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6篇
第一篇: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
汲取榜样力量 尽责实干担当
——观看《榜样3》心得体会
×××
《榜样3》是继2016年《榜样1》和2017年《榜样2》之后,推出的第三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片子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通过先进代表访谈、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互动、分享入党初心等多种形式,着力讲好新时代新故事,既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是指引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在前进道路上更好前行的“风向标”。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
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也从来不乏“榜样”。《榜样3》中的王淑芳、贺星龙等亲身讲述的党的十九大后涌现出来的身边先进典型,他们身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年轻干部,不仅要看《榜样》,更要学榜样,只有不忘初心,以榜样为标杆,从“信念、学习、干事”三方面锤炼自身,做一名“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新时代共产党人。
一、不忘初心,坚定信仰
摩托医生贺星龙,毕业后“逆行”到国家级贫困村坚守18年,共计出诊17万人次、背烂12个医药包、骑坏7辆摩托车、出诊总里程超过40万公里,但是他守护黄土、守护乡亲们的一份初心永远未变;马克思著作翻译者宋书生,整年整月整日在办公室里搞翻译,几十年如一日,只因他心里有坚定的信仰,知道这是党的重要事业、人民的幸福前程,一时一刻都耽误不得。青春固然美丽,唯有像榜样一样走过泥泞的小路,才会留下更加动人的篇章,甘为真理付韶光,不负筑梦好年华!
二、以学为基,学以致用
坚持学习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成就之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变迁加剧,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一次性学习打下的基础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永无止境,是一辈子、一生的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去对待学习,克服心浮气躁,潜下心来抓好学习。二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知识、经验和方法。因此,一定要虚心向身边的同志学习,特别要向老同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经验和方法智慧,逐渐转化为自己对工作的领悟和感想,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和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参与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指挥应变等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做群众工作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和能力,增加才干,增强胆识,争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相统一的新型年轻干部。三是要学以致用。自觉把学与用、知与行结合起来,既用理论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提高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本领,又用理论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锻炼,使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一种思路、一种能力、一种办法、一种高度、一种境界。
三、艰苦奋斗,踏实干事
仅有理想信念不行,只在嘴上说说不行,要通过我们的实践来实现我们的理想和抱负。要立足本职,艰苦奋斗,扎扎实实为企业发展谋利益,为职工群众谋幸福。作为年轻领导干部,不能见异思迁,更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学会坚持。坚定的意志力是成功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能力的重要基础。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迎接挑战和承受各种磨难。要在实践中、工作中改造自己,防止自命清高、注意眼高手低、谨防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要多一些务实劲,少一些书生气,多一点实干,少一点空谈,多一分低调,少一分傲气,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在实干中找到成才的支点。一要脚踏实地、专情于事。要珍惜组织上安排的工作岗位,将其当作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机会和平台,始终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事业满怀热情,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干出党和职工群众的业绩。二要诚信实在、用心做事。坚持把诚信作为价值取向和从业准则,一开始就养成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好风气,一开始就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在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要廉洁从业,勤勉干事。廉洁从业的目的是踏踏实实为民为企,干净担当;
勤勉干事则需要我们铆在事业上,勤勉敬业干事,竭心尽力干成事。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全体职工为企业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顽强拼搏。
第二篇: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本报记者 赵 兵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07日 03 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6日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树军介绍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党的历史和党的事业发展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回顾95年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5年历程,究竟不能忘记怎样的初心,如何能够继续前进?
