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习《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心得体会(完整)

时间:2022-06-11 14: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学习《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心得体会(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学习《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心得体会(完整)

 

 学习贯彻《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心得体会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几乎同时,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 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以及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所谓大学影响力排名,就是评估大学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努力,包括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能源使用情况和应对气候变化后果的工作。这说明,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当前在培养“双碳"人才方面,高等教育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高等教育需要实现教育理念的重要变革。培养“双碳”人才,不只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还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出教育发展的方向性变化。当前我们的大学还是按照过去工业革命发展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以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教育部文件也提出要“实施面向全员的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责任教育"。因此,面对碳中和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深刻思考如何回应人类气候危机对大学提出的重大时代要求。

 第二,高等教育需要实现教学思想的重要变革。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培养“双碳”人才,就是在能源专业领域加大力度,或者在储能和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金融和碳交易这三个“双碳”人才短缺领域去搞教育。实际上,碳中和是一场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因此,大学的“双碳"教育几乎与每个学院和专业都相关,不是增加几门课、开设一两个挂上“双碳”名字的新专业、设立一般的碳

 中和研究院就能完成。相反,这需要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其中一项基础工作是要把培养学生的“气候素养"和“碳中和素养",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应当要做好碳中和的通识教育。《0 2020 年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显示,年轻学生接受气候教育的渠道有限,只有 19%的人受过相关教育,学校教育应尽快补上这个短板。此外,高等教育还要尽快推动碳中和的相关学科建设。碳中和工作不仅是能源领域,工业、交通、建筑、农业、金融、法律等领域都要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上实现转型发展,因此在教育上,每个专业和学科都要基于碳中和要求,更新教育内容,做好本学科的“学科建设"。另外,碳中和是“新能源系统+”模式,各行各业都要叠加新能源发展。因此碳中和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做好碳中和交叉学科发展,是“双碳”教育的一篇大文章。

 第三,高等教育需要教育方法的重要变革。谁来培养“双碳”人才?用什么手段加快培养“双碳"人才?目前大学的师资条件难以满足“双碳”教学工作要求,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大规模在线教育 (M00C)等新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经验。芬兰利用 M00C推动了让 1%的人口接受培训的免费计划,对于“双碳"教育,同样可以利用 C M00C 克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其次,“双碳”教育的产学研合作非常重要。大学可以多请产业界的专家到学校授课、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联合培养研究生。另外,国际交流合作也是“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向国际先进高等学校学习,利用国际“双碳"教学资源,与国外高校共同开展研究,这既能改进“双碳”人才培养质量,也能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

 第四,高等教育需要校园运行管理的变革。大学自身也要成为碳

 中和的践行者。由于校园中人员很多,拥有大面积的教室、宿舍和实验室建筑,大学一般也是当地的能耗和碳排放大户,面临作为机构节能降碳的要求。此外,大学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校园场地,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光优太阳建筑等方面,成为新技术的试验场,让学生在校园就能切身体会到“双碳"的先进实践。

 总之,高等教育做好“双碳”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人类面对气候危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使命。大学需要在教育和教学理念、思想变革的指导下,通过系统谋划、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理论学习丨高校要当好碳中和的先行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深度参与“双碳”目标,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5 月 7 日,教育部发布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支持部分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的综合高校和行业高校,先行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和新专业;推动高校参与或组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科研平台等。方案为高校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顶层设计、实施路径和具体方法提供了重要指导。

 推动建设碳中和校园 高校人口集中,各类高耗能实验仪器设备多,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高校校园在节能建筑、智慧化管理和绿色建设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是开展“双碳”创新的理想场景。早在

 2007 年,我国高校便开始探索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十多年的发展,节能已成为高校主流。2021 年,全球 7000 多所高校联合承诺,将致力于实现校园“碳中和”,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建设碳中和校园,不仅可以节约办学成本,也是区域“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缺乏实际举措,进展较为缓慢。因此,应加大在能耗系统、水循环处理、生态绿地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把校园变成师生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孵化、协同育人的“碳中和生活实验室”,率先实现校园碳中和。

 积极传播碳中和理念 在 2060 年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全球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 30 多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因此,大学生对“双碳”理念的认知、认同和理解,对“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加强绿色低碳教育刻不容缓。顶层设计中,高校应立足长远、全局谋划,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绿色特质的文化育人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要通过通识课程、科普活动、绿色志愿服务实践等,营造浓郁的生态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绿色低碳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同时,要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开展分阶段、分层次的领导干部培训,深化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面对社会对“双碳”领域的知识学习需求,高校应加强与部门、企业和社会机构合作,协同做好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加紧培养碳中和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依据“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覆盖面广、战线长的特点,高校应及时对接国家战略,展开系统

 性、全局性统筹规划,提升生态文明整体意识,实施面向全员的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责任教育,加快培养各行业和各领域的碳中和专门人才。一是要科学研判,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预测,结合新时代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和碳捕集等紧缺人才培养,积极谋划对传统能源、交通、材料、管理等相关专业升级改造。二是要强化科教协同,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大项目、大平台、大工程建设中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三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师资交流、资源共享、建设产教联盟,推进产教深度协同育人。通过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和新专业,在探索、总结经验基础上,引领带动全面加强“双碳”人才培养。

 助力碳中和科技支撑 高校是科技创新高地,肩负着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使命。针对“双碳”目标涉及面广,跨学科、跨领域综合交叉、技术瓶颈突显等难题,高校应积极行动,通过参与或组建“双碳”相关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科研平台,加强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生态系统碳汇等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在组建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的过程中,重点围绕化石能源绿色开发、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碳减排关键技术,新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及储能技术等碳零排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碳负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强化科研育人,通过实施碳中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大胆尝试跨学院、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多层次培养。也要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下更大的功夫,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良性发展通

 道,及时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双碳”战略目标的现实动力。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