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_先进个人(2023年)

时间:2023-06-13 12:40:08 来源:网友投稿

【网编辑按】仆洪良,云县大寨镇团结村仆家组人。2002年12月至今担任云县大寨镇团结村党总支书记。任职以来,仆洪良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抓班子建队伍,抓学习强素质,抓经济促发展…初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_先进个人(2023年),供大家参考。

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_先进个人(2023年)

【网编辑按】仆洪良,云县大寨镇团结村仆家组人。2002年12月至今担任云县大寨镇团结村党总支书记。任职以来,仆洪良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抓班子建队伍,抓学习强素质,抓经济促发展…初心优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农村支书主任带领导群众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 1


  现年48岁的李永军是沧源自治县勐省镇和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自2007年上任以来,他心系群众,舍小家顾大家,带领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短短几年间,和平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变美了,村民富裕了,李永军一次又一次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为群众信任贴心的致富带头人。

  李永军深知村子要发展,村民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为此,他鼓励每位党员以身作则,积极发展甘蔗产业,并要求每名党员每年种植30亩甘蔗。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10674亩,产量6万吨,产值6425万元。为解决甘蔗运输问题,通过筹资60万元组建和平村运输队;他还积极对上对外协调,实施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等工程,规范原有的村集体土地,使村集体土地面积增加1000多亩,总面积达2600亩,并通过承包方式交予农户,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为调动组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村“两委”通过采用“四议两公开”办法,经全村95% 的村民同意,在每个榨季从全村甘蔗产量中按照每吨1元的比例收取费用,作为组干部补贴,27名组干部经过考核均可获得补贴3600元,有效解决村组干部的待遇问题,2015年,对250亩村集体用地进行招商引资,由村“两委”统一管理,每年可获利4万元。通过盘活村集体经济,2007年村“两委”负债11万元,目前已积累存款190余万元。

  李永军一直将村上的人饮问题记挂于心,通过实地考察,李永军带着村干部到市、县相关部门汇报,争取建设资金110万元。并充分动员全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每天每组出10人,加上村组干部共105人,由李永军带队,钻山沟,宿野地,克服生活、施工的种种困难,历时4个月全面完成和平村人畜饮水工程。目前该工程惠及全村9个村民小组718户2536人,从根本上解决了和平村的人畜饮水问题。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李永军通过种植甘蔗率先致富,成了村里的致富榜样,先富裕起来的李永军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他常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他先后扶持5户农户发展甘蔗种植,如今,这5户农户的年收入也都在3万元以上。

  2012年8月,李永军因长期劳累,突发急性胰腺炎。病愈回到家中,妻子劝他别干了,李永军说:“我是群众选上来的,就要服务好群众。”李永军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为忙村里的事务,他家里的农活全靠妻子一个人,因劳力不足,自家的甘蔗减产60多吨,他自己也放弃了运输业务,每年经济损失近8万元。但面对这些李永军只是淡淡地说,群众把我推选为村干部,是对我的信任和期望,牺牲点自家的利益没有什么,再说好多村干部不都和我一样吗,希望的就是在任期里尽力为群众多办实事。

  在李永军的带领下,和平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收入稳步增加。如今的和平村,一片片高优蔗园,一条条硬板路,一幢幢新民居,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新农村的温馨气息。2015年,和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44元,高出全镇人均收入近1000元。李永军也先后获得各项殊荣:2008年被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市委评为“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009年获沧源自治县十大农村致富能手;2010年被市委评为“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获得“临沧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农村支书主任带领导群众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

  移民群众的贴心人

  ——记小湾镇党委书记赵玉磊
 

  “茶王圣地”锦秀村,是凤庆县小湾镇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村党支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被定位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赵玉磊任镇党委书记后,就紧盯这一薄弱环节不放,强化外派学习和内部培训提高村干部素质,强化硬件配套改善办公环境,一站式办公便捷服务党员群众,村党支部人心齐了、思路顺了,各项发展上来了,最终脱离了软弱涣散党组织行列,成为了凤庆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亮点。

  赵玉磊严守规矩抓党建,也大胆创新求突破,形成了小湾镇扶贫党建双推进“1358”工作法,即:一个目标统全局,三个作用聚合力,五个到位抓落实,八有标准见成效,坚持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移民工作之难人尽皆知。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移民工作的“老移民”,赵玉磊历经了小湾移民工作的各种困难。他始终倾尽全力维护移民利益、促进和谐稳定。2014年7月,由于部分群众对新老移民政策不理解,急于表达诉求,移民群众自发聚集设路障,要求党委、政府解决诉求问题,赵玉磊立即放下手中事情赶到现场。看到赵玉磊来了,群众更加激动,纷纷涌到他的身旁,把他紧紧围在中间。正值夏日,沿江公路气温近40度,赵玉磊尽管汗流浃背依然耐心解释,并郑重承诺:“给我10天时间,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只要你们的诉求如实、合理,党委、政府一定为你们奔走。”群众看着赵玉磊的态度和承诺,情绪逐渐平稳下来,一场一触即发的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事后,赵玉磊到电厂和上级部门多方汇报协调,带着干部职工挨家挨户解疑释惑,答复群众疑问110多条,协调兑付各类资金700多万元,群众诉求问题在政策范围内得到了有效解决。移民群众说:“有书记引路,我们何必堵路?他经常来下访,我们不必上访啦。”

