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融合课培训心得(2篇)

时间:2024-09-16 17:16:10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小学融合课培训心得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培训心得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培训心得

  总之,信息技术在辅助学科教学中,既能雪中送炭,也能锦上添花,当然也可能画蛇添足。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应注重把握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就是把握纸质文本的特点,即便是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都不能喧宾夺主,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而是让它更加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因此,无论是在学科中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还是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学习,都是学科整合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值得每一位老师积极尝试,认真探索。?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进入课堂,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现代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这样,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

  课程的“融合”。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课件展示,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板书、讲授和满堂灌,而是把教师的“讲”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代替,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目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有所悟,而这恰恰是他们自主探究的结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念”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摸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一堂实践课。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交互化、信息化的课堂。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1、你是怎样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的?

  2、在实际教学中,你是怎样做的?

  3、据你了解,你校在这项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

  1、充分利用交互式白板,请专家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较熟练的使用电子白板上课让现代教育技术将逐步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

  2、征集教师原创教学课件,并在备课组内交流使用。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始建设第十中学教学课件数据库。

  3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作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标准。

  4、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你有什么困难和建议?

  一是现有的课件资源少,即使有也存在不符合自已教学实际的问题;

  二是自已开发课件素材少,同时还缺少时间。不好保证质量。

  三是在硬件上应该给每位任课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这样能更方便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及收集素材。

  第三篇: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无疑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单调而枯燥,尤其是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学生们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了——见多识广的孩子们对于机械化课堂的感觉越来越乏味。一旦学生失去兴趣,课堂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何让课堂实现在教学生活中应该起到的作用?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似乎为这个僵局带来了新的生机。当今,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猛进,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中,已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为人类各种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逐渐实施的过程中,为培养具有创新能

  力的人才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改革的关注点在于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由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转变的过程。实现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令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令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一个人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自然就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燃烧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这就需要引入新的血液——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幅图画、一段声音、甚至一部视频短片,教师通过这些手段将某个情境在学生面前重现、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的事物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主体变成课堂的主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写到底的单箭头授课方式。

  当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然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把电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有的教师则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

  自己的主见。一比较,便凸现出某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分小组统计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来水和电的使用情况。上课时,生与生、组与组之间交流统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垃圾袋滥用带来的“白色污染”,浪费木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成员提供的信息,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组内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网络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我们既需要信息技术给陈旧的教学模式带来活力与生机,又不可迷信新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

  合之中,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其分寸,做到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合理整合,这些整合还得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工具。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数学高效课堂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高效课堂深度融合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加大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入了中小学的课堂,每个教室都拥有电脑、投影以及电子白板等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把教学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为构

  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撑。

  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也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除了老师要课前精心备课、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后有针对性地练习外,合理地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地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更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要求。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更具吸引力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也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课件中播放几何形状明显的名胜古迹,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回归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几

  何图形,提出概念,然后开展教学。相信,这样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会掌握的更好。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这个过程。电子白板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让数学教学课堂真正体现高效性。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这是教学中的关键,信息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

  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讲解‘量角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在课件上就能直观的展示出学生使用的量角器,量角器的使用步骤也能通过动画展示出来,比老师口头叙述和使用传统教学工具要更加形象具体,更加贴近学生。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教材的不足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例如,讲解解方程时,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较少,老师在黑板上板书题目费时费力,多种题目的训练就难以一一完成,课件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在课件中,我们就能提前准备各种练习题,在讲解时,省去板书环节,能够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就决定了课堂内容的丰富程度。现阶段,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现在的中学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缺乏对信息

  技术理论的系统学习,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很难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实施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特性了解不到位,过度的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有的教师几乎每堂课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产生了过度依赖的现象,造成课堂成了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录像课,造成了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误解。

  同时,教师的教学课件制作的技术不高。现阶段每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幻灯片、录像片的数量很多,但是教师真正自己根据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的却很少,照搬来教学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效课堂的生成。

  总之,恰当而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进行教学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逐步改革,使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念培训心得体会

  2022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观后感

  江源小学

  陈金贵

  9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同一堂课,走进越秀”2022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受益匪浅,精彩的报告更是迎来台下学员一阵阵掌声,陈老师和梁老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与课堂教学

  11案例相结合,为我们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课,使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次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梁老师给我们上的《圆的面积》这一课。《圆的面积》运用信息技术很好地将数学学科与历史学科深度整合,为课堂教学创设了特殊的意境,使原本抽象的过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的“融合”。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课件展示,教师也

  12不要过多地板书、讲授和满堂灌,而是把教师的“讲”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代替,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目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有所悟,而这恰恰是他们自主探究的结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念”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摸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一堂实践课。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交互化、信息化的课堂。

  13

篇二:小学融合课培训心得

  

  融合教育学后感

  通过一个学期对《融合教育与教学》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对融合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能促进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改善,以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课堂形式多样,分小组探索、汇报讨论结果,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融合教育与教学的印象。老师的课件让我对融合教育的定义、意义都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也明确了随着融合教育的推广,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与发展。

