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花木兰传奇》观后感《花木兰传奇》观后感最近看了《花木兰传奇》这部剧,略有些感受。从最初五凤谷的一位普通绣娘到御赐的“天下第一绣女”,两国开战后,她又代父从军,从一个初入茅芦胆小懦弱的新兵蜕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木兰观后感共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花木兰传奇》观后感
《花木兰传奇》观后感
最近看了《花木兰传奇》这部剧,略有些感受。从最初五凤谷的一位普通绣娘到御赐的“天下第一绣女”,两国开战后,她又代父从军,从一个初入茅芦胆小懦弱的新兵蜕变为战场上统率众兵英勇杀敌的女将军。她,花木兰,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女性。
当柔然提出只有魏国公主携带和亲图入嫁柔然两国才能正式建立盟约时,于是,在五凤谷众多绣女中花木兰便脱颖而出。然而,在进入最后一轮绣女选拔比赛时她却遭人陷害,展示绣品竟是被人调了包的魏国禁忌之花-“辛夷花”,险被斩首。在织绣和亲图的过程中又因为黄铁矿被盗无法染出黄丝。无奈之下父女二人甘冒生命危险采用风雷石染黄,不幸双双中毒,虽保全了性命,却留下了手抖的后遗症,木兰也无法继续织绣和亲图。
于是,花木兰拜师苦练飞针绝技以求其症状能有所改善。同时丝娘和木兰母亲均因担任和亲图主持而相继被害。在木兰担任主持时又被人用毒烟迷了双眼,一时双目失明。而街道上又出现带血的辛夷花图像,人们纷纷传言辛夷花是催命花,人人惶恐不安。木兰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将绣有辛夷花的丝绸披在身上借此消除舆论………历经重重磨难,最终一幅山河四季锦绣图提前织造成功,木兰因此也荣获“天下第一绣女”的美称。
然而,在公主携带和亲图入嫁柔然的路途中,柔然却派兵伪扮
成魏兵半路抢走和亲图以挑起两国战争。木兰念其父年老体弱遂替父从军,从此踏上保家卫国的艰苦旅程。
初入军营时由于自己身材柔弱,怯懦胆小而处处遭到嘲讽,但她不以为意,在全身挂满沙袋苦练力气,克服重重艰苦考验后,终凭借一技之长进入传说中最为勇猛,却又最容易随时牺牲的蔚迟幢。在训练中她一次次的倒下,又一次次的爬起来。每当众人以为她再也站不起来时,她却又摇摇晃晃的站立在众兵面前。她那不屈的性格赢得了战友的敬佩。在战场上她屡立战功,让曾经一直不看好她的蔚迟幢主逐渐对其青睐,最终一步步成为了一位世人所传颂的女将军。
在她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中国古代妇女身上所体现出的特有的传统优秀品质:
@1,她不但爱家,更爱国:为了换取和平及亲人们免受服兵
的苦难,明知是条死路,她却临危受命,毅然担负起织造和亲图的主持。
@2,她勇敢坚强,处乱不惊,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以大局为重,丝毫没有那些小女子身上所有的做作之态:在生命时时存在威胁的情况下,但她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使命。母亲遇害后,她不是一度伤心,反而变得强大起来,决定无论怎样,都要早日绣完和亲图,免使更多人因此而丧命。
@3,她顽强不屈,能吃苦耐劳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军队中她没有因为自身的不足而落后于人,而是坚持苦练。倒下,站起来,再倒下,再站起来。一次次的失败最终换来了一次次
的成功。
诚如柔然将领铎苏风所言:“多伦殿下(柔然二王子)之所以对花木兰念念不忘,不在于花木兰的容貌,而是因为她的身上有一种特有的“气”,而这种“气”正是她那独有的性格,这就是她和别的女子所不同的地方。”
这便是我对此的感受,力挺花木兰!