  赵玉磊一心为移民寻求致富路,积极与华能小湾电厂协调对接,创新工作模式,寻求资金帮扶,于2014年成立了小湾镇杰鸿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移民群众”的方式,动员群众入股成为社员,年终实现分红30万元,入股社员实现“工资+红利”双丰收。移民群众感慨地说:“赵书记让我们成为了‘上班族’”!


农村支书主任带领导群众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 3

  拉祜群众的领头人

  ——记南美乡党委书记梅建军
 

  临翔区南美乡党委书记梅建军 2013年6月上任,两年多来,他以“加快拉祜山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党建”为己任,千方百计谋求突破、干事创业,使南美乡出现了经济发展、组织夯实、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作为乡党委书记,他始终不忘发展是第一要务。2013年8月以来,围绕精准扶贫整乡推进,他始终坚持带领乡党委班子深入村里户间、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见,找寻南美乡的“贫”根,精准施策。至2014年末,他带领全乡建设拉祜抗震民居房1012间,安装路灯737盏;发展台湾长寿仁豌豆、滇粉重楼等“订单农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两年多来,共完成各类项目投资约4亿元。同时,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完成村4个标准化活动场所、基层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启动24个村组党员活动室建设工作,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实现了党务政务“双推进”。2015年末,全乡经济收入5541.2万元,同比增长773.58万元,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5012元,同比增长1000元,增长25.2%;实现脱贫摘帽281户,脱贫率达100%。

  “我们辛苦一点没关系,可能我们多做一点,老百姓就可以多方便一些”,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总是这样说。为了帮拉祜群众算清账,他带领乡村干部,对全乡1012户建房农户进行摸底调查,进行图表合一的登记分析。再综合考虑经济、需求、适用等因素,帮助群众选定户型;在2014年7月南美乡南华村西山自然村山体滑坡时,他第一时间带领乡、村干部将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徒步运送到群众手中;精准扶贫启动后,他主动挂钩全乡最偏远困难的农户,帮助挂钩户理清脱贫思路。“把做好拉祜群众脱贫致富工作作为自己的家业来经营”,这就是他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的心声,拉祜族群众常说:“梅书记就是尼喝斡祚摩(梅书记就是我们的领头人)”。

  作为乡党委班子的一班之长、少数民族乡的“领头羊”,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讲团结、顾大局,合力干事,积极主动与班子成员沟通,化解班子内部矛盾,维护班子团结稳定。任书记以来,他准确把握新时期民族工作方针和原则,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主动下沉,直面矛盾和问题。任职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他接访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达180余件,为南美乡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面对所谓的“人情礼节”、“礼尚往来”,人们都说他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在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中,为了做工程,很多老板闻风而来,都想跟他套套近乎,却都吃了闭门羹。“我们身在基层,面对面与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对我们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我们党在基层的印象就是什么样的”,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集中学习上,他这样对其他班子成员说。

  正是有这样一个了解民情、顺应民意、集中民智的领头人,使南美乡上下吹响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号角,谱写出了拉祜山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农村支书主任带领导群众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 4

  立足村情抓产业 求真务实谋发展

  ——记大寨镇团结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仆洪良
 

  仆洪良,云县大寨镇团结村仆家组人。2002年12月至今担任云县大寨镇团结村党总支书记。任职以来,仆洪良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抓班子建队伍,抓学习强素质,抓经济促发展,坚持走田间、访农户,倾听农民的诉说,关心群众的疾苦,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带领团结村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团结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抓班子强组织,提高凝聚力。仆洪良始终把团结协作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遇到事关团结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他总是及时召开村“两委”班子议事会,广泛征求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或建议,不搞一言堂、家长制。在他的推动和倡导下,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强化组织建设,把规范制度建设,扩大基层民主作为主要内容,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办事公开透明,处事公平公正,在广大群众的心中赢得了公信力。由于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显,2013年,团结村党总支被确定为市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示范点。

  抓队伍强素质,提高战斗力。仆洪良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学习走向实践,再从实践走入学习,亲自备课给团结村党员干部和村组群众讲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时常给团结村党员上党课,无论何时何地,决不放松对党员队伍的政治理论教育,坚持“三会一课”以会代训制度,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

