页。此文原载《新青年》2(1918)。
[15]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164—165页。
[16]钱玄同:“关于国文、外国文和Esperanto”,《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333页。此文原载《新青年》2(1919)。
[17]钱玄同:“请组织‘国语罗马字委员会’案”,《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125页。
[18]钱玄同:“国语罗马字”,《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355页。
[19]钱玄同:“减省汉字笔划的提议,《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400—401页。此文原载《新青年》3(1920)。
[20]前国语研究会编:《〈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21] “60年教育纪事:开启汉字的简化时代”,《中国教育报》2009-09-17。
[22]王均:《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第54页。
[23]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77)。
[24]分别见《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王均主编:《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第645、646页)。
[25]《通用规范字表》(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第2页。
[26]王宁主编:《〈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第66页。
[27]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第454页。
[28]钱玄同:“汉字革命”,《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76页。
[29]钱玄同:“几句老话——注音符号,G.R.和简体字”,《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487页。
[30]钱玄同:“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85页。
[31]吴玉章:“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中国文字改革第一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27页。
[32]吴玉章:“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中国文字改革第一步》,第27、30页。
[33]“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决议”,《中国文字改革第一步》,第12页。
[34]“中国新文字十三原则”,《中国语言的新生——拉丁化中国字运动二十年论文集》(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倪海曙编,第54页。文字改革之所以走简化字废拉丁化之路,与毛泽东的态度有关。毛泽东曾对吴玉章说,“首先进行汉字的简化,搞文字改革不要脱离实际”〔吴玉章:“在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吴玉章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上册,第664页〕。汉字拉丁化其实就是脱离实际。
[35]南兆旭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第5卷,第190页。
[36]张涌泉:《汉字俗字研究(增订本)》,第1页。
【篇二】党的百年历程心得体会
《百年孤独》心得体会
再次下笔了,初次读完这部小说的时候,下过笔,写过一篇,实在是太烂了,就自己删掉了。今天读豆瓣的书评,有个同学说,真正触动自己心里的文章,死很难下笔去写书评的。想想,也是,往往涉及到心底的东西,就上升到了更加高级的意识层次,语言太低级,完全无法表达。这样的体验,明明心里想说什么,但是到了嘴里却完全没有自己想要的感觉。责怪自己口拙,还想着要玩命的补充一下各种辞藻啊,名句啊。这些总结出来的精华的句子,确实会更加接近内心的想法,但是,和自己心底那种触动,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吧。
好象是大二升大三的那个暑假,在火车上便揭开了《百年孤独》的序章。那辆车还是那种卧铺的床当作二等座的那种,和张弛、戴志鹏坐在一个卧铺上,我靠着窗户,前面还有个小桌子。真是蛮好的座位,透着阳光,还可以把书放在桌子上,现在想不起来那个时候有没有挂科了,如果没有挂科,就真是不错的时间。小插曲吧,对面坐了一个女生,手里面拿着iphone,然后在那边一直摇手机,然后,我还给张弛讲,那个就是微信,她在摇一摇。然后,那个女生吧,摇了一会儿手机,然后就出去,转一圈,应该是去看看那个摇到的人吧。想想也蛮有意思的,那个时候自己对微信的概念仅仅是有一个摇一摇的功能,其他的完全不知道,而且还以为微信只能摇一摇==||,没想到,微信到现在这么火,或者说这种移动语音app会这么火。前几天还闹了很大的风波,和中国移动关于手不收费的问题。
