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14篇

时间:2022-08-04 15:10:04 来源:网友投稿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14篇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1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2

  7月中旬开始,河南中部地区连续强降雨,直到7。20日下午郑州瞬时降水达到顶峰,城市积水快速上涨,造成人员伤亡,复盘整个灾害的发生,发现大量伤亡集中于地下空间,总结以下经验教训,希望能趋利避害,以示后人。

  第一:完善城市治理方案,制度化关闭城市地下空间

  1、鉴于不可避免的雨水内涝灾害,城市应急管理部应制定隧道、车库、地下室、地铁、地下商业街紧急关闭方案;

  统筹城管、路政市政、物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在雨水天气,城市积水或者降水达到一定量,必须由相关部门负责,提前封闭地下空间,疏散人员,避免出现人为伤亡。

  第二。加强居民安全教育,提高个人自救能力;

  在地震、疫情、洪水、交通出行、火灾、用电用气等灾害发生时,居民要具备自救能力:大部分时间下人们生活在安全状况,危机来临,普遍会手无举措,不能正确的自救及协助他人自救,需要城市管理不断强化居民自救教育,提升自救能力;同时个人也要主动掌握危机时刻的自救能力。

  第三:确保官方信息及时传递,高效率开展救助

  1、及时公开官方求助平台,确保求助平台的权威性、可靠性(建立联合指挥中心旗下的呼叫中心,避免119/110/120被打爆),及时把民间救助力量纳入于联合指挥中心,避免浪费救助力量。

  2、及时发布救助方案及进展,确保民众获取前沿救助进展,稳定民众情绪,提升信心;

  3、及时传递官方声音:自媒体虽然发达,但个人信息杂乱,要求各种媒体平台置顶官方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向民众传递官方声音;

  希望通过完善城市治理及个人自救能力提高,减少危机情况下人员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携手共创美好城市。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3

  根据公司下发关于《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的文件,对事故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国务院水灾调查组正式公布长达46页的调查报告,调查认定,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郑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市)、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对这场特大灾害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总体是“天灾”,具体有“人祸”,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在暴雨洪水发生后,无论是哪一级组织,哪个部门,都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迅速采取果断有力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对因灾遇难的人群,如实统计上报。

  强化人员责任意识,在暴雨发生后各级政府应对部署不紧不实:在气象部门已经作出预警的情况下,仍放松警惕、责任心不强,防范部署不坚决不到位、缺乏针对性解决方案,并在后续的工作会议上并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强化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水设施短板。郑州的暴雨充分暴露了排水系统标准太低,别说暴雨,就是中雨也能积水。地下排水管管径小,覆盖面不够,管网与排洪河道的连接设计不够科学。

  强化城市建设,在现今城市高速发展的时间段,不仅要做好经济建设,更要把人民生命安危放在首位。地铁、地下空间等建设,不能仅仅满足功能需要而已,还要设计足够高的标准,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防止作秀思想再度膨胀,城市建设杜绝绣花枕头,务求实实在在的效果。郑州占用马路修花坛,占用了道路资源,导致了交通拥堵,是典型的舍本逐末的表现。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4

  此次暴雨危害,最令人印象深刻是郑州地铁的受灾情景,大水淹没了地铁,许多乘客脚踩在座椅上,只留下头部在水面上保持呼吸,有的乘客没有等到救援的带来。这给所有其他城市地铁敲响了警钟,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暴雨,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大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楼有多高,路有多宽,更要把预防自然灾害的思想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依然很渺小,大自然的灾害是无情的,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尽最大努力降低危害。遇到灾情,救援必须迅速,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组织协调配合,落实责任,合理安排,与时间赛跑,紧急行动,把伤亡降到最低,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对重点区域和尚未脱离险情的区域,运用各种手段,转危为安,尽快把受困人员解救出来,使受困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灾害应对处置中汲取教训,改进灾害防治工作,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才能统筹发展和安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痛定思痛,居安思危!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亡羊”之后如何“补牢”?有哪些需要补?可能是眼下最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一是大力提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的地方防汛工作责任制。三是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评估。四是全面开展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五是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六是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我们应当深刻反思调查报告总结出来的教训和问题,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强化灾害防范。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只有不断改进灾害防治工作,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坚持把教训变教材、把教材变方案、把方案变行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深刻汲取教训、深入检视反思、全面整改落实,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前车不忘,后车之师,要深刻吸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经验教训,痛定思痛、知耻后勇、“亡羊补牢”、居安思危,积极完善、严格落实报告中列举的改进措施,才是下一步迎接新挑战、打赢翻身仗、重塑新形象的关键。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5

