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省国有企业党员平均占比(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山东省国有企业党员平均占比3篇
【篇一】山东省国有企业党员平均占比
国有企业,或称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
而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
这里说的国企包括国资委下属的央企,也包括金融国企,特指总部机关,不包括分支机构和下属机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和现金福利。
一、国企职业机会的特点
(一)国企并非是好逸恶劳的温床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国企往往是和垄断、稳定、悠闲、高薪酬、高福利、面子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许多对子女百般呵护的家长,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除了考研、考公务员之外,就是想尽办法托人、找关系,希望能在国企中谋得一个工作职位。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即便这些幸运儿如愿走进了国企,事情也不并非如家长们所期待的那样。这些年轻人其实并不满足,因为国企并非是好逸恶劳的温床,环境似乎并不悠闲,工作起来也一点儿不轻松。更令人烦恼的是,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比那些非国企的地方还伤脑筋。于是,这些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开始变得不安分了,他们更多地看到了国企环境中的问题,并开始考虑如何能够换一份职业,离开这个好看却未必舒服的国企环境。这种情况大概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职场中的"围城现象"。
如何破解发生在国企环境中的此种"围城现象"呢?首先就是要客观地分析国企环境的利与弊,国企(特别是那些垄断性的大型国企)由于其特殊的行业及政策优势,体现在其职位的稳定、待遇上的优厚等情况,相对于中小国企及大量民企来说,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从业,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负面的成分可能的确会多一些。但国企的环境并非都是真的只有负面影响,例如,这些国企的管理规范、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培训的完善及学习能力的历练、相对宽松有序的职业环境等,都有许多独到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对于职场新人的职业成长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能够进入国企这样的职业环境去经受职业生涯的最初历练,只要主观上积极进取,不贪图安逸和享受,而是更自觉地积累职业经验,扎实地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就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许多曲折,少走许多弯路,实现职业人生的更快成长。人们习惯说逆境出人才,殊不知,顺境对于人才的成长是更加有利的。当然,前提就是要有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和自觉强烈的危机意识。
(二)能力提升在于有心
国企也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的地方,新人的进入的确会觉得没事可干,导致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无所事事。他们因此就难免抱怨自己学不到东西,是在浪费青春年华。如果理性地分析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认知:人的职业生涯是很漫长的,如果能够经历不同的职业环境历练,对于今后的职业成长肯定是大有益处的。即便是在那些压力不大的环境中,如果能够增强职业的自律意识,领导不给安排具体的事情做,就自己主动找事情做。比如,自觉地给年长的同事做助手,甚至甘于做些琐碎的勤杂事务,自然会博得同事们的认可和赞许,从而得到学习技能的机会,并得以拜师学艺。
这里必须重点强调的是,职场新人在进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学生,在别人眼中已经成为职业人了。真正扮演好职业角色的前提就是要有清晰的职业定位和职业意识。如果还停留在人家让干啥就去干啥的被动状态,自然是很难获得职业成长的。因此,从业过程中的主动精神格外重要,而主动的核心就是要做到有心。比如,你的工作岗位是在企业的财务部门,也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领导并没有明确哪本账由你来记,哪个部门的核算由你来分管。即便如此,你也要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领导没有分配给你具体的工作任务,不是因为无事可做,而是因为你是新人,职业技能需要提升,你目前根本无力完成许多具体的工作。
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后,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成为一个多面手,日后逐渐通过会计、主管、财务经理等阶梯,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成长为企业的CFO。为了实现这样的职业成长目标,自然就应该多学习、多实践,成为财务部门低端职位的合格从业者。一旦通过自己的主动工作、虚心求教,主动分担一些同事简单的事务,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出自己的基本职业技能状况,别人当然会看到的。从本质上说,没有哪个领导会拒绝和无视新人有所长进的。这是一个有心、主动寻求机会、努力学习、经受锻炼和认可的过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你的职业成长历程就会拥有一个不错的基础,上述职业目标的实现自然就完全可以预期了。
国企面试需要掌握的技巧