张树军认为,“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之心;
不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之心;
不忘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使命之心;
不忘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继续前进”主要是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就是说,“继续前进”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树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此次“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充分表达了中国的制度自信。同时,讲话用“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三个伟大飞跃”“三个历史”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5周年的光辉历史、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还提出了“三个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
坚持党校姓党,加强干部学习培训管理和考核
针对记者提出的如何把“党校姓党”贯彻党校工作始终,徐伟新表示“党校姓党”是党校办学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
徐伟新说,要做到“党校姓党”,就必须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党校得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讲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作风等。其次,党校要自觉地增强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中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最后,要从严治校,严守政治纪律。徐伟新说:“我们长期以来有个一贯主张,就是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坛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
时下,对党员干部培训要求从严从实,要入脑入心。对此,中央党校也加强了对学员学习培训的管理和考核。
一方面,加强对学员的学习考核。培训类班次学员考试成绩都要记入学员学习考核登记表,并进入个人档案。进修类班次学员进行课题研究,提交课题研究报告并进行考核。每一位学员毕业前都要提交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加强对遵守校规校纪情况的考核。此外,还要进行学员毕业总结鉴定。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考核,把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的基本情况,全过程纳入考核视野。同时,中央党校会将学员考核情况反馈给组织部门以及学员的派出单位。考核情况也会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
另外,在中央党校一些重要的培训类班次,组织部门还派有跟班联络员,对考核结果不好的或者在校期间违反学校有关规定和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甚至纪律处分。
反对任何党史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有记者提问,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关于党史的噪音和杂音,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如何看待?
张树军说:“我们现在讲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歪曲、否定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还包括军史,诬蔑、诋毁党的领袖和英模人物等等。它的要害是什么?就是企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张树军表示应旗帜鲜明地反对,反对任何党史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近年来,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上,一是对于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多种方式予以回应;
二是有计划地开展对社会关注度高、复杂敏感的党史问题、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的研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占领党史舆论阵地;
三是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正确处理政治和学术、研究和宣传的关系,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学术探索,推动党史研究的不断深化。“先强自己,自己强起来,才能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学术支撑,才能够从正面更好地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张树军说。
第三篇: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
从红船初心中汲取奋进力量浙江嘉兴南湖,微风习习、清波荡漾。湖心岛烟雨楼下的堤岸旁,停着一艘不同寻常的游船,它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领航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人们称之为“南湖红船”。这艘船静静地停泊了 90 多年,它见证了 1921 年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在我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的精神家园的洗礼和浸染,宣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为全党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直抵灵魂的党课。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在
党和国家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今天,探寻我们建党的初心,就是要告诫全党一定要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作为普通党员,我们是否也应该找寻一下我们入党的初心、看看来时的路。徐川在《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描述道,“我开始读党史,我想从这个党的诞生之初去寻找答案。只为了内心的平静,只为了给内心那些涌动的不安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徐川为我们找寻入党的初心开辟了路径。不知道当我们再次阅读
《红岩》、再次观看《长征》是否还会有说不出的苦楚与感动,
是否还会依然觉得震撼与荣耀,抑或是持有一种怀疑不屑的态度。我脑海中闪过一个词叫“正义凛然”,话说有股子正气支撑的人都应该是威风凛凛百毒不侵的,我觉得我做不了这样的人,但是我愿意跟这样的人在一起,这是正能量的世界,这才是我需要的世界。
走得再远,也不能违背初心、丢弃使命。鲁迅说过:“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 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正如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都是金子,被水冲走的则是废渣。从一大代表中沦为汉奸的陈公博、周佛海,成为叛徒的张国焘,直到今天一些贪赃枉法、锒铛入狱的腐败分子, 无一不是违背初心、丢弃使命,理想信念丧失。人生如屋,信念如柱。身处盛世、安享和平极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心境,“舒舒服服过好眼前的小日子”“琢磨着干点自己的事”,如今持有这种心态的人并不少。享受时代的美好无可厚非,但如果丢弃了理想信念,贪图安逸享乐,又怎能沿着初心的方向前行? 初心的坚守更需要理想信念的坚定。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讲政治、守规矩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经得起考验、受得了挫折、耐得住寂寞,不讲是非之话、不染不正之风、不取不义之财,始终守住党员操守、军人底线。
走得再远,也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我们党从弱小到强
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从只有 50 多名党员到拥有 8900 多万党员、450 多万个基层组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靠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百折不挠,靠的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让新思想成为青年官兵成长奋斗的行动指南, 我们要怀抱理想,将个人成长汇入时代洪流,把个人奋斗融入强军实践,自觉加强学习积累、直面困难挑战、练就过硬本领, 勇做时代弄潮儿,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书写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青春篇章。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我们必须牢
