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子种子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种子种子观后感5篇
第1篇: 种子种子观后感
种子成熟与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从生理角度看,萌发是无休眠或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吸水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生理活动状态,呼吸作用增强,贮藏物质被分解并转化为可供胚利用的物质,引起胚生长的过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萌发的本质是水分、温度等因子使种子的某些基因表达和酶活化,引发一系列与胚生长有关的反应。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以下六个生理生化变化:
(一)种子吸水
种子的吸水分为三个阶段:“快—慢—快”(急剧吸水阶段 — 吸胀性吸水;
吸水迟缓阶段;
胚根出现;
生长吸水阶段 — 渗透性吸水)。
(二)呼吸作用的变化
在吸水的第一和第二阶段,CO2的产生大大超过O2的消耗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吸水的第三阶段,O2的消耗大于CO2的释放 — 有氧呼吸。
(三)酶的变化
1、酶原的活化:种子吸胀后立即出现, 如:β-淀粉酶、蛋白酶等。
2、重新合成:如α-淀粉酶、蛋白酶等。
两种途径:
(1)活化长寿的mRNA → 新蛋白质 → 新酶
(2)新合成的mRNA → 新蛋白质 → 新酶
(四)贮藏物质的动员
淀粉经水解或磷酸解为葡萄糖,使有机物的种类增加。
(五)植物激素的变化
ABA(脱落酸)等抑制剂下降,IAA(生长素)、CTK(细胞分裂素)、GA(赤霉素)含量上升,使胚乳中贮藏物的降解,促进胚根胚芽的生长,控制幼苗的向地性生长。
种子储藏
种子萌发的常见图像
(1)可溶性糖;
(2)淀粉;
(3)千粒重(4)含N物质;
(5)粗脂肪
种子的休眠
1)休眠的主要原因
①种皮限制;
②种子未完全成熟;
③胚未完全发育;
④抑制物的存在。
2)休眠意义:
避免种子在不适宜的条件或季节里萌发,
免于幼苗受到伤害和死亡。
1.下列对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子形成过程中,有机物有合成有分解
B.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C.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
D.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矿质元素始终从环境中获得
(05广东卷)(3分)认识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变化规律。图3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变化规律曲线,据图完成下列填空。
(2005·全国卷Ⅰ·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10 ℃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 ℃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人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2012福建卷)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2012新课标卷)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3山东卷)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 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吸收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2013新课标卷Ⅰ)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
4.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A.多 B.少 C.相等 D.无规律
9.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依据的原理与其余各项不同的是
A.水稻育苗过程中,应适时排水,暴露稻田进行晒床
B.栽培甘薯、马铃薯时,应多施钾肥,促进地下部分积累糖类物质
C.四川果农将广柑储藏于密闭的地窖中,保存时间可达4~5个月
D.早春寒冷季节,水稻浸种催芽时,常用温水淋种并经常翻动种子
11.分析下面种子萌发时几种物质的变化曲线,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4.(09海南卷)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16.将休眠状态的糖槭种子与湿砂分层堆积在低温(0~5℃)的地方1~2个月, 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从而开始萌发,这种催芽技术称为层积处理。图19示在层积处理过程中,糖槭种子内的各种激素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起促进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_和 _____。由此可知,脱落酸与赤霉素这两种激素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表现为 ____作用。
(2)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内的
________的结果。
(3)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 ______的结果。
2.种子在形成过程中有机物有积累,干重在增加,种子成熟时,水分减少,代谢减弱,
有机物种类减少。
3,在种子萌发时,自由水增加,DNA增加(细胞数目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但种类增
加,代谢加快。
在种子萌发到幼苗出现时,其同化作用方式的变化是由异养→自养。
4.植物的种子或其他贮藏器官(块根、块茎)在寒冷冬季来临时,自由水含量降低,可
溶性糖含量增加以适皮于低温环境。
5.当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时,营养生长减慢甚至停止。
6.在植物的果实中,果皮、种皮、胚、胚乳等结构分别来源于子房壁、珠被、受精卵、
受精极核,其基因型也相对应,因此植物果皮、种皮的性状表现(如口味、颜色等)均由母本
的基因型决定,也就是说,某一杂交子代中,果皮、种皮的性状表现与分离比,要向下延伸
一代才能表现出来。胚、胚乳等有关的性状表现及分离比则由受精卵和受精极核的基因型决
定
7.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D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第2篇: 种子种子观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播下种子,享受幸福