一、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凭其工作的稳定性及较好的福利待遇,多年来一直为毕业生所青睐。由于国有企业有自上而下的人事制度,其在招聘毕业生时有明显的国企特色。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招聘面试中过于中规中矩,应聘者自由发挥的余地也不大。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在人才引进上也逐步与市场接轨,人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招聘人才的手段也日趋科学合理。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在招聘人才特别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时主要还是注重学生的在校成绩与表现,如有良好的计算机技能,英语至少过四级,计算机要过二级等。特别是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党员以及曾在校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往往更受国企关注。在面试过程中国有企业一般都会重点考察学生的政治素质与思想品德,了解应聘者能否踏踏实实在企业做一番事业。
除了一些垄断性大国企用人名额少,竞争较为激烈外,一般国有企业面试相对于其他性质企业来说挑战性并不很大。只要毕业生认真准备,不犯一些典型性错误,能够参与国有企业的面试,最后过关还是很有希望的。总结一些国有企业招聘程序,对国企面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你的忠诚与踏实。以应聘我国著名的国有企业长虹为例,几乎所有的长虹主考官在面试时都会问这样的问题:你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优势?你了解长虹吗?对于学习优势,主考官会根据应聘者所应聘的职位具体问基础课和技术课方面的情况;
对企业的了解,如果应聘者对长虹的各方面资料相当熟悉,在面试中会很容易引起主考官的注意。
2.验证素质。面试往往有企业的人事主管参加,而由于国有企业体制的原因,人事主管往往就能决定对应聘者的取舍。因此能够通过第一批简历筛选闯入面试阶段,说明人事主管已对应聘者的素质进行了肯定,面试只是去进一步证实他们的这种判断。
3.重视专业能力。国有企业面试相当直接,许多问题都是直接切入主题,重点对面试者的专业能力进行考察,因此毕业生在面试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所应聘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应该有充分认识,避免面试时给人专业知识不好的印象。
4.个人情况。国企面试的问题常常会夹杂一些个人家庭背景等问题,比如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情况等,应聘者只要如实回答就行。
5.程式化。国有企业的面试往往是一对几的面试,采取一问一答式,问题也是程式化,但由于面试人员多,有时会让人应接不暇,因此集中注意力听每一位面试人员的问题非常必要,如果来不及回答,也应向提问者有所表示,以示尊重。 6.英语水平的要求。国企很少用英语来面试,虽然现在许多国企也很在意应聘者的英语水平,但他们大多数看重其是否拥有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
鉴于以上国企面试的特点,同学们在面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举止得当。国有企业一般来说不太喜欢面试中个性张扬的人,中规中矩,举止行为朴实的求职者更容易得到招聘人员的青睐。在面试时毕业生穿着上应以平实普通为标准。 2、礼貌细心。应聘者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教养、必要的礼貌和细心往往会使自己在面试人员心中占有—定的心理优势。 3、政治素质。国有企业一般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面试过程中毕业生如果本身的政治素质过硬,就很容易让招聘人员对你另眼相看。 4、专业成绩。面试中应恰当地表现自己的专业素质,这往往要比空洞的强调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容易引人注目。 5、良好品质。面试中突出自己能够踏实肯干,一向遵纪守规的良好品质也是国有企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6、多才多艺。许多应聘者在应聘国企时往往并不因为专业能力出众脱颖而出,却是以一技之长得到招聘人员的赞赏。比如,棋琴书画皆会、球技出众等。 7、少谈报酬。国企更乐于看到一个有甘于奉献精神的员工。因此在提到薪酬待遇时如果应聘者很在意这个职位,就不妨将薪酬要求放低一些。
国企待遇排名
第一档:国家电网、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新人转正税后20W+,中石化可能稍低。
第二档:中移动、网通、联通,新人转正税后15-20W。
第三档:各国有银行总行、国有保险公司总公司,新人转正后10-15W。
第四档:五大发电集团总部、几大进出口公司总部,新人转正后10-12W。
第五档:其它非垄断性国企,新人转正后8-10W。
【篇二】山东省国有企业党员平均占比
【改革案例】山东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探析
国企改革已经进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不但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而且有利于推动企业制度创新,调动各类市场竞争主体的积极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今天,我们选取山东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个样本,通过摸清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做法,提炼山东国企混改的基本经验,希望对各地国企混改实践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山东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其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大思路中的重要内容,与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改组组建两类公司、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等改革举措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山东国企混改的目的是,结合山东国有资源优势和战略投资者机制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创新体制机制。