  通过周四去幼儿园的见习活动,对融合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就我带的孩子而言,由于其为听力障碍,在融合班里适应状况较好,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也能通过模仿其他小朋友来完成老师的指令。在融合班级里,,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过程中,他使用手语或者一些肢体语言,其他小朋友不能理解其意思,促使他要尽量说出更多的语言,他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这一过程就能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更多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听力障碍,导致其理解能力比其他小朋友差一点,老师的稍复杂指令他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或者别的小朋友做出动作后,他要通过观察别的小朋友才能做到,当他刚开始做这一动作时,老师可能已经进行下一活动了。所以对于融合教育老师而言,需要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融合班

  级。同时也要鼓励同班同学多给孩子一些照顾,养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在对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在我国的发展

  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随班就读,我国近几年正在鼓励融合教育的发展,但是融合教育在我国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2007年2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三类特殊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出台,它不仅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并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亮点,而且将进一步丰富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然而,随班就读的课程设置却完全是普教课程的拷贝,强调了入学机会的平等,而忽略教育质量的提高,强调了面向全体,而忽略了个别差异,强调了均衡性,而忽略了特殊性,强调了满足正常儿童的发展需要,而忽略了特殊儿童的个别需求,迫切需要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课程进行整合、调适,开发设计适合于随班就读中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课程,改变随班就读实际上是随班“混”读或随班就“坐”的状况。

  2、随班就读

  要求普通学校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是融合教育在中国实践的独特方式,随着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未来的普通学校都将发展成为融合学校,这就要求有一定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既懂普通教育、又懂特殊教育的专业队伍来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

  政策,了解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实施所有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疏导与康复工作。此外,以后的一般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再是,或者主要不是到封闭式、隔离式的特殊学校从事特教工作,而是更多地到普通学校从事正常儿童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但目前我国学历合格和具有专业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严重匮乏,专门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基本上属于空白,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而随班就读学校的普教教师转型为融合性师资是当前一种推进融合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3、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方案是一种教育措施,接受辅导的特殊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普通班级中学习一般课程,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内接受资源教师的指导。通过这种安排使特殊学生潜能可有最大的发挥,缺陷在发展中得到补偿,同时发展了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得以在普通班级顺利地随班就读。因此,资源教室可视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桥梁,是资源教师利用资源教室的设备与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特殊学生和普通班教师提供的服务与协助,他能使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教育中享受到特殊教育的专业服务和支持。以建立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为契机,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把理论与“小班化”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实施资源教室方案。切实做到在发展中挖掘潜能、补偿缺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在普通学校就学的特殊学生全面发展,使随班就读工作向更

  深层次推进,这就是建立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目的。

  4、融合教育的服务对象

  融合教育学习主体就是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包括普通学生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就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残疾人或特殊儿童。概括来说,目前在融合班级中接受教育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主要包括生理发展异常学生、智力发展异常学生、学习障碍学生、语言发展障碍学生、广泛性发育障碍学生等各类障碍儿童。

  5、融合教育班级管理

  我国的融合教育尚在初始成长阶段,面对分配、安置于班上的盲、聋、智障学生,以及原来就处于班级中的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病弱儿童、语言障碍儿童、资优等儿童予以更有意识的专业化关注,是目前我国启动的融合教育班级需实践和思考的问题。

  融合教育管理目的在于通过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共存、共生的班级,建立共享、共欣赏、共进步的和谐、互动的教育教学团队,为特殊学生创建无障碍生活、学习、活动环境。融合教育班级追求的是每一个人的成长,包括教师、家长、普通学生、特殊学生的成长。在融合教育中,班级管理应结合普校,与特校的相关特点,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采用专业技能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6、融合教育中的个别化教育教学

  个别化教育所提倡并科学实施的“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使特殊儿童拥有与全体正常儿童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机会,实现特殊儿童的全面康复,并最终使其融入主流社会。科学的评估是真正了解一个儿童身心特征和发展需求的有效手段,是保证一份个别化教育计划具有针对性的前提。根据美国个别化教育计划法案的规定,评估前要拟定一份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的目的、内容、评估工具、评估人员分配等内容。落实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评估能够规范而有效地进行。评估内容一般会涉及儿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现状、生长环境、学业状况等关系儿童发展的一般方面和特殊需要方面,为保证评估的精确度,不同的评估项目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协同完成,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教育和相关服务建议。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由一个团队来完成的,包括家长、教师以及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这一团队可以对教育对象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供专业的评价和指导。同时,彼此之间还可以进行沟通,通过相互合作提升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有效性。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制定的目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定期评估、调整。因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学环境、教师水平、家长认识、学生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及针对性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会由教育管理部门对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定期评估,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教学内容和目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甚至重新修订。除此之外,作为计划的主

  要实施者,教师也要通过观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认真分析发现原因,进而采取正确而有效的调整措施。

  在融合教育中,应该为每一位特殊需求儿童制定适合其身心发展的IEP,个别化教学并不代表单纯的一对一教学,融合教育中,应结合个别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7、融合教育中老师的要求

  理论层面。重点介绍特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教育需求。因为只有教师们了解了特殊学生不同于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理解他们的独特教育需求;而只有了解了特殊学生的独特教育需求,彻底承认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特殊教育价值,才能建立起有利于特殊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