自从投身教育,经常被优秀教育家的理念所洗礼,也时常受到身边那些优秀教育者的耳濡目染,向来喜欢钻研教育,生了垚宝,便愈加一发不可收拾,买了好多育儿的书籍,虽然说很多时候难免会因为照抄照搬而犯下错误,孩子也很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时很让我抓狂,但是却也懂得了如何坚持阅读,如何给孩子读绘本(图画书),其中也收获了许多幸福。《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是在给垚宝办理绘本借阅证时书屋赠送的一本书,向来不喜欢国外人的文章,但是一拿到这本书便被那温馨素雅的书皮和精致而细腻的装帧所吸引,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却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因为它在我曾经漆黑的阅读路上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当时是正处于阅读盲目期,这本书很快让我找到了亲子阅读的意义以及如何选书、如何陪伴孩子读书。 第一,我懂得了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书以及亲子阅读的意义。虽然垚宝在妈妈腹中时我们便开启了亲子阅读之旅,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将阅读功利化。有时朋友会不屑地问我:“你家孩子读了好多书,哪天让我看看你的孩子有什么特异功能?”也有朋友看到孩子读了好多书,却有时也让人觉得他并不“通情达理”时,不禁会嘲笑我:“你还当老师呢?怎么教育的孩子?这读书怎么一点也不管用?”呵呵……那时我只是还给他们浅浅的一笑,因为我知道孩子很多时候的无理取闹是儿童敏感期的正常行为,因为我也从来没有将阅读看得如此功利,也从没有期待阅读能培养一个多么通情达理,多么优秀的孩子!只是希望在孩子心里种下阅读的种子,共享亲子阅读的快乐和幸福。正向松居直先生所说得那样“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是啊,时常会感受到垚宝的心境随着故事的起伏而发生跌宕的变化,也时常会听到垚宝念叨着那些深深印在记忆里的故事,我想这便是快乐之所在吧!同时松居直还提到“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婴儿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了无法切断的亲密联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亲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本或出生证明,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刚满三周的垚宝的语言表达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生长在家庭成员各种方言的环境中还能说出一口相对标准的普通话,大概这是阅读带来的快乐吧!如今图画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品,早起、中午、晚上随时都有可能读书,书中无限的乐趣也是伴随着每天的生活。正如松居直所言:它可以带来各种丰富的语言体验,它也是传递亲情的桥梁。总之,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 第二,如何选择图画书。松居直告诉我们:好的图画书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让孩子可以清晰地看见,并且深深地被感动。好的图画书主要表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因为图画书主要是让实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事物。我们帮助孩子选的书一定是那种真实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吸引孩子歪曲画面色彩的书籍。同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放着那些实用性的图画书不放,而是恰恰要选择有趣的图画书念给孩子听,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感受童年的快乐,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三,我们要如何引领孩子读图画书。首先我们应该亲自教导并带着更轻松的心情,把书看成有趣的东西,把读书看成快乐的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是每天不断努力累积的过程,这种努力是无形的,所以教孩子读书最好的方法便是父母亲自教导。其次我们要满怀爱心带着快乐的心情给孩子读书,一定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这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曾经有很多次,我因为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在给垚宝读书时显得心不在焉,原本以为小孩子糊弄过去就算了,然而每一次垚宝都会“批判”我:“妈妈,好好读。”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共读,是一种心灵按摩。你的言行你的心境孩子都能够“读”出来。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反思我们的生活,作为父母有的时候耐心不够,例如赶快去做作业、不要看电视了······在平凡的生活中,父母忘记了“柔软”二字,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把心灵比作一个花园的话,那么父母就是这个花园的园丁。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其实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种下了爱的种子。 总之,正如松居直所说的“如果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最大的享受,那么他们的阅读量一定连大人都会自叹弗如”。这正是阅读的魅力。 基于以上对阅读的认识,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同样心中怀着大语文观,鼓励班里的孩子们坚持阅读并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 1、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可以是饭后也可以是睡前。 2、阅读的书目孩子自由选择,阅读初期完全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长篇小说。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多孩子可能比较感兴趣。就选择那种有故事情节的书目,具体书目通过家校沟通群里给大家发送链接。 3、购书:学校图书馆借阅、迁安图书馆办理借阅证或者通过网购 4、边读便做好批注和摘抄 5、开展主题阅读节活动。 同时为了养成好习惯,我同样呼吁学生家长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为任何一种好的习惯,它的养成开始都带有强制性。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强制性地布置任务,规定孩子一天读多少书、读什么样的书、读多少页。我们要每天检查孩子们的读书进展,让他们把书签放在昨天读过的地方。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有量的规定。一般要求学生一天读30页书。个别有困难的后进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2、要督促。一定要检查落实,不能光说不做。生字生词是否查过字典、词典了,优美的句子是否标出来记下来了,都需要检查。 阅读,是一颗幸福的种子,阅读,是传递心灵的桥梁,阅读,是一种享受。如果爱孩子,就让他爱上阅读吧,让幸福的种子植根他幼小的心田,与他相伴一生!
