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制造业工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促进全区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区委“三个聚焦”工作要求,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总量持续壮大,发展后劲稳步增强,产业聚集明显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工业总量不断壮大。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规模工业企业税收增长**%以上;
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增长**%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
制造业占GDP总量比重超**%;
“*+*”产业集群全年规模产值突破***亿元;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家。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全年****万以上产业项目新开工***个,竣工投产**个以上;
工业技改项目实施数超**个;
****万以上数字化改造项目*个,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个。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以上。新增省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家以上;
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个;
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家;
新增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各*家。全年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
三、重点任务
(一)全力抓好“双招双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坚定不移壮大“*+*”主导产业,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整链融合”集群式发展格局,力争总产值突破 *** 亿元。落实《**区产业集群群长制实施意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精准招引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线上投资意向和项目线索闭环管理机制,择优组建强有力、专业化招商队伍,强化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提升行业商协会、展会、专业机构等招商效能,力争新引进 **** 万元以上项目 *** 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 个以上,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超 *** 亿元,** 亿元以上项目招引实现再突破。力争每个产业引进、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家和一批在细分领域内上下游配套的隐形冠军企业,拉宽做长产业链。(责任单位:区招商合作中心、区经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宣城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
(二)聚焦市场主体培育,推动“专精特新”发展
充分发挥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作用,推进营商环境“一点通”平台建设,做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年新增注册企业****家以上,新增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支持优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引导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参股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境)的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培育一大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库,同时加强对入库企业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实施动态管理,支持培育企业梯次发展。对首次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市力度,力争新增上市专精特新企业*家。(责任单位: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局、区财政局)
(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准确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引导和推动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滚动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支撑和带动投资增长。引导企业实施“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加快重点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对全区铸造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积极推进铸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着力提升绿色制造能力。鼓励企业研发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三首”产品认定,力争认定省“三首”产品*个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路径,实施分类指导,加大培育力度,强化精准服务,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创业孵化培育一批,“政产学研用金”示范一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做大做强,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以上。引导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业创新平台,引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组织开展产学研专项对接活动,推动重点企业进高校院所、专家教授进企业。(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科技局)
(四)加快项目投资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聚焦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健全“*+N+X”项目谋划协作机制,完善“四张清单”,储备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好项目、大项目,确保新谋划储备项目 *** 个以上、达可研程度 ** 个以上。坚持把“落地投产”作为抓项目的最大逻辑,强化“小单元、大密度”现场调度,实行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月度观摩评议,力促翔楼新材料、洛克新材料、欢驰汽车等项目全面开工,推动立讯精密三期、日轩汽车、虹旭新材料等项目顺利投产,确保 **** 万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开工 *** 个、竣工投产 ** 个以上。力争制造业投资增长 **%以上。开展“三未”项目整治攻坚,建立“三未”项目数据库,完善“任务交办、协调会办、跟踪督办”推进机制,“一企一策”抓好问题化解,处置“三未”项目 ** 个以上。(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经信局)
(五)深化亩均效益评价,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更新**区工业企业亩产“数字地图”大数据平台,完善工作台账,实行分类处置、闭环管理、动态更新,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全力开展“亩均论英雄”全域治理,推进批而未供、限制和工业低效用地全域整治,力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 亩,提升亩均效益。依法实行差别化财税、用地、用能等政策,力争新增工业用地全部实现“标准地”出让,规上工业企业亩均营收、税收分别增长**%、**%以上。宣传推广“亩均英雄贷”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贷”,根据《宣城市批面未供、用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区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年消化低效土地比例不低于**%。(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局)。
(六)夯实数字经济基础,促进两化融合发展
加大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制定、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广应用,充分利用SAP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和宣城“工业大脑”作用,推动中小微企业“上云”,帮助企业提升转型意识、明确方法路径。加速*G基站建设,落实*G网络全面部署,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力度,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化改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与推广,支持企业开展内网改造,新增*个以上*G和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家以上。加大企业工业互联网培训,继续分批次召开工业互联网专场培训,支持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技术、管理、效益,助力企业“数字赋能”。(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七)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
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开展区政府质量奖评选,积极争创省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强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引导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鼓励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贯彻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力争每年培育省级新产品及“安徽工业精品”*个,“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家以上。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视宣传系列活动,市财政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宣传推广费用补助。(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形势研判。加强对工业经济形势的预判研判,注重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建立重点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对有关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会商研究。
(二)压实工作责任。强化“以工业为重、以企业为重”的观念,自觉服从和服务工业发展大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要对照工作目标,细化、量化各项指标,做到精准到月;
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三)深化作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委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要求,坚决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注重深入企业一线、生产一线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