好吧,貌似跑题了,书归正传,坐火车的时候确实蛮无聊的,然后就翻出来书包里要带回去的《百年孤独》,当初买它也是因为,实在是风评太好了。不管是京东,亚马逊,还是豆瓣,都能看到这本书被疯狂的推荐,大有不读此书抱憾终生的感觉。趁着某次亚马逊搞活动收入囊中。
在火车上,能用心的看书吗?不好说吧。有次自己一个人回家,拿着kindle看完了郎咸平的一本书,还是蛮赶的,毕竟一直看,会很无聊。看百年孤独的时候,也只是一边聊天一边翻翻。真正的开始看,还是回到家以后,从起床开始,就一直看,晚上躺在床上看。三天多,看完了这本书。真的是部很棒的书。
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独?总觉得,孤独这个词是个非常容易遇到和遇到的常用词。一个人呆着,总会觉得空虚,闷,是孤独;
和好多人一起呆着,突然觉得在这个喧闹的环境中,有一些不对劲,自己就像是一个看客,看着周围的人欢笑,嬉闹,自己只是动动表情的符合,违心的感觉,是孤独;
武侠的世界,或者说各种高手的世界,到达了一定阶段,想要和人比试,想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境界,蓦然望去,已经空无一人,独上高楼,是孤独。好像有个非常耳熟能详的励志话,叫做“只有忍受得了孤独,才会成功”,是这样说的吧,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冒险,一个人的走在一个人的街道,难过也罢,痛苦也罢,想要找人诉说,想要找人陪伴,但自己明白一切都是奢望,或者说一切都是不允许的,为了自己的目标,咬紧了牙关,吞进了苦恼,关上世界的窗,只做一件事,就是一个人为了一个人的理想前进。这是怎样的努力,重复,重复,重复,世界在休息,在欢乐,在改变,却忘我的仿佛与世隔绝。这样的人,怎么能不成功呐,他的意念,能把世界排除在外。可是,孤独的前进,到达的终点,那个高楼,留给他的,会不会也是高楼?享受孤独的人,能够成功,会不会是因为,只有这些人才真正愿意接受成功,那种站在顶端的孤独。
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独?或许一个人存在,一个人努力,一个人站在巅峰的孤独,都不足以和百年的孤独相比吧。前进的路上没人相伴,终点的尽头也是空无一人,但是,巅峰的人总是会被羡慕的,会被赞誉的,走的路或许不会再有人走,但是,努力的身影却会被人看到,被人记住,甚至变成故事,变成传说。在时间和空间的茫茫无边中挣扎着的短暂的人类生命,真正追求的,所谓的成功,或许就是为了向更多的人证明,自己曾经在这个世界,空间,在这个瞬间,时间的无限的大中存在过。
马孔多的布恩迪亚,一百年的时间,从最初开始建立马孔多,就努力的壮大着发展着自己的家族,让自己的后代延续,去给这个无情的时间,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几许沉浮,几代人的故事,生命,挣扎,羁绊。洋洋洒洒的笔触,好像展开了宏大的画面,各种人物,各种故事,好像这个家族的生命会一直继续,和这个时间一起继续,一代代的传承,生命也好,姓名也好,将这些些短暂的瞬间变的像连续的函数一样,没有间断的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可以和时间抗衡的延续,成为永恒。这是多么壮丽的诗,是多么伟岸的歌,存在然后消失,一个家族在这座扎根的地方上演着他们的一幕幕。好像是希望呐,用连续的生命接起来的桥,好像不会结束呐。
“《百年孤独》发表于1967年,小说以虚构市镇马孔多(Macondo)的荣衰作为拉丁美洲百年沧桑的缩影。以奇诡的手法反映了殖民,独裁,斗争和流血的历史,以及遗忘和孤独的主题。故事讲述一个光怪陆离的布恩迪亚(Buendía)家族在一百年间,六代人因权力与情欲的轮回上演兴衰起落,第一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晚年被绑在树上过日子,伊瓜兰是布恩迪亚家的女主人,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家人,但她又充满正义感,她的孙子阿尔卡蒂奥在马孔多以暴力统治人民时,挺身而出为人民打抱不平。最后一个子孙——奥雷里亚诺的儿子在刚出生时被蚂蚁吃掉,奥雷里亚诺在看完吉普赛人的预言遗稿后,随着马孔多一起消失了。”
消失了,就这样的消失了,七代人,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接着一个的消失了,一同死去的还有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故事,他们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痕迹。被遗忘了,在洋洋洒洒,跌宕起伏,也会消失,也会被遗忘历史当中,再美,再好,再壮阔,最后的结局,也是虚无。这是怎样的孤独,明明努力的拼搏过,努力的生存过,努力的用自己的生命在世界上写自己的故事,可是,没有人会记得,即使明明有,也只是无。百年的抗争,对于再往后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即使被后人想到,也只是会好奇的问,真的存在过吗?这样的家族,就像是最后死在老房子里很久很久的老女人一样,明明这么近,明明一起生活过,但是,面对着皑皑白骨,这个人,真的存在过吗?
