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时间:2022-06-28 15: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6篇

第一篇: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安阳市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载体新优势
作者:
来源:《硅谷》2013年第15期

        近年来,安阳市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作为集群培育、扩大招商、产业转型的载体平台,加强规划引导,提升发展水平,产业集聚区综合带动作用和集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优化布局等举措,引导各产业集聚区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确定一个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严把项目入驻关口,不符合主导产业定位、投资强度不达要求的项目不准入驻;
严格按照省政府三规合一总体要求,推进6个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新增规划面积10.25平方公里。

        二是推动链式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各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群培育作为主攻方向,按照主导产业定位和产业链图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动,引进实施了一批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基地型、龙头型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林州装备制造、汤阴食品医药、内黄陶瓷、北关纺织、殷都区钢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破解瓶颈制约。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思路,统筹安排,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区用地需求。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提高融资能力,争取投融资平台建设资金1.8亿元,筹措项目资金9.6亿元。认真落实核定基数、超收全返、一定三年等财政激励政策,先后拨付省市税收返还奖励资金1.7亿元。

        四是完善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引导产业集聚区内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去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内新认定29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积极申请建立中国创新驿站基层市级站点,促进科技成果、研发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我市首批平台服务站在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挂牌成立。去年岷山有色等4家企业晋升国家级高新技术

        企业。

        五是健全服务机制,优化建设环境。对产业集聚区内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进行挂牌监测。积极开展产业集聚区环评审批直通车,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向社会公布环境投诉电话,向监测点企业公布市、县两级优化办领导和督查组成员电话。每半年组织监测点企业对市直14个单位进行测评,对各职能部门进行排序、通报。(来源:安阳市政府)

第二篇: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钟祥培植三大支柱产业 打造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开放先导、差异化发展战略,围绕培植壮大磷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努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财政总收入5.8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26亿元,分别增长26.3%和25%;
三大支柱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达到70%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用战略的思维,谋划三大支柱产业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引导发展。我市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为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培植壮大磷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规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三大产业分别打造成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力支撑。 

  一是发挥磷矿资源优势,建设百亿磷化工产业。钟祥素有“中原磷都”之称,磷矿资源极为丰富,磷化工产业具有很强的品牌和规模优势。依托磷矿资源优势,我们大力实施磷矿石采选、精细磷化产品加工和磷化工业废料循环利用项目,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磷化工业循环发展,形成了以湖北大峪口、鄂中化工、中化建矿业等企业为龙头,以中原磷化、凯龙楚兴、世龙化工等为骨干的磷化工产业集群。2008年,集群内规模以上磷化企业达到43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5家,全市磷化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80.8%。  

  二是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百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发展步伐,我们坚持培植龙头、配套基地、农企对接,引进国内外一批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实力,形成了以中粮祥瑞公司、汇源集团钟祥果蔬饮料食品有限公司、雨润集团钟祥盘龙公司、康辉食品公司、新美香公司、广源食品公司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该集群被确定为省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2008年,集群内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6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4家,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三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经济强市。钟祥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地四大“金字招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以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契机,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引进有较强实力的旅游企业和旅行社到我市投资兴业;
加快明显陵、黄仙洞等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及改造升级步伐;
扎实推进客店旅游名镇创建工作,稳步提高旅游接待和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明显陵、黄仙洞被评为国家4A景区,我市被国家权威机构正式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钟祥长寿文化旅游节”,使钟祥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快速提升。2008年,全市接待游客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2%和54.5%。 

  二、用开放的理念,推动三大支柱产业发展 

  开放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我们坚持以开放为先导,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进了我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是强力招商,引进知名企业。始终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工业经济为中心,工业经济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不断拓展招商渠道,改进招商方式,2008年,全市招商引资总额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已先后有中粮、中海油、德力西、雨润、汇源等6家500强企业落户钟祥,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发挥水果品种多产量大的优势,引进北京汇源集团投资7.2亿兴建钟祥果蔬饮料食品加工项目;
发挥油料生产大市的优势,引进中粮集团投资1.43亿兴建了粮油加工项目;
发挥生猪养殖大市优势,引进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加工企业雨润集团投资2.8亿元,新建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项目。 

  二是狠抓项目,做大优势企业。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责任化”的要求,以百亿产业集群为重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08年,我市开工建设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30个,其中过亿元的工业项目16个。磷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实施了高塔造粒复合肥、合成氨生产线、磷铵及硫酸生产线、硝酸铵和硝酸生产线等项目;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实施了生猪屠宰加工、果蔬汁及蛋白饮料生产、精装食用油生产线、高档饼干生产线等重点项目;
旅游产业重点实施了客店旅游名镇创建、大洪山陈湾温泉—猴王寨景区开发、北山红色旅游开发等项目。通过实施上述项目,一批优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2008年,全市亿元企业增加12家,总量达到32家,其中湖北大峪口化工公司、鄂中化工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三是扶优扶强,培植规模企业。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政策,借助外力进行资源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集中,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带动能力,形成了以湖北大峪口、中粮祥瑞、金汉江纤维素、东风汽车弹簧、钟格塑管、钟厦水泥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对各类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在生产要素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其超常规发展。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净增43家,总量达到206家,实现增加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6.2%;
销售收入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42.2%, 