第2篇: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2009年汇集了中国影坛巨星赵薇,陈坤主演的电影《花木兰》真实自然感人堪称经典,口碑和票房双丰收,荣获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等多项大奖。木兰故里、中国木兰文化之乡——河南商丘市虞城县木兰祠是《花木兰》重要外景地之一,2009年《花木兰》在商丘市虞城县首映。 生平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一说花木兰(412-502)是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人。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民歌
历史上有一篇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也是长篇叙事诗、咏史诗。
第3篇:花木兰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3、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学习两个多音字“将”、“燕”,认识新偏旁“疒”,书写生字“病、征、胜、利、将”。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写好铅笔字。培养良好读书写字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通过学课文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著名京剧大师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回故乡探望母亲的大元帅是 )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
1、出示图一:图上这位姑娘,你们认识吗?对,她就是花木兰。
2、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的大将军又是谁呢?对,也是花木兰。
3、质疑:小朋友,这两幅图上的都是花木兰,你看到这儿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4、板题读题:是呀,一个文静的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板题,读题。
二、初读指导
1、听录音,看课文动画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边听边看,一会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1)看课文动画。 (2)学生交流。
2、自读课文
师:小朋友听得认真,收获也真不少,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呢。把书翻到63页,听清要求。(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标出小节号)
3、检查: 生字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好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课文中的生字娃娃已经来到大屏幕上了,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师: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些生字中有一种读音特别多?(后鼻音)
1、自由读词语
2、读好后鼻音
读好了后鼻音能让我们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请小小组开火车读,哪列小火车先来。
(1)指名读。 (3)齐声读一读
3、去拼音读
师:生字娃娃还想考考你们,他们摘下了拼音帽子,重新排起了队伍,还认识吗?
指导:“赫赫战功”小朋友们,这“赫赫战功”可不是一般的功劳啊,那是很大很大的功劳,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理解:“女扮男装”是指的男的还是女的? (4)齐读词语
(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了,词语就读得更有味道了,一起读一读。)
重点词语和句子:
读准了生字,还有一些词语和句子呢,有信心读好吗? ★ 【词语】:焦急万分
【句子】: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1、【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2、读句子 (1)指名读
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么多军书上,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见了,多么焦急呀!谁来读这句话。
(2)齐读。 ★【词语】:年老多病
【句子】: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1、【词语】:年老多病
师:这个词语谁来读。生字“病”又是一个后鼻音,谁再来读一读。 (1)指名读
(2)自由读词语,想想意思
师: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这个词语,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2、读【句子】: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师:木兰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了呀,可朝廷还命令他去当兵打仗,木兰怎样想的,谁来读这两句话。
(1)指名读 (2)女生读 (3)齐读
★【词语】: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词语】: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1)指名读
师:这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2)学习多音字“燕”,
师:这句中的生字你都读准了,其中有一个字读音和以前学到的读法不一样了,有谁发现了?
讲解:以前读什么音?燕的读第四声比较常见。读第一声时用法比较少,一般指地方的名字,国家的名字,还指人的姓。
(3)介绍“燕山”这里“燕山”代表的是地名。“燕山”在我过河北境内,从河北的蓟县一直往东,连绵起伏,长达几百里呢!过燕山容易吗?谁来读好这个词语“过燕山”。
(4)齐读读词串
2、【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奔赴前线,路途遥远,非常辛苦,谁能读这一句话。
(1)指名读 (2)男生读 (3)齐读
★【词语】:将士们 花将军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1、【词语】:将士们 花将军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师:自己读一读这几个词语。 (1)自由读一读 (2)读好多音字“将”
两个词语中的“将”,读音不一样,谁来读一读。 (3)读好: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师:这个词语老师想请一个男生读一读。“文静俊美”这个词语老师想请个女生读一读
(4)齐读词语
2、【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师:词语回到了句子中还能读吗? (1)自由练习
(2)指名读 注意句中的停顿 (3)齐读
检查课文:
会读词语和句子了,课文读得怎样呢,老师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先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1、指名逐个小节朗读课文。
师:其他同学做好小评委,评比的标准是:字音读准,课文读得通顺流利,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读一读,随机纠正。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心中的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夸花木兰的?请你找出一个词。
1、自由读 交流板书:女英雄
2、理解体会“英雄”
