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四史学习心得【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四史学习心得6篇
【篇一】四史学习心得
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感悟发言
通过“四史”的学习有助于厘清历史脉络,有助于认清历史事实,有助于坚守初心X。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水平,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X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是指: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四史”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拥护党、热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党员干部要有奋斗精神,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党员要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
【篇二】四史学习心得
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如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经历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功课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社会治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力求使自身工作有良性、健康的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社区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博的力量。
【篇三】四史学习心得
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人们远行、运物主要借助畜力,现代交通基本空白。1962年底兰新铁路的建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4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西段建成通车,1990年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成通车,贯通第二亚欧大陆桥;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成通车,1999年全长975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建成通车;到2001年,正线营运里程已达3010.4公里。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09万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是世界上首次在流动性大沙漠上修筑的长距离等级公路;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 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 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 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篇四】四史学习心得
党史学习学四史学习心得
百年诞辰,风华正茂。回溯党走过的历史征途,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是由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革命先烈用血泪谐写的壮丽诗篇。建党百年学党史,这是回首我党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回首我党这一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历尽磨难却不改初心的历程。
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荡报国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百年道路,苦难辉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史中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靠忠诚经受考验、靠忠诚战胜困难、靠忠诚发展壮大,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的本质内涵,从学习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置身百年未有大变局,弘扬革命先烈以身许国的坚定报国志,传承革命先辈前赴后继为中华而崛起的忠贞报国情,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更文明、更美丽、更富饶。
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厚植为民情。百年风雨,初心如磐。百年历程,艰辛备至,困难迭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为人民奋斗、为人民奉献的历史。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史爱党、知史爱国,从党史学习中深化“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认识,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获得感、更有幸福感、更光荣、更自豪。
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发展情。历史是一本前进发展的教科书,是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要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把握发展规律,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中以史为镜,明得失,促发展。中国共产党拥有一百年的辉煌历史,艰难困苦,不懈努力,取得成功,发展至今,期间所有的治国发展经验和革命先烈精神,是前进和发展的营养剂。要把学习党史与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组织结合起来,坚定一切问题都必须靠发展来解决的目标和方向,坚定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靠发展来实现的信心和决心,坚定“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产业兴县”战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东平发展得更快、更好、更美、更强。
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干事情。百年奋进,薪火相传。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员干部要时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切忌知难而退,要做到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用党史上的优秀党员激励自己,时刻牢记奉献精神,注意贴近群众,把奉献精神落实到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去,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事接着一事干,干一事、成一事,成一事、再干一事,以昂扬的斗志和永不懈怠的激情,让我们的事业更辉煌、更灿烂、更绚丽。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党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是共产党人“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的过去”,蕴藏着无穷智慧和力量,是巨大思想“宝藏”,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我们坚定地以史为镜,明理笃行,坚定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地为国家谋发展、为群众谋福利,才能为党旗增光添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和更富价值。
【篇五】四史学习心得
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
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人们远行、运物主要借助畜力,现代交通基本空白。1962年底兰新铁路的建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4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西段建成通车,1990年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成通车,贯通第二亚欧大陆桥;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成通车,1999年全长975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建成通车;到2001年,正线营运里程已达3010.4公里。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09万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是世界上首次在流动性大沙漠上修筑的长距离等级公路;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
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
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
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篇六】四史学习心得
四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四史,就是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传承红色基因,为了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历史。
学习四史就是要领悟和思考我们党一路走来,指引我们前行、上下求索的是什么;
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为的、靠的是什么。概括地说,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即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8年来,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年、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8年的探索实践中得来的,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的自信是基于实践检验、人民选择、科学真理之上的具有深厚积淀和坚实根基的自信。
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百年征程答卷如画,百年初心坚如磐石。2021年是建党百年华诞,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党员干部当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把稳思想之舵、锤炼过硬本领、践行使命担当,修炼三重境界,以三新厚植党建根基,重塑三种身份。
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修炼乱云飞渡仍从容之境,激发党员干部新活力。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回望峥嵘岁月,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于危难中奋起、在挫折中前行,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教育中增强历史定力、战略定力,领悟新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时代要求,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在思想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继续发扬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勇于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用红色激发新活力,当好赓续历史伟业的排头兵。
锤炼过硬本领,磨砺战斗意志,修炼少壮工夫老始成之境,打造党员干部新面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重温百年党史,我们党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精神攻坚克难、力挽狂澜,于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探索中收获成功。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四史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在学习教育中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念头,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拿出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势头,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动真碰硬,切实做到敢越雪山草地、勇闯娄山关腊子口,不断提高迎接挑战、转危为机的干事创业能力,以锐意打造新面貌,当好接续乡村振兴的筑路人。
践行使命担当,真情服务人民,修炼衣带渐宽终不悔之境,引领党员干部新作为。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纵观成长历程,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最大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四史中领悟为民情怀,永葆赤子之心,在学习教育中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错综复杂的工作任务中站稳并坚守人民立场,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实况,掌握群众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将辛勤汗水浸润在泥土芳香中,以初心引领新作为,当好增进民生福祉的服务员。
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四史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教育,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对我们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学习四史,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新时代承担着重要使命,广大上海党员、干部更要努力把四史学得更深更透,使头脑更清醒坚定,行动更坚决有力,充分借鉴历史,以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精神,坚持改革开放的思路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始终坚持对标国际最高
标准、做好水平,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勇立潮头,充分展示作为排头兵先行者的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学习四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当今年代的党员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遇到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学习四史要紧扣时代特征。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定力。
学习四史,汲取坚守人民立场,永葆共产党人初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强健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信仰力量的支撑。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时候,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党从上到下闻令而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疫情以来,全世界唯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不仅严控了国内的疫情发展,还早日踏上了复工复产、恢复民生经济的道路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信仰之力。
推荐访问:史学 心得 四史学习心得 四史学习心得 四史心得体会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