  三、用良好的平台,引导三大支柱产业发展 

  坚持以园区为平台,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向关联产业延伸,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呈现出企业扎堆发展、集约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建好钟祥经济开发区。认真做好园区规划、布局,集中力量,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先后投入1.5亿元用于钟祥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完成了开发区4.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三环九纵”主干道建设,使园区实现了“七通一平”。目前已有53家企业入园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为主导的三大产业功能区,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8家。2008年,钟祥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8%;
实现销售收入27.7亿元,比上年增长38.7%;
成为我市经济最大的增长极。 

  二是构筑磷化产业带。以胡集、双河、磷矿等乡镇为依托,大力发展磷化相关产业。加快胡集磷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矿区道路整修力度,引导磷化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构筑磷化工产业带,向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磷化生产基地目标迈进。2008年,产业带聚集磷化、运输、包装、销售等配套类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家,实现销售收入49.5亿元,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 

  三是发展特色工业小区和企业园区。先后形成了石牌豆制品、张集香菇、东桥板鸭等特色专业小区,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发挥了较好的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其成为我市工业发展重要的后备力量。同时,鼓励引导骨干企业发展相关产业园区,加快金汉江公司高科技工业园区、新美香公司台湾农民创业园、立业生物循环经济科技园、中磷公司磷化工业园、鄂中化工工业城等一批企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使其成为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四、用优良的环境,促进三大支柱产业发展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没有好环境,招不到大客商。我们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第一要素,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吸纳力。 

  一是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意见》、《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支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实行“减、免、缓、奖、扶”的政策,成立了三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机构,行使规划协调指导职能,服务企业加快发展。2008年,向上争取各种政策性资金扶持1.16亿元,协调落实银企双向承诺资金8.67亿元。 

  二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我们建立了市“四大家”领导包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和工作联系点制度,实行“一个招商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专班负责,一个部门牵头”的“四个一”项目建设责任制。组建43个招商和服务专班,选派29名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到重点企业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从市领导到各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搞好全程服务。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家收费、多家分流”,真正做到了让客商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的“保姆式”服务,形成了一切为了发展,一起服务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和特点,制订了考评细则。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等作为乡镇和相关部门的考评重点,年度考核公开排位,定期通报招商引资情况,跟踪督办重点项目建设,公开评议市直部门,并与单位主要领导考核、任用、评先挂钩,硬账硬结。2008年,市财政拿出600余万元,对表现优秀和贡献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了奖励,形成了推动三大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

2、培训要求

1)保安理论培训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

4) 工作技能培训

第三篇: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关于经济政治论文1500字范文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高是我国政治综合实力的提高。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济政治15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政治1500字论文篇一:《春节假日经济现象探究》【摘要】每年中国都要调整周末以更好的让国民享受各种小长假,因此促使了中国假日经济的发展,而最具我国特色的当属每年春节期间调整的春节黄金周的假期,因此而产生的春节假日现象备受各方专家的关注,与此同时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对春节假日经济的现象进行分析,对相应产生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

【关键词】假日经济;春节;小长假

1.引言

1999年9月,国务院在新《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把春节、“五一”、“十一”放假时间与相连的前或后周末的双休日进行调整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也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黄金周”。[1]经过近十年来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时至今日,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来看,我国目前的节假日安排有春节、国庆节两个七天的黄金周假期,以及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共五个三天的小长假假期[2],这些调整后的假期不仅为上班族提供了可以连休的机会,而且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因此产生了一种经济现象---假日经济。

2.中国春节假日经济的发展

根据《中国旅游学刊》对假日经济的定义,假日经济是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3]其文化特征是休闲与旅游;空间特征是流动与聚合,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1]假日经济主要表现为在假日期间商家大力促销刺激顾客消费,现在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平日攒钱在节假日期间集中购物的习惯,除了法定假日外还有一些西方节日,如情人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加上相关节假日的周末,商家努力地寻找各种节日商机吸引顾客消费。消费者也形成了一种购买心理,新上市的商品等到了节假日期间商家一定会打折销售,如果不是急需的商品可以等到促销期再买。这种集中购物现象的产生正是源于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而调整假期政策的实施,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说到假日经济,不得不提最具其代表性的春节黄金周假期。中国的春节创造了很多全球瞩目事件。例如,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春运”,新华网报道称,2001年全国春运共运输旅客16.6亿人次,2012年春运期间共输送旅客31.58亿人次,十年几乎翻了一倍。[4]同时还有全球最多人观看的电视节目“春晚”,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直播吸引了7.7亿中国观众收看。这些事件的发生缘于春节在中国人心中所蕴含的特殊文化意义,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个全家团圆、祈福新年、欢乐庆祝的好日子。辛苦工作了一年的中国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返回家乡和家人团聚,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带上礼物去走亲访友送上最真挚的新年祝福。春节不仅仅给人们带来团聚和快乐,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春节期间产生的假日经济现象也愈演愈烈,尤其是和春节相关的文化衍生的产品更是销量极佳,如春节辞旧迎新时必备的烟花炮竹,全家齐聚共享的年夜饭,给孩子以祝福的压岁钱以及走亲访友所带的礼品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要趁着春节来分一杯羹,不少的电影也都特意安排在春节期间放映,美其名曰贺岁片。中国春节期间收益最高的行业当属零售、餐饮、交通、旅游和文化行业了。