(1)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2)生交流,师小结:为国为家分忧,为正义的事业,做出贡献,立下功劳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
(3)指导朗读
师:英雄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花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想怎样来夸花木兰。
(4)齐读
四、学习生字
师:从哪儿看出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这节课我们还要一起来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按要求归类。
2、指导书写生字: 病 征 胜 利 将
3、“病”认识“病字旁”;识记字;给“病”找找朋友,说说句子。 指导书写:
读帖: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
4、“征 胜 将”左窄右宽;“利”左右宽度相当,重点指导“利”、“将”。 自学“征、胜”
五、作业:
1、抄写生字“病、征、胜、利、将”,每个写2遍,书写正确美观。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
板书:
12、木兰从军 女英雄
第4篇:花木兰
《花木兰》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教师板课题)谁还记得“从”的意思?(参加)那么木兰从军的意思就是一起说:(木兰参加军队)非常正确
二、复习巩固: 检查生字词
(1)字词看看谁还记得这些生字词 指名读(2)两个多音字
三、精讲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花木兰是我国( )的一位( ) 指名说师重复一般提到英雄这个词你首先想到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板书“古代”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穿越时光隧道走近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那是北魏末年,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听听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对战争有了怎样的认识?(危险)战争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前方士兵战死,需要补充新的士兵,就要征兵)生交流(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看一段片子?师:看,这就是敌人肆意攻犯的场面。他们践踏我们的领土,杀戮我们的百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家园遭到破坏,我们的国家受到威胁。而我们前线的将士死伤惨重,急需补充兵力支援前线作战。所以,朝廷才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木兰家收到这份征兵文书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感受这动人的传说故事吧!指名读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花木兰是位怎样的女英雄。我相信你们能合作的很好。试着完成填空。
1、出示: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2、汇报交流。
学习第二自然段:一位(热爱祖国)的女英雄,
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分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你来读一下。
“理应”是什么意思?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多爱国呀!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她。(齐读)。从大家的声音中,老师只能感受到她一点点的爱国,再读一遍。
还觉得花木兰是一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女英雄,你是怎样知道的呢?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
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名读,读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焦急万分)
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 A、自由读。B、指名读。
师: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战争是那样的残酷,做为爱他的家人来说会同意吗?她要怎样一一说服家人呢?当其中又经过不少的曲折,
请大家展开想象,说一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附言) 木兰的父亲会说:女儿,还是让父亲去吧,父亲年纪大了,死不足惜 木兰说:父亲,你让我去吧,你年老多病,我虽是女孩子,可也年轻力壮,上了战场能杀更多的敌人。
木兰的母亲会说:女儿,你不能去呀,战场上太危险了,母亲不放心啊 木兰会说:母亲,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现在国家有难,战场上需要我 木兰的弟弟会说:姐姐,你走了,谁陪我玩呢
木兰说:好弟弟,你长大了,姐姐走后,要学会照顾爹娘,记住了吗? 弟弟点点头:恩
(评: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思维,锻炼思维能力) A、小组交流B、指名表演 同学表演,老师做旁白 „„补充女扮男装的原因
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木兰想的、说的,我都可以看出木兰心中有亲人、有国家,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
小结: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路途遥远,在路途中又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A、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特点?。(动词很多。) B、老师认为这个“渡”字用得非常好,谁来说“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C、生:过。
D、师:哦,那么过马路能不能说渡马路呢? E、生|:不能渡是用船渡过水。
F、师:那“渡”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呢?(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G、生:噢,我懂了,从里过叫渡,像,渡水。解放军横渡长江。还有什么“渡”
生:渡船、渡口、摆渡、过渡、飞渡。
H、师:(微笑着点头)还真不少呢!因为是水里过。所以“渡”的左边是三点水,我们轻轻的把字典合上,放回原位。我们来欣赏一下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巨浪滔天,水流湍急,滚滚向前,想要渡过它十分的不容易。而木兰却为了报效国家,为国分忧,甘愿冒着被滔滔黄河水卷走的危险,不畏艰难,毫不退缩,勇敢地迎着风浪前进。终于险渡了黄河,来到了燕山脚下。 再看看高耸入云的燕山,好过吗?不容易!此时此刻,你觉得花木兰是位怎样的女英雄?(英勇)
师:是啊!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那木兰在战场上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听:(录音、征战简介)所以说在多年的征战中他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赫赫”什么意思?这时我们觉得花木兰又是一位(善战)的女英雄。花木兰太值得大家学习了。请大家来夸夸她。(自由读)静听音乐,想画面,再齐读)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音乐,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滚滚。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因为热爱祖国,让我们跟随音乐,再次感受这位英勇的女英雄吧!
