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从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心得6篇
第一篇: 从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心得
从《共产党宣言》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作者:胡建来源:《邓小平研究》2018年第03期
170年前,由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那以后,共产主义运动就成了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同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相比,《宣言》的篇幅并不是很大,但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宣言》更是有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旗帜和精神支撑,党的许多领袖人物就是通过《宣言》等书确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今天,我们重温《宣言》,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和自觉肩负起新時代的伟大使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宣言》是党的初心的理论根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即使在国际共产主义事业陷入历史低谷时期,也坚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定为大会的主题。那么,什么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根脉的传承。首先,从政治立场看,党的初心和使命源于《宣言》所蕴含的“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坚持人民立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是一切共产主义者的初心。其次,从价值目标看,党的初心和使命源于《宣言》主旨所揭示的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一共产主义最高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确立为自己的纲领,“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就本质而言,党的初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忘初心,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追求。
第二篇: 从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心得
从固本培根铸魂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作者:周慧敏 陈冬梅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12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和政治引领,从固本——进一步深耕中华精神文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根——进一步凝练中华核心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进一步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形成)三个方面一步步走向文化自信。
关键词:固本;培根;铸魂;中國共产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信的根源。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断裂,就会导致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失去灵魂,丧失自信,从而走向衰亡。因此,固本培根铸魂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本”怎么得以巩固?“根”怎么培得扎实?“魂”如何铸就辉煌?是这个时代必须要回答的重大课题,是这个时代必须要担负的重大使命。
一、固本——进一步深耕中华精神文明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信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断裂,就会导致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失去灵魂,丧失自信,从而走向衰亡。中国共产党有着文化自觉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对文化的价值及建设规律的认识,勇于担当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重任,更善于总结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不断深耕中华精神文明,扎实巩固坚定文化自信的“本”。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初步的回答。1979年9月,叶剑英同志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5年9月,针对两个文明建设不平衡的现象,邓小平同志更加清醒地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能够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篇: 从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心得
专题一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历程
一、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年——1923年)
1.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1.中共“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五新中国成立后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内容: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最重要的成果)③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第四篇: 从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心得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百年禁毒历程
作者:张亚东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毒品是指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近代以来,中国烟毒泛滥,整个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深受影响。中国历届政府都均不同程度的推行禁烟禁毒运动,但却未能彻底禁绝毒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禁烟禁毒运动,清除了危害民族达百余年的烟毒之患,使中国获得了“无毒国”的美誉。
【关键词】毒品;
禁烟禁毒运动;
中国共产党
毒品问题是近代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烟毒泛滥和吸食成风,整个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深受影响,“东亚病夫”成了中国人形象的代名词。割除烟毒积弊,挽救社会颓风,便成了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历届政府也采取了许多禁烟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未能彻底禁绝毒品。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禁毒运动,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和较为彻底地清除了为害多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近30年“无毒国”的奇迹。
一、毒品的种类及其社会危害
一般来说,凡是能使人吸食成瘾、不能自拔的物质都可称之为毒品。从学理上来讲,毒品是指“由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耐性,能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1由于各国法律规定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对毒品范围的确定有所不同。在我国,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
所谓麻醉药品,是指具有麻醉的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耐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包括天然或合成的阿片类、可卡因和大麻类三种。所谓精神药品,是指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细胞,并能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的药品。精神药品主要包括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这三类。在我国,有121种麻醉药品和149种精神药品列入了《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3,以加强国家管理,减少麻醉药物和精神药物的滥用。
第五篇: 从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心得
从历次会议看中国共产党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召开过许许多多的会议,这些会议见证了我党发展壮大以及完善的过程,对我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消灭剥削阶级", "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1.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2.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4.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举行。全会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
阐明了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这次全会为促进和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为保证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作了政治、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8.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党的理论、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灵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13.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六篇: 从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心得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完成救国大业、兴国大业,推进富国大业、强国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代表共迎佳节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仿佛是上“课”前的“预备铃”,作为9000多万名党员中的一员,必须做好“党史课”的学习准备。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推进创业守业的“必修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一路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谱写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一名党员,自党旗下庄严宣誓入党,就要做到终身爱党、学党史,时刻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摆在心中、付诸行中,把个人荣辱融入党的建设中。随着党龄增长,我们的党性和爱党之心更要弥坚,通过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高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事业发展的政治自觉性。修好这门“必修课”,有利于对党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把握得更科学更透彻,有利于