3.零售、餐饮、交通、旅游、文化行业春节创佳绩

3.1 零售业

每年春节商家都会围绕本年的生肖提出一些喜庆的促销主题。2013年的蛇年春节,商家提出了金蛇迎春、蛇舞新春、快乐购物、欢庆新年等主题,大打购物节、年货节的促销牌,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根据商务部检测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期间自大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5390亿元,其中郑州百货大楼商场的销售增幅在30%以上。[5]同时,蛇年的春节农历初五正好是西方的情人节,两节相遇,不仅惠及了增加浪漫气氛的花卉市场,也让金银珠宝等首饰市场迎来了消费高峰。除此之外,一些时尚数码产品开始走俏,例如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单反相机等电子产品也开始成为年货“新宠”。

3.2 餐饮业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外出就餐已经越来越平常。春节期间朋友亲人聚餐,公司庆功聚餐,到饭店去吃年夜饭等,令春节期间大大小小的餐厅每天都高朋满座,经常出现客人排队等候就餐的情形。2013年春节餐饮业的收入出现了高中低档饭店收入分布冷热不均的情况,很多群众都响应党中央提倡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口号,减少或者取消了在高档饭店预定的年夜饭,改为家自己做年夜饭或者去中档饭店用餐。高档酒店的餐饮消费遇冷,中低端餐饮还得依靠促销争抢客源。《国际金融报》根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抽样监测报道称除夕上海年夜饭增长23.4%。但受经济环境及三公消费减少影响,今年年夜饭价格涨幅为近年最小。而曾经一些五星级酒店打出的万元高价年夜饭,今年集体遇冷。[6]

3.3 交通业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3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水路平安运送旅客约31.4亿人次。其中道路旅客31亿人次,同比增长8.8%;水路旅客4250万人次,同比增长0.14%,因此中国的春运被称作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同时,2013年春节是我国小客车免费通行高速政策实施的第二个假日,期间全国收费公路(海南、西藏除外)累计免收7座及以下小客车通行费39.32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海南、西藏除外)免收通行费38.13亿元[7]。可想而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又拉动了与之相关的石油、住宿、餐饮、汽车等行业的销售。

3.4 旅游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国人过春节不仅仅局限于一家人吃饭团圆这种传统的模式,外出旅游过年也越来越受国人欢迎。北方的居民到南方去过个温暖无雪的春节,南方人到北方领略一下北国白雪皑皑的春节景象,甚至全家出国旅行欢度佳节。春节黄金周不仅带动中国国内的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3.5 文化业

现在过春节大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感觉没意思,不知道春节该做些什么,很多行业都歇业休息,没有地方可以去玩儿,放假一周全部呆在家里也会觉着无聊。看电影本来就是和朋友一起消磨时间的不二选择,加上明星效应,多方宣传,精明的商人也抓准了时机,将电影放在春节前后上映,名曰“贺年档”来分一杯羹。KTV也是颇受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但是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春节期间几乎是家家爆满。现在各地政府都在设计一些和传统春节庆祝相关的大型活动,如开封市区就有两个景区在办庙会,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和万岁山大宋年文化春节大庙会,不仅为景区增加了收入也丰富了民众春节期间的休闲文化生活。

4.春节假日经济存在的问题

春节黄金周拉动了内需,让我们看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和实力,但与此同时也产生各种各样的春节假日经济问题。首先春节期间的疯狂消费给上班族带来了压力,随着通货膨胀,过春节的花费年年上涨,为了过节买年货,请客吃饭,娱乐消遣等等样样都花钱,所以有人说中国人过春节的消费观是“节前疯狂花钱,节后拼命挣钱”。就连给小孩子发的压岁钱也是水涨船高,见人给一百块钱压岁也成了起步价,有些年轻人刚工作,过年也不敢回家,一是路上交通太拥堵,甚至买不到车票回家;二是回家过年囊中羞涩,没钱孝敬父母,没钱给孩子发压岁钱,春节期间物价偏高,没钱出去社交,或者说无力承担社交的费用。

其次,春节期间外出消费服务质量比平时要低,比如餐饮业,一晚上要招呼好几桌客人吃饭,工作量比平日里多出了几倍,服务员精神不振,照顾不周已经是屡见不鲜。外出旅行过年的人也多有抱怨,比如三亚出现的宰客现象,景区人满为患,景色看不到,到处都是旅行者,旅行质量得不到保证,年也过的不舒心。

第三,春节期间的交通太过拥堵,大部分人都要返乡过节,到处都是一番车水马龙的景象,大街上行人接踵而至。需要乘坐火车回家的人更是苦不堪言,前些年是要早早去火车站排队买票,现在是不停的打电话刷新网络想法买票。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的确是给大家节省了回家的费用,但是高速也瞬时成了低速路,事故、堵车现象频频发生,让人感慨还不如正常收费的好。

5.解决春节假日经济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春节假日经济现象是我国典型假日经济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节日期间交通、旅行、服务业等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呼吁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春节期间多加开几班守时准点的列车,多投入一些高质量的客车帮助旅客更安全快捷的到达目的地。各地的旅游景区和景点应加强假日期间的管理和引导,可以在景区和地方旅游网站上提前将可容纳的游客数量公布出来,甚至可以采用预约制度,让即将到本地旅行参观的游客提前预约订票,限制进入景区的人数,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旅行参观质量。

为保障假日出行者的利益,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商品明码标价,让旅游者买的放心,将投诉、求助热线电话公告在显而易见的地方,旅游者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同时准备出行的游客也要提前做好计划,避免到人多的景区去,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一定要考虑到节假日可能会出现的人潮高峰期,最好能够避峰出行。

因此,假日经济不仅需要商家能够抓住商机,多方宣传,更需要商家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和购物需求,不能盲目促销,不顾及消费者购买时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假日经济更健康,稳定的繁荣下去。

参考文献

[1]于佳.假日经济 几多欢喜 几多忧[J].财经界,2012.

