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时间:2022-07-09 20:25: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4篇

第一篇: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

学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xxxxxx小学 xxxxx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共建中华民族,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共享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包含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共有的精神家园;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进一步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聚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推动制定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聚焦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
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聚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始终发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聚焦依法治国,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着力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章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团结一直是时代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重视和加强国家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更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等提出具体要求和着力路径。这一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

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统一的身份认同,缺乏统一的精神追求,那就必然会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依靠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博大精深、丰富绵长的中华文化保持祖国的统一。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仅是表达上的变化,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本质属性,更科学完整地传递了中华
民族大团结的目标追求,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砥砺奋进终会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伟大复兴大业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

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古代有“华夏” “中华”等诸多概念,其内涵不断演变,但作为族群称谓的“中华民族”概念并未形成。近代以来,随着现代民族意识萌发,民族理论发生深刻变化,“中华民族”一词才脱颖而出,并为以后历届中央政府、社会各界和全民所接受。20世纪初以来,“中华民族”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时至今日更提升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新高度。近年来,有关中华民族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颇为丰富,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各有侧重的深入研究:就研究内容而言,有涉及中华民族理论在晚清、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等某一具体时段中演变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就研究视角而言,有从文化认同角度开展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有从族群角度讨论中国民族国家建构问题等。①从现有研究可见,对“中华民族”观念演变进行长时段历史审视的研究相对缺乏。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中华民族观念被赋予了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毫无疑问,“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论凝聚着作为中国人整体认同的政治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走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基础,该理论一经提出即为各族民众广泛接受。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形成,是基于历史与现实,是对百年来有关中华民族理论研究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而我们认为,对百年来“中华民族”理论的演变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进而探寻“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论演变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探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基础,阐述近百年来其相关观念理论的萌生、演变与再构,并从“一体多元”的维度阐释当今“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论构建的科学性。

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基础

民族,作为客观存在,是民族自然体、民族社会体和民族人种体的多维统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且具有广泛同一性的民族实体,也是一个拥有独特的统一原则、形成发展历史和明确归宿感的命运共同體。诚然,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形成是基于中华大地农耕、游牧两大文明内部各民族彼此依赖、互动的内在需求,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必然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各种要素相互支持、作用的结果。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推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前提条件 中华民族的整个生存空间位于欧亚大陆东端,东西跨经度62°,南北跨纬度49°,是一个幅员广阔,且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虽然历代王朝的疆域范围时有消长,中国各民族生存发展空间却是明确而稳定的,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地域共同体。而且这个“共同的生存空间”形成了一种对内开放,对外相对封闭的地缘状态:一方面,东北有大兴安岭与西北利亚相隔,北部横亘有广阔的蒙古高原和沙漠,西北地区则有帕米尔高原和无垠的戈壁荒漠,西南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而东南地区则为*****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正如《尚书·禹贡》所描述:“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卷3高山、沙漠和海洋形成了工业时代以前人们难以逾越的天然地理屏障。古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中心本就相距遥远,而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使古代中国人与外部世界交通与交流相对困难,从而决定了中华大地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具有很强的内向性,也使传统中华文化的认同性和凝聚力不断加强,在与外部交流借鉴过程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延续性,没有出现诸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南侵而出现“断层”千年的现象。另一方面,在中华大地内部的自然框架中,有包括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结构完整的地理体系,地大物博,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并无对外开拓的需求。亚洲东部“于外严整而于内又气象万千”,虽然内有因高山大河阻隔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地理区域,但在各大自然地理单元之间存在若干通道,使古代各族之间可以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徙戎论》所言:
“始皇之并天下也,南兼百越,北走匈奴,五岭长城,戍卒亿计……当时中国无复四夷也;建武中,以马援领陇西太守,讨叛羌,徙其余种于关中;而与华人杂处;且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可见,中华大地既是中国各族人民共生共息的地理空间,也成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
(二)中华大地农耕与游牧民族之间有着天然的物质互补需求,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经济基础
中国地域辽阔,内部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形成了农耕与游牧两大区域。北起瑷珲,中经陇山、横断山脉东缘,南至腾冲的400毫米等降水线,即被今人称之为“胡焕庸线”,这条线既是中国半湿润—半干旱区的地理分界线,也是农耕、游牧两大文明的分界线。“胡焕庸线”两边的自然地理环境迥异,人口与经济分布均成鲜明对比:东部农耕文明区域人口较为集中,“自唐宋至明清的千余年间,占全国人口总数常高达95%以上”;西部干旱的游牧文明区域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其间穿插分布着小块河谷与绿洲农业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77%,人口占全国总数通常在10%以下。”与此同时,不同区域的各地居民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北粟南稻、东渔西牧等各具特色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也正是因为西部畜牧业与东部农业经济的差异性,东西各民族生产和创造的财富不仅为本民族所需,也成为其他民族所需,使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产生互补性联系。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著名的“丝绸之路”“茶马互市”即是典型例子。两汉以来,自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的“丝绸之路”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经济辐射力,丝绸、布帛等物资以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与西域的物产相互交流,带动了沿线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唐宋以来内地农耕区的茶叶等物品与藏区、蒙区及西域的马匹和其他物产经茶马古道、草原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等交通线大量地输入、输出,故“茶马贸易”成为汉、藏、蒙等民族之间重要的经济纽带。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形式多样,虽然有战争有冲突,但和平交往始终是主流,在长期的交往互动中各民族实现
了经济和文化互补,东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与西北部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互为其社会经济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民族间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在需求、联系和依赖,共同构成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内容,并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传承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三篇: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犹如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抱负追求。明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将来愿景的构思,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盼。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端详。
与此同时,”铸牢’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当动词用,意味着成员彼此间互动交往趋于紧密的过程;又可以当名词用,表示成员彼此间形成一种和合分散的状态。所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还需要关照过程与状态的内在关联。
第一,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种联系才会生发、意义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地走出自我圈定的藩篱和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作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渐渐变得饱满。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牢靠的归属状态。

