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下建筑规划设计要点【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一、 地下建筑的定义:
地层中或岩石中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 地下建筑的内容:
1、 地下空间现状与发展预测; 2、 地下空间的开发战略; 3、 地下空间的开发层次、 内容、 期限及布局; 4:
地下空间开发的实施步骤; 5、 地下工程的具体位置、 出入口位置、 不同阶段的高程及各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6、 地下工程与地面建筑的关系及其配套工程的综合布置方案、 经济技术指标等。
三、 地下建筑的特点:1、 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 2、 为某些生产工艺提供适合的环境; 3、 某些类型的地下建筑具有经济效益; 4、 地质要求较高; 5、 施工条件比较困难; 6、 工期长、 一次性投资大。
四、 地下建筑规划原则:1、 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并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 从实际出发, 符合我国国情, 贯彻勤俭建国方针; 3、 贯彻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并体现城市的艺术品位、 名俗历史、 文化素养; 4、 着眼当前, 考虑长远, 地上地下统一规划, 专业综合,相互制约。
五, 防护工程总体规划的原则:
1、 建筑方针:
长期坚持、 平战结合、 全面规划、 重点建设; 2、城市的战略地位和城市现状; 3、 所在地区的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4、 运输和施工条件; 5、人防工程的规模、 位置、 埋深。
六、 人防体系规划内容:
1、 划分基层防护战斗区; 2、 布置通道网; 3、 确立市级重点单项工程的项目、 数量、 规模和位置; 4、 确立重点工程及通道网的埋置深度和规划排水系统。
七、 地下街规划的影响因素:
1、 考虑地面建筑、 绿化及交通设施的影响; 2、 地面建筑的使用性质、 市政管线, 地面基础类型及地下室建筑结构; 3、 交通流量:
公共交通站台设置、 主要公共建筑的分布和人流走向、 地面交叉口的人流分布等地下街交通人流的设计; 4、 该地段的防护、防灾等级、 战略位置; 5、 考虑地下街的各种使用功能与地面建筑使用功能间关系; 6、 考虑地下街的竖向设计、 层数、 深度及扩建方向; 7、 与附近公共建筑地下部分及首层的联系, 与地铁或其它设施的联系, 与地面交叉口之间的关系; 8、 考虑设备间的布置。
八、 地下街建筑设计要点:
1、 按人员流线关系, 中间为人流通道, 两侧设置店铺, 在靠近过街附近设水电管理用房和风井, 根据需要在一定距离内设置; 2、 根据赋存的土质、 地下水位情况、建筑功能及层数、 埋深、 施工方案, 选定结构形式。
九、 地下铁道线路网规划设计原则:
1、 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主客流方向一致; 2、 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并留有适当发展的可能性; 3、 应沿城市主干道布设, 尽可能以短捷的线路连接交通枢纽、 商业中心、 文化娱乐中心, 大的生活居住区; 4、 路网布设相对均匀, 线网密度要适当;5、 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 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 尽力约束私人交通过度发展; 6、 路网中各条规划线上的客运负荷量均匀; 7、 选择路线走向应考虑沿线地面建筑情况, 要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和保护环境; 8、 车辆段要节约用地, 要充分利用基地上方空间, 规划铁路专用线与地面铁路相连接; 9、 环线的设置要因地制宜, 要方便乘客便乘;10、 要与城市建设规划与旧城市改造计划相结合。
十、 线路规划客流预测四阶段法:
1、 交通生成预测; 2交通分布预测:
3交通方式预测:
4交通分配预测。
十一、 换乘站换乘形式:
1、 站厅换乘; 2、 站台换乘; 3、 通道换乘。
十二、 地下水封洞库选址原则:
1、 符合国家战略石油总体布局要求; 2、 选择在坚硬、 完整性好的块状岩群区(花岗岩)
, 并且有弱透水性, 最好是结晶状、 未风化或微风化的花岗岩, 岩体级别为一级或二级; 3、 具有稳定的地下水位; 4、 尽量依据现有的海运码头, 大型油码头和输油管网; 5、 符合环保安全标准:
有可靠的水源、 电源条件, 节约用电。
十三、 地下水封洞库的设计要点:
1、 库容规模一般按选库周边大型油库企业90天加工原油能力进行核定, 同时考虑库区的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2、 储油库埋深:
埋深为稳定的地下水位埋深、开挖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高度、 洞室内最大工作压力折合水头高度、 水封安全高度之和;3、断面形状:
三心拱或直墙圆拱; 4、 长度和走向:
长度为500至1000米, 走向平行于最大水平地压力, 否则尽可能小夹角; 5、 洞室与洞室间距:
1.5至2.0洞室的宽度;6、 水幕系统:
由注水巷道和注水孔组成; 7、 施工巷道:
主要包括斜坡道和联络巷8、 竖井:一洞一井情况下竖井直径为
7米, 二洞一井间隔布置时一竖井直径为4米, 主要布置进出油管, 另一竖井直径为6米, 主要布置进出水管。
十四、 气流组织:
对于进、 排风口的位置和方向, 以及在室内流动的方向等要加以合理的组织,使之符合空气流动的规律, 称为气流组织.。
十五、 煤矿立井开拓井筒布置原则:
1、 地下条件:
(1)
在井田走向方向的储量, 快或靠近中央的位置; (2)
在井田倾斜走向, 如果单水平开采, 要考虑上山下山长度, 井筒与上山, 下山运输大巷靠近, 少用石门; 采用多水平开拓时, 在考虑各水平石门工程量总和同时尽量考虑第一水平的开采。
(3)
尽量考虑初期移交达产期的位置及其按序统一考虑; (4)
尽可能避开或穿工程或水文复杂地区。
(5)
尽量减小井筒及工业场地煤柱数量, 特别是少压或不压前期开采条件好的煤层, 有条件时可放在无煤带或煤层无开采价值的地带。
2、 地面条件:
(1)
井筒位置尽量在比较平坦的地方, 在山区丘陵地带结合地下生产系统尽量减少土地工程量; (2)
注意防洪设计; (3)
尽量避开地面滑坡, 岩崩, 雪崩, 泥石流, 流沙等危险地区, 工业产量尽可能没有沙土泥化等工程和水文复杂区域。
(4)
环境保护; (5)
协调好交通运输, 电、 水居住区等辅佐企业布局。
十六、 口部设计:
(1)
每个防护单元至少两个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在室外并不得采用竖井, 而且对于消防车库, 大型物资库, 应分别设置在两个出入口, 并且应该设置在不同方向, 保持最大距离, 采取防止雨水倒灌措施。
(2)
出入口应布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
(3)
口部建筑在倒塌范围之外的应采用单层, 转型建筑; 当受条件限制, 出入口在倒塌范围以内应采用防倒棚杂。
(4)
备用出入口可采用竖井式且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平方米, 如果采用电梯, 必须设置在防护密闭区以外(外通道处)
。
(5)出口尺寸; (6)
暂时出入口门洞宽之和应按照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少于0.0375m计算, 而且每道门不宜超过500人, 出入口楼道和楼梯深宽之和大于该门洞的宽度(不包括备用出入口)
。
(7)
阶梯式出入口, 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宜多余18级也不宜小于3级, 踏步高不宜高于180mm,宽度不宜小于250mm, 且至少在一侧设扶手, 若超过2.5m应在中间加扶手, 若楼梯宽度大于2m应在两边加扶手。
(8)
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防毒通道, 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 对于一等人员掩蔽所专业队员掩蔽所, 医疗救护工程, 应设置两道防毒通道。(9)
洗消间的布置:
组成:
脱衣室、 淋浴室、 检查穿衣室。
注意问题:
脱衣室应布置在第一防毒通道, 淋浴室入口应设置一道密闭门, 检查穿衣室的出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内, 专业人员, 医疗救护人员每个喷头所覆盖面积6平方米, 其他人员三平方米。
十七、 车站建筑设计原则:1、 规模、 类型及平面布置合理, 合理组织人流布置, 划分功能分区;2、 车站一般在直线上; 3、 车站公用区应划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 且两者应进行分隔; 4、 隔吸声措施; 5、 无障碍通行十八, 客流四阶段预测方法:
1.交通生成预测2.交通分布预测3.交通方式划分4.交通方式分配。
十九, 地下建筑自然通风原理:
利用自然中风压和两部分温度不同形式的热压而进行自然换气称为自然通风。
风压原理就是利用风压促进建筑室内空气流通, 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另一原理就是利用建筑内部的空气的热压差来实现自然通风。
空气的容重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 温度低的空气容重大于温度高的容重, 利用室内外温度和进排封口间的高差所形成的压力差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推荐访问:地下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完整版 规划设计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