[2]张苏阳.“假日经济”的经济分析[J].今日南国,2009.

经济政治1500字论文篇二:《浅析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法问题》[摘 要] 发展循环 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形式,其实施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在循环三大原则。在经济法背景下提出循环经济相关经济法问题,并从国家推动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以及 社会参与机制三个角度来应对循环经济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法 发经济学 应对机制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 衷。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真正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性社会。循环经济是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将发展经济中的因素纳入一循环系统, 通过充分利用系统中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最优化分配,从而获得经济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而发展循环经济除了政府支持鼓励,在法律上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政 策,经济法兼具了指导性和国家法律的强制性,是循环经济有效进行的合法保障。所以,从经济法角度对发展循环经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国更好的 实施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概述

1.循环经济的含义

自然 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平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质疑,随着发达国家逐渐将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都提高了我国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加快了实现循环型社会的步伐。

循环经济的理念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之后便有许多学者运用经济学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问题。在世界银行关于循环经济 的一篇 报告中指出对循环经济很难确切的做出定义,目前,经济学家也无法给出统一的定论。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即是一种生态循环,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在 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2.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循环经济实施和运行要遵循三大原则,即实现“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三个原则。三大原则的实现则是循环经济内涵的最好诠释。

首先,减量化原则。自然资源的量相比较人类的欲望来说,十分有限,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减量化原则就是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来提高 资源利用率,同时倡导节约型的消费理念,不仅减少资源的消耗,也降低了废物污染的排放。所以减少物质量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它一方面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索 取,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生产制造对环境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如国家设计买车补贴来鼓励消费者选择购买排量小的轿车,通过政策诱导、媒体宣传来转变人们传统的消 费观,而消费者的需求改变则带动轿车制造厂商的战略实施和市场定位,从源头抑制资源的过度消耗。

其次,再利用原则。此原则其实是减量化原则的另一方面体现,即努力发现开发资源、物品所具有的不同作用,从不同方面进行利用,不但可以提高资 源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其他同样功能物品的生产,从而较少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如通过介绍一次性用具的不卫生性,倡导消费者选择使用寿命长的物品,使用寿命延 长一倍,物品制造所消耗的资源就减少一半。对于企业而言,通过规模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制造设备的折旧以及相关原料的再利用来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三,再循环原则。此原则即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企业可以通过回收一些废弃物品,从中提取可用原材料资源或次级原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重新开采消耗,如废纸的回收可以再制造出再生纸,这为原料的开采节省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如富阳市造纸厂的一名负责人说,若不用废纸再生,单纯用原生纸浆, 富阳山上的树木一年就会被砍伐完。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同样也是为了节约资源,随着技术更新的加速,我国电子消费呈现快餐式消费,尽管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 造成了环境巨大的负担。因此,再循环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原则。

二、经济法背景下循环经济的问题分析

1.经济法的价值分析

循环经济的实施除了要加深每个企业以及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还需要必要的保障措施,来确保循环经济的有效实现。法律的价值是实现正义,而与循环 经济相关的立法政策就是将将循环经济在形式上的公平转为实质上的公平,它是循环经济合法化实现的工具。循环经济下,就经济法来说,它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工具性价值则在于实现经济安全、社会公平、整体效益和经济自由。

根据每个经济学家古斯曼等人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一个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发展呈现 倒U形变化,即经济最初的发展以过多的消耗资源为代价,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高,而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反过来治理环境。而人造自然和天然生态无法比 拟,所以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而经济法的作用就是通过必要的强制手段来实现国家市场规制的完善、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有形手 ——政府干预的正面作用来控制并减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让倒U形的坡度变得更为平缓,不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

2.经济法背景下循环经济的问题

从经济法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指定有效指导并给予循环经济法律保护的相关政策条例,相对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循 环经济起步较晚,与之相应的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仍存在不足之处。在经济法背景下,对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即将经济系统分为宏 观经济系统、中观系统问题和微观系统问题。三个层次从范围上看依次从整个国际市场或国家缩至地区再到单个经济个体。循环经济的实现就是使得自然的资源和能 源在经济系统中实现内部循环以及系统之间循环。经济法即从不同层次构建相应的法律条例并给予指导。

第一,从宏观经济系统来看,经济法面对的是整个大系统内的资源的消耗,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经济法相关法律来约束或指导整个大系统的经济 发展,使得资源的利用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为在宏观经济系统层面看循环经济,要是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一方面需要减少资源 的消耗,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资源、新能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构建完善的循环系统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化、长久化。这就要求经济法根据三大原则的要求,提 出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循环经济上的意识,主动进行资源再利用、回收循环,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普及到整个国家。而目前,我们国内没有对与回收 和利用、发展资源循环技术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产、设定明确的资源利用标准、循环经济的明确规范进行确切以及强制性的规定。这使得循环经济的实质性转换得不 到合法化的保障,缺乏具体化的实施细则,使得循环经济的相关经济法规不够完善。