  根据公司下发关于《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的文件,对事故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国务院水灾调查组正式公布长达46页的调查报告,调查认定,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郑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市)、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对这场特大灾害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总体是“天灾”,具体有“人祸”,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在暴雨洪水发生后,无论是哪一级组织,哪个部门,都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迅速采取果断有力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对因灾遇难的人群,如实统计上报。

  强化人员责任意识,在暴雨发生后各级政府应对部署不紧不实:在气象部门已经作出预警的情况下,仍放松警惕、责任心不强,防范部署不坚决不到位、缺乏针对性解决方案,并在后续的工作会议上并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强化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水设施短板。郑州的暴雨充分暴露了排水系统标准太低,别说暴雨,就是中雨也能积水。地下排水管管径小,覆盖面不够,管网与排洪河道的连接设计不够科学。

  强化城市建设,在现今城市高速发展的时间段,不仅要做好经济建设,更要把人民生命安危放在首位。地铁、地下空间等建设,不能仅仅满足功能需要而已,还要设计足够高的标准,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防止作秀思想再度膨胀,城市建设杜绝绣花枕头,务求实实在在的效果。郑州占用马路修花坛,占用了道路资源,导致了交通拥堵,是典型的舍本逐末的表现。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6

  报告从灾害过程、灾害损失、重要指示、展开调查、调查认定、问责追责六个方面,对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全面回顾;聚焦10个关键词,对灾害调查报告进行解读,深刻剖析此次灾害暴露出的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就抓好当前防汛工作提出优化意见建议。

  报告指出,湖南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历来洪涝灾害频繁。目前我省已进入汛期,要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扎实做好汛期防范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按照《湖南省防汛应急预案》要求,重点建设“1333”工程,即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1位;做实水库、堤防和蓄滞洪区3个防汛抗旱能力硬件基础;提升预测预报预警、水库调度、巡库巡堤巡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个防汛抗旱能力软件基础;增强应急预案、应急力量和应急救援3项防汛抗旱能力实力基础,切实提升重大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报告认为,要牢牢把握“五个必须”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一是必须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一旦出现严重汛情和灾害,指挥决策者和救援人员必须把挽救人的生命和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作为首要任务,在应急处置中最大限度保护和抢救最大多数人的生命。二是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指挥者和救援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绝不允许反应迟钝、优柔寡断,丧失最佳窗口期和黄金救援期,不断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最低的付出、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三是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和科学处置。正确处理非常规性决策和非程序化问题,严格按照预案要求,把该做的工作及时准确做到位,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时效性。四是必须加强多部门和社会力量分工协作。积极整合资源,与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合力。五是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制定极端天气社会公众防御指南,强化协调联动,开展科普宣传,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和水平。

  大讲堂以视频形式开至市州、县市区。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罗德龙主持会议,在家厅领导、二级巡视员出席,驻厅纪检监察组、厅机关和直属单位人员在主会场参加;各市州、县市区应急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有关处室人员在分会场参加。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7

  2021年对于河南人民来说是最残酷的一年!七月十七日以来河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大暴雨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大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奈。

  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去了河南。在灾区我深切的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刻在骨子里团结与坚韧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震撼人心!有国家的迅速行动和民众的团结互助,一切大灾大难都会过去的!

