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陈鸣明副省长在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2-06-29 14: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陈鸣明副省长在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2022年陈鸣明副省长在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陈鸣明副省长在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凤友同志总结了2015年全省教育工作,对2016年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讲得很好,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中心工作,结合贯彻落实好刘延东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讲三点意见。

一、奋力赶超,“十二五”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教育发展蒸蒸日上,教育改革蹄疾步稳。初步统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7.6%,比2010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1%,接近全国87%的平均水平,比2010年提高31.1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1.2%,比2010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一)教育根本任务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全省教育工作积极适应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建设了上万个“道德讲堂”,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校园”、“国学经典进课堂”、“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等主题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扎实推进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中小学学生体质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广大师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二)教育公平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教育资源持续加大了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力度。组织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难”得到缓解,新建、改扩建乡镇(街道)公办幼儿园1650所、村级幼儿园3290余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全省幼儿园在园人数从2010年的7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近130万人,增长68.8%。组织实施教育“9+3”计划和启动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以县为单位全覆盖,惠及近400万农村中小学生。组织实施了教育四项突破工程,建成农村寄宿制中小学3000余所,农村初中、小学寄宿率分别达到70%、30%。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238所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治理。完善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学生324万人次,从制度上解决了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免除中职教育学费。初步建成清镇职教城及毕节双山、铜仁川硐、遵义湘江等职教园区。新建、改扩建高中阶段学校166所,突破办学条件瓶颈。大力拓展普通高中优质资源,全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达105所。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基本建成花溪大学城。经教育部批准新设立高职高专10所、本科院校2所,“学院”更名“大学”3所,全省普通本专科高校增至59所,其中本科高校27所。

(三)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各级财政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以优先投入保障优先发展。全省压缩5%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财政对教育投入占比达到6%以上。教育信息化成效显著,全省1.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互联网“校校通”,8.6万个班级实现多媒体终端“班班通”,“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逐步实现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1.1万所学校实现“一校一码”,640万在校中小学生基本实现“一人一号”。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十二五”全省共招聘特岗教师5.3万余名,连续几年招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实现“特岗计划”政策覆盖全省。加强乡村教师关爱工作,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公租房13万套,惠及近20万名农村教师。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惠及农村教师7.2万人。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力度,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连续召开高规格教师节表彰大会,教育队伍素质和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四)教育内涵发展稳步推进。坚持科学保教理念,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19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大力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组建了26个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职业技术培养和培训,让更多农村孩子和城镇贫困家庭学生改变命运,有效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出台《贵州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方案》,加大对民族地区、民族学生的支持力度。培养输送本科毕业生23.5万人,硕士研究生2万人,博士研究生228人,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全省高校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500余名,博士占全省高校教师比例为10.04%,比2010年提高4.71个百分点。教授职称占全省高校教师比例为40.73%,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教学科研、学科平台建设显著提升,打造了一批国家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施了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博士授权单位以及一级学科博士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特别是贵州大学宋宝安教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省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杰出代表。

(五)教育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加强教育改革顶层设计,颁布施行《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成为继上海市之后获国家批准备案的第二家省级方案。该《方案》涉及11个大项的改革任务,内容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已经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成为我省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深化贵州教育综合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高校加快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省政府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意见,吸引民间资金约200亿元举办民办学校,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数量持续增加,从2010年的2225所增加到2015年的3958所,增长61.7%,占全省学校总数的22.83%。

(六)教育开放有力有序拓展。成功承办第四至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东盟各国领导人、外交使节、大学校长、专家学者、青少年代表等近7880人次参会,促成1870余所院校、国际组织等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790余份,推动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促进了贵州扩大开放。实施“双千留学计划”,来黔留学2700人次,公派出国留学2500人次,公派出国留学和来黔留学规模不断扩大,成立了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开放缩小差距,加强省外58所高校与48所省内高校签署对口帮扶协议的落实,实现全省500所高中阶段学校与省外优质学校开展对口帮扶。选派1400余名幼儿园长、中小学校长赴北京等发达省市挂职学习。

(七)教育成效得到中央肯定。“十二五”我省教育工作多次获中央领导肯定鼓励。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专程走进我省“国培”小学语文高级研修班教室,看望慰问参训教师,与参训教师座谈交流并高度肯定“国培”工作。2015年9月9日,总书记给“国培计划”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亲笔回信,鼓励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去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调研期间到清镇职教城考察,对我省教育扶贫给予充分肯定、寄予殷切期望。刘延东副总理2013年3月到我省调研,深入黔东南州和贵阳市学校、幼儿园,考察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等情况,亲切看望教师、学生,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学校及教学点负责人和教育专家参加的农村义务教育座谈会。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对我省教育工作显现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作出重要批示。

“十二五”我省教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中央高度肯定,社会各界支持,各族群众认可,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协同推进的结果,是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改革创新、不懈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政府向全省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

二、把握形势,增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省教育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刻认识我省当前“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历史使命,充分了解我省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教育工作的战略定位。

(一)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央领导多次深入我省调研,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给予肯定。省委、省政府把教育作为最长远的民生,作为改变贵州、精准扶贫、挖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战略地位上,强调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服务大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各族群众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发展方向上,强调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者和接班人。强调尊重教育规律,以育人为本、教师为要,努力办出符合我省实际的现代教育。在政策导向上,强调脱贫致富要从根本上把教育办好,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让贫困孩子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工作要求上,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依法治教,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这些新精神、新定位、新要求,为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各相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二)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为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思路、大方向和着力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对我省教育工作不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开辟了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全省教育系统要