  抓产业强发展,提高带动力。仆洪良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心里时时装着群众,他与其他村“两委”成员全面分析了本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切实抓好村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全村泡核桃种植面积达14800亩,茶叶种植面积达3500亩,年平均种植烤烟400亩,油菜种植1100亩,种植中药材1000亩,有生态蜜蜂专业养殖户60户,培养养殖大户31户。2014年,团结村实现经济总收入达48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28元,超全镇平均水平的72%。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稳定、和谐的新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基础强后劲,提高生产力。在仆洪良的带领下,团结村“两委”成员始终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强化安居房、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全村有砖混结构住房600幢,占全村民居房总数的66%,有村组硬板路20公里,村组道路硬化率达80%以上。并实现人居饮水工程全覆盖,全村生产条件、人居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

  如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广胸怀,那么仆洪良做到了;如果说一个基层党总支的领头人应该情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那么他也做到了。13年来,仆洪良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团结村党总支先后被大寨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总支”等荣誉称号。仆洪良时时处处牢记党的宗旨,把团结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责任扛在肩上,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真正做到一个基层共产党员心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农村支书主任带领导群众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 5

  走绿色发展之路 创富裕和谐新村

  ——记云县茂兰镇温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字正华
 

  字正华自2007年担任温平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以来,始终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凝心聚力,破难举重,借力跨越,勇于担当,引领温平村迈向 “绿色小康村”。

  理清思路谋划发展新蓝图

  温平村是一个集山区、半山区和低热河谷区为一体的行政村。多年来,温平村在传统农业发展中,年复一年种植玉米、荞麦,群众深感富裕生活遥不可及。2007年字正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后,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家园”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基础强村、产业富村、生态美村、科技兴村、党建领村”的发展思路,并通过以党员为核心,群众为主体,发展产业为基本,“资源共有、利益共享、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进行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管理,走出了一条绿色产业跨越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打造绿色小康村

  温平村在绿色产业发展中,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着力推进以核桃、茶叶、甘蔗、澳洲坚果、咖啡、魔芋林下种植等为主的绿色产业建设,走出了一条靠山养山、靠山吃山、靠山致富的路子,形成了不同海拔、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在字正华的带领下,温平村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这一历史机遇,从1996年仅有15棵挂果核桃树发展到今天有泡核桃10020亩,人均达3.85亩,其中产生经济效益6000亩,进入丰产期5000亩,经济收入达1370万元,核桃种植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摇钱树”。村“两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比规模比效益,不比数量比质量”的理念,对低产茶园进行标准化改造,通过生态化、标准化发展,2014年全村有茶园5850亩,高优生态茶园达3000亩,经济收入达676万元。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低热河谷9个村民小组发展甘蔗种植,引进滇龙胆草、烤烟、澳洲坚果、咖啡产业,推广魔芋林下种植。目前全村有甘蔗面积3610亩,经济收入680万元;龙胆草面积2160亩,经济收入30万元;烤烟面积550亩,经济收入200万元;澳洲坚果、咖啡面积750亩,魔芋林下种植面积2690亩。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字正华深谙此理,为破解跨越发展的瓶颈,他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村2014年末已建成砖混结构新民居338户,组内道路硬化7个组,饮用安全自来水 11个组,建成“爱心水窖”160口。如今的温平村,那种被炊烟熏得漆黑的老屋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现代文明的新风,已逐步融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村。

  强基固本促进经济新发展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字正华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党建是第一保证”的要求,以“选优一个领导班子、配强一支服务队伍、整合一个服务阵地、构建一个服务体系、建立一套服务机制、探索一条发展路子、建设一个宜居宜业新村”为抓手,着力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他严格党内生活,把各项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组织修订完善村党组织议事制度、村干部值班制度等7个管理制度。盘活资源,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6万元,建成党员便民超市1个。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政策,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素质能力。采取“三会一课”、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双强”党员、农村乡土人才培训,提升党员群众带头致富的能力。2014年以来,共组织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3场次,参加人数713人次。


  

农村支书主任带领导群众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 6

心系百姓谋产业 增收致富保平安

  ——记忙糯乡党委书记肖光平
 

  24年来一直扎根山区乡(镇),与山区群众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与山区群众建立起鱼水关系,被同事同行及群众称为“产业书记”。他就是双江自治县忙糯乡党委书记肖光平。