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四篇: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辅导党课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的政治信仰力量。党的十九大明确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都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精神之钙。延安精神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坚如磐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革命必胜的崇高理想信念,前赴后继,百折无悔,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为了筑牢全党全军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我党在延安时期创办了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二十多所干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从而为党培养了一支矢志不渝为党奋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今天,我们党面临波云诡谲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国内环境,对政治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
但也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理想信念动摇,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精神懈怠,道德滑坡,权力观发生了扭曲,政绩观出现错位,以致滑向贪污腐败的深渊,触犯了党纪国法的底线,这些反面的案例、沉痛的教训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更应该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的政治信仰力量,结合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陕考察时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教育全党铸牢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政治信仰坚定,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力量。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耳熟能详的《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是X年X月X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演,毛泽东在讲演中阐述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关于党的作风建设、关于加强团结奋斗等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全面系统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并将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写进七大党章。中国共产党既明确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自觉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提出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其本质都是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生动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干部同甘共苦、平易近人,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作风,体现了我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今天,我们身处于新时代,一些干部和部门宗旨意识淡薄,群众感情淡漠,人民立场出现偏差,把自己置于人民之上、组织之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是顺应人民期待,而是为了自己的权利,不是为群众着想,而是为自己省事,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工作作风拖沓的现象,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格格不入。
因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更应该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力量,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激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X,X,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渗透在整个工作的全过程,使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情况,遇到千差万别的突出矛盾,肩负千头万绪的艰巨任务,但是并没有机械地简单地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书本里和共产国际的决议以及苏联革命的经验中寻找答案,而是千方百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进行了艰辛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创新,又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作风整顿,使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真正统一,使得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共识不断达成。
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成为我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而且成为稳定的思想路线。今天面对新时代艰巨的任务,严峻的挑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更需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思想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WZ头脑,打破思想僵化的束缚,彻底解决“四风”问题,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搞好各项工作。从而消除一些干部在思想作风方面缺乏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考虑工作,不唯实,只唯上,只唯书,好大喜功,追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不良现象。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政治道路自信力量。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冲破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封锁,摆脱了逆境、困境和险境,战胜了重重困难,形成了自力更生、坚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一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充分体现了我党我军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党的统一领导的核心意识,充分体现了坚定党的政治道路不动摇的自信心。
今天,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以及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国际环境,和新时代面临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更应该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政治道路自信力量,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崇高品质,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攻坚克难,越是艰险越向前,奋力开拓创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第五篇: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