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独?明明存在,却连存在本身,都是不确定的。
历史过了这么久,我们的前辈有多少人曾经活过,历史再要过多久,还要有多少人将要存在。拼搏的每天,消沉的每天,在这个时间的轴上,都不曾存在,因为,时间的后面,是虚无。
【篇三】党的百年历程心得体会
延长石油百年历程
光绪年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德国水师提督汉纳根和世昌洋行委托陕西大荔县人于彦彪到延长
县商谈开采石油的相关事宜,他和延长县绅董郑明德等私订合同,合伙开采延长石油,被清朝政府加以阻止。冬季,陕西当局筹集白银一万两,作为开办资金,在延长县设立了延长石油局厂。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外务部批准陕西省自办延长石油。陕西省任候补知县洪寅为延长石油厂“总办”前往汉口,化验油品,并聘请日本技师阿部正治郎来陕北勘察石油资源。十月陕西巡抚曹鸿勋会同陕甘总督升允向清朝政府上书《试办延长石油筹修车路以兴利源而资转运》的奏折。十月二十二日(11月8日)光绪皇帝朱批:“商部知道。钦此。”至此,中国陆上第一个石油厂——延长石油厂成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陕西巡抚曹鸿勋会同已升任陕甘总督的升允向皇太后、皇上写了筹修道路的奏折。奏折说明延长石油“油质甚佳,来源亦旺”。所需经费“少或十万,多或二三十万均可开办”,聘请好了日本技师,当务之急是需修通同官至延长的车路。二十二日,皇帝朱批:“商部知道。钦此。”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日本技师和设备来到延长,在西门外勘定了井位。4月安装橹台机器,6月5日开钻,9月10日钻到81米处完井,初日石油产量1至1.5吨。1934年后逐渐枯竭停产。1978年加深到118米,压裂后初日产量油 2.9吨。1985年9月加深到152米,压裂后初日产量3吨。此井的出油,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
中国建立前
1905日本矿师阿部正治郎到延长勘察石油资源。
1907年2月,日本技师佐藤弥郎,偕同技手到延长城周围进行地质勘察,在西门外勘定了井位,并钻成“延一井”。
1907年,在延长县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同年10月建成了中国陆上第一个炼油房,生产出了能和洋油??美颇受国人称赞的灯油,从此结束了我国陆上不生产石油产品的历史,填补了旧中国民族工业的空白,在中国石油加工历史上起到了奠基作用。
1910年,日本理学博士大冢专一等来延长进行地质勘测,“共勘测油田4处,绘图4张”估定井位35.
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当局同美国签订《中美合办油矿合同》,开设溥利石油公司,美国人在延长3年,对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进行了地质粗查,测成面积约100余平方公里的一万二千分之一的地形图,钻井7口,但都含油极少,美国地质人员发表文章说:“没有一口井的产量可认为有工业价值。
1934年春,南京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和陕西省政府商定,成立陕北油矿探勘处。孙越崎任处长,在延长、永坪各设事务处。4月18日,从德、美进口的3部设备器材和上海定制的钻机配件近100吨,经过火车、汽车、木船和人拉驴驮,于9月5日分别运送到延长和永坪。孙越崎以平津招雇的技工为骨干,吸收延长石油官厂的钻井工人,组成一支100余人的钻井队伍。
陕北油矿探勘处在延长钻井4口,101井在井深101米处遇旺油,初日产量1.6吨。在永坪钻井3口,201井在井深104米处见油,初日产量3吨。因此,发现了永坪油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接收了延长石油厂,油厂广大职工积极研制了汽油、煤油、蜡烛、蜡片、擦枪油、凡士林等石油产品,有力地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长石油成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1938年6月18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致函第十八集团军驻汉口办事处,请求将延长石油厂的两部钻机及其器材调往玉门。经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批准同意,8月下旬,拆运钻机人员到达陕北,延长石油厂积极配合,拆走两套打井设备,包括两套锅炉和蒸汽机,12根套管,还有钻头,钻杆,钢丝绳等,共30余吨。当一切准备妥当,等待运输时,国民党政府却没有派出车辆,八路军总部多次派出汽车才将这两部钻机及配件全部运抵咸阳,转运玉门。
1939年8月,玉门油田使用陕甘宁边区支援的钻机,在玉门老君庙打出了第一口产油井,拉开了玉门油田开发的序幕。
“起家井”位于“陆上第一井”北边半山坡上。1940年春开钻,1940年秋钻到井深170米处完井,初日产量1.6吨,加上旧井产量,油厂有了扩大生产的基础,职工称这口井为“起家井”。
当时没有完整钻机,职工就自己动手,以木代铁修配钻机,钻井井架除4根角柱用6英寸钢管外,其余都用木结构。蒸汽机底座、传动机构中的承力立柱和横梁,也都用整块木块制造。打井用的是冲击法,动力是蒸气机,使直径为10英寸的钢钻沿井口在水中冲击石层。几小时后,提起钻头,用吊桶汲取石渣,再灌入清水冲击。一般24小时只能打进尺1米多。工人们通过顽强拼搏,终于打成延19井——“起家井”。这是延长油矿解放后打的第一口油井。
陈振夏(1904~1981)上海市崇明人,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的讲话和《解放日报》五一节社论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944年和1945年分别被评为特等工业模范工作者和特等劳动英雄。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他题词“埋头苦干”和“生产战线上的英雄”。“埋头苦干”从此成为延长石油厂的企业精神。
