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赏识教育重要性,供大家参考。
1谈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近几年随着赏识教育的普及,很多家长懂得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他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心灵的呵护。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有人把赏识比喻成阳光或雨露,他能唤起孩子的心理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或为孩子成长的驱动力。
二.对提出赏识教育的周弘老师的简介
他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他与命运抗争,不仅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而且唤醒了无数迷途知返的孩子和绝望的家长。他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他创办的赏识教育被称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在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中,只有赏识教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它是中华名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三.赏识教育的理念
在赏识教育中,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是他的教育理念。
2
赏识教育认为:“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种不好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地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四.何为赏识? 赏是欣赏,识是认同。合起来就是欣赏孩子,认同孩子。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信念的源头,信心的根据地。父母创造的高级生命,自己不欣赏,谁会欣赏?父母对孩子都没有信心,谁能帮助他树立信心?一朵花,缺少了阳光雨露的滋养,一定会逐渐枯萎。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性味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五.对赏识教育的误解 1.赏识不等于表扬
案例 A:孩子拿着 78 分的数学卷子回到家。妈妈虽然内心不悦,但想到孩子的自信心不能被打击,于是脸上装出笑
3容,对孩子表扬说:“嗯,你这次考得不错的!比上一次还是有进步了。”接着又鼓励说:“不过还得继续努力!下次一定要考得更好!”孩子只点了下头,离开了。
B:孩子拿着 78 分的成绩回到家。妈妈看过后,对孩子说:“在你心中,觉得这个成绩不是很理想对吧?”孩子点点头,一副难过的样子。“不过没关系,虽然这次考得不好,但是妈妈知道你尽力了,相信你下次会考得更好!你还是妈妈的好孩子!”说着把孩子轻轻搂过来:“来,妈妈抱抱!”孩子感动地说:“妈妈,下次我一定要考的更好。” 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呢?A说法是运用表扬B说法是运用赏识。A 说法表面上是表扬,实则流露出失望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不满意。明明知道孩子考得不好,违心的表扬孩子,为的是不让孩子失去信心,但又不甘心这样的表扬,又补充了希望。其实孩子自己也知道考得不理想,这样表扬孩子,孩子感觉别扭,虚假不真实,孩子的心里也不踏实,起不到作用。B 说法是承认孩子考得不好,在这里,接纳了孩子的不好,理解了孩子的不好,包容了孩子的不好,妈妈不去追究那出问题导致孩子没考好,而是把期望指向下一次。并且用肢体语言依旧表达对孩子的爱和信任,这样做让孩子产生了内疚感,激发了要加倍努力的决心。
可见赏识比起表扬来内涵更丰富,效果也更好。
赏识其实就是一种心态,包括爱,理解,尊重,信任接纳,
4认同宽容,肯定鼓励等等。赏识的确可以用表扬这一方法来实现,但赏识绝不等于表扬。表扬是赏识教育这颗大树上的分支。可以说,以赏识的心态巧妙地运用表扬的方式,来达到赏识孩子的目的。
赏识要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维护孩子的自尊为前提,要用信任孩子的态度,有策略的激励,去真正的赏识孩子,要真正做到赏识,仅有表扬还不够。还要有关爱,欣赏,从内心真正爱孩子,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心,用宽容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孩子,用欣赏而不是抱怨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用信任而不是怀疑的心理来相信孩子可以变好。
2.赏识不排除批评 现在有些老师,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对孩子只赏识不批评的现象。
在家庭里,赏识教育成为中国家长的育子宝典,有的孩子从小受宠爱,变得霸道任性,家长不敢批评孩子,怕孩子生气。其实,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建立于赏识教育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孩子完全能够感受到这种爱,并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从而心悦诚服的接受并改正错误。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足以说明,孩子做错事,或有缺点,并不是不可以对孩子批评惩罚,而是看教育者如何艺术的运用。
5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翼,正如教育家孙晓云所言:“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我们不能将他们割裂开来,孤立的偏重一方面,而摒弃另一方面。管理学上有一条“二八定律”意思是:促使一个人进步,应该给他百分之二十的压力和百分之八十的动力,压力来自批评和惩罚,动力来自赞扬和鼓励。
但批评要在赏识心态下进行。非赏识心态下的批评多是抱怨指责,打骂,甚至是泄愤,完全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不顾孩子的情绪,因而孩子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赏识心态下的批评则是出于对孩子生命的疼惜,心里的感受的顾及,会让批评更有力量。-----孩子在批评中听出爱感受爱,他会有安全感,容易接受你的批评。比如:某同学在家写作业,迟迟没有动笔,赏识心态下的妈妈会说,我家的孩子是正在思考,想完后会很快完成作业的;而非赏识心态下的妈妈会说,你还不写,再不写不让你吃饭了,哪位妈妈也是这样的做法?那以后该怎样做呢?