< cla>< cla>< cla>< cla>观看《榜样5》汲取奋斗力量心得体会 3月22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5》专题节目在央视首播。节目展现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在认真观看的同时,要从中汲取“扎好马步”的动力、“迈小碎步”的毅力、“大踏步走”的伟力,自觉锤炼过硬的能力和素质,扛起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在砥砺奋斗中激荡出新气象。 汲取“扎好马步”的动力,锤炼干事创业的能力素质,做知行合一的“务实者”。张西京带领医疗队“用两天时间将符合传染病治疗要求的通道建立起来”“制定重症患者救治、医疗文书书写、查房、转科方案等五项规范制度”“共收治351名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6.8%”……这些“战绩”的背后是他们舍生忘死拼搏的结果,也是他们业务能力精湛和政治素质过硬的生动展现和“十年一日重积累,厚积薄发征战场”的真实写照。一个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先练好基本功,把马步扎好、底盘稳足。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坚力量,在“仰望星空”崇尚榜样的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从榜样身上汲取“扎好马步”的动力,在日常工作中应自觉锤炼过硬的能
< cla>< cla>< cla>< cla>力和素质,既要向书本学习,在勤学善思中吃透理论和政策,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撩起“衣袖”、挽起“裤脚”、穿上“胶鞋”深入一线,让双脚常沾泥土,经常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实践中练实练好知行合一的基本功,确保关键时候使得出劲、出得上力。
汲取“迈小碎步”的毅力,扛起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做服务出色的“孺子牛”。在疫情防控中,达娃仓决和同伴排查区内外前往色尼区人员188425人、车辆70040辆;
参加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的中建五局员工刘斌,七八天连轴转,每天要走30000多步;
杜云组织志愿者对社区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一家一家送上门,及时送药、送菜、送餐……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劲”、迈出了多少“小碎步”,从而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抗疫画面,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榜样们迈出的是“小碎步”,扛起的却是为民服务的“大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当从榜样身上汲取“迈小碎步”的毅力,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听得进群众的呼声,又要带着情维护群众的权益,宁可自己多走路、多费劲,也不让群众多跑腿、多埋怨,用心用力办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等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落实在造福人民群众的行动中,扛稳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
汲取“大踏步走”的伟力,不断激荡出时代的新气象,做敢于攻坚的“战斗员”。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这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背后,是
< cla>< cla>< cla>< cla>14个临时党支部、14支党员突击队、2688名党员带头奋战,4万名建设者舍小家顾大家,把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所形成的磅礴伟力。奔腾的洪流之所以拥有万钧之势,是因无数的蜿蜒细流所激起的层层浪花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样的,在榜样的感召和引领下,人民就会有动力大踏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广大党员干部当从榜样中汲取“大踏步走”的伟力,摒弃畏难情绪,保持朝气拼劲,敢于到问题矛盾集中的岗位上去,敢于深入到新征程的前沿阵地上去,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将做好“自己的事”和“我们的事”统筹起来,在实干、苦干、巧干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不断激荡出新气象、展现出新作为,共同努力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发展新境界。
第六篇: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心得体会
从“四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十二篇)之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点时间节点,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只有把“四史”宣传教育组织好、开展好,才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前进方向,真正从“四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好把握当下、赢得未来。
深学细悟,把牢思想“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了,才能真正学懂弄通,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若想让“四史”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就一定要在把牢思想“总开关”上下功夫。而加强学习是引领思想的重要一环,对筑牢思想根基颇有益处。因此,必须把及时跟进学、前后贯通学、联系实际学等方式落到实处。及时跟进学,要对“四史”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注重读原文、学原理,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树立问题导向,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前后贯通学,不拘泥于某一时刻的历史事件,某一人物的某一决策,而是通过建立时间轴、知识树等方式,既知时间脉络,又知前因后果主要事件,既总结经验,又吸取教训,实现前后贯通。联系实际学,“四史”宣传教育不能与工作生活实际割裂开来,要在接地气方面想办法、重实效,实现学以致用。
丰富形式,汲取智慧“营养剂”。宣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反响好不好。组织好“四史”宣传教育,要不断丰富内容形式,切实提升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比如通过不断丰富“红色书单”,变传统讲授为“讲书”“说书”“演书”,变“单
人演讲”为“多人交流”,让读书活动更加有趣有益。开展各类宣讲时,要树立需求导向,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定制宣讲内容、精选主讲人,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四史”。开展学习体验活动时,要更加关注体验者的切身感受,立足实际、紧扣史实,精心设计体验路线,把红色资源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
注重实践,掌握破题“金钥匙”。宣传教育活动的成效要靠实践检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四史”宣传教育的各项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四史”,从中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道理,汲取“矢志不渝、拼搏奋斗”的力量,收获“坚守人民立场,牢记初心使命”的坚毅,选择“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笃行。在实践中,对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多带着问题找答案、带着思考寻思路,在“四史”学习中掌握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攻更难的关、走更远的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让我们以此次“四史”宣传教育为契机,在深学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丰富形式中提高活动覆盖面,在注重实践中实现成果转化,真正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之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这“三个深入”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统筹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也指明了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对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
更高要求。