  忙糯乡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乡(镇)之一,农业产业化层次低,产业单一,农民增收缓慢,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直是肖光平思考的问题。他与班子成员充分调研,提出“绿色产业之乡,生态宜居忙糯”的发展思路,狠抓产业建设。他给自己的目标就是“当好一名产业书记”。忙糯乡主要经济收入靠畜牧业和烤烟产业,他想方设法,争取项目,不断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在畜牧业发展上,争取产业扶贫资金270万元,引进良种,建设养殖小区,扶持养殖大户,实现畜牧产值6000万元以上。在烤烟产业发展上,他倾注全部心血。自他担任忙糯乡人大主席和党委书记以来,亲自带领全乡干部群众,放弃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深入村组做群众思想工作,帮群众算清经济账,深入田间地头,帮群众规划种植地块,指导群众栽种管理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乡烤烟面积、产量、产值不断提升,由2011年的5000多亩1.5万担,发展到今天的1.05万亩 2.6万担,实现产值3500万元以上。在抓好畜牧、烤烟产业的同时,他带领群众巩固提升核桃、茶叶、蔗糖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生物药业、蔬菜、坚果(咖啡)等产业,促农民增收。全乡产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基地20余万亩,人均达10亩,为群众脱贫增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忙糯乡由于城镇、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着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忙糯乡集镇建设,以路为市,每逢街天,连人都难以通过。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除非实施小城镇建设。他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在省市县领导的支持下,2013年底,忙糯小城镇建设启动实施,可征地拆迁等工作,让乡党委政府一班子人员吃不香,睡不好。开挖忙糯河边大道1.1公里时,仅一户果树农户抵触不让开挖,他和班子成员分批次50多次深入该农户家做思想工作。得到农户的理解和支持后,河边大道顺利开通。肖光平带领班子成员争取850万元滚岗烟草项目区建设和350万元富王片区开发,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乡“经济命脉线”忙圈四级油路和忙大公路硬板路通畅工程已启动实施,2016年全乡10个行政村将全部实现道路通畅,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

  忙糯乡作为全省扶贫攻坚贫困乡镇之一,肖光平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把自己完全“沉”到村组生产第一线,抓产业,强基础。特别全省扶贫攻坚工作大会以来,他早出晚归扎实做好“转走访”等工作,向挂钩省级部门省委政法委争取680万元资金解决村组道路和产业发展等建设,力争全乡早日脱贫摘帽。2014年“10·7”地震,造成忙糯乡民房倒塌,道路坍塌等严重灾情。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赶到灾情最重的巴哈村查看灾情,妥善安置群众,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在他的带领下,全乡抗震救灾工作顺利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修缮加固434户,完成100﹪,拆除重建民房596户,完工591户,入住395户。他被群众誉为心系百姓谋产业,增收致富保平安的好书记


  

农村支书主任带领导群众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 7

边境群众的贴心人

  ——记莱片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王朝辉

  自王朝辉担任沧源自治县芒卡镇莱片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以来,他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心系群众。当地群众提起王朝辉,都说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莱片村是芒卡镇边境村之一,为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和吃水难的问题,王朝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自2007年以来,投资200余万元修通了田坝组、竹蓬组、莱片二组、公勐胶队、岩门一组、堆堆组、莱片胶队组7个村民小组的8公里进村入户路,使247户1057人受益,平整的硬板路改写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投资100余万元完成田坝组、岩门二组、莱片一组、公勐胶队、莱片胶队5个村民小组人饮工程,受益人口达180户771人,改写了群众挑水喝的历史;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完成了田坝组、莱片二组、公勐胶队、莱片胶队4个村民小组的活动室和活动场地建设,丰富了127户554人的文化生活;为岩门一组、堆堆组协调申请到100户新家园建设,使群众住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小洋楼”。

  过去,莱片村农业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单一,发展经济成为村里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打好经济发展根基,王朝辉将村里各组情况摸清摸透后多方走访咨询,对各组适宜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做了详细规划,并逐步实施。目前,莱片村产业基本定型,橡胶面积由2007年以前1000多亩发展为现在的4800亩,竹子面积由800多亩发展为现在的6300亩,同时,发动群众种植冬季农业(无筋豆)和甘蔗,每年可使全村经济收入增200余万元。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21.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9元,是2007年他上任时1406元的4.2倍。

  村里大事小事,王朝辉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岩门一组杨林军家,因小儿子患有肌肉萎缩症,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已没有办法再到医院就医,得知这一情况,王朝辉马上拿出200元钱,还组织全村群众捐款8450元,并带着杨林军到镇上、县上相关单位筹集善款为孩子治病。莱片一组彭新文家,因为彭新文吸毒致使家庭极其困难,妻子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母亲和幼儿留守家中,衣食无着,王朝辉隔三差五总会去看望老人和孩子,给他们送去吃的、穿的,把老人和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针对农村养老难问题,王朝辉大力倡导尊老敬老之风,在做好村风整治工作的同时,实施了为老人送温暖活动,每年不定期对困难老人、老党员进行送关爱活动,在王朝辉的带动下,全村尊老敬老之风盛行。

  如今,莱片村在王朝辉的带领下,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21.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9元,正如大家所说,这与莱片村有一个坚强有力、甘于奉献、能为群众办实事的村级班子是密不可分的。


推荐访问:脱贫 先进个人 主任 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_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