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有利于守好党领导人民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再创新业。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汲取奋斗力量的“智慧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积累了宝贵经验、汇聚了无穷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自2021年1月1日,共产党员网推出了纪念建党百年专栏《党史百年·天天读》,追溯到1921年,以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再现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和理论观点,系统反映党的思想理论创立、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该专栏为广大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加餐”,从“智慧源泉”中汲取奋斗力量,补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之钙”,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利于传承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富国大业、强国大业。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践行服务宗旨的“历史指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共产党历史是-部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
的勇气和力量。知史爱史、知史爱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观古今、看成败、荐得失、知兴替。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看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攻坚克难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厚植党员干部灵魂深处的爱党爱国情怀,有利于指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于指引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指引坚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体党员要上好“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汲取奋斗精神、践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担起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重任,在新的赶考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用史则行至稳远,走好前行的路,党史正如号角,激发拼搏奋进力量。以史为鉴,就是要鉴往知来,领悟历史演变规律,正确分析把握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必然、掌握历史主动,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来。学史用史是我们牢记党的初心、践行党的使命的重要途径,只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才能在新的长征路上乘风破浪、行至稳远。百年党史资政育人,要在学史用史中解读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码”,以“赶考”的清醒继承和发扬革命斗争精神,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凝聚起一往无前的拼搏奋进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向前。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和理论建设中形成了理论同实践相统一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早在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他在《实践论》中阐述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揭示了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人类认识和理论发展的辩证过程。
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共识,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集中体现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总结长期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由党的七大确立的一条基本原则。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党成立24年来的历史经验,开宗明义就做出一个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同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标志着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同时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邓小平都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一条普遍真理。确立这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不论走多远,都不应忘记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述往事,思来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忘初心,力沉步稳,永不懈怠。
薪火相传,继承“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红色基因。从内忧外患到和平解放,从改革开放到繁荣富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谱写了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百年“发展史”。“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鉴往知来,党员干部要强化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道路,把党史作为“营养剂”,善于从中汲取理论“精华”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自觉用理论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内生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行动力,自觉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
弦歌不辍,锤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然担当。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之钙。从嘉兴南湖“小小红船”到“中国号”巍巍巨轮,历经沧桑而不倒、千锤百炼,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镌刻对党的赤子之心、对人民的滚烫初心,闯过一个个“娄山关”和“腊子口”,披荆斩棘铸就出一部气吞山河、波澜壮阔、坚毅奋斗的百年“血汗史”。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涵养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淬炼过硬本领,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坚毅品质,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考验惊涛骇浪。
初心如磐,赓续“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图谱。纵览百年党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掷地有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焦裕禄、孔繁森、黄旭华……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义无反馈地把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以人民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置顶”的“金标准”,搞调研、做决策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时刻校正服务群众的“坐标系”,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员学习心得体会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
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历史教科书,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力行,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学好党史,以史明理,在重温历史中汲取理论之魂。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历史证明,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不断完善提高的理论武装史。理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改造历史、创造历史的动力源泉。重视理论武装、加强理论学习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无不展示党历来重视理论教育、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意志和魄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汲取党的理论精华,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感悟理论的真谛,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
读懂党史,以史增信,在回望来路中坚定奋进之力。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浴血奋战、筚路蓝缕的奋进史。学习党史的目的在于学思践悟,真学真懂,学懂弄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懂得过去,方能珍惜当下,启迪未来。我们不仅要通过学习党史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更要通过从党的百年奋进历程中感受和体悟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读懂党领导中国人民一次次绝境重生、不断创造中国奇迹的致胜密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事业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因此,务必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从回望来路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开拓进取、不断锐意创新的奋进力量,奋力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辉煌。