20世纪50年代
1953年3月,年轻的苏联专家克利罗夫带了油井爆炸增产方案到延长试验。有增产,但油井产量递减很快。油井套管损坏严重,停止了这项增产试验。 苏联顾问、专家组组长莫西耶夫又提出在储油层内采用坑道采油和火烧油层的增产措施,但因油层的渗透率太低含水饱和度高,火烧油层难于形成设计要求的燃烧面而基本被否定。
苏联专家特菲穆克博士认为(1)延长油矿是典型的裂缝性油田,应研究地层裂缝分布特点。(2)保护油层最重要。顿钻是最好的办法,井浅、合算,可避免泥浆堵塞油层裂缝,污染油层。
(3)采用油层压裂法、可能比爆炸法效果更好。
1955年,延长油矿成立了永坪炼油工段,从延长调整过来3台蒸馏釜,年处理能力3000吨,当年10月1日投产。1965年永坪炼油车间拥有12台常压蒸馏釜,单釜日加工能力为10吨。
1958年,延长油矿扩大生产规模,急需钻机,为了解决生产燃眉之急,延长油矿广大职工仿照美国星牌钻机,用木料自制成功了“延安牌”钻机。该钻机主要部件全是木头的,可钻深井140—150米。1958年延长油矿钻井主要是用“延安牌”钻机打井。1959年后逐步被“锄型”钻机所代替。
1958年11月,延长油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钻井队——共青团女子钻井队。该队由23名职工组成,平均年龄18岁,其中最小的只有16岁。她们边钻井边学习,很快熟练地掌握了钻井技术,用“延安牌”钻机打井,4次刷新记录,并总结出“四勤、三快、眼看四面、耳听三方”的先进操作经验。用半年时间完成全年任务,钻井成本由18元/米降至15元/米。矿党委将“女子钻井队”命名为“红旗标杆”队,并将她们曾钻过井的“死人沟”更名为“红旗沟”。
注:四勤(勤转绳、勤放绳、勤检查,勤捞砂),三快(换钻具快,捞砂快。,起下钻快)。眼看四面(看井绳松紧,看井架和钻机是否稳定,看传动部分是否正常、看各部位螺丝是否紧固),耳听三方(听井下冲击,天车转动,传动部分声音是否正常)。
1959年延长油矿原油产量要突破万吨关,机械设备严重不足,广大职工就用马车吊油,马树业马车吊油小组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该小组共有职工9名,其中学徒工5名,他们管理21口油井,每月采油定额为30吨。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模索油井上油规律,合理调整采油周期,千方百计地挖掘油井潜力。他们赶着马车,早出晚归,完不成任务不休息。他们不但苦干实干,还十分注意巧干,组有日定额,班有日计划,想方设法提高采收率。
【篇四】党的百年历程心得体会
观看党史影片感受百年历程心得体会五篇
观看党史影片感受百年历程心得体会第一篇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成都分公司第三工程公司由项目团支部举办的青年讲习堂勿忘历史之《画说党史》的党课活动在项目领导及同事积极配合下,于20xx年6月29日20:00点在项目办公室正式开课,本次活动共有15名青年参加。为了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为青年员工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堂课,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不乏味、不单调的学习环境。工程公司团支部提前构思、多方讨论,最终决定采取视频投影形式开展。《画说党史》这部历时近8分钟的微电影,将在场所有人的思绪带入其中,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战役,一幕幕壮士断腕的决心,从1920xx年7月革命之初的艰难险阻,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曲折过程,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欣欣向荣,最后画面跳转到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航程。这部电影带给在场青年员工的不止是振奋和感动,更是对党的骄傲。
通过此次堂课学习,使广大青年员工了解中国共产党95年的艰辛历程和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复兴之路的历史,勉励广大青年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勿忘历史,铭记使命。
日前,由曲沃县妇联、团委、美术馆联合举办的首届青少年书画展完美落幕。本次青少年书画展共收到书画作品700余幅,通过认真筛选,共选出美术作品178件,书法作品54件,展期20天,累计接待观众20xx余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县妇联主席张亚丽、副主席杨静茹参加了颁奖仪式,分别为十佳培训机构及20名学生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和优秀作品奖。
通过这次展览,大家充分感受到了书画艺术的不断传承和发扬,表达了广大青少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共同心愿。观看党史影片感受百年历程心得体会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党经历过哪些历史转折?长征、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改革开放等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怎么一回事这些当下很多青少年都没有概念的问题,或许可以让他们在一部动画微电影中获得认知、寻找答案。