强“脚力”。实践证明,和群众手拉手、面对面、打成一片,是赢得群众信任、建立密切关系的可靠路径。近日,中组部也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要结合走访慰问活动,发挥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下基层、进家门,向走访慰问对象转达党中央对他们的关怀,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升走访慰问对象的荣誉感和幸福感。要创新组织基层开展宣讲活动,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作报告,就群众关心的理论和民生问题展开研讨,形成改进提升的工作方案并付诸行动,引导党员群众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强“眼力”。党员干部面对群众开展“四史”宣传教育,自己要先掌握理论,要了解更多、理解要准、运用更娴熟,不能当“二传手”“传声筒”。要带头深化理论学习,在阅读原著、整理史料、研究文献上下功夫,提高判断、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水平。要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上下功夫,系统把握“四史”宣传教育的内涵,融会贯通,在前后联系、分析形势中弄通逻辑,对群众通俗地解释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增强观察分析、明辨是非本领,切实提升政治上、理论上的成熟度。
强“脑力”。思维影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只有增强辩证思维能力,领导干部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党员干部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动脑筋、创新方式,把握实质、突出重点,更多谋划实施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争取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组织好群众性文化活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策划组织主题征文、美术展、演讲比赛、广场舞展演、
红色电影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沁人心脾的巨大作用。要注重代际传承,通过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组织开展亲子红色旅游等,讲好家风故事,培养清正家风,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强大动力。
强“笔力”。表达是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开展“四史”宣传教育,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四史”理论知识和历史规律,以增强文字表达能力为重点,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本领。要坚持典型引领,总结梳理“四史”中的英模故事,讲好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时代楷模的典型事迹,多运用网络平台和网言网语,以精辟的小故事生动地讲清楚大道理,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要坚守宣传阵地,始终把握正确导向,增强斗争意识,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是抹黑历史人物的不法行为,执笔为剑、澄清谬误、坚决回击,持续转变文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宣传教育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之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修好必修课,让“四史”宣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是凝聚全社会共识、筑牢思想根基的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在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中,要打造新亮点、活用新形式、提出新要求,让“四史”宣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打造新亮点,推动“四史”宣传教育走深。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推动“四史”宣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要着力打造新亮点、新品牌,深入挖掘本地的红色文化、革命历史等,既要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又要借鉴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和有效做法,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又要联系实际,选择符合群众喜爱,能提高宣传效率、增强宣传效果的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四史”宣传教育深入群众、入脑入心。
活用新形式,推动“四史”宣传教育走实。各级各部门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要创新方式方法,既要融入传统的学习教育模式,如开展读书学史活动,举办宣讲座谈会、坝坝会,邀请资深专家下基层宣讲,举办“四史”知识竞赛活动等,还要在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如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将“四史”宣传教育与传承红色文化结合起来,谋划、打造一批党性教育精品路线,为常态化推进“四史”宣传教育打下基础。
提出新要求,推动“四史”宣传教育走心。“四史”宣传教育要走“新”更要“走心”,各级各部门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及时跟进学、前后贯通学、联系实际学,推动“四史”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做到经常学、反复学,通过撰写学习心得、参加知识竞赛等方式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细化宣传教育的目标,明确宣传教育的要求,提高整个宣传教育质效。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推动“四史”宣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之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通知》要求,广泛开展百姓宣讲,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宣讲,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红色圣地”考察,讲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备受启发。各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史”宣传教育的“说书先生”,善于讲小故事,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汲取精神养分。
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还是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讲好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对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广为传唱的民谣,就是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实体现。“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句发自肺腑的赞叹,就是党与人民同舟共济的生动写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开展百姓宣讲,要把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的壮烈故事讲出来,把党带领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成功故事讲出来,把人民对党衷心拥护的感人故事讲出来,密切党群血肉联系,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本土红色故事是当地最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越是口口相传的身边故事,越能拨动心弦、引发共鸣,越具有传播力、感召力。回顾“四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催人泪下,先进模范的奋斗历程鼓舞人心。
可以说,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承载着当地一段厚重的历史故事,都蕴含着一座珍贵的精神富矿。各地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广泛搜集本地各个时期的英雄事迹,形成书籍、画册、纪录片等载体,确保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党员干部要用情用心讲好身边的小故事,把故事背景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把人物贡献与长远影响相联系,以真人真事反映真情真意,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唤起群众对英雄模范的敬佩之心。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要想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喜欢听,关键在于用好“群众语言”。有些党员干部“水土不服”,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宣讲时习惯照本宣科,听起来辞藻华丽,实际上生涩难懂,既缺感情,也缺“干货”,让群众听得“摸不着头脑”。这种“自说自话”式的宣讲,不仅无法达到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而且影响党的形象、干部的形象。党员干部要学会“投群众所好”,通过土话、家常话、大白话等“群众语言”,把书本中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出来,让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故事情景有声有色,引发群众共鸣共情。要创新宣讲形式,把“四史”宣讲的“主战场”放在村晚、乡村讲堂等群众的“生活场”,把小故事融入相声、小品、戏曲、微电影等民间文艺作品,进行互动式、表演式宣讲,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历史故事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穿透力、凝聚力,能够启迪人、教育人、影响人。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讲好“四史”小故事,激发群众爱党爱国之情,增强群众奋勇前行之力,齐心谱写新征程上的辉煌篇章。