配乐诵读。
(评:从感觉形象入手,通过观看录像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再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木兰身穿戎装的英武形象及日夜行军的艰辛,感悟花木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
学习第四段下面老师想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师范读,你觉得花木兰又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女英雄。说出你的理由来。
学生读第四段
师: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导读(太让人惊讶了!看图,领悟惊讶。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A、自由读B、男女生分读(女生先读,调动男生,你们应该更惊讶一些,你们佩服了12年的花将军,竟然是个女的)
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老师边总结边整理边板书。)
(评:让学生大胆放手,自学自悟,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来设计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
四、感情升华,赞英雄。
师:木兰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她怀着对亲人、对祖国的爱心走上战场,凭借着超人的勇气和高超的武功,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位女英雄,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赞赞花木兰吧! 花木兰是位()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爱祖国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尊老爱幼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勇敢不怕牺牲的女英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拓展延伸:除了今天认识的花木兰,古今中外你还知道那些女英雄?也许他们不是战场上的英雄,但他们的事迹堪称英雄 穆桂英、刘胡兰、江姐、李灵、邰丽华„„
这些女英雄正如一段豫剧中所唱到的那样:《谁说女子不如男》,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还可以加上你的动作。 播放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五、指导背诵: 你们愿意赞一赞这位女英雄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谁来告诉大家你平时怎样来背诵的?(学生自由发言)(看图来背、多读多背、想意思来背、抓重点来背„„)
好!大家的方法真多,今天老师为大家再提供一种背书的方法,动词串连----------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动词连成一条线,就很容易把内容记住。比如,第四段中(木兰)回乡,脱、穿上、(将士们)探望、发现。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诵。 A、自由背 B、指名背
附:板书
12、木兰从军 热爱国家 尊老爱幼 古代女英雄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要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目标。我找到文章的两个精彩片段进行阅读指导。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引出本文的第一个片段“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木兰见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心里十分着急。她想:父亲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于是,她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很难理解花木兰当时的情感,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朗读来体会花木兰的心情,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细细品味花木兰的这份孝心。 她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的呢?为了切身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她对家人的热爱,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其次,我把学生带入第二个片段“木兰说服了全家,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随着大军到边疆打仗去了。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和比较读来感受这位毫不逊色于男儿的巾帼英雄,学生不同的语速和语调体现了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作者略写了花木兰军营生活和作战情况,只以“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这一句轻轻一点,但内涵十分丰富,启迪读者的联想--多年征战,时间长,战况烈,对于一个女孩子又谈何容易! 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示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英雄的勇敢形象;最后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这样,通过在一系列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第5篇:《花木兰》
十课:《花木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
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三,诗歌诵读,初步感知
1.教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2.教师请学生对范读进行点评。 3.解决生字词。教师重点强调
“十二转”的“转”读zhuàn。古代指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旧时裳”中的“裳”读“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可汗”,读kâhán,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4.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5.学生分组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填空: 理清情节:
木兰停机(叹息 )决心( 替父从军
)从军(准备 )奔赴(战场 )十年( 征战 )拒赏(高官厚禄 )与亲人(团聚)。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五,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边板书: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6)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7)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
(1)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2)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5)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6)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7)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详略分析: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学生讨论明确:
(1)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2)(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六,体验交流互动释疑
教师请学生任选下面三个话题中的一个话题,进行说话练习。 (课件展示)
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2.假如“你”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3.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师总结:《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
七、拓展延伸,练习巩固
(1)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2)完成《训练与测评》的练习 (3)完成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板书设计
深明大义
巾
木 果敢坚强
帼
兰 英勇善战
诗 不慕名利
英
谨慎机敏 雄
《花木兰》观后感
花木兰观后感 精选15篇
木兰诗篇观后感
《马兰花》观后感(共2篇)
花木兰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