第二,从微观经济系统来看,它建立的经济法是针对具体的经济个体,即对企业而言的具体规范条例。企业作为一个单个的系统,也涉及到输入和输 出,从原材料的购买、产品的制作,然后到产品的销售运出以及相关利润的产生都涉及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如造纸厂在纸产品产出之前要消耗纸浆,纸浆则可来自 于废纸的回收也可以利用原生木浆,其次还要消耗煤炭能源来产热产汽,接着还有造纸后的产生的废气废物,造成的污染。这都要求经济法的制定要细致化,可以针 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不同的资源采购、利用指标,以及污水、废气的排放标准。而现存的法律很多,但过于笼统、分散,不利于涉及到每个环节。尽管涉及到资源 开发利用、节约使用、废物的再利用问题,但未具体为每个行业划分标准,对每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约束性性不一致,有失经济法所要体现的公平性。而国外则设立 的较为具体如《废旧汽车处理条例》、《电子废物和电力设备处理条例》等。 第三,从中观 经济系统来看,它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系统之间,具备了两者所不具备的特质,它没有像微观系统细致到每个企业,也没有宏观层面那样广泛,它是 针对地区性 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制约。中观层次内,微观的范围扩展到一地区的经济个体集合,使得系统内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构更复杂化,其不仅要考虑单个企业的 消耗与产出的比值,还要考虑整个地区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的产生。而相比较宏观经济系统来说,中观经济系统下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制定更为具体,针对了地区的 特质,将总的指导性条例分解为可实施、促进当地实现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但与微观层面相对应的经济法制定的问题类似,目前,没有单个地区针对自身的地区特 点、行业特征制定相应的经济方面的政策,而是采用宏观层面的相关经济法规,不能体现中观经济系统下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实现、艰巨了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共 同获得等优势,使得经济法的价值不能更好的凸显。

三、循环经济中经济法问题的应对机制

针对循环经济中相关经济法方面出现的不足,可以从三方面构建完善的经济法,创建和谐的法律化 环境,构建利于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保证机制。这三方面即在经济法背景下,建立国家推进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 社会参与机制。

国家推进机制即从宏观视角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经济法在这里是面对整个国家,所以相关经济法的制定更多体现的是指导性,让地区和 单个企业有总体性的方向。一来循环经济的出现比国外来的晚,大众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清,政府通过经济法的清晰界定循环经济,让个体和企业了解循环经济的 大致情况。加大可持续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于减量化生产、资源再利用、循环利用的意识。当然实现循环经济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一方面由政府承担,这 体现在政府在制定经济法中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在经济法推广实施过程中的费用等,这些成本的付出,不会引起个体层面的反对,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地区以及 的人类的好处大家都有所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在实现循环经济中也要消耗在原来生产成本之外的成本,如更新生产设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加污水废气等无效 益环节的费用,在短期内来看是增加企业的负担,尽管利用整体循环经济的实现,但对于企业而言似乎短期看不到收益,这就降低了企业履行相关条例的积极性,甚 至有些企业选择逃避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这就需要利用经济法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其具有的强制性。通过制定明确的企业规模、效益实现率、具体污染处理承担的指 标,来约束企业完成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政府的执行力度就是整体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保障。同时,在强制性的约束性,政府还可以利用一些奖励措施,如技术含量 高、污染小、实现生态循环系统、开发废物利用技术的企业进行物质上肯定,也可以给予 财政优惠等奖励,提高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济法视角下,市场调节机制的内涵是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调节资源配置、引导资源配置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发达国家运用的与经济法相关 的市场机制,我国可以借鉴,针对国内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设立相应的经济制度。如收费制度,企业生产会对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污染,国家或地区根据本国以及 当地的情形,参照国家经济法相关条例应设立污染超过法律规定企业要承担的排污费用。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清晰的排污标准,不管是在排污量还是在污染浓度上都 要有明确的规定,并设计合理的收费计量方法,将企业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损失转化为实质性的承担费用上;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切实加强监督,加大监管力度, 不要让污染超标的废物再流进自然界,也要及时对违法、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个体企业进行惩罚、 教育,从而真正控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市场机制除了收 费制度以外,还可以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押金制度,国外已有成功案例的如环境损害 保险金以及环境保护基金等都值得我国借鉴。

最后,就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消费者处于价值链的末端,但却最终影响着价值链的源头,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生产,所以转变传统的消费观是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本质要求,只有整体消费观的提升,人们对循环经济、绿色消费的倡导,才能最终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构建于循环经济相关的经济法律 时,需要考虑如何有效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度。而消费观念的提升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可通过多方面实现。如企业可建立群众监督机 制,即公众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对当地的企业或消费者有关的企业的行为、社会履行度进行监督,如企业排放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公众可以通过法 律途径进行检举;公众还可以通过诉讼机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企业的生产对环境造成危害时,不论是噪音还是污水废气的排放过量都会影响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公众就可以进行诉讼,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弥补了政府监督上出现的不足和漏洞。此外,政府还可以让公众参与环境法律、经济制度的制定,如进行举办公 民监听会、论证会,征求经济法设立的相关企业、专家以及公众对经济制度的合理化给出意见,实现经济法设立的民主化。