之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党员干部群众要在“四史”宣传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自觉淬炼党性,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涵养为人民服务的品质,真正做到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
从“四史”中汲取信仰之力,把稳思想之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建党百年,党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挫折,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建设五个文明,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疫情……中国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敢于斗争,奉献自己,以“义之所在、舍我其谁”的担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党之所以能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强健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信仰力量的支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四史”宣传教育中,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自信,脚踏实地,念好基层这本“经”,走好为民服务“赶考路”。
从“四史”中汲取党性之力,让初心薪火相传。延安、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载广大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革命精神以及革命历史。从“国家和人民的孺子牛”贺龙、“治沙英雄”焦裕禄到如今“让贫困女孩昂首走出大山,建立女子学校”的张桂梅……无数的共产党员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积极涵养传承党性。如今的幸福离不开共产党员的辛苦奋斗,中国的发展是由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一步步探索着走出来的。“不忘初心跟党走,革命薪火代代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在“四史”宣传教育中,锤炼坚强的党性,永远保持忠于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常补足精神之钙,传承红色基因,在为民服务的赶考路上答好“试卷”。
从“四史”中汲取发展之力,把使命勇担在肩。“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在重重困难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奋斗,
用科学的眼界开拓发展思维,从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复苏发展到改革开放的“春天”,机械制造产业迈入繁荣,再到脱贫攻坚完美收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祖国从积弱走向富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在居安思危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四史”宣传教育中,要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勇扎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发展交上满意“答卷”。
之六: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文章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开展“四史”学习对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在党的百年峥嵘岁月中,人民群众是最重要的参与者、支持者和见证者。今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进军。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广大党员干部更要通过“四史”学习领悟其中的“为民”“担当”和“奋斗”的初心,坚定人民立场,树立为民理念,把人民群众的事情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拿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信心和决心,不懈奋斗、不负人民。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无数革命英雄无惧无畏的身影,更能感悟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担当精神。从一艘红船承载的十几人到如今的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100多万名党员的巍峨巨轮,从西柏坡到天安门,从筚路蓝缕到蓬勃壮大,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人民信仰和艰苦奋斗走过了百年沧桑,铸就了百年辉煌,更印证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井冈山,我们党靠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建立了中国革命根据地;
在延安,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在物资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是这种奋斗、担当、拼搏的力量,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不忘初心跟党走,革命薪火代代传”,学好“四史”关键是要汲取其中的精神滋养,要立足于新时代,在干事创业和为民办实事中,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通过读党史国史,在思想上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通过讲红色故事,汲取榜样力量和经验智慧,传承红色基因,以坚定的信仰、纯洁的道德、优良的作风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做先锋表率,将“四史”的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做好疫情防控、推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过程中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彰显人民情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深入学习研究“四史”,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精神滋养,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
力,定能以昂扬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之七: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中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学习“四史”高度自觉。立足自身实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身到“四史”学习教育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结合自身实践,严格落实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扛起政治责任。立足岗位实际,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结合岗位实际,把“四史”学习好、总结好,把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立足发展需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基础课和学习必修课,结合发展需要,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发展能力和水平,增强“四史”学习教育的时效性。
学习“四史”注重创新。内容上拓展,挖掘红色资源、修葺红色遗址、发掘红色文物、采访红色人物,让资源更加丰富、让遗址更加鲜亮,让文物更加详实,让人物更加饱满,完整重现百年红色历程。方法上灵活,或采取专题培训和现场教育相结合,或采取集中学习和
