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乡村振兴局工作总结(2022年)

时间:2022-06-28 16: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市乡村振兴局工作总结(2022年),供大家参考。

2022年市乡村振兴局工作总结(2022年)

市乡村振兴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乡村振兴局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脱贫攻坚收好尾、“衔接元年”开好局、衔接乡村振兴起好步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总体情况

我市现辖X区X县,总面积X平方公里,户籍人口X万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X万人,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X万元和X万元。

2020年,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贫困村X个,全部集中在X县、X的X个镇。2020年底,全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X万元,脱贫村村均经营性收入为X万元。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工作重心转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全面衔接。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X个,分别是X县、X区、X区、X区,正常推进区X个,分别是X县、X;
共有X个脱贫村,X乡村振兴示范村(含X个脱贫村),X个重点推进村;
共有脱贫人口X户X人,系统标注以消除风险的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动态监测对象X户X人。

二、工作及成效

(一)聚焦脱贫攻坚收好尾,狠抓教育总结。大抓学习,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七一”讲话等精神,并持续抓好系列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大抓教育,全面推进“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组织编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X篇章》,开展算好“五笔账”“走亲戚”等活动X场次。大抓总结,在充分学习吸纳国家和省脱贫攻坚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X决战脱贫攻坚经验做法,高质量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X篇章》和“纪录小康工程”收录编纂等工作;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及时将档案移交市档案馆。大抓表彰,有序组织全国、全省、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集体推荐评选工作,X名先进个人和X个先进集体受到各级表彰。大抓宣传,配合脱贫攻坚总结和主题教育,组织一系列专题宣传,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新闻稿件X篇。

(二)聚焦“衔接元年”开好局,狠抓工作衔接。强化理念思路衔接,将X县、X作为正常推进区,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X县、X区、X区、X区作为先行示范区,对标“杭嘉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改善人居”向“生态宜居”转变、“移风易俗”向“乡风文明”转变、“夯实基础”向“治理有效”转变、“稳定脱贫”向“生活富裕”转变。强化政策体系衔接,结合国家和省出台的新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教育、医保、就业、兜底保障等X项政策,并把国家和省、市新出台的政策文件汇编成册印发基层;
开展政策解读和果业务培训,累计开设培训班X个班次,培训X人次,对市县乡村振兴系统业务骨干、镇村干部、选派驻村工作队进行了分类培训。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衔接,及时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职能并入市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完善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立X个由市乡村振兴专干参与的工作推进专班;
X月上旬,市和三县三区乡村振兴局全部挂牌成立,各乡镇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办),村级落实了乡村振兴工作专干;
建立乡村振兴责任落实、部门协同、定期调度、督查通报、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强化帮扶工作衔接。持续深入开展定点、结对、驻村帮扶和“万企兴万村”社会帮扶,向X个已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选派X名干部驻村;
建立X个市领导定点联系、X个单位结对和X企业帮扶一个村的定点帮扶机制,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定期上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强化县域结对帮扶衔接,持续推进县域结对帮扶,X县围绕“组织领导、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与人才交流、资金支持、携手奔小康”五大帮扶任务,扎实推进帮扶泗县的工作,两市两县党委、政府互访X人次,选派X名干部交流挂职,拨付财政资金X万元,帮助泗县X名脱贫人口涂就业。

(三)聚焦年度工作起好步,狠抓部署推进。充分调研,今年以来,多批次组织乡村振兴干部调研组分赴省内、省外和我市三县三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X份,提出工作建议X条。科学谋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了充分谋划,并制定印发了实施意见及配套推进落实的实施细则。周密部署,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X次,召开领导小组会、专题调度会X次,传达学习中央和省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部署安排年度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细化责任,将工作细化到各载体单位和业务部门,将责任分解到市县镇村、社会组织,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协调机制和责任落实体系。全力推进,建立市县镇村逐级调度机制,市书记每月调度县委书记、县主要领导每月调度镇村主要领导,形成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四)聚焦核心指标兜住底,狠抓成果巩固。突出义务教育,持续推进教育帮扶工作,全年资助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X人,发放资金X万元。突出基本医疗,;
继续实行“X”“X”政策,脱贫人口医疗保障率X%,大病救治率X%。突出住房安全,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对于今年监测发现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X户实现应改尽改,建立工作台账。突出饮水安全,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启动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确保饮水安全不出问题。

