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思想汇报

时间:2022-08-18 18: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政思想汇报,供大家参考。

时政思想汇报

 

 === 解放思想 ===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

  在党的十七大筹备、 召开直至贯彻落实的各个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破解发展面临的新难题、 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战略高度, 多次强调继续解放思想的问题, 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着眼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 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央如此突出地强调继续解放思想, 如此明确地指出继续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这既是有深刻含义的, 也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继续解放思想: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导

 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 无不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对于一切社会变革而言, 解放思想不是充分条件, 而是必要条件。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 解放思想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 解放思想不是艰辛探索的终点, 而是继续前行、 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起点。

 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 和“改革开放” 有着内在联系。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

 30 年前, 正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推动了 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奠定了 理论基础, 为我们国家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 为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因, 改革开放是果。

 改革开放的历史, 也是解放思想的历史。

 30 年来,理论上每一突破, 体制上每一创新, 战略上每一调整, 事业上每一发展, 都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中取得的, 都闪烁着解放思想的光芒。

 === 民生视点 ====

  民生不是简单的福利主义

  关注和完善民生, 既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因而中共十七大报告将关注民生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关注和完善民生? 人们实际上有着不同的认识, 甚至有人将民生当作福利制度来看待,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因而需要对民生的真正含义作出科学的分析。

 让百姓分享发展成果要标本兼治

  其实, 在当前的通胀压力面前, 各地诸如派发红包或增加工资的事例, 都是屡被提及的还富于民、 让职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做法。

 这些做法如果操作得当、 程序设计合理完善, 职工便能够立竿见影地分享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从让职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意愿出发, 换一个角度思考, 与此相对应的是, 通过增加公众保障性财政支出、 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层面的更多积极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实施,辅之以“工资倍增计划” 的及时跟进, 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提高居民收入的五个办法

 同样是一个人, 给他提供了创业和就业机会, 很快就富起来了。

 所以提高收入的关键不在于扶贫, 而在于选择就业和创业机会。

 因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不解放思想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 热点观察 ====

  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兴奋点是什么

  2008 北京奥运会正在快速地向我们走来!

 面对即将就要开幕的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北京民众准备好了 吗? 北京民众如何看待、 如何期待、 如何对待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 为了

  真切地了解这些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北京奥运会民意调查” 课题组于 2008年近日在北京市进行了一项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大型民意调查。

 公开报道恶性事件是否会刺激犯罪

 媒体公开恶性事件的详细情节对于部分犯罪嫌疑人确有一定效仿的作用, 也可能给他们的犯罪心理一个“强化” 的暗示作用。

 这就提醒媒体在公开报道恶性事件时, 应该注意分寸, 特别是对于细节的把握, 防止刻意渲染某些情节。

 但是, 实在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公开报道会成为犯罪的诱因。

 客观来说, 总是会有那么几个丧心病狂的人, 但他们的出现和犯罪行为的实施, 目前来看, 与恶性事件的公开报道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

  抗震救灾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今年 6 月 30 日, 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将这次抗震救灾所体现的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

 这是对近两个月来抗震救灾实践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最新概括、 科学阐述和准确定位,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调控土地: 明晰产权是关键

 在笔者看来, 集体土地财产权利不明晰, 是土地失控的根源。

 同样的土地, 在农民中获利很少, 但到了开发商手中就变成了巨大的财富, 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土地财产权在开发商手中明晰了。

 其实, 土地在谁手中都应是财富。

 但是, 农村集体土地是否归属农民不明晰, 农民对土地缺乏支配权和控制权, 因而地方政府想收归国有就收归国有, 想怎么卖就怎么卖, 农民失地不得利, 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对于农村的集体土地, 农民不仅无权决定其是否交易,而且无权从土地买卖中尽可能地获得收益, 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推荐访问:时政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