  在这场大雨中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又有多少人困在水里!有多少人困在车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多少抗洪英雄挺身而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患难见真情,越是风雨交加,越见血浓于水。当暴雨洪涝来袭,无数的中国人、无数颗中国心、无穷的中国力量汇聚起来,筑成了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多地的救援力量火速集结、驰援郑州……英雄的中国不可战胜,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坚不可摧!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8

  7月中旬开始,河南中部地区连续强降雨,直到7。20日下午郑州瞬时降水达到顶峰,城市积水快速上涨,造成人员伤亡,复盘整个灾害的发生,发现大量伤亡集中于地下空间,总结以下经验教训,希望能趋利避害,以示后人。

  第一:完善城市治理方案,制度化关闭城市地下空间

  1、鉴于不可避免的雨水内涝灾害,城市应急管理部应制定隧道、车库、地下室、地铁、地下商业街紧急关闭方案;

  统筹城管、路政市政、物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在雨水天气,城市积水或者降水达到一定量,必须由相关部门负责,提前封闭地下空间,疏散人员,避免出现人为伤亡。

  第二。加强居民安全教育,提高个人自救能力;

  在地震、疫情、洪水、交通出行、火灾、用电用气等灾害发生时,居民要具备自救能力:大部分时间下人们生活在安全状况,危机来临,普遍会手无举措,不能正确的自救及协助他人自救,需要城市管理不断强化居民自救教育,提升自救能力;同时个人也要主动掌握危机时刻的自救能力。

  第三:确保官方信息及时传递,高效率开展救助

  1、及时公开官方求助平台,确保求助平台的权威性、可靠性(建立联合指挥中心旗下的呼叫中心,避免119/110/120被打爆),及时把民间救助力量纳入于联合指挥中心,避免浪费救助力量。

  2、及时发布救助方案及进展,确保民众获取前沿救助进展,稳定民众情绪,提升信心;

  3、及时传递官方声音:自媒体虽然发达,但个人信息杂乱,要求各种媒体平台置顶官方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向民众传递官方声音;

  希望通过完善城市治理及个人自救能力提高,减少危机情况下人员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携手共创美好城市。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9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10

  7月中旬开始,河南中部地区连续强降雨,直到7。20日下午郑州瞬时降水达到顶峰,城市积水快速上涨,造成人员伤亡,复盘整个灾害的发生,发现大量伤亡集中于地下空间,总结以下经验教训,希望能趋利避害,以示后人。

  第一:完善城市治理方案,制度化关闭城市地下空间

  1、鉴于不可避免的雨水内涝灾害,城市应急管理部应制定隧道、车库、地下室、地铁、地下商业街紧急关闭方案;

  统筹城管、路政市政、物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在雨水天气,城市积水或者降水达到一定量,必须由相关部门负责,提前封闭地下空间,疏散人员,避免出现人为伤亡。

  第二。加强居民安全教育,提高个人自救能力;

  在地震、疫情、洪水、交通出行、火灾、用电用气等灾害发生时,居民要具备自救能力:大部分时间下人们生活在安全状况,危机来临,普遍会手无举措,不能正确的自救及协助他人自救,需要城市管理不断强化居民自救教育,提升自救能力;同时个人也要主动掌握危机时刻的自救能力。

  第三:确保官方信息及时传递,高效率开展救助

  1、及时公开官方求助平台,确保求助平台的权威性、可靠性(建立联合指挥中心旗下的呼叫中心,避免119/110/120被打爆),及时把民间救助力量纳入于联合指挥中心,避免浪费救助力量。

  2、及时发布救助方案及进展,确保民众获取前沿救助进展,稳定民众情绪,提升信心;

  3、及时传递官方声音:自媒体虽然发达,但个人信息杂乱,要求各种媒体平台置顶官方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向民众传递官方声音;

  希望通过完善城市治理及个人自救能力提高,减少危机情况下人员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携手共创美好城市。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11

  根据公司下发关于《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的文件,对事故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国务院水灾调查组正式公布长达46页的调查报告,调查认定,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郑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市)、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对这场特大灾害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总体是“天灾”,具体有“人祸”,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在暴雨洪水发生后,无论是哪一级组织,哪个部门,都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迅速采取果断有力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对因灾遇难的人群,如实统计上报。