山东混改的主要做法是搭建“1+4”混改政策体系(即山东省委省政府“两办”联合出台的《关于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及4份配套文件),在混改制度框架下,选择58户省管二级及重要权属企业大范围试点,山东省国资委只备案不审批,放手以一级企业为主研究方案、一企一策分类实施混改。
58家试点企业各具特点
2015年12月,山东省国资委启动了58户企业混改试点。在选择试点企业中,坚持了“两个优先”原则:优先选择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
优先选择有市场、有潜力,但因多种原因暂时陷入困难的企业。同时,试点企业均需满足一些基本条件:产权关系清晰、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程度较高、管理基础较好;
板块业务相对独立且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成长空间;
管理层和职工有较强的改革意愿。重点选择省管二级及重要权属企业开展试点,探索开展一级企业及省国资委直接持股企业试点。
58户试点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一定的覆盖面。从产业分布看,涵盖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电子电器、酒店投资管理、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从行业地位看,试点企业既有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建设部评定的地矿建设一级企业等行业领先的知名企业,也有刚成立不久但成长性较好的中小型企业。从区域影响力看,试点企业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一些企业还是山东唯一拥有特定行业资质的企业,近年来业务不断扩张;
一些企业的技术专利数量较多、优势较强,为引入战略投资者奠定了较好基础。从注册资本看,试点企业的注册资本从几百万元到几十亿元不等。
2017年,58户试点企业已全部制定改革方案,部分企业已基本完成混改。58户企业混改方案均按照法律法规设计了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
已完成混改的企业普遍构建了“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机构,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运营效率普遍提高。
七项措施保障推进
调研发现,山东主要采取了7项措施保障国企混改有序推进。
一企一策分类实施混改。山东较为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二级及重要企业混改方案由省管一级企业董事会研究并报省国资委备案后即可实施,省国资委不过多干预试点企业具体工作,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一企一策制定混改方案。同时,定期调研试点企业混改情况,以掌握进度、发现问题,督促企业优化方案设计;
健全责任落实机制,要求推进混改工作做到总体目标、改革事项、具体举措、责任主体、考核奖惩“五明确”。
优先引入战略投资者。山东明确要求混改企业优先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推动技术、业态、模式和管理创新。比如,要求试点企业将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工作重点,明确要求“产业类企业,优先选择引入与企业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相匹配,产品有较强关联度,具有行业领先核心技术的战略投资者;资本运营类企业,优先选择引入拥有先进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具有较强投融资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的战略投资者”。明确的政策导向较好地引导了试点企业正确选择投资者。比如,山东高速信联支付有限公司在设计混改方案时,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为首要目标,对积极性很高的财务投资者未予考虑。他们重点考察投资者是否拥有企业发展所急需的金融、物流以及资本运作等资源要素;
是否能在未来与企业产生协同效应,以弥补企业发展短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
做好保障中小股东权益和发挥中小股东作用的制度设计。山东在2017年2月出台了《关于省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中小股东作用的指导意见》,重点明确如何发挥中小股东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经营机制、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发展活力等方面的作用。这促使部分试点企业更加注重发挥公司章程的基础作用,保障中小股东知情权和参与公司决策,重点建立公平参与的资本引入机制,发挥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制衡作用,完善投资回报机制,中小股东依照投资比例或协议约定,按分配席位推荐董事、监事。
明确员工持股的原则。山东对员工持股在试点范围、基本条件、基本要求和实施办法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依法合规、增量优先、自愿参与、合理流转”的原则,提出“试点工作应以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为目标,通过稳妥有序实施员工持股试点,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为目标,提高员工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关切度以及经营管理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竞争力”;