第3篇: 种子种子观后感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是唯识学中的一个公式,说明一种不变的原则。在物理学中,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说明地心恒有引力的存在,唯识学中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则是佛陀对人心状态,生命现象研究出来所获的结果。佛陀被人称为大医王,因为他对人身心状况了如指掌,可以从根本解除人的病因,现在我们就跟各位来谈谈“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道理。
先问各位一句:有因必有果,你相信吗?但是世上的事,的确是有其因必有其果的,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绝不会种瓜得豆的,你说是吗?物如此,人亦如此。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挑明一点讲,就是做善事得乐果、做恶事得苦果,也许你会说:“未必见得”,有的人一生是个好人,结果却是惨死,或者一个人坏事做透了,他的生活却是富裕安康,令人直叹老天不公平!
其实在佛法中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造什么业因,就得什么业果,这因果律是铁定不变的事实;
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无人能够代替。所以佛教,以宗教的立场而言是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不过业因成为业果,它不一定很快就会实现,它有一个时空的距离,不一定现生做的事情现生受报,可能将来才受报。
谈到因果律,通常有三种现象:一种是现在做,现在受;
一种是现在做,未来受;
一种是过去做,现在受。时,以时间来讲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段,现在的一秒会成为过去,未来的一秒又会成为现在;
如果以时段来看,好比走路,一个分神不小心,就会撞到什么东西,可以说明是现做现报;
如果以时空距离来看,它的变化可能性就很大了。因为佛教说,生命是生灭不息的一种生死轮回的现象,凡造作的种子因都储藏在八识田里,它是无形无相的,生命死亡之后,臭皮囊没有了,但有个识神;
也就是我们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识团,随著相应的色尘缘境,也就是力量比较大的一个缘,再去转世投胎。
所以想要维护人身,就得避免与动物太亲近,如果在意念里把动物看成比人还亲,譬如把狗、猫当成人,很可能将来就会投胎在动物里与它们为伍;
生为人,要真正爱护动物,唯有接受佛法,懂得道理才能帮助动物在将来转世成人。因果律中,还有“现在做、未来受”,或者“过去做、现在受”的现象,在前面已约略谈到一些,一个人的行为和他所承受的结果,不符合的现象就有这种可能。佛门中有一句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已经说明了,所造作的业是一定要承受结果的。
业,并不是不好的才叫做业。善的也叫业,善业有乐果,好比生活环境好衣食不愁、无忧无虑,就是一种善业果报的现象,但是这种果报有限,享受完了还是要依以前所造作的恶业,去承受三恶道的果报。所以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人做善事是不够的,佛法中说即使修十种善业,像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结果只到天道去享乐,但是一旦天道的福报享受完了,还是要堕落三恶道去承受以前的果报。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除了含有因果关系之外还有因缘法则。唯识学里面讲究能所相应,能所相应就是一种因缘法则,因是能、所是缘,能所相应展现的是一个现行。种子可以生现行,这个种子是本来已具有的,它遇到缘可以成一个法相,例如:你有听广播的习惯,这是一个种子,你打开收音机时,就是种子生现行;
那现行熏种子呢?假如某一次你碰巧转到AM1368,被一股清新自在的气氛所吸引,于是你会锁定AM1368,想听个清楚,于是你跟AM1368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现行熏种子;
进而你听到了一些佛法上的道理,开始思想理念也慢慢明朗起来了,能够接受佛法,就是植入了菩提种子;
如果继续熏习,这颗种子的力量就会由弱而壮,将来就会有发芽生长的一天。
所以“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在实质上是相续相生、相辅相成的,过去的种子可以成为现在的行为,而现在的行为又可以熏习新的种子,这个种子在未来又会遇到缘而成为现行,现行造作中又有因,而成为未来的果,如此永远相续不断、生灭不已。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一个平常人,他只是束手无策的在这种相续之中轮回不休,而学佛呢?我们有了知见转变成为修养,就可以展现智慧,同时可以出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这就是佛陀慈悲,把修行觉悟的道理方法告诉我们的目的。
第4篇: 种子种子观后感
种子课,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读《种子课》的心得体会
芙蓉区育英二小 吴思佳
今年暑假,在学校推荐的书目名单中,我选了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来阅读,在行万里路的旅游之后,静下心来读书,也颇有意思。特别书本的下编“种子课,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我这自认为理性的大脑里带起点涟漪。现将这断断续续的涟漪收集起来,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朵思维的浪花。
种子课,生长的课堂。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一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
一定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莳也若子”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谓之“种子课”。“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谓之“生长课”。
种子课,为了每一个人的生长。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生长的;
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种子课就是合适学生生长的条件之一。
俞正强老师在这里点出了种子课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的,教师教的是人,教师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是流水线上的各种零件似的产品,教师的“产品”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是有生命,像一颗种子一样,能自己发芽、生长,只是,学生的发芽、生长,需要我们教师为其保驾护航,为其提供充足的养料及合适的生长环境。
看了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这本书,书中列举了很多很多关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例,也用诸多的课堂实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交给了我们这些读者很多很新、很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材都是成人编的,老师经常将自己的想法变成学生的想法,想当然地以为学生是怎么想的。当学生的想法异于成人时,我们把他定义为错误。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很多时候都会把学生异于我们老师的想法给否定,甚至归为错误。可是,我们体会过学生面对错误时的无奈吗?学生为什么渐渐失去学习的激情或动力,而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任务?难道不是一次一次的无奈堆积而造成的吗?