(五)聚焦重点群体不掉队,狠抓监测帮扶。紧盯“四逐”排查,采取“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摸排的方法,对全市X个县区X个村(社区)X万农村常住人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基础数据库X户X人。在此基础上,聚焦农户家庭收入,突出排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环节,对全市所有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多次全覆盖、拉网式排查,识别动态监测对象X户X人。紧盯动态监测,利用医保报销、民政救助、住房监测等网络信息系统设置预警线,建立部门联动预警通报机制;
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作用,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网格”监管网络,全市共建立X个网格,对网格内所有农户进行监测管理,完善干部包片走访帮扶机制,及时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生活现状、返贫致贫风险和发展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并开展帮扶。紧盯到户帮扶,聚焦脱贫户家庭状况、劳动力状况、经济收入及来源等要素,把脱贫户划分为“先行富裕户”“一般脱贫户”“托底保障户”三类,进行分类鉴别、差异化帮扶。对监测户摸清家底、分析现状,共同商议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提高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确保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对脱贫户X户X人和动态监测户X户X人共安排落实帮扶措施X个,户均落实帮扶措施X个。

(六)聚焦农村低收入人口有保障,狠抓常态化帮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在全市各乡镇(街道)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立“X+X”社会救助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和补充救助的政策措施,今年X月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月人均X元,并按照低保标准的X倍同步提高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全市近X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X%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救助范围,保障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展“全民参保计划”试点,将新增被征地农民通过给予缴费补贴方式纳入城镇职工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发放以及普惠制失业保险费返还工作,今年全市四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征收X亿元。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统一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普通住院、分娩住院、意外伤害住院、大病保险五个方面政策,开展高血压等五类规定病种定点社区管理试点工作,制定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机制,四批国家集采药品平均降幅X%,最高降幅达X%。

(七)聚焦重点指标高质量,狠抓村户增收。突出产业升级,在实施“绿游游”“金菜地”脱贫工程基础上,打造“X大米”“X辣椒”“X螃蟹”等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X个,形成以龙头带动的规模化农业产业集群,其中产值超百亿元X家、超X亿元X家,继续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全市主体带动脱贫户数X户,自种自养达标脱贫户X户,实施到村项目X个、到户项目X个。突出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助力产业发展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完成X户X亿元,户贷比达X%,历年贷款无逾期现象。突出稳岗就业,X个就业扶贫车间和X个就业扶贫基地直接带动X名脱贫人口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X个,组织X名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全市务工就业人数占上年度的X%。突出光伏电站管理和效益分配,全市X座村级光伏电站管理规范,运维正常,年发电收入约X万元,其中除运维管理费用外,X%以上收入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等。突出消费帮扶,继续发挥“三专一平台”消费帮扶作用,全市已认定消费帮扶重点产品数量X个,累计销售金额X亿元。2021年度,全市村均经营性收入为X万元,X个出列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为X万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约X万元。

(八)聚焦项目资产管到位,狠抓资金项目管理。加强资金项目推进。对资金支出和项目实施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推动项目建设和资产拨付超过序时进度。2021年共我市投入项目资金X亿,备案项目X个,目前完工率X%,资金拨付进度达X%以上。加强入库项目谋划,在项目谋划上切实做好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思维转变,加强优质项目选取储备,优先发展产业类项目,提升项目库建设质量。加强项目资产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指导意见》,做到“五个规范管理”,即规范登记管理、规范运维管理、规范收益管理、规范处置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近年来,形成扶贫资产X亿元,涉及项目X个,均确权到县镇村,逐级建立管理台账,后续管护措施落实到位。