日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由共青团中央出品的青年学党史系列作品之《画说党史》微电影隆重推出。
该片是共青团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共同策划、编审,旨在通过微电影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党史知识,进而增强爱党爱国的历史情怀和继承光荣使命的社会责任感。
据悉,这部精心打造的7分钟微电影,浓缩了中国共产党xx年的辉煌历程和艰辛探索。它从数百幅反映党史事件和人物的经典画作中出66幅,运用三维技术和影视后期技术,进行二次包装而成,从而达到让党史名画动起来讲故事的效果。其中,既有像《开国大典》《南昌起义》《攻占总统府》这些几代人熟悉的时代经典,又有《科学的春天》《南方视察途中》《抗击非典》等一批近年来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许多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这样的国家级博物馆。从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的长征,从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再到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幅作品都是党的史诗中一个重要篇章。本片既反映了党的历代领袖和中央领导集体的风采,又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史观,是党史的正确内容、经典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新颖的三维动画形式的有机融合,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艺术性。
据介绍,在创作过程中,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方面,以及多位原画作者及家属给予了大力支持。这部微电影在传播方面也很给力,将在全网和电视平台推出,高铁、动车以及北京地铁、公交将滚动播出。观看党史影片感受百年历程心得体会第三篇
整部影片用对比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两幅画面,那就是共产党的民心所向以及国民党的日薄西山。全片在渡江战役时进入了冲突的最高峰。战争类的电影我以前也看过很多,但不同于现代化的战争场面,渡江战役带给我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震撼。现在再面对这样的场景,仍然对当初那些烈士充满了敬意。这是要怀着对新中国多浓烈的情感、多坚定的意志、多一往无前的勇气,才能这样的无所畏惧,甘愿用血肉之躯顶着硝烟炮火横渡长江。如今的太平盛世,是多少先烈牺牲自己换回来的,看着他们,才体会到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不是空话,是真实历史的写照。
看完电影,我也进行了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还需要坚持传承下来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吗,我们在工作中还需要借鉴党的斗争经验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优秀的传统和历史经验仍然能指引我们走向成功。
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才能无往不利。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目标一致。影片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两种境遇反映了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的重要性。而我们在工作中,公司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要制定清晰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目标,并告知所有员工,每个部门再根据各自职能不同进行分解,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修正,最终才能保证整体目标的达成。
坚持团队利益高于一切,才能有一致的行动力。实际工作中,总是存在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取舍?怎么样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也确保员工能以团队利益为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产党员之所以宁愿舍弃性命也要完成任务,那是因为他们清楚没有国、哪来家。而我们也一样,每个人的职能都是依靠公司而存在,离开公司,我们都只是个体,公司的发展也影响着我们的发展。所以坚持团队利益高于一切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以发展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是持续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我们不断地成长,才能就公司、成就我们的价值。观看党史影片感受百年历程心得体会第四篇