为什么我们成人如此理直气壮?因为我们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等着我们去描绘,可以任意涂鸦。事实上,学生绝非一张白纸,而是一颗种子,她带有太阳的能量,带有生长收藏的密码,带有春夏秋冬的记忆。因为是颗种子,所以她随时都在生长,随时都准备生长。
《种子课》这本书,给我们数学教师对课堂、对学生有了又一次新的认识和启发,放下这本书的时候,作为数学教师的我,是不是该认真的好好想想,今后,我的课堂要怎么更好地面向全班学生,我的课堂将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合适的环境。
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们亲近数学,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形成学习能力,并愿意主动去探究数学问题。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有多数把数学当成是不可亲近、甚至可怕的?课堂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什么样严重的弊端?数学思考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实际上孩子们也都是爱思考的,他们对于周边的现象也都能从自己个性化的角度冷不丁地提出一些问题。然而当记忆成为数学学习的最主要手段之后,我们的教学方法变成就是让学生不断地背诵,不需要思考地读背。通俗点说就是教师课堂教学千课一面、一成不变,学生学习无聊枯燥;
或者课堂教学中形式主义过于严重,教学评价、态度等千篇一律。通过这些现象的描述,让你反思自己教学的情景,不得不说与书本是十分相符的。文章的后面,俞正强老师为如何让学生的课堂学习生动起来提出一些想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的方法,让人看了恨不得马上试验一番。
书本的最后,俞正强老师谈了数学教师的“教育情怀”。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看似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的东西。文章里说:“教育情怀”是一种教育报国的志向,是一种教育为人的慈悲,是一种教育清贫的淡泊,是一种教育化民的乐趣。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他的专业成长是有温度的,既温暖自己,亦温暖同行者!
与大家共勉。
第5篇: 种子种子观后感
梦想,是埋在心中的一颗种子初三观后感
梦想,是埋在心中的一颗种子初三观后感
梦想,梦想!
电视中不断重复着这个词语,一次又一次撞击着我的心灵;
亦或说,这个词语又重新从我的心灵深处钻出来。它沉默了很久,被我忽略了很久,而在这个晚上,从电视里传来的话语,如同一场及时雨,让它苏醒了过来。
梦想,就是埋在心里的一颗种子。
或许是很久以前埋进去的,或许是在你不知情的时候埋进去的。但不管怎样,它就在那里,不声不响的,有一天,却会忽然生根发芽。
有梦
女航天员王亚平,一定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把她的太空梦埋进去的。
是十年前吧,当她作为一名飞行学员,和战友们一起观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杨利伟成为了中国首位航天员。“看着火箭灿烂的尾焰,我的蓝天梦更高更深邃了。”二十三岁的她,年轻又富有朝气,意气风发的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记得小时候,我也曾幻想着当一名航天员,爸爸的一番话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想当航天员?他们所经受的训练可不是你可以想象的。”但听到王亚平说离心机甚至需要训练承受自身八到九倍的重力时,我还是深深地震撼了。在游乐园玩过山车都会头晕眼花,想到那种感觉我都有点不适。但为了梦想,为了一个要上太空的梦想,她什么都坚持下来了。十年后,当初在电视机前满怀憧憬的女孩成为了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坚持,坚持下去,梦想就是你的动力。
坚持
我想坚持这个词,来自空军跳伞队的队员付丽娟,也许有更深的体会。