(九)聚焦“短板弱项”补到位,狠抓问题整改。严格督查。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督查“严的总基调”,采取市级督查X域互查相结合、明察暗访相结合的督查方式,2021年开展明察暗访X次,发函督办X次,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排名靠后及问题较多的县区和单位进行约谈通报。严格整改。全面梳理去年中央巡视、国家考核反馈安徽的问题、今年国家后评估试点通报的问题、近期省暗访反馈到县区的问题、市级督查和各级自查发现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X类问题清单,建立问题整改动态管理数据库。各县区均成立工作专班推进问题整改,主要领导亲自抓调度,分管领导坚持“一周一调度”,对照清单,逐一整改。严格帮带。在推进问题整改的过程中,倡导原无扶贫开发任务县区向有扶贫任务的县区结对学习脱贫攻坚工作方法和作风,督查排名靠后的单位向排名靠前的单位对标学习先进经验,单项问题导致工作落后的地方向工作进展快、工作成效好的地方进行专项学习,达到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

(十)聚焦“生态宜居”高标准,狠抓乡村环境整治。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全市所有自然村同步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得省政府激励表扬。创建省级、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X个,美丽乡村省级重点示范村X个、示范村X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X个。乡镇与建制村通硬化路与通客车率达到X%,农村集中供水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均达X%,完成农村危房改造X万户,建成乡村公路X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互联互通。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统筹推进大气污染“五气共治”,实施“五废共治”,先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X%,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X%,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X%。

二、典型经验及做法

(一)“金稻渔”成为村强民富“金钥匙”。坚持政策引领,推进“金稻渔”产业发展规模化。2021年,我市先后出台《“金稻渔”特色产业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在具备水源、耕地条件的重点圩区进行稻渔综合种养,目前,全市新发展千亩以上“金稻渔”基地X个、X亩以上基地X多个,总面积达X万亩。坚持科技支撑,推进“金稻渔”项目建设高效化。聘请安农大、皖西学院等农技顾问,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生产模式和技术研发,立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一水二养,一地三用,一年三收”和“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持利益共享,推进“金稻渔”收益分配多样化。“金稻渔”特色产业模式下,采取“村现代农业公司+经营主体+农户”模式运行,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临时用工等形式,直接带动当地脱贫户、农村闲置劳动力增收。

(二)“六个一”健全网格化监测帮扶体系。构建一张规模适度的全科网络。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网格化管理与组织、政法、民政等部门的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形成“一网统筹,多网结合”的专业化、体系化管理机制,实现网格治理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力量融合、手段综合。厘清一份权责清晰的事项清单。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每个网络一般不超过X户,按照村级初划、镇级审核、县级审定、市级备案的程序进行,做到四至边界清晰、标准地址准确、网格编码统一,并通过GIS地图标注,实现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可视化。培育一支履职担当的网格队伍,按照“一格一员”的最低标准,每个网格至少配备一名网格员,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网格员培训X人次,提升网格员队伍实战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完善一套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做实各级网格化中心,统筹辖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各级中心共配备工作人员X人,其中县、镇编制人员X人,村干部或后备干部X人。打造一个智慧便捷的信息平台,依托市大数据中心推动各部门联网,实现级员共享,按照一个平台的原则,整合管理基层各类平台,实现点单登录、数据统一录入,建立由网格员参与管理的“一网格一微信群”,传递政府声音,手机群众诉求。健全一套有力有效的保障体系,各级成立由一个由纪委监、政法、组织、民政、业务主管部门参加的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建立督查开合制度,把网格化管理和人员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给予充分保障。