  强化人员责任意识,在暴雨发生后各级政府应对部署不紧不实:在气象部门已经作出预警的情况下,仍放松警惕、责任心不强,防范部署不坚决不到位、缺乏针对性解决方案,并在后续的工作会议上并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强化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水设施短板。郑州的暴雨充分暴露了排水系统标准太低,别说暴雨,就是中雨也能积水。地下排水管管径小,覆盖面不够,管网与排洪河道的连接设计不够科学。

  强化城市建设,在现今城市高速发展的时间段,不仅要做好经济建设,更要把人民生命安危放在首位。地铁、地下空间等建设,不能仅仅满足功能需要而已,还要设计足够高的标准,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防止作秀思想再度膨胀,城市建设杜绝绣花枕头,务求实实在在的效果。郑州占用马路修花坛,占用了道路资源,导致了交通拥堵,是典型的舍本逐末的表现。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12

  此次暴雨危害,最令人印象深刻是郑州地铁的受灾情景,大水淹没了地铁,许多乘客脚踩在座椅上,只留下头部在水面上保持呼吸,有的乘客没有等到救援的带来。这给所有其他城市地铁敲响了警钟,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暴雨,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大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楼有多高,路有多宽,更要把预防自然灾害的思想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依然很渺小,大自然的灾害是无情的,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尽最大努力降低危害。遇到灾情,救援必须迅速,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组织协调配合,落实责任,合理安排,与时间赛跑,紧急行动,把伤亡降到最低,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对重点区域和尚未脱离险情的区域,运用各种手段,转危为安,尽快把受困人员解救出来,使受困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灾害应对处置中汲取教训,改进灾害防治工作,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才能统筹发展和安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痛定思痛,居安思危!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亡羊”之后如何“补牢”?有哪些需要补?可能是眼下最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一是大力提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的地方防汛工作责任制。三是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评估。四是全面开展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五是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六是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我们应当深刻反思调查报告总结出来的教训和问题,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强化灾害防范。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只有不断改进灾害防治工作,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坚持把教训变教材、把教材变方案、把方案变行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深刻汲取教训、深入检视反思、全面整改落实,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前车不忘,后车之师,要深刻吸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经验教训,痛定思痛、知耻后勇、“亡羊补牢”、居安思危,积极完善、严格落实报告中列举的改进措施,才是下一步迎接新挑战、打赢翻身仗、重塑新形象的关键。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13

  7月中旬开始,河南中部地区连续强降雨,直到7。20日下午郑州瞬时降水达到顶峰,城市积水快速上涨,造成人员伤亡,复盘整个灾害的发生,发现大量伤亡集中于地下空间,总结以下经验教训,希望能趋利避害,以示后人。

  第一:完善城市治理方案,制度化关闭城市地下空间

  1、鉴于不可避免的雨水内涝灾害,城市应急管理部应制定隧道、车库、地下室、地铁、地下商业街紧急关闭方案;

  统筹城管、路政市政、物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在雨水天气,城市积水或者降水达到一定量,必须由相关部门负责,提前封闭地下空间,疏散人员,避免出现人为伤亡。

  第二。加强居民安全教育,提高个人自救能力;

  在地震、疫情、洪水、交通出行、火灾、用电用气等灾害发生时,居民要具备自救能力:大部分时间下人们生活在安全状况,危机来临,普遍会手无举措,不能正确的自救及协助他人自救,需要城市管理不断强化居民自救教育,提升自救能力;同时个人也要主动掌握危机时刻的自救能力。

  第三:确保官方信息及时传递,高效率开展救助

  1、及时公开官方求助平台,确保求助平台的权威性、可靠性(建立联合指挥中心旗下的呼叫中心,避免119/110/120被打爆),及时把民间救助力量纳入于联合指挥中心,避免浪费救助力量。

  2、及时发布救助方案及进展,确保民众获取前沿救助进展,稳定民众情绪,提升信心;

  3、及时传递官方声音:自媒体虽然发达,但个人信息杂乱,要求各种媒体平台置顶官方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向民众传递官方声音;

  希望通过完善城市治理及个人自救能力提高,减少危机情况下人员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携手共创美好城市。

郑州720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篇14

 

推荐访问:郑州 心得体会 案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