针对关键岗位骨干员工实施“人在股在、人退股退、循环激励”的做法。据此,山东员工持股试点企业普遍明确持股范围为骨干员工,入股采用自愿方式,主要通过组建合伙制企业持股,出资方式为现金并由员工自行筹措,设定不少于36个月的持股锁定期,并建立了股权动态调整机制。
树立混改试点标杆企业以点促面。比如,山东交运集团混改方案设计了股权设置、员工持股、资产剥离、混改后公司治理模式、土地资产处置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推动了一批改革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率先突破,改革成效激发了省属企业推进混改的积极性。
配套机制保障混改推进。发起设立规模为200亿元的山东国惠改革发展基金,发挥基金杠杆效应和集聚效应,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
搭建了山东省国资委、山东产权交易中心等4个信息发布平台,打造社会资本进出通道和交易平台;
强化跟踪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团队,指导企业一企一策研究制定改革方案。
容错机制保护和鼓励改革创新。2015年,山东省国资委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省管企业改革创新建立考核免责机制的意见》,规定当企业或个人因改革创新等工作出现失误受到追责时,可提出免责申请,明确了责任免除的范围、条件以及免责认定程序,同时健全了澄清保护、跟踪纠错、资料报备等配套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容错机制激发和保护了改革者推进混改工作的积极性。
五方面问题有待重视
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主体独立性问题。有企业反映,目前还存在新混合所有制企业与“母公司”、混改企业与“实际控制人”等关系问题需要澄清的现象。在实践中,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独立法人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尊重。
推进混改的一些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好多企业反映,在混改过程中涉及资产处置等事项新增税收、转让股权产生交易费用等税费问题,希望能将混改涉及资产处置等事项新增税收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返还、减免混改股权交易费用等,以降低改革改制成本和增强对非公有资本的吸引力。企业普遍反映,纳入混改范围的土地处置难度大、时间长、涉及面广,成为影响混改进程的瓶颈。还有企业反映,《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资发改革【2016】133号)要求“实施员工持股后,应保证国有股东控股地位,且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34%”,但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上市再融资时,国有股可以下降到什么比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很快就会启动IPO(首次公开募股)工作,希望这一问题能尽快明确。
员工持股试点企业的条件和范围问题。有企业反映,133号文件出台后,有资格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混改企业条件和范围趋紧。为符合相关要求,公司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需考虑股东所有制背景。建议在股权结构合理、非公资本达到一定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实施员工持股试点企业的条件和范围,如将已经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企业纳入员工持股试点范围。还有企业反映,根据133号文件,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其营业收入和利润的90%以上要来源于所在企业集团外部市场,但未明确核算的时间节点,希望能予以明确,并建议适当放宽其中对营业收入来源比例的要求。
经济补偿金问题。不少企业反映,在混改推进过程中,国企改制职工身份转换是一个难点,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尚未明确废止《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如何在混改中转换职工身份而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又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一大难题。
一些问题需要厘清认识。个别地方部门和一些企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熟悉,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存在理解不深、认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澄清认识误区。一是对优化股权结构、不搞“一股独大”等方面的认识不足。比如,混改试点企业中,还不同程度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既与相关政策导向有一定关系,也与部分企业对通过混改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治理结构、促进经营机制转变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有关。二是对混改的认识仍需提高。个别参加混改试点的企业,将实施混改的动因定位于减轻资金压力、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等,将混改预期成效定位于增强资本实力、提升行业地位等,忽视了混改应引资引制并举,促进各类资本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部分企业和职工在混改过程中,对国企员工的身份意识仍然较强,提出经济补偿金等要求,影响战略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和混改进程。部分企业在混改中更偏好于与各类国有企业合作,有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弱化为股权多元化的倾向。
五条建议