参考文献:

[1] 王益恒.关于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 统计,2005,(8)

[2] 周玉梅.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2004,(2)

[3] 王璟,何树亮.经济法语境下的循环经济[J].黑河学刊,2006(1):34-38

[4] 陈为旭,张济宇.浅析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9(1):81

[5] 黄茂钦.会构建的经济法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

经济政治1500字论文篇三:《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分析》【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像其它理论一样是不断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以知识、科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创造的。应从市场经济共性的角度看待失业、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劳动力商品等。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市场经济 失业 经济危机 两极分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来自于现实,同时又应该能解释和服务于现实。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解释现实,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着不少令人困惑的地方。其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像其它任何理论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列宁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只是总的指导原理”,“因此我们愿意在我们的报纸上登载有关的理论问题的文章,请全体同志来公开讨论争论之点”“鐾于此,笔者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观点谈点个人的认识。

1.价值理论:是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还是坚持以知识、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出了“剥夺剥夺者”的合理性。于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被政治经济学教材看作科学的不可动摇的价值理论,甚至把劳动价值一元论作为衡量其它价值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彻底否定生产要素价值论。有人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得出“两个必然”的理论依据,似乎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就否定了“两个必然”。那么,是不是有了劳动价值论才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才有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不是的。劳动价值论只是用于解释两大阶级对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原因的一种理论,没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要遵照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所以,不必担心不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就会产生否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情况。

其次,马克思是不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者?不是的。他除了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外,还认为管理、科学等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生产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孰是说不仅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经理的管理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还认为,随着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商品从直接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的共同产品。在“总体工人”剩余价值生产中,“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进一步说明了不仅工人和资本家创造价值,知识、技术等也在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清楚表明的观点。

第三,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生产要素价值论者,但每个人所强调的重点不同。马克思则特别强调劳动,而把管理、科学技术等放在次要地位上,更把物的因素看作不创造价值的不变资本。但任何人却不能以此作为彻底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理由。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主张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法国的加罗迪也在《抉择》中强调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抛弃劳动价值论,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但这些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现象也间接说明,在创造价值的各生产要素中,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变化,劳动已不起决定作用,而让位于科学、技术等。特别是我们已承认的知识经济的出现,更说明了这种变化。在工业经济时代是以资本、劳动为核心和主体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以知识、科技等为核心和主体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在落后国家人们的劳动小时比发达国家多得多的情况下,为什么创造价值的能力却比发达国家小得多呢?用人们所熟知的劳动价值论是解释不清的。同样,单用知识或科技价值来解释也是不行的。因此,用知识或科技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坚持以知识、科技为主体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取代以资本、劳动为主体的生产要素价值论

2.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还是市场 经济共有的人口规律?

现有的教材普遍引用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失业(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这样的观点显然与现实完全不符。我国不是也存在着大量失业人员吗?马克思 写作《资本论》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例证,具有普遍性。马克思说:“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 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的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因为“工业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侣此,首先下面这个结论应该是成立的,即马克思关于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人口规律的观点,应该理解为是市场经济的一般人口规律;其次,马克思不可能预测到现实的 社会主义还存在市场经济;第三,由于我们现在才搞市场经济,失业现象相对于历史上的英国来说只能是“未来的景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因此,失业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它是商品经济 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与社会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存在,社会主义也存在。这种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分析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等。

3.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还是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

现有的教材认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规律表现为,在资产阶级这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涌现出掌握着巨大资本的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同时,在无产阶级这一极,则是失业和贫困的积累,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也就是说贫富两极分化。这是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大家都认为邓小平正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消除两极分化”本身意味着,邓小平承认在我们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之前,客观上存在着“两极分化”,否则也就用不着消除了。其实,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着市场经济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的道理。客观的发展逻辑是: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起生产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极分化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共同富裕“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也可以说,“两极分化”是最终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条件,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4.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还是市场经济共有的正常生理现象?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还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

现有的教材都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它根源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 企业生产的有 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并且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制度的不治之症。对经济危机的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

首先,所谓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是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甚至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与之并存的多种所有制结构,不存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成熟的全民所有制,因而也不存在适合社会化生产的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成果的按比例进行生产的利益主体,因此与生产社会化相对应的占有形式,也只能是多种形式。局部占有与私人占有同时并存。生产社会化与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矛盾的两方面的表现在我国同样也是存在的。这些矛盾不及时处理,激化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生经济危机。总之,生产社会性与生产成果局部或私人占有的矛盾及其表现,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应该理解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只要市场经济存在,这个矛盾及其表现就存在。因而也就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性,与社会制度无关。不能把经济危机看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现象,更不能看作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它是市场经济扩大再生产、台阶式发展的重要环节。

其次,我们应彻底改变消极看待 经济危机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条件”是商品生产。否定了商品生产,也就否定了“世界市场危机”。“论证不可能有危机的办法就是,忘记或者否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前提——产品作为商品的存在”,“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形式”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或资本主义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准确点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么,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商品经济的伴侣,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商品经济 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因此,消灭了经济危机,也就等于消灭了市场经济本身。