观影之前,本以为这部弘扬主旋律的影片会是严肃而又激昂的,看过之后,却发现它是温柔和缓的。它娓娓道来,彷佛把我拉回了那个年代,自己就是十六岁的田二桥,与亲切的毛主席诉说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与主席一起看戏,给主席写信,毅然参加渡江战役,随时准备为新中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影片中当田二桥将胜利的旗帜插在敌方的高地上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战争固然是残酷的,但是结束内战、向着祖国统一的心是坚不可摧的。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
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当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身处在无数的革命战士牺牲生命换来的新中国,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把个人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明确目标,坚定步伐,在报效祖国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成就人生辉煌。立足于我的本职工作来讲,财务作为每一个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部门,为企业的经营提供辅助。虽然我来到浙农科创公司仅仅半年,但我也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今后我将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升工作效率,积极优化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将自己的发展与企业的未来紧密结合,实现公司与自我的共同成长。观看党史影片感受百年历程心得体会第五篇
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共产党的故事。在爷爷的故事里,他好像永远都是自带光环、天下无敌,由此我就以为他是传说故事里的主角。后来大了,慢慢的明白共产党并不是传说,也不是天生就自带光环的主角,他能拥有光环只是因为他始终在做一件事情向光而行。历史就像是一条连通过去和未来的高速轨道,每走过一段光明平坦的岁月就会进入一段幽暗狭长的隧道。进入这种隧道后,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茫然无措是隧道时代绝
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如果每个人都陷入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就必将受到极大地影响。但是幸运的是,每一个这样的时代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能够看透眼前的黑暗寻找到远处的光亮,然后带领其他人向光而行,走出黑暗。
xx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一辆叫中国号的古老巨大列车无疑就进入了这样的历史隧道,广大中国民众在黑暗中陷入迷茫。就在危急存亡的关头,13名青年在1921年的7月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这1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在上海风云汇集,经过几天的谋划,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发生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对中国的局势和前途洞若观火,他仿佛先天就有一双火眼金睛,毫不费力地就发现了隧道尽头那微弱的亮光,这个亮光,共产党人将其称之为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共产主义。看到亮光并不意味身处光明,想要拥抱光明还必须要向光而行。深谙此理的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地选择带领中国和中国人民踏上了一条逐光之路。为了将这辆巨大的列车安然带出隧道,中国共产党转战三万里、荡平八方敌,28年后他终于登上了列车的车头并牢牢地掌控了列车的驾驶权。这是中国共产党让这辆在黑暗中待了许久的列车第一次看到了光亮。从此,中国号列车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向着远方的光亮一路稳步前行,虽然期间也曾出现了些许的曲折颠簸,但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一个合格的列车长,他从未让他的列车半点偏离通往光明的轨道。
百年时光,倏忽而逝。打开历史的记事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10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驾驶中国号列车前行的第72个年头,今天的我们已经越来越接近光明。就在此刻,中国共产党再一次表现出了一个老练列车长应有的素质,他未有半点的喜妄过度,而是冷静地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冲刺力量,同时也告诫全党乃至社会各界:不要忘了出发的理由,要永远做光明的追逐者,永远地向光而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光影中,我看到了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繁荣富强的盛世正在朝我们款款走来,那盛世光明璀璨、绚丽多彩。此情此景,我泪眼朦胧,中国共产党啊,感谢您,感谢您带领我们前行了这么长的岁月,感谢您带领我们找到了这么亮的光明。我们将继续向光而行,做一个永远的追光人,一起去拥抱那如您所愿的光明!