此外要让孩子知道批评是对事不对人,再怎么不对,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只要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只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是为他好,让他知道批评与惩罚并不代表不喜欢他,不爱他,并不代表他不行,而是告诉孩子勇于承担自己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举动。
3.不要过度赏识和表扬
6有个孩子八岁了。母亲从小表扬她,为的是增强他的自信心。可是表扬多了,就发现它很骄傲,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说了他,或者他犯了什么错批评一下,就不得了了,要么选择放弃,说自己反正不行,不干了;要么就跟母亲发脾气翻脸。这是不是就是赏识教育过了头呢?适当的宠爱孩子是应该的,但不能过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没有原则,没有分寸的爱岂不是你爱吗? 之前有一个六年级的同学,因为琐事与父母发生矛盾,竟然离家出走,后来在微信上通过转发,经过大家的努力孩子终于被找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研究证实:孩子从来不挨批评,到处都是赞扬声,很容易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小霸王。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是非不分,这对他的健康发展毫无益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抱有敬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消极态度,他会无法面临挫折,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案例:我亲戚一个孩子,从小在表扬声中长大,大学毕业后,因为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单位领导说了他几句,竟然就抜腿走人。找了无数的工作,都是因为受不了领导的批评,错过了好的工作,机会不是你想有就有的,到现在也是工作居无定处,一家人为他操碎了心。
六.走出赏识的误区
7现象一:
一位信奉赏识教育的妈妈,不经意间看到了她快上初中的女儿画的画时,拿出习惯性的夸奖来夸孩子:“女儿画的画真棒!”女儿却厌烦的说:“这张画是我最不满意的,妈妈,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子哄呀!真让人讨厌!”
怎么妈妈表扬孩子会换来这样的结果?因为这位家长不管孩子的实际水平,盲目表扬,过度夸奖,使赞赏显的虚假不实在。
现象二 一位教授在某地听课。课上老师问学生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一位学生答,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位老师立即称赞道:“哎呀,你真棒,你只要把碳改成硫就对了。”并发动全班学生表扬他。教授坐在后面,虽然他看不到那位学生的表情,但看到了其他同学怪怪的样子。课后,教授去问那位学生:“上课你答错了问题,老师还表扬你,你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那位学生脱口而出:“不是我是傻瓜就是他是傻瓜!”
显然这位学生非但没有领情,还在心里对老师产生了怨恨的情绪。
以上两个真实案例说明,表扬要讲究艺术。没有针对性,具体性,不结合实际情况的表扬,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像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行,这类空洞的,夸张的,笼统的,
8模糊的,单调的表扬用语用多了,只能让孩子产生心里的疲劳,对表扬无所谓,听不到心里去。那么表扬孩子需要哪些艺术呢?现谈谈表扬中要注意的问题:
1. 表扬要随年龄的增长渐渐减少。儿童心理学表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表扬,而且效果比较好。因为幼儿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自我评价体系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对自我的评价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所以,表扬对幼儿来说,是建立良好自我意识得一面镜子。
2. 要根据事态进展减少表扬。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需要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要根据事情的进展来减少表扬次数。比如要按时完成作业,起初家长发现孩子有进步了,一定要瞅准时机,大力表扬。慢慢的,孩子在家长的表扬声中养成习惯时就要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且,间隔时间也要长一些,直到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连续式的强化在布置新任务时最为有效。而在学习后期,要进行间隔式强化。只有把握好这样的节奏,才能发挥表扬的作用。
3.根据各人的情况来表扬孩子。孩子个性千差万别,心理特点也不一样。因此,要正确客观的分析,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内心需要和心理状态进行表扬,鼓励。比如,对于内向胆怯的孩子要多多表扬;对于外向的,活跃的孩子要结合批评来表扬;对于自信心较强,不需要特别努力就
9取得成功的孩子,不必经常表扬,因为过多的夸奖可能是她的自信变成虚荣,只有在经过顽强努力取得成绩时或在他热心帮助人时,才给与表扬;而如果孩子比较懦弱,总是担心失败,那么必须经常给以鼓励。
4. 表扬要指向孩子行为的过程。
个人取向的表扬-----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你太了不起了等,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整体性评判,指向孩子本身,叫做个人取向的表扬。
结果取向的表扬-----这次考得很好,完成的不错,等等,这反映的是孩子行为的客观结果,叫做结果取向的表扬。
过程取向的表扬------你今天做作业能真正思考,你处理这件事的做法很正确,等等,这是对孩子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或运用的方法进行的肯定和表扬,指向行为的过程,叫做过程取向的表扬。
这三种指向的表扬,对孩子所起的长期作用是不一样的。根据心理学归因论,当孩子倾向于个人天赋及能力归因时,就会认为自己很聪明,能力强,因而信心十足,甚至趾高气扬。可是一旦失败,则会认为自己脑子笨,能力弱,因而丧失信心,听任失败的再次到来。当孩子倾向于努力归因时,面对成功,学生则会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而当
10失败时,则会认为是自身努力不够造成的,会产生自己要继续努力,一定获得成功的想法。由此可见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表扬时,一定要更多地运用过程取向的表扬,或尽量不用个人取向的表扬。
5.挖掘不明显的优点来表扬。
家长要注意挖掘孩子潜在的优点,并鼓励促进孩子这方面的发展。对其尚不明显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潜力的现实性。
6.表扬要指向具体细节。
表扬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保持自信,鼓励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水平。但家长要先肯定孩子已取得的进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给孩子一个继续前进的动力。
片段 1:你的这篇作文很棒,你将来一定是个作家。这篇作文集到报社相信能够发表,你写的这么好,一定是全班最好的一篇。
片段 2:我发现你描写景物很详细,连这么小的地方都观察到了。你的语言蛮丰富的嘛,比我小时候强多了。你的思路很独特,想象力也挺丰富的。
通过比较,咱们家长感觉哪组表扬你更欣赏?当然,我也同意你们的意见,因为 2 组的表扬让孩子明白了这些优点,今后孩子会更加朝着这方面继续努力。实际上,在这里,表
11扬暗含正面暗示的功能。
结束语: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的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的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卓越多姿,也留露出几分美感。如果把青少年比喻为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那么教育者就要不停得为其浇灌,施肥,剪枝和除虫。如果把表扬,鼓励,赏识当作施肥浇水,那么,批评乃至惩罚就是剪枝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