  知识层面。重点介绍不同障碍类别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特殊学生的评估基础知识、特殊的教学策略、融合教育班级的管理、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特殊学生环境适应等。

  操作层面。重点培训教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方法,特殊学生教育评估操作,特殊学生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技术,教学具制作,特殊学生自理能力训练法,特殊学生行为矫正技术,特殊儿童机体康复技术,特殊学生的交往技巧等内容。培训固然是要教师了解或熟悉相关理论,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学会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培训中需提供较充裕的实践环节,加强教学实践指导,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

  通过学习,对于开展融合教育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于即将进入普校融合的孩子我们需要加强跟踪,鼓励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并针对学生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帮助;

  2、对计划将要融合进入普校的学生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个别化学前课程学习;

  3、加强与即将进入普校学习的学生家长沟通,促进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针对性教学,让学生顺利进入普校;

  4、让家长看清楚现阶段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了解现阶段家长现在应该做哪些事情

  通过学习,我也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应该具备的相关能力,在融合教育中,不仅需要普校老师的配合,也需要有一名专业的特殊教育老师。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要结合实践,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教育的`理念在转变,社会也在变得更为宽容。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特殊儿童可以享受到应有的教育。但是,我们做的可能还不够。所以,尽快打通特教、康复与普通学校之间的阻隔,推进融合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暑假时看了《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心里感慨良多。从根本上说,尽管东西方文化上存在差异性,尽管东西方在人种上也存在差异,其实育儿理念是一致的。本书是从理念和具体操作

  的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体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读书的收获是读完后忘却内容而沉淀在思想深处的东西。没有一本书可以完全教会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关键要能掌握其精髓,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任何问题和困惑时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采取科学的方法,只要努力这样做,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现在的很多中国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出生到上学,德智体美恨不得样样优秀,可结果怎么总是事与愿违呢?付出那么多,怎么没有成绩呢?原因是出在孩子身上吗?不是,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功利心太强,愿望很美好,可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如果不理解孩子,怎么能让他听你的话呢?其实关键是没找到技巧。这本书通过引导你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从而和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书中利用一些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常见情景做为案例,通过漫画和文字两种形式,分别使用正确和错误两种沟通方式来进行对比训练,来启发读者掌握孩子易于接受的沟通技巧。我曾跟孩子一起来看这本书,每个正确和错误的案例用四格漫画来表现时,左面一页是负面教材,右面一页就是正面教材,然后问他“你喜欢左边的妈妈(爸爸),还是喜欢右边的妈妈(爸爸)呢?”无一例外,孩子总是选择右边那个书中推荐的沟通方式。在我读的过程中,感觉书里面那些反面教材就像一面镜子似的,从里面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禁自我反省。

  这本书写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一直渴求的良师益

  友。最后书中的结尾写道,我们用适当的方法跟孩子交流,更让孩子学会怎么与人交流,使他长大以后也用适当得体的方法与他的同学、朋友相处融洽,甚至是很好地处理他自己与他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合上这本书,书中的方法、作者的感受都历历在目,我如获至宝,把它放在床头,时刻提醒我,用智慧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也学会怎样做父母。

  读了几本教育名著,学习了先师们的经验,也总结了自己的一点经验,更重要的是检查了自己的工作方法,让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现将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一、爱心永恒

  所有优秀、出色的老师们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这一点,要用爱心来从事教育事业,要用真诚的爱来打动、关爱、引导、感染、影响他们。从小一帆风顺的孩子要用爱影响他,让他学会向别人献出爱心,学会关心别人;家境不幸的孩子需要师爱来弥补其亲情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要用加倍的爱来融化他心中的冰冷,帮助其重新相信人间之爱。爱是永恒的,只有爱才能帮助别人,只有爱才能使自己更宽容、更豁达。

  二、超前的教育眼光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要着眼于未来:学生未来的发展,国家建设的未来,民族生存的未来。优秀的老师在教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生活的态度、良好的习惯,这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获得知识、积极生活的方法。学生

  在求学期间就积累了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法,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会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培养健全的社会的人

  在名著中,感受很深的是,他们都与学生亦师亦友。无论是刚入学的小学生,还是个头高高的高中生,他们都一视同仁地、平等地待之,他们给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学习中,在人格上,都将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人”的地位。这样的尊重也换来了学生对他们一生的尊重。尊重,将误入歧途的孩子挽回,将心灵受伤的孩子抚慰,也给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以充足的信心。这些优秀的教师重视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德智体美劳、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不忽视哪一方面,不随便放松要求,这些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四、热情、积极、信心

  教师这一行很辛苦,但是从这些书中发现,他们有着高昂的热情,积极地劳动,更有足够的信心等待学生的成长。学习后进的学生,依然会受到热情的帮助和温柔的鼓励。这要求师者有多大的毅力和热情啊!我真是自愧不如。

  读着这些先师留下的著作,惊叹于他们的睿智和胸怀,更多的是反省自己的过失,自身的不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在两千多年前的话,在今天依然那么鲜明,指引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以满腔的热情为自己的工作负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为祖国的未来负责。

推荐访问:小学融合课培训心得 融合 心得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