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时间:2022-08-20 14:5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

 在中国的东北角,曾有一片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的蛮荒之地。寒冷、偏僻、艰苦、险恶,一度是这片土地的标签。这个位于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就是被人们称为“北大荒”的地方。

  感慨于北大荒的自然力量,作家、诗人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写道:“不有天神下界,匠星临凡,天精地力,鬼斧神工,何能稍改其面庞。”要想让这样的地方改天换地,不知要战胜多少凡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然而,今天的北大荒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北大仓”。截至 2020 年,北大荒粮食综合产能连续 10 年保持在 400 亿斤以上,全国人民吃的、用的农产品,有不少都是北大荒的贡献。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几代北大荒人前赴后继,把劳动和热情浇灌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这些北大荒人身上闪耀着的,正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在北大荒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战天斗地,以盘古开天辟地的气概一头扎进莽莽荒原,用精卫填海的执着将这里改造为“中国饭碗”。

  2016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有不少有利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

 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在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断将北大荒精神发扬光大,具有重大意义。

  不畏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北大荒人的本色。1947年,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一批解放军战士点燃“第一把火”,拉动“第一把犁”,唤醒了沉睡的荒原。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王震将军亲率 10 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由此开始规模化的开发建设。随后,5 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 万各地支边青年、54 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投身北大荒。那时,北大荒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危险,狂风暴雪、物资短缺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北大荒人不怕苦、不怕难,战胜了一场又一场艰巨的挑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北大荒人创造了堪称奇迹的成就,如何不令我们动容?

  解放思想、敢闯敢干的勇于开拓精神,是北大荒人的法宝。在北大荒的发展历程中,许多青年建设者主动来到这里,各显其能,奉献力量。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员、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刘岑就来到北大荒,发挥所学所长,试办国营农场,一待就是 36 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上世纪 50 年代初,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投身北大荒开垦,组建了女子拖拉机队,其形象后来出现在第三套人民币 1 元纸币上,激励了数亿国人;1955 年,北京 5 名青年响应“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向组织递交组建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倡议书,首批 60 名垦荒队员随后抵达黑龙江

 萝北开荒;在“向荒原进军”的过程中,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把青春留在了“黑土地”上。不论是在发挥人才作用、引入先进技术还是改革生产体制上,北大荒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其精神火炬也因此长明不熄。

  胸怀宽广、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是北大荒人的信念。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他们都能咬紧牙关,服从大局,舍小我为大家。三年困难时期,北大荒人勒紧腰带,精打细算,宁可将霉变的小麦当作口粮,也要把好的粮食都上交给国家。近年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北大荒不惜损失经济效益,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退耕还湿。顾全大局的坚定信念,让北大荒人不讲条件、不计代价,永远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

  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北大荒人的品格。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进程中,几代拓荒人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创造了“荒原奇迹”,实现了从北大荒向“北大仓”的历史性转变。他们之中,有人在开垦荒原时被茫茫无际的沼泽地吞噬,有人为了抢救国家财产献出了生命,他们用理想信念和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英雄赞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正是农垦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北大荒精神,是在黑龙江垦区极其艰苦的环境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汗水乃至鲜血培育和传承的。时至今日,北大荒精神已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历久弥

 新的精神财富。传承这笔精神财富,将会让我们在未来创造更多奇迹。今天的年轻人当循着先辈走过的路,自立自强、不畏艰难、不懈进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做新时代的开拓者。

推荐访问: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 北大荒 心得体会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