经济危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以暴力方式强制恢复市场经济已失去的平衡,使生产得以照常甚至更大规模的发展;促使生产和资本集中,促使生产的 社会化程度,从而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实行 计划生产,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当然经济危机也有消极作用,比如引起资本的破坏;工人失业增加,生活贫困等。但是,从 历史发展来看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否认了这一点 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不过既然有消极的影响,那么也就必须引起重视,目的只在于减轻“痛苦”,而不是消灭,也不可能消灭。经济危机带来的“痛苦”,是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副产品。就像人有很多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给你带来烦恼和不安一样,你不能消除它,消除了,你也就不正常了。总之,教科书必须从正常生理现象的角度来分析和揭示经济危机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否认或批判,那么一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这种“生理现象”,人们将不知所措,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的现象,还是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

现有的教材大都认为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能定期出卖劳动力;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因此,有人认为现实的 中国劳动力不是商品。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我认为马克思讲的两个条件只适合自由资本主义。但谁也不会否认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力仍然是商品,那么它是否符合马克思讲的两个条件呢?不符合。尽管劳动者仍然有人身自由,不过雇佣形式发生了变化,二战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后,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 企业一改过去定期雇佣制为终身雇佣制。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再也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不仅 工作日大大力缩短,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拥有财产,拥有在我们看来还是一种理想的超过小康水平的生活条件。其实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已不复存在。

那么,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不能也不应该自由资本主义一种条件,垄断资本主义又是一种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实事求是地讲,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都是市场经济。劳动力始终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接受市场调节的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只要有市场经济存在,不管工人雇佣形式是采取定期雇佣制还是终身雇佣制,也不管工人有无形式上的财产,他只要靠不断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己及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劳动力就一定是商品。就是说,市场经济是工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这种分析也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内容。有人认为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劳动力商品,就意味着否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企图在否定劳动力商品的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马克思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思考。马克思指出:只有劳动力是商品,“商品生产才普遍化,才成为普遍的生产形式,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但也只有这时,它才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

说雇佣劳动的介入使商品生产变得不纯,那就等于说,商品生产要保持纯粹,它就不该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和雇佣劳动的存在对发展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决定意义。被马克思否认的市场经济我们现在还搞,作为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商品我们要加以否定,搞“纯粹”的市场经济,那就太幼稚可笑了,或者是自欺欺人。

第四篇: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立足新起点 打造新优势 再创新辉煌

李君;;

【期刊名称】《吉林人大》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正>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是朝阳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唯一平台,肩负着全区经济强区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朝阳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经过五年多的开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园区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经济

【总页数】2页(P.42-43)

【关键词】朝阳区委;经济发展;工业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引进投资;引强;创造环境;投资动态;土地整理;新城开发

【作者】李君;;

【作者单位】长春市人大;代表、中共长春市朝阳区委常委、朝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再创新辉煌——玄武国税2008巡礼 [J], 玄轩

2.立足新起点 增创新优势 再造新辉煌:“广船国际”企业战略刍议 [J], 何朔霞

3.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奋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J], 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 [J], 王天凯

5.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写在四川油气田建成千万吨级大油气田之际 [J], 李鹭光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五篇: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阿里组织架构大调整 张勇打造新数字经济体 摘要: 据Eastland统计,阿里在过往12个季度云计算业务总亏损达到24.9亿元,其中有10个亿为2018年前三个季度期内。

阿里的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数字经济时代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轮廓。

11月26日,阿里集团CEO张勇发出全员公开信。一向不囿于既有之地的阿里,正在加速组织裂变: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加强技术、智能互联网的投入和建设;天猫升级和裂变为大天猫,为未来5年到10年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充实领导力量,全力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在这轮升级中,阿里期待挣脱惯性,保持组织上升的动力。而在这场面向未来的排兵布阵后,直接向张勇汇报的中高层“话事人”将达到30多位,权力进一步向张勇聚拢。张勇的“嫡系”天猫和新零售的地位也再次提升,这标志着阿里正在进入张勇时代。

未来的阿里,想要圈住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消费场景,赋能更多的商家,将人、货、场融于一体。张勇顺势勾勒了这番图景:从实物电商到数字电商(大文娱、到新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务,阿里要打造一个相互协同、不断扩张的“数字经济体”;同时不断完善金融、物流和云计算等基础设施,为这个经济体提供越来越强大的“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自今年10月腾讯调整架构后,阿里、华为等科技巨头企业参与的‘toB’战役已经走向公开化。” 互联网资深分析师丁道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互联网竞争的焦点正式进入下半场的产业数字化赛道。

新使命 在张勇于10月31日发布的2018致股东信中,他认为,阿里巴巴集团服务全球超过6亿消费者,满足其跨场景的不同需求,同时更在形成一个独特的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使命,这一基础设施正是“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

从阿里巴巴此次的组织调整方案中来看,此次调整后,阿里云将全面结合阿里巴巴过去几年实施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机器智能计算平台、
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构架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向全社会开放,为全社会服务;此外,隶属于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则进入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由张勇直接指挥;而裂变为“两群一部”的大天猫平台将在超市及进出口业务方面,加码新零售的线上线下融合。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为整个商业社会构建“商业操作系统”的宏图下,正将曾助力阿里突围“IOE”成本“生死”关卡的阿里云,以及脱胎于淘宝网、作为连接品牌商家的天猫,分别构架为商业操作系统的底层基础设施和前端,加速扎入数字化经济时代。