第1页共5页

第二,意识铸牢表现为成员间关系分散与巩固的牢靠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克服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消解不确定性、不行靠性和担忧全性,增强亲切友善团结等体验,并形成明朗乐观奇特的愿景与期盼。就像那句流行的话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会感受到,你的身后有你的同胞和朋友,有兴盛起来的国家和民族。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推断、知识阅历和价值信仰,并具备独立自主的力量。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就类型而言,意识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全部成员头脑之中的大意识,通常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依存,是一种具有相像乃至贯通属性的存在;一类是只存在于个体成员头脑之中的小意识,通常与个体阅历相关联,是一种具有差异性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意识总是游离于大意识与小意识之间,相对性地共存。大意识没有小意识的支撑和贯通就不会存在,小意识在对大意识的内容体系进行能动选择的同时,又经常受到大意识或直接或间接的规约。我们可以将大意识理解为特定范围内全部成员与相关生存环境互动而生发的意识关系总和。
明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关系总和式的大意识。它是一个聚合各族人民所能感知、所持价值和所要致之于一体的心态体系,既是一种归属体验,又是一种共善信念,还是一种能动意愿。具体来说,这样的大意识表现为各族人民心连心一家人的暖和归属体验、手拉手一起走的共善价值信念、同手足共复兴的责任使命意愿。

第2页共5页

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意识体系,各族人民的亲和感知、精神信仰、行为意愿都是其构成要素。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却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毫无疑问,对前者的思考会落脚于大意识层面,至于后者,则未必只关注大意识,而是要时时着眼于各种各样的小意识,即如何把握小与大的关联、实现众多小意识的协和贯通。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大与小是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应当说,小层面的无意识、潜意识乃至意识迷茫现象仍广泛存在。很多人生于斯长于斯,融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对潜存的大意识、小意识并无觉察;很多人行走中国,感受着广袤疆域的地理人文差异,意识到中华民族因多元一体而布满活力,但对深层次的精神信念尚无寻察;很多人渴求登高望远,有意识地想象并期盼自身将来的前景,但因囿于一己一时一地,对整体航向缺乏洞察。
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背后均映射出一个视角、眼界或格局的问题,体现了大与小的基本关系范畴,诸如宏观与微观、长远与眼前、全局与细节、集体与个体等。借此关系范畴来端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能够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意涵,即要唤醒一些习而未察的无意识,明晰一些优秀且具超越性的精神价值,发掘一些能动性的进步意识,一点一滴地超越个体小意识,培育宽眼界、长眼光、大格局的思维力量,实现大意识与小意识之间的彼此理解、

第3页共5页

相互贯通。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供应了丰厚滋养。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分散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各民族间碰撞升华的文化火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民族在地域构成上交叉杂居又相互包涵、在经济生活中相互帮扶、在情感诉求中相互亲近依存,这是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现实表述。各民族的文化沟通与自身文化传承间的平衡状态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在当时当下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依据,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复兴兴盛更多的是依托于文明永固创新不竭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文化的认同及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注入了灵魂。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族群众树立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弘扬革命文化,让各族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进而将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

第4页共5页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改造和创新,从而更具有现代性。
在内蒙古的土地上生活着49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孕育了光辉绚烂的草原文化。内蒙古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谐发展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并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70多年来,内蒙古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载体构建、技术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国初期,内蒙古创立了面向基层群众的”乌兰牧骑’,成为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实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华;进入新世纪,实施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创造性地提炼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深层的民族文化精髓。
第5页共5页

第四篇: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reatingaStrongSenseofCommunityfortheChineseNationandBuilding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作者:赵杰[1,2,3]
ZHAOJie(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作者机构:[1]北京大学;[2]北方民族大学;[3]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北京
100871
出版物: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年第5期
摘要:结合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界和国际文化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共同体研究亮点,重点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区别和联系,使民族学人类学与国家治国理政、与平衡国际关系的宏观决策密切结合,从而回答民族学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在治国安邦、民族复兴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现实作用。
页码:117-120页
主题词:习近平;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学人类学

推荐访问:共同体 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