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一方面要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认识到改革发展任务的繁重与艰巨。我省仍然是全国贫困面最大的省份之一,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特别是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等。教育工作必须主动适应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合作等进行全方位前瞻部署,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力,在推动结构性改革、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彰显优势。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人才密集、智库众多,更要为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地要主动调整支出结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扩大教育的有效供给,扎实做好保基本、兜底线、稳人心等各项工作。

(四)积极破解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面临的新难题。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教育现代化具有支撑引领作用,要优先部署、率先实现。从我省外部看,各兄弟省(区、市)竞相谋划教育改革发展,下好教育先手棋,抢占竞争制高点,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努力办出具有地方特色、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从我省自身看,教育总体水平正在努力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要实现教育现代化,还需要不懈努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相比,我省教育领域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

(五)充分应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我省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和整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有些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比较严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特别是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较为滞后。不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择校热”需要进一步化解。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一些学校和地方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影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还不高,高校类型、科类、层次结构不尽合理,同质化现象普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研究生教育规模尤其是博士生教育规模偏小。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大师少。大学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科研能力不够,产学研结合不深,成果转化率不高,开放合作办学意识不浓,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教育治理能力亟待提升,不同层级政府管理职责不够清晰,部门协同推进的机制有待完善,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的渠道还不畅通。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原因错综复杂,必须综合施策、辨证施治。

(六)认真落实教育扶贫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出的新任务。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先决条件,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指出要防止贫困的代际传播,只能通过教育来改变。群众素质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脱贫致富的源动力。扎实推进教育扶贫,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越是贫困地区,越应该重视教育,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家长和学生的共识。目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时刻,更要通过发展教育,大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只有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依靠教育的“托举”,才能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面对这些新精神、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新难题、新任务,要推动全省教育进一步向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新高度迈进,面对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全省教育系统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大判断大思路上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来。必须坚定信心决心,准确把握形势,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发展力量,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以贯之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三、凝神聚力,开创“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省教育工作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聚焦、向与全国全面同步小康目标聚焦。

(一)强化大局意识,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这是办好当代教育的首位要求。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梦凝聚人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共识,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把教育工作摆在中心工作大局中来谋篇布局,要胸怀大局,紧紧围绕政治经济民生、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决策进行部署,为中心任务助力,为全面工作添彩。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各级各类教育的中心任务。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以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推动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有效衔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更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紧扣各级各类学生特点和思想实际,把教材编好,建设好教师队伍,把课讲好,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效果,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广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要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和人文素养,加强改进体育美育工作,确保开齐上好体育和美育课,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和课外文体活动,加大校园足球等体育项目发展力度。立德树人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学校、社会、家庭要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继续抓好教育“四项突破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在解决因学致贫问题上下功夫,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全力扩大资助面,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不让任何一个农村贫困子女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力增加资助内容,免除中职贫困学生的教科书费和住宿费,免除高中贫困学生的学费、教科书费和住宿费。全力提高资助标准,要在以往各类助学金的基础上,为中职、高中、高校贫困学生提供每生每年1000元的扶贫专项助学金,解决贫困学生在校的基本生活问题,不增加家庭负担。要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的同时,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办好农村特殊教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深入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引导高等学校开展农技服务,引导有志于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加入职业农民队伍。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

(四)着力完善机制,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要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要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城乡学校合理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城乡教育资源整合与统筹。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中职学校空间布局,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推进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构建“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交桥,搭建多种途径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区域布局,加大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力度。推进高校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贵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五)重视补齐短板,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针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以县为单位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要加快民族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水平。要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构建对口支援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教育对口支援向纵深发展。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均衡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重点解决一些科研项目“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等问题。

(六)全力提高质量,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全省教育工作今后五年的核心和主线,要贯穿各级各类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和教材质量监管制度,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要以教师为要,夯实教育质量的根基。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全面实施《贵州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落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让更多优秀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要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校教师考核评估制度。要提高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要大力推进科研兴校和科研兴教,加强各级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团队,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

(七)努力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多元化的学校评价机制。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校长职级制,健全教师流动管理机制。要改革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建立购买教育公共服务制度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要支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推进民办学校自主办学,积极推进品牌创建。要多层次推进教育开放合作,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开展人文交流高层次磋商,推动人员互访、留学往来、联合研发。着力编好组织实施好“十三五”发展规划,必须立足省情和教情,正确把握新常态,着眼发展需要,突出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突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科学谋划一批教育项目和重大改革措施,使我省教育“十三五”规划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加符合人民期待。

(八)厉行教育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省教育系统要大力提升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依法办学。要把依法治教,把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落实到教育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全过程。要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加快教育法规规章“废、改、立、释”,加强地方性教育法规建设。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立权利和责任清单制度。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学校“章程”建设。要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建立实体化运行的教育督导机构。要着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让教师带头遵法守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九)加大投入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践证明,对人的投入是最重要的投入,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拨款标准,形成与财力状况、办学需求和物价水平联动的增长机制。教育经费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必须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上做足文章,切实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管理,解决突出问题。切忌奢华,防止浪费,确保把钱用在刀刃上。

最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对意识形态、反腐倡廉、基层党建、舆论宣传、安全稳定、作风建设等工作要紧紧抓住不放松,尤其要把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特别是主体责任这一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党员干部都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各高校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同志们,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上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恪尽职守、决不懈怠,努力办好全省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猴年春节将至,借此机会向参会的同志及全省教育系统干部职工致以新春祝福,祝大家心想事成、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副省长 工作会议上 全省 陈鸣明副省长在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陈鸣明副省长在xx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杨勇厅长在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