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务工作者“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三篇&十四五,规划编制人民至上心得体会一篇,供大家参考。
党务工作者“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三篇 — 十四五‛
规划编制 人民至上 心得体会一篇
之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即将出炉,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党中央已擘画好未来 5年乃至15 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组工干部的你,个人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出炉了吗? 扛起“点灯人”的“担子”,砥砺功成有我的情怀担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组织工作无小事,高标准严要求是常态,“挑灯夜战”是常态,办公室当作“家”、披星戴月穿梭于“两点一线”是常态。高强度的工作、高效率的落实、高质量的成果,这是对“组织部的灯”最好的诠释。对组工人来说,“点灯人”的身份就该是荣誉、就该是标签。要谨记,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工作,就要有“实干多一点,抱怨少一点,才会成长多一点,蹉跎少一点”的追求;面对困难,就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情;
面对时间,就要有“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的紧迫。要压实担子,自我加压,把组工人的精气神亮出来,担起“让我来”的担子,喊响“跟我来”的号子,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让稚嫩的双肩成长为组工部门的宽肩膀、铁肩膀。
挺直“顶梁柱”的“身子”,锻造善作善成的能力水平。“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对党员思想、干部能力、基层组织建设、优秀人才集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但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不会变,组织工作聚焦中心大局不会变。作为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唯有认真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要求,与时俱进拓展思维格局、提升能力水平,才能确保组织工作始终跟上时代步伐。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用扎实的理论基础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在深学深研业务工作上下功夫,发扬“工匠精神”,努力成为工作岗位的行家里手;要在出新出精出彩上下功夫,紧扣时代需求,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推动组织工作创新突破、提档升级。
踏响“实干家”的“步子”,祭出抓铁有痕的务实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里的奋斗,就是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党中央有部署有号召,党员干部是否有坚决的行动、
坚决的落实,不仅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更诠释着党员干部的作风。打造模范组织部门建设过硬组工队伍,就需要组工干部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上走在前、作表率。要发挥“智囊文胆”作用,通过全面调查、科学研究,让最急难险重的地方有党组织兜底、有党员引领、有干部聚力、有人才献智;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指导推进工作中站稳第一线、干在最前沿,推动狠抓落实蔚然成风;要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坚持结果导向,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让不合格者受到应有处理,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进一步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
之二
随着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新鲜出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从规划建设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未来高瞻远瞩的布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组工干部,也要规划属于自己的“十四五规划”,树牢格局意识、胸怀家国胸怀,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应有的力量。
组工干部要勇于担当,做守土尽责的“卫士”。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无数组工干部身先士卒,在社区一线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从排查武汉返乡人员到做好隔离检测,从自发排班值守到时刻关注疫情动态,用身体力行践行了初心使命。我们党用一名干部,不仅要平时表现,还要看他在关键时刻能不能站得出来,险要关头能不能豁得出去。新时代组工干部要勇于担当,真正沉下心、俯下身,立足于工作岗位,做实做细每一项工作任务,将“出手即出色,完成即完美”作为座右铭,在平凡的职位上作出组工干部的精彩。要向时代楷模致敬,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对标榜样,学习抗美援朝的舍生忘死精神,在同心战疫的抗疫精神中解锁时代密码,不断提升自我站位高度和眼界,将责任抗在肩上,把使命担在身上,不当二传手、不守摊过日子、不做甩手掌柜。
组工干部要创新思维,做改革创新的“干将”。
变则通,通则达。组工队伍要保持肌体活力,就要与时俱进。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旧有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开展工作的要求,组工干部要会干工作、干好工作,就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提高、创新工作体制和方式方法。组工干部要有闯劲,敢于打破一些瓶瓶罐罐,突破一些条条框框,闯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在趋同化、同质化的建设中打出特色品牌;组工干部要有干劲,奉献干事创业的热情。当下,各项容错纠错机制在不断完善,组工干部
立足实际情况,进行精细调研,珍惜每次外出观摩的学习机会,汲取经验,在结合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进程。
组工干部要脚踏实地,做真抓实干的“能手”。
行动最有说服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甩开膀子使劲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组工干部作为组织上的中坚力量,要克服心理的松、懒、散思想,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永不撕下的标签,不好高骛远,将工作中遇到的“拦路虎”当做提升自身本领的“试金石”。要加强自我约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党章党规对标自己的行为,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不解的虚功,以服务群众的心态,在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中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用工匠精神定义组工时光。要凡事多问几个是什么,多思考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和做法,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真正成为组工队伍的“行家里手”。