(三)开展“五大行动”,筑牢工作推进机制。精准鉴别,开展大排查。聚焦农村人口低收入人口,紧盯“三保障一安全”及家庭收入,反复开展大排查,2021年共摸排农村低收入人口X户X人,识别动态监测对象X户X人。尽锐出战,开展大督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年均调研X次,分管负责同志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暗访和调度,今年以来召开专项调度会X次,约谈X次。攻坚克难,开展大整改。全面梳理2021年以来中央巡视、国家和省考核反馈、督查暗访反馈、市级督查及各级自查发现问题,建立问题整改数据库,2021年市本级共交办问题整改清单X份、整改各类问题X个。同心协力,开展大帮扶。市领导带头走访帮扶困难群众,以上率下作表率;
市直部门严格落实定点帮扶资金和项目,定期调研走访慰问送政策;
督促驻村工作队落实驻村责任,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鼓励社会资本和力量参与金融帮扶、消费帮扶等。固根强基,开展大提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按照“抬高标杆抓落实”的思路,做到事事都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用“真心实意”换取老百姓的“满意”。

三、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存在问题。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水平有所提升,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无扶贫任务县区工作队伍不健全,干部兼职较多,精力不集中,研究不深入,能力素质需要强化提升。二是精准监测机制不完善,对外地务工就业人员突发变故情况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测帮扶措施。三是对脱贫户、监测户的帮扶仍然延续脱贫攻坚时期的老办法,方式方法需要研究和改进。四是充分发挥X市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优越条件,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不够。

(二)意见建议。一是我市脱贫人口较少,主要集中在X县、X,X县、X区、X区、X区均无扶贫任务,这些地区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干部缺乏工作经验,群众缺乏教育引导,许多工作处于起步和探索期,需要省局在分类指导方面尽快出台具体的指导方案或办法措施。二是网格化监测帮扶是加强动态监控、防止返贫致贫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目前各种网格杂乱交织,加重了基层负担,建议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网格化管理与组织、政法、民政等部门的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形成“一网统筹,多网结合”的职业化、体系化管理机制,避免多重网格,资源浪费等问题。三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脱贫村、脱贫户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已经“相对富裕”,有的已经能够正常生活和发展,有的仍在贫困边沿徘徊,需要区分情况分类帮扶,但目前仍然延续脱贫攻坚时期的帮扶办法,形成新的不平衡,建议国家和省市尽快出台政策,明确对不同群体的帮扶政策。四是X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基础条件较好,具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条件,但是推进乡村振兴优越条件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建议省局在全省分类选取工作试点,加强项目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快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四、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我市将坚持初心不改、力度不减、脚步不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具体工作。

(一)把好“三大关口”,防止返贫致贫。一是把好动态监测关,运用管理好网格员,常态化开展走访,强化源头监测;
二是把好消除致贫风险关,在强化精准帮扶上下功夫,注重激发农户内生动力,鼓励农户通过产业就业致富,落实到户到人帮扶措施;
三是把好稳定增收关,持续实施“五大提升行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困难群众增收。

(二)落实“五位一体”帮扶机制,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一是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和“市县乡村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一把手”抓“一把手”,切实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个层级,形成无缝对接、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
二是落实驻村工作队严管厚爱制度,督促指导X个驻村工作队全面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三是优化单位结对和企业帮扶的定点帮扶机制,协调X名市领导、X个市县直单位、X家国有企业按照“单位帮扶、干部驻村、整村包保”的要求落实定点帮扶责任;
四是督促帮扶责任人落实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责任;
五是广泛开展县域结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社会帮扶活动,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三)实施“八大先行计划”,谋划推进共同富裕。对标“杭嘉湖”和苏南等发达地区,聚焦八大领域,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融合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先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取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四)实施“十大工程”,谋划推进县域融合。实施(精准脱贫脱困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规划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提升等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每项工程实行项目化管理、目标化分类推进,责任化落实。过程中,坚持一县一特、先行示范原则,重点建设X个示范片区,依托优势资源,注重培育包装,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最美乡村打卡地”。

(五)实施“十四个一体化行动”,谋划推进乡村建设。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十四个一体化行动”(实施城乡规划编制、城乡交通、供水保障、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广播电视建设、清洁能源建设、物流体系建设、房屋品质提升、县域城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乡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乡村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建成一批美丽宜居乡村。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振兴 乡村 市乡村振兴局工作总结 市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总结 乡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