事实上,早在阿里云于2009年成立之初,马云就曾预见性地发现,云计算的价值比一开始想象的要大得多。“云计算系统可以制造出一种具有极强弹性的计算力,一方面可以为阿里巴巴添置家当,另一方面还可以批发零售给无数中小企业,为世界建设一整套基础设施。” 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叶国晖在近日出席的峰会中也表示,未来天猫的定位是全球品牌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也是整个阿里新零售的主力军。这意味着天猫将进一步成为阿里巴巴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核心平台。

阿里巴巴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天猫三大板块的划分是进一步明晰内部各业务的界限,但更为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商业操作系统的打造,以实现类似于盒马等创新数字业务的可复制性。可以看到的是,阿里巴巴此次的组织调整中也进一步在天猫平台上嫁接其庞大的新零售生态。

据调整方案,商超作为新零售的重要布局,未来天猫超市事业群将整合原有天猫超市和淘鲜达业务,并和阿里大生态内的大卖场、超市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此外,阿里还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整合B2B、淘宝和天猫等的技术力量,形成统一决策,为全面实现新零售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暗战 “商业操作系统”的打造必然有助于阿里圈定更多的消费用户和消费场景,但阿里组织架构调整或许还源于其正面临着更多B端业务抢食者以及新的电商竞争者的两面夹击。

在阿里宣布组织构架调整的两个月前, BAT中的另一巨头腾讯也高举“扎根消费互联,拥抱产业互联”的大旗,校转航向,构建了一个由技术驱动的、以
腾讯云为核心的全新B端阵地—在原有的七大事业群基础上,整合内部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地图、医疗、物联网、智能平台等业务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事实上,自2017年新零售元年开启后,仅在零售领域,腾讯凭借支付业务和“资本+流量”的优势,在零售线上线下数字化融合领域已经打造出一个以京东和永辉超市为主要抓手的新零售大版图。而腾讯最新披露的2018年Q3业绩显示,其季度营收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其中在游戏主业趋于平缓时,涵括支付和云服务的其他业务以54%的营收贡献率成为腾讯业绩“震荡”中的一大亮点。

孵化于阿里内部的阿里云在历经近10年的发展后,不仅与亚马逊云(AWS、微软云同为全球三大laaS供应商之一,在国内也拿下了近半的市场,亦是阿里巴巴各项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业务,几乎每个季度保持着100%的增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纵览阿里云过去十几个季度的业绩情况,其营收虽然在2018年Q3季度增长至56.7亿元,但其增速呈现下滑趋势,而其亏损则呈现加速趋势。据Eastland统计,阿里在过往12个季度云计算业务总亏损达到24.9亿元,其中有10个亿为2018年前三个季度期内。

此前多家研究机构就曾分析,在中国市场中,阿里云一家独大的局面尚未确立,腾讯云、华为云和中国电信(港股00728的天翼云等仍有机会后来居上。当腾讯云加大马力抢夺B端风口时,阿里云的此次调整或许也意味着阿里不得不应战。

除了B端业务竞争加剧以外,阿里巴巴的危机之感或许还来自于暗流涌动的电商领域。2018年电商江湖风波再起,原本以阿里和京东两强争霸的格局,在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下,演变成为“三国杀”。拼多多深耕“五环外人群”,在过去的一年里,阿里与拼多多的阻击之战也早已打响。

在今年3月份,淘宝就曾推出特价版手淘,对拼多多发起正式阻击,在该版APP中,无论是“限时秒杀、0元免单”,还是通过邀请好友领红包等社交玩法均被外界视为对标拼多多。此外,在“双11”之前,拼多多创始人达达在朋友圈斥责阿里逼迫其平台上的品牌商家“二选一”,虽然阿里方面予以否认,但该事件也被外界解读为这是阿里在如法炮制此前对京东的制衡之法。


然而,仅在宣布组织构架调整三天后,阿里对拼多多的阻击之战再次升级。11月29日,淘宝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天天特价升级为天天特卖,在低价的噱头之外,阿里将杀入拼多多C2B供应链的腹地,以“C2M”的方式针对中小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

按照淘宝披露的信息,相比拼多多C2B“集中需求+产地直销”的模式,阿里的“C2M”构建在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等基础设施之上,并且根据阿里巴巴所积累的数据对产品销量进行预测,从而对产品制作流程、产能等作出更合理的判断。按照规划,未来3年,天天特卖将改造1万个中小型工厂。

但不可忽略的是,通过供应链改造已扶持了不少“拼品牌”的拼多多,其号召力不容小觑。据了解,成立仅三年,如今拼多多就能以年订单逾3000亿元、年活跃买家近4亿的高速增长态势,快速逼近阿里巴巴的6亿活跃用户。

未来双方的“恶战”在所难免。


第六篇: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作者:刘婷婷[1]作者机构:[1]济宁学院出版物刊名:中国集体经济页码:12-13页
年卷期:2018年第7期
主题词:数字经济;经济发展新动能

摘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经济新动能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在总量、创新能力、产业发展和监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需要加大投入,强化信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大数据与云计算战略,注重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布局,同时重视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效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能。

推荐访问:优势 数字 打造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500字论文 发展数字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