之三 10 月26 日至29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党员干部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决策者,也应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十四五”蓝图添上一抹色彩。
添一抹“念兹在兹,人民至上”的信念红。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7 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调研考察,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公司企业,从田间地头查看粮食生产及土地保护利用到防汛救灾现场恢复生产,从“半条被子”红色教育基地及文旅资源开发到企业自主创新。这充分说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共产党员的政治信条。党员干部要将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在“十四五”时期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添一抹“远方有诗,美丽乡村”的和谐绿。
回眸“十三五”,现代化农业之路,不仅让人民群众的收入提升了,更让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实现稳产粮、稳增收。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对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绿色,不仅仅在山川大地蔓延,更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延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继续擦亮绿色生态名片,走现代化农业之路。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健康、文艺等深度融合,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寻找平衡
发展之道。
添一抹“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智慧蓝。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十四五”规划涉及方方面面,民主法治、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等等。如何更好地制定和落实,党中央问计于民,首次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为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党员干部要坚持顶层设计和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相统一的好传统,善于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发挥“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的作用,推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蓬勃发展。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在“十四五”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党员干部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信念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气魄,做好自己的事,沉下心来抓落实,共同谱写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十四五‛
规划编制人民至上心得体会一篇
‚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 立秋之后, 暑热渐消, 人们已然感受到早晚气候微凉的阵阵秋意。
四季的更迭以其鲜明的温度变化形式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每个季节的不同之
处, 随着温度变化而适时增减衣物。
而对于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划编制工作来说, 也应让群众感受到其中的‚温度‛ , 处处彰显‚规划为民‛ 的应有之义。
近日,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 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 并指出要‚切实把社会期盼、 群众智慧、 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 规划编制中来‛ , 从而让规划编制既能有效发挥其统揽全局的作用, 又能凸显惠及民生的根本要义, 让人们感受到为民‚代言‛ 的规划‚温度‛ 。
兼具‚ ‚ 登高望远‛
与‚ ‚ 民生立意‛
, ,
让规划的民生‚ ‚ 温度‛
更持久。
常言道:
‚不谋全局者, 不足以谋一域‛ , 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需要有登高望远、 着眼全局、 统揽各方的定位与思路, 树立全球视野、全局眼光, 有‚因时而动、 顺势而为‛ 的意识,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发展的趋势而及时调整‚步调‛ , 进而编制出高质量、 高水平、具有前瞻性的规划。
然而, 如果一味着眼于‚高大上‛的定位和视角,则会脱离基层群众的站位考虑, 脱离民生感受度, 显得不接‚地气‛。因此, 在规划编制的通盘考量中, 不仅要有高屋建瓴的站位, 在登高望远中把握发展的大局大势, 也要有民生立意的定位, 多体察民情民意, 更贴近百姓冷
暖, 由此才能让规划的民生‚温度‛ 更持久。
兼具‚ ‚ 阳春白雪‛
与‚ ‚ 下里巴人‛
, ,
让规划的民生‚ ‚ 温度‛
更暖心。
人们常用‚阳春白雪‛ 和‚下里巴人‛ 来形容文艺作品复杂高雅与通俗易懂之间的明显差异。
不少人对于‚十四五‛ 规划编制持‚可望而不可及‛ 的态度, 觉得规划离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很远, 因而感到很陌生。
但其实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与民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休戚相关。
因此, 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不仅要 发挥其‚阳春白雪‛ 的定位, 将规划的细致性、 专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也要有一些‚下里巴人‛ 的考虑, 切实融入到‚规划为民‛ 的定位中去, 多一些群众理得清的思路、 看得懂的语言, 让规划的民生‚温度‛ 更暖心。
兼具‚ ‚ 静下心写‛
与‚ ‚ 走出去听‛
, ,
让规划的民生‚ ‚ 温度‛
更灵动。
正如气候温度会随着四季的更迭而产生变化, 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规划编制工作也要具有‚灵动性‛, 使其成为社会发展走向、民生冷暖变化的‚温度计‛ 和‚度量衡‛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开门问策、 集思广益‛ , 以期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 规划建言献策。
要体现规划编制的民生导向, 就不能一味地‚关起门‛来谋篇布局, 而是要多‚敞开门‛, 积‚走出去‛,不仅要有静下心来细致谋划, 于字斟句酌中认真谱写国家发展‚鸿篇巨制‛ 的意识, 更要懂得采取民意访谈、 问卷征
询、 小巷‚微语录‛等多种形式来听取民众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 更好地汇民意、 聚民声、 集民智, 在民情走向的‚动态更新‛ 中让规划的民生‚温度‛ 更灵动。
‚其作始也简, 其将毕也必巨‛ , ‚十四五‛ 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鉴于此, 还须让规划的民生‚温度‛ 更持久、 更暖心、 更灵动, 于规划的统揽全局中、 细枝末节处都积极贯彻‚人民至上‛ 的发展理念, 诠释‚规划为民‛ 的深刻内涵, 从而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 人民富裕谱写新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