通过深入交流,结合调研实际,现为山东省更好推进国企混改给出5条建议。
一是重构国资代表机构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关系。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应再采取过去国企产业集团对分、子公司的管控模式,而应转向以出资额为限、以公司治理为主渠道、以派出股权董事为手段的治理型管控,实现国有股东人格化,做积极股东,但不干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日常经营。如果仍然沿袭对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不作出大的调整,“老体制管新体制”,将会制约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二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跟进与完善。应利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会,对土地变现、债务核销、资产评估等一些已经过期或不适应新形势而需要调整的相关政策进行清理,明确实施细则。比如,不能因为推进改革而增加企业负担,建议对混改试点企业内部股权转让等给予递延纳税政策支持;
建议国土资源部废止《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等相关文件,联合相关部委研究制定新的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处置和变更登记办法,解决好国有企业土地处置、变更登记、作价出资、作价入股等问题。
三是拓宽实施员工持股试点企业的条件和范围。员工持股是国企混改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和改进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对员工持股仍然存在较多政策限制和认识分歧,难以适应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可以借鉴山东交运集团一级企业变二级企业的经验来实施员工持股、推进混改。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如扩大员工持股范围和比例、国资监管部门由事前审批转向事中和事后监管,以促进人力资本与国有资本更有效地结合;
继续完善员工持股实施细则,如明确133号文件中关于试点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90%以上来源于所在企业集团外部市场”的核算时间节点等。
四是建议明确终止国企职工“身份置换”的做法,改为依照《劳动合同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已经自然失效,而且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国企员工“身份置换”已经失去合理性和法律依据。建议中央层面清理国企改革相关文件,地方层面应清理过去依据859号文件制定的“身份置换”相关规定,明确改为依照《劳动合同法》维护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创造条件。
五是建立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化解改革者后顾之忧。改革意味着突破和创新,面临着挑战和风险。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文件建立了“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追责机制基本建立。中央明确要求“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此时建立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兜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显。从山东经验来看,可采取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和国资监管机构联合发文等形式,明确免责条件、程序;
对有争议的国企改革追责问题,建立改革申诉机制和专业评判制度。同时,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序推进市场化选聘、全面实行契约化管理和市场化薪酬制度、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以释放“人”的积极性和激发企业活力。
【篇三】山东省国有企业党员平均占比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山东模式” ——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混改项目张映军(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济南250001) 【期刊名称】产权导刊 【年(卷,期】2019(000002 【总页数】4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交运”)是山东省首家启动集团层面混改,实现集团整体改制、职工持股试点及引进社会资本三大效应的省管企业。混改完成后,原本是国有资本100%持股的山东交运实现国有资本持股37%,保留第一大股东地位,战略投资者社会资本持股33%,职工持股30%的混合所有的格局。山东交运成功引入包括普洛斯、建信投资、长城资本、尚信资本、山东国赢等具有产业协同效应和行业领先优势的社会资本。山东交运混改的实施和落地成为山东省国企改革的试金石,也成为国企混改的“山东模式”。
1 “ 双试点”催生改革机遇,山东交运寻求涅槃重生
山东交运虽然在山东的交通运输行业地位显著,但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决策慢、效率低、资产利用不高、机制不灵活等方面的弊端凸显,已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再加上近年来山东交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集团资产情况复杂、权属企业众多,人员众多等问题阻碍了企业前进的步伐。截至2015年末,山东交运拥有分公司37家,二级子公司16家,三级子公司14家,参股公司8家,员工人数达五千多人。虽然形成了客运为主体,集物流、旅游、汽车后服务、三产、港航等关联产业于一体的业务格局,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