【篇五】党的百年历程心得体会
深刻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心得体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开天辟地拥抱未来的100年。
深刻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心得体会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感悟和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百年党史的深入学习研究。2021年2月20日,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认识、学习和研究党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根本指南,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努力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真理智慧
崇尚真理、追求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拼搏、努力奋斗迎来一个个胜利的成功密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百第 1 页 共 7 页
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积极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体现在中国社会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把马克思主义视为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出非同一般的发展奇迹。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笃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形成了无数的智慧结晶。正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和这些智慧结晶,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行稳致远。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在视野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改变世界的博大胸襟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走出了前所未有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从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虽然在追求真理、实现真理过程中出现过挫折甚至是错误,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丰富的智慧、坚毅的实践、非凡的勇气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将马克第 2 页 共 7 页
思主义真理变成了一种真正的物质力量,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成为一种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守中形成无数的智慧结晶,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其次,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指明方向、熔铸灵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基于历史规律指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和期望图景,在于实实在在强调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能动作用推动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真理方向和改变世界的宗旨体现在伟大奋斗历程中,造就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辉煌和成功。而在实践中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就会迷失方向、丢掉灵魂,阻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最后,马克思主义的自身特点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彰显其真理的伟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理是一个开放的范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体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变成真正的物质力量。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的保证。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真理力量,并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奋力前行,不断赓续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历程。
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第 3 页 共 7 页
初心薪火相传,使命勇担在肩。坚守初心使命,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非凡奋斗史。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力量之、发展之基。总书记指出:“正是由于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忘记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因而,践行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根本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奠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的根本,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坚守,砥砺着中国共产党人坚毅前行。正是初心和使命,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行以致实。首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初心不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怀揣理想信念,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其次,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初心不变。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百年来,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为第 4 页 共 7 页
人民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共创历史伟业,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最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勇于攻坚克难,初心永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断践行初心使命,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勇于同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作斗争,从而凝聚民心、顺应时代、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感悟百年伟大奋斗历程,可以发现,始终坚守和践行初心使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忘来时路,铭记坚守初心使命之可贵之重要,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伟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铸就了伟大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每一种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勇气、面貌力量的真实写照。中国共第 5 页 共 7 页
产党的伟大精神是在伟大奋斗中铸就的,也需要在感悟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去认知、传承和发扬。
同苦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伟大精神是支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强大动力。没有伟大精神的支撑、激励、鼓舞、砥砺,谱写奋勇向前的非凡历史就难以进行。中国共产党由弱小到强大,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激励引领作用。跨越时空、打破界限、饱含力量的各种伟大精神是非同一般的存在,往往能够拓宽奋斗的空间和增强奋斗的力度。正是伟大精神,使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行以致远。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铸就出了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努力奋斗,不管何时何地、身处何种境地,都没有停止过拼搏奋斗的步伐。在奋斗过程中经过各种考验而淬炼出来的伟大精神,都在某种程度将奋斗本身的意义和空间进行了扩展。这些伟大精神不是空洞无物、虚拟虚幻的精神范畴,而是有实实在在标志性内容或浓缩性概念的范畴,是在奋斗历程中经过历史考验而能够传承并继续发挥作用的范畴。其次,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永续发展、不断发扬和传承支撑起了百年伟大奋斗历程。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挑战,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伟大精神。众多伟大精神内在丰富程度可能存在着差别,意义和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发挥出了各自作用。最后,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精神是第 6 页 共 7 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的主旋律。百年来,虽然可以用不同的概念标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但所有这些伟大精神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精神,恐怕都难以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奋斗精神是根本性的精神,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把握,充分认识其具体发展历程和样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着奋斗精神,才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
发展、发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需要。伟大精神包括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历久弥新、弥足珍贵,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只有在精神层面上树立起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赓续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的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学习党史,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接续奋斗之历程,就是要在把握历史基础上传承发展,将历史真正地化为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把党长期的实践及其经验,当作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第 7 页 共 7 页
【篇六】党的百年历程心得体会
党的百年奋斗史心得体会三篇党的百年奋斗史心得体会
在百年黑暗历史中衍生这样一个党派:她点燃残破中华民族希望,她在万恶的旧社会里照亮前途的光明,她就是我们共产党——我们永远的母亲。历史为她营造了一个不可缺少却无比艰难的背景,乱事建国,难中之最难。
她,在一次次失败之后总结经验,为人民咬牙挺住,她在一次次灭顶之灾过后,挺起身姿,鸣起锣号又一次次蹒跚立足站起。历史给了她选择给了她机遇,那共产党——我们的母亲,粉身碎骨也要紧紧抓住,万里长城在狭隘的起步之路艰险启程。她创造机遇,只因,她选择,她坚持。八年抗战,力量危弱。她努力,她等待。她始终怀着必胜的信心,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她坚信,终有一天历史会给她更多的选择今天,建党100周年,100年来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获得了伟大成就。看如今,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经济迅速发展,她终于迎来了祖国繁荣昌盛的局面。我们胜利举办了奥运会,又圆满结束了举世瞩目的世博盛会,我们的国力跃居世界前列,我们的国际地位也日渐提高,党——我们的母亲,是她带领我们一路走来,她带着新中国走向世界
的舞台。
让我们铭记党母亲所受的苦,歌颂党母亲所受的苦,她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歌颂。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历史给了我们足够的选择,过平平坦坦的生活。我们应把这交付于我们手中的祖国带向更昌盛富强的时代,让我们用生命,来创造历史的另一个辉煌!这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使命,让我们充满豪情,在党的光辉沐浴下,迈向未来!创造更美好灿烂的未来吧!