年仅十三的付丽娟,是八一跳伞队的新队员,也是其中年纪最小的小队员。这个平均年龄只有十五岁的年轻队伍,接受着我们这些初中生无法想象的魔鬼训练。艰苦这个词不远足以形容付丽娟的心情——尤其是她每天清晨长跑的时候。也许想哭更加恰当。但她哭不出来,因为太累了,累到她只能蹲在地上一动不动。我想每到这时,她会尤其想家。
伞队的训练不仅艰苦,而且残酷,每到一个阶段,都会有不达标的人不断被刷下去。付丽娟完全可以不用受这个苦,她可以放弃,可以回家,回到那个她日思夜想的家。
但她不想走。
她的心中也有一颗梦想的种子,支撑着她,支撑着她在每一次长跑时不因呼吸困难而倒下;
支持着她在每一个晚上即使再怎么想家也不放弃。
或许是在她第一次跳伞的时候埋下的吧?那种在空中没有束缚、自由的感觉,让这个女孩深深地为之倾倒,为之沉醉,可以为了这一跳在魔鬼的训练中坚持下来,在长跑中逼迫自己再跨一步,在挺凳子的时候强迫自己再坚持一秒。
梦想赋予了她冲破一切的动力,动力背后,还有不畏一切的勇气。
为了梦想,我有足够的勇气,我什么都可以。
勇气
不知看到勇气这个词,廖智会想到些什么。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一场毫无预知的灾难,把廖智的一切都毁在那里。她的家人,她未满周岁的孩子,还有她的双腿。
如果说音乐家最不堪的是丧失了听力,那么作为一个舞蹈家——或作为一个把舞蹈看做生命的人,最不堪的,只怕是失去了双腿。
廖智从前热爱舞蹈,而她自己也是一名舞蹈老师。舞蹈是她的生活,是她的快乐源泉。当初在废墟里撑了二十六个小时活下来的廖智,现在却似乎找不到生存下去的理由。
“我想要走路!我想要跳舞!”重新舞蹈的梦想在她心中种下。可当她第一次穿上假肢,想要行走的时候,钻心的疼痛让她难以忍受,她甚至想到了放弃。
可是终于有一天她明白,既然选择了活着,就应该勇敢的承受一切。大地震都过来了,区区假肢的疼痛算什么?我要舞蹈,舞蹈!梦想带来的无限的勇气,梦想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廖智开始尝试,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
她做到了,她选择了坚持梦想,甚至超越了梦想。她做了很多健全时都不曾尝试的事情:游泳、登山、攀岩。
一个人若有了梦想,有了信念,便没有什么办不成的。
信念
郑妈妈和他的儿子就谱写了一出华美的乐章——用信念创造的奇迹。
如果你是一个母亲,如果你的孩子一出生便是智障、自闭症,你愿不愿意,为了一个信念,坚持十年甚至更久。
没有人尝试过信念的力量有多大,有多强。当郑妈妈听说学钢琴可能可以帮助自己的儿子开发智力,她义无反顾的逼着自己学了下去,一学就是十年。是的,我加了一个词语:可能。没有绝对的把握。
但郑妈妈不愿意放弃任何一点可能的希望,她在微乎其微的里大海捞针。然后她抓住了一个可能,于是她把这个变为梦想,变为信念,种在心里,用尽自己的全力去让梦想开花结果。
她开始逼着儿子练琴,因为没有老师教,只能自己先从头练起。工作的空余时间,晚上的休息时间,一切她都用来学习钢琴。从零基础开始,没有兴趣,没有热情,但她心中有信念、有梦想。有时候儿子真的不愿意学,没办法,拽着他学,最后反倒是自己哭成了泪人。
十年,时间带给我们惊喜是不可预料的,当郑妈妈的儿子上台来表演钢琴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为他震惊、鼓掌、欢呼。他成了郑妈妈的骄傲!我想他也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而自豪!
十年,为了一个梦想,一个普通的母亲,具备了一个英雄的条件。勇敢、坚持、坚守着一个信念。
郑亚波做到了。她为我们所有人做了最好的示范。示范的名字叫:信念的力量。虽然,我也更愿意说,这是母爱的力量。
我坐在电视机前,泪水悄悄滑过我的脸庞。为了他们,为了这些有梦的英雄们!不要怕,不要退缩,让信念的光辉作为阳光,用坚持的汗水去浇灌,把梦想种在一颗勇敢的心里。或许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但是不断地努力吧,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它会悄悄地生长,最后开花、结果。等到有一天,你的心灵会被快乐所充满,因为你的梦想就在眼前!
初三:赵子琦
推荐访问:种子 观后感 种子种子观后感 种子种子观后感 纪录片种子种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