用好党史,以史力行,在传承接力中践行为民之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为民史。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书写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壮美史诗。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献血、青春和汗水为人民“大我”牺牲小我,在党的历史上为后人树立了座座精神丰碑。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为民之情,传承接力革命先辈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做实事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生动实践,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转眼间100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星火燎原到四海映红,从举步维艰到步履轻盈,从落后挨打到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轨迹,一点点被印刻成民族印迹,一点点被铸造成中华灵魂。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踏平坎坷成大道,穿越烟云谱华章,在现代中国历谱写下了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以星星之火燎原大地,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从为人民服务到践行群众路线,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的求索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不忘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是新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新概括。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党,支持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浴血
奋战,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平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执政为民,是对我们党的新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真理。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这样才能体现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近几年,虽然我国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冲击,我国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特别是去年开始的武汉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防疫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疫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回正常生活的美好家园;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近代百年来跌宕起伏的命运变迁深刻昭示: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中国才能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践行群众路线,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践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的体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
不忘党的光荣历史。100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锤百炼,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翻过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顶住压力,中流砥柱,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的100年历史证明,我们党是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历史前进的党;是诚心诚意服务于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实现繁荣昌盛,使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党;是不断经受挫折和考验,为了人民利益和人类进步事业,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始终保持生机和锐气,巍然屹立于历史潮流前列的党;更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党。全体共产党员只有不忘党的光荣历史,不忘入党初心,并为此而骄傲,为之而自豪,才能进一步增加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坚定不移的永远跟党走。
历史选择了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意味着中国所行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一条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路,是一条充满梦想的道路,是一条符合群众路线的阳光大道。
让我们铭记党母亲所受的苦,歌颂党母亲所受的苦,她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歌颂,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历史给了我们足够的选择,过平平坦坦的生活,我们应把这交付于我们手中的祖国带向更昌盛富强的时代,让我们用生命,来创造历史的另一个辉煌!这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使命,让我们充满豪情,在党的光辉沐浴下,迈向未来!创造更美好灿烂的未来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九十多年的风雨征程,我们党引领着中华民族,引领着东方古国这艘历史航船驶向共产主义的幸福彼岸。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按照党委中心组学习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规定篇目,通过学习十八大以来的党史,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站在百年征程的新起点上,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强化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保持理论上的先进性,才能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学习党史,最根本的就是,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正是因为深深扎根人民、广泛团结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71年前,曾经落后挨打、饱经苦难磨砺的中国,随着城楼上的这一声宣告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伟大胜利得益于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孕育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拉长时间的轴线,更能感受到祖国磅礴宏伟的大步跨越与伟大发展。翻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走过了折戟沉沙的屈辱时刻,也走过了生灵涂炭的沧桑岁月,广袤辽阔的大地上洒遍了民族英雄的鲜血。拭泪掩卷,中国在磨难中清醒,在整装后出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走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从第一枚原子弹的爆炸到第一颗载人卫星火箭的发射,从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到交通运输建设的日新月异,从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到数字贸易的熙攘之景,这71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中国取得的一切辉煌成绩与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密不可分。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还是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又或是防御疫情、抗洪救灾,澎湃在中华儿女胸壑的民族血性,生长于民族危难之时,繁茂于投身报国之际,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迸发出最强力量。任凭风狂雨骤、云涛翻卷,中华儿女有张弦在弓的担当,有能打硬仗的意志,更有打出胜仗的决心,众志成城聚合为金石,敲响恢弘岁月的回响;
磨利破敌制胜的刀锋,留下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
就在庚子冬春跨年之时,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疾、四处蔓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让我们铭刻于心、终生难忘的还有英雄的人民!有逆行上火线的国士钟南山、剪去及腰长发的护士丹霞、脸上留下口罩压痕的院士李兰娟,有捐款捐物的环卫工人和退伍老兵等无名英雄,
更有千千万万应声出战的解放军战士、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等幕后英雄,为我们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墙”。劈波斩浪的威武之师背后挺立的是不屈的民族脊梁,立起了永恒的精神丰碑,绽放出时代的耀眼光芒。
扎根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之魂是兴党兴国的力量,中华儿女的历史担当是中华民族行得稳、走得远的力量。正是数不尽的磨难与挑战中的挺身而出和勇毅担当,见证了中国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接力的火炬,是永远的鼓舞,是穿越时空的璀璨星河,带动着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祖国的大发展大建设,为祖国的秀美河山增色添彩,为祖国奔腾不息的江河注入青春力量。
眼下,“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开局有序进行,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必须居安思危、求进虑退,做足逆水行舟的思想准备。历史和现实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时代机遇不会从天而降,风险挑战也不会飘然而去,历史的天平从来只会垂青于有准备者。抓牢时代发展机遇,呼唤着代代相传的使命担当,需要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既要完成即将收官的“十三五”指标任务,又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硬仗,迈出“齐心步”,走实“产业路”,提亮“小康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托,面对“时代答卷”和新时代“赶考”路上的风险挑战,当
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主动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潮之中,薪火相传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迁精神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以立志之坚、躬行之姿、不舍之功阔步热血征程,汇聚民族之勇,展露民族之智,凝结民族之能,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瞄准点,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赛程,怀忠诚之心、坚忍之志,奋蹄而进、踏急而行,保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进姿态,扛起“今日之责任”,在大风大浪中战出大力量,在做于细、做于实中彰显大情怀,将奋斗的音符弹奏得愈加响亮,将时代强音唱得愈加铿锵有力。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接连不断的崭新起点就在我们的眼前,新征程、再出发,让脚印磨穿大地,让双手铸就辉煌,越过雄关漫道,在继往开来、接续奋斗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伟业。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