自主学习相结合,或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或采取撰写心得和演讲比赛相结合……形式上多样,通过直播、短视频、歌曲等,通过声音、文字、图片等,通过拍摄电视剧、电影、专题片等,增强“四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
学习“四史”注重实效。坚定理想信念,感受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筑牢初心使命,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激发干事热情,把学习“四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四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打好主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有准备之仗。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四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办好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实事、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增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学习“四史”扎实推进。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学好这本最好的教科书,深刻认识“四史”学习教育是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固本之道,是汲取历史经验、激励奋进力量的深远之谋,是锤炼政治意识、磨炼政治能力的关键之策,是加强党性修养、锻造优良作风的战略之举。着力从“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养分,着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以新气象新风貌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之八: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
成果正当其时。从学校到会场,从办公桌前到田间地头,从文字图画到影视动画,党史学习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古有言:“一日三省吾身”,而今学好“四史”也需要党员干部一日“三省”。
一省在“学”中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怎样学好党史?唯有用心。学习活动发展至今,不乏有些地区出现学习教育表面化、片面化的现象。为避免走入学习误区,党员干部应把“心”放在学习中。一是组织活动的人要放宽眼界,学习形式不囿于“领导读读稿子、群众填填场子”,通过拓展活动形式激起学习兴趣;
二是要全面、深入、准确地呈现党史,旗帜鲜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警惕所谓“反思历史”“还原真相”的言论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将史论、史实、史观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要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方法,将之用于指导工作生活,以此发挥党史学习在工作中的价值。
二省在“悟”中明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于党史学习来说正是密不可分的“双胞胎”。如果光学习不思考,那么党史学习作为“教科书”“指导书”“说明书”的应有价值难以得到最大化。学党史思悟工作经验,党员干部应在学习党史的同时,重视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方法,将之用于指导工作生活。在深刻体悟中,更能从“四史”的波澜壮阔中领悟奋斗的坚持、毅力、品质,让党员干部的“初心”在党史的洗涤之下更加“澄澈”。
三省在“用”中动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传承精神更需党员干部动心动脑地“用”在工作中。真正发挥党史的现实关怀价值,就要学以致用,将优秀人物的杰出品质、胜利果实的成功经验、失败途中的反思追问学好学会,放在日常工作中,以先辈的经验跳过错误的沟渠;
更要把学党史的收获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优秀精神、成功经验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
以史为鉴、尊重历史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四史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应以“学”“思”“用”的三重作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把党史吃透,严格遵循党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科学策略和方法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之九: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文章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学好“四史”,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党”字当头,努力营造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的浓厚氛围。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学党史,厘清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维护”。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学好“四史”,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回望百年征程,我们党带领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激发干事热情,把学习“四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实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身到“四史”学习教育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结合自身实践,严格落实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扛起政治责任。另一方面要立足岗位实际,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结合岗位实际,把“四史”学习好、总结好,把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立足发展需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教育基础课和学习必修课,结合发展需要,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发展能力和水平,增强“四史”学习教育的时效性。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融汇于“四史”其中,基于历史的链条予以串接和展现出来的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谱系,在这一精神谱系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真理的力量、理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要把“四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打好主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有准备之仗。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四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办好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实事、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增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要把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的成果作为衡量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各项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各项中心工
作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基层一线,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解决好群众的大事、难事、复杂事,真正把群众的每一件事办实。
学知在于用,思信在于行。我们要深刻认识“四史”学习教育是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固本之道,通过学习“四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做到以史为镜、以史鉴今,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把小我融入大我,切实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之十:
学习“四史”,既是对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走过辉煌历程的回望,也是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接续前进的必修课。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文章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
泱泱华夏,纵横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为讲好“四史”故事提供了充足的教材。那是星罗棋布的红色地标:
上海石库门和嘉兴红船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延安的宝塔山、杨家岭、南泥湾记录了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北京拔地而起的“十大建筑”刻写着共和国昂首走向世界的探索之路。那是写满记忆的红色文物:井冈山的油灯虽然只点一根灯芯,却照亮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诞生之路;
小岗村按有18个“血手印”的“生死契约”催生了沉睡大地上的改革巨变。那是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井冈山下,刘仁堪被敌人割去舌头,他却用脚趾蘸着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鲜红的血字;
茫茫戈壁滩上,无数科技工作者埋头苦干,成就“两弹一星”的伟业;
在重庆下庄的悬崖峭壁上,“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凿出一条8公里的“天路”。
用红色资源讲好“四史”故事,要向深处探索、向细节处追寻,把党和国家的历史记忆转换为寻常百姓的真切感受。一个成立时只有50余人的政党何以写就史上“最成功的创业故事”?一个崭新的人民政权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站稳脚跟?我们党如何带领人民在中国的大地上找到自己的道路?一处处红色地标、一件件沧桑文物、一个个红色故事,从风雨中走来,不仅是简单地印证历史,也清晰回答着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在百年间一步步蹚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诠释着我们的国家为何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缔造令世界瞩目的东方奇迹。带着崇敬之情去挖掘红色文化、探寻红色记忆,结合历史环境和条件,设身处地思考感悟,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人们触摸历史脉搏,追寻的是党和国家铿锵前行的足迹,思考的是我们靠什么走到今天,也从中品悟如何更好走向明天。
讲好“四史”故事,要创新表达。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有深度的故事讲得有温度,把有精
神的故事讲得更精彩,才能让“四史”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比如,发挥“活教材”的力量,“初心之地”上海寻访程亚西、虞鸣非等多位百岁老党员、老战士,客观真实、有血有肉的讲述更能在人们的心里播下红色种子。比如,发挥传播载体的力量,B站上一堂名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网上主题团课,由一名青年UP主领学,吸引了全国4800万名青年参与。比如,在红色旅游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遵义会议纪念馆从传统的观赏式体验转向探索“沉浸式体验”,使红色精神形象生动、入心入脑。
看历史就是看未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我们自己走过的路。学习“四史”,既是对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走过辉煌历程的回望,也是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接续前进的必修课。
之十一:
育苗先育根,育人先育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把握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近段时间,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方式,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育苗先育根,育人先育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
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其中专门对组织好青少年学习教育提出要求。熠熠生辉的百年党史,光彩夺目的新中国史,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荡气回肠的社会主义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光芒、历史哲理,对青少年来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把握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越是坚定的信仰、深沉的情感,越需要建构在深刻的历史认知的基础上。在江苏新安小学内的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学生们担任讲解员,绘声绘色地向参观者讲述新安旅行团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自身对党史的理解;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与学校合作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项目,音乐课上童音齐声唱响英烈赵良璋的原创歌曲,美术课上孩子们用画笔在石头上绘制傲雪红梅,制作自己的“雨花石”;
在重庆,江姐战友、92岁老党员李玉珍讲述党史故事,用亲身经历激励孩子们珍惜幸福生活……通过触摸历史、走近英雄,从倾听者变为讲述者,从参与者成为传播者,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青少年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增进了情感认同,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需要强调的是,学“四史”,不能停留在一次活动、一场比赛中,而是要融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让红色记忆代代传承,红色火炬才能越燃越旺。今年清明节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弘文中学千名学生徒步几十公里,从学校往返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缅怀先烈,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20多年。山东、贵州、甘肃三地1.7万余名少先队员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等书籍,通过书信、视频等方式一起交流感想。家人一起学、师生同参与、朋友共讨论,重言传、重身教、重引导、重沟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助于他们在耳濡目染
中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厚植青少年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定能引导更多“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之十二:
百年岁月苦难辉煌。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旨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展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吸引人们选择红色景点出游,在行走中深刻感悟“四史”,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百条线路荟萃经典。“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三个主题大类,我省分别有“烽火太行·抗战脊梁”“红色军工·太原力量”“山西好风光·乡村奔小康”三条线路入选,共包括长治市屯留区抗大一分校旧址、山西省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国营第247厂)、岢岚县宋家沟村等24个景点,成为感悟和汲取信仰力量的重要打卡地,同时也是发展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助力乡村振兴和加强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财富。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山西是北方地区较早建立党组织的省份之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全国工业基地、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可以说,深入挖掘和保护利用好我省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丰厚红色资源、深厚历史积淀,对我们丰
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载体、深化“游山西·读历史”活动,推动以文彰旅、以旅促文,促进文化旅游强省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