党的百年奋斗史心得体会
饮水思源,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回首中共百年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斗,以坚强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从党史中去寻找那一代代人为之努力奋斗、浴血拼搏的崇高理想,去追寻一次次冲锋的战斗足迹、一次次试验的奋发身影。撇开发展带来的云雾,看清进步伴随的迷茫,从历史足迹和深刻教训上,再次铭记建党的初衷和为人民的本源,深刻认识我们党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要到哪里去,重温初心使命,坚定信念、忠诚,接受信仰洗礼。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夯实行动之基,坚定“四个自信”,让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我们奋勇前行。
以史为镜,从党史中汲取奋斗的力量。x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道路决定命运。在“闯道路”的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化身为一盏盏“马灯”,带领亿万人民艰难探索。他们怀揣“任他凶顽昏黑之土,终应留意荡漾前途之赤光”的信念,在随后的征程中,将光明带到井冈山、x、x、西柏坡,最终燃照整个中国。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作为一门必修课,既要学习好,又要宣传好,把握正确导向,加强督促指导,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戮力同心,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能看到多远的过去,方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学党史不仅是为了回顾走过的路、走好当下的路,更是为了开创未来的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更需要了解历史、学好党史,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必胜信念、提升斗争本领、加强斗争历练,以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继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
“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正以永恒不变的初心,带领全国人民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的百年奋斗史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们党的100周岁华诞,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为党我们共同的母亲祝福——生日快乐!
100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x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骨,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九十五个风雨春秋,九十五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产党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范文参考网手机版又一次次实现历史性的抉择。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x窑洞的斜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急雨,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
走向成熟,从二十年代走来,驶向一个新的世纪。
我,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知识的海洋,党把我从一个无知的乡村孩童,培养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孩提时代,我心目中的党是神圣而伟大,可亲又可爱。我学会唱的第一支歌是“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伴随我长大,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能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当我从一名少先队员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时,共产主义成为我的理想信仰,她犹如心灵的翅膀,催我奋进。加入共产党成为我的人生路标,她犹如夜航的明灯、天空的星斗引导我走向理想的彼岸。
我默默地为之努力,我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信仰,范文参考网TOP100范文排行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1989年4月,在我研究生即将毕业前夕,我终于站在党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此刻,我心中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我想起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想起了慷慨悲歌、从容就义的吉鸿昌,想起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周恩来,想起了蜡炬成灰、春蚕到死的蒋筑英……这一刻我也陡然意识到了为什么要把党比作母亲?因为这一生我将和她同荣辱、共命运。
我们的党哺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也曾牺牲了无数的优秀儿
女,才使“日月变新天”,如今我们母亲生息之地的繁荣昌盛,我们儿女义无反顾,责无旁贷。真正的党员,要挣挣铁骨,耿耿正气;
真正的党员,要先天下忧、后天下乐。
从这一刻起,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就象一滴水融入了长江、大河,去奔向浩翰的大海。在共产党的大集体中奋斗,心灵获得充实,生命变得更有价值。毕业后,我来到x电力学院社科部工作,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党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这个优秀分子辈出的海洋里,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因追求进步而来,是为追求进步才来。裹足不前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唯有生命不息,追求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