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10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1000字4篇
【篇1】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1000字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
专题发言稿
四个自信”是历史证明能带领中国走向成功的,坚定“四个自信”,最终能带领我们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在工作中要时刻自信,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最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发展过程中应高举的理论思想。‘四个意识’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意识”的话语振聋发聩,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广大党员自觉践行党员标准,更好规范言行、严格自律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坚定”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坚定正确的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选择不正确,再美好的梦想都将无法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为此,我们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与方向。
理论自信弘扬中国精神。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不仅在于物质财富的丰裕,还应有民族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没有共同精神力量支撑的民族不可能自立,没有共同精神力量支撑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富强。
制度自信凝聚中国力量。制度自信,必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只有加快建立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正能量。
文化自信激发不竭动力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当代中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愿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增强“四个意识”
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所以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纪律和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增强大局意识。总布局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所以需增强大局意识,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
增强核心意识。没有核心、主心骨,就是一盘散沙,能做的事情就微乎其微。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定和部署;
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增强看齐意识。看齐本质要义在于树立标杆、规范行动。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切实做到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为党服务、为党分忧。
【篇2】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1000字
如何坚定“四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自信的命题,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
何以自信?
首先,自信来源于伟大的实践,这是我们能够自信的底气所在。
其次,自信来源于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三,自信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自信”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的命题。为什么要提出文化自信这个命题?为什么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话说得很清楚,就是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第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兴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第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
“四个自信”应该信什么
第一,道路自信,就是要坚信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的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光明的,是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
第二,理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大意义,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根本内容。
第三,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一论述,既体现了坚定的制度自信,又蕴含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第四,文化自信。就是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倍加珍惜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如何坚定“四个自信”
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继续前进的根本保证。
首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第二,必须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第四,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五,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领导是根本、是关键,离开党的领导,一切自信都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篇3】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1000字
为什么要增强四个意识?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向全党提出了谆谆告诫: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为什么要增强“四个意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有忧患意识,才有清醒头脑;
有创新意识,才能奋发有为;
有宗旨意识,才能人民至上;
有使命意识,才有政治本色。自今日起,本报评论部刊发系列文章,以推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更好地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一、有忧患意识,才有清醒头脑
彼岸的曙光已经显现,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景只有几步之遥。但是,这“几步”,不是闲庭信步、水到渠成,而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跨越”、从量变到质变的“惊人一跃”。今天,我们引领的是一个与世界联系空前紧密而又承受巨大压力的新兴大国,治理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相互叠加的转型社会。在忧患中清醒面对现实,在忧患中探索改革创新,在忧患中体验人民疾苦,在忧患中敢于担当使命,才能不断激发攻坚克难的力量。
随着被称为“全球最重要政治会议”的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党再次以“忧患意识”作为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从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到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在巨大成功面前,我们依然保持着清醒头脑。
这种深深的忧患,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传统的民族来说并不突兀,但在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中、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光环下,一些党员干部容易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忽视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模糊了今日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淡忘了繁荣背后的“不测之忧”,忧患意识突出地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钙质。
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倍加自豪而又倍加清醒,十八大报告把成绩讲够,也把问题说透,展示出观察和思考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务实视角。虽然我们有着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但人均GDP在世界排名靠后;
虽然城市的夜景日益璀璨,但不少边远农村依然为温饱发愁;
虽然我们党涌现了从焦裕禄到沈浩等一大批优秀干部,但“表哥”、“房叔”等不时浮出水面,引发着公众的反腐焦虑。
正是从无数个这样忧乐并存的时代片段中,我们才能更加真切地理解国情的“三个没有变”,更加深切地感受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更加清晰地辨别当今中国在历史坐标系中的真实位置。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站在十八大的历史节点上回望与瞩望,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彼岸的曙光已经显现,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景只有几步之遥。但是,这“几步”,不是闲庭信步、水到渠成,而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跨越”、从量变到质变的“惊人一跃”。能不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创新动力重启经济引擎?能不能彰显公平正义,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破解一系列民生难题,让百姓的幸福指数再上一个大台阶?能不能避免脱离群众这个最大危险,巩固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地球上最大的政治优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挑战。今天,我们引领的是一个与世界联系空前紧密而又承受巨大压力的新兴大国,治理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相互叠加的转型社会。大国崛起的烦恼、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困惑,历史和人民向这一代共产党人提出的,是一道道改革发展的“攻坚题”。
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今天的共产党人,尤其需要在心灵深处时刻鸣响警钟。在忧患中清醒面对现实,在忧患中探索改革创新,在忧患中体验人民疾苦,在忧患中敢于担当使命,才能不断激发攻坚克难的力量,用好发展的历史机遇、抓住改革的时间优势、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居安思危、勇于进取”成为一个党、一个民族最为激昂的时代乐章。
60多年前,我们党以“赶考心态”登上历史舞台,唱响忧患意识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
30多年前,“开除球籍”的焦虑压在国人心头。今天,当我们与百余年来无数中国人千呼万唤的复兴梦想如此切近,“决不能掉以轻心”的告诫依然有如黄钟大吕,鞭策着8300多万共产党人:只有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才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有创新意识,才能奋发有为
“中国的独特性”也对我们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挑战。信息化时代,问题出现的放大效应愈益明显,留给政府解决问题的时间越来越短,社会公众的期望越来越高,敦促政府付诸行动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个带领世界1/5人口迈向现代化的世界最大执政党,能否在“挑战—应战”中锤炼更强大的“核心领导力”,同样需要增强创新意识。
一曲优美的“航母style”,向世界宣告“辽宁舰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用多种技术打造一座世界为之瞩目的航空母舰,如同中国破浪前行的一个预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锻造出一艘停泊在太平洋东海岸的巨型“经济航母”。
回望历史,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另辟蹊径开辟中国道路;
瞻望未来,离开创新,就难有中国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57次之多: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政党,科技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的要求,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
创新的意识,也与这个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不是中国喜欢标新立异、刻意独树一帜、热衷于“不走寻常路”,而是基于“中国的独特性”,通往“中国梦”的复兴之路不可能照搬复制他国模式。8亿多农民、5亿多网民、2亿多流动人口,中国推进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这些西方国家依次经历的历史阶段,却在同一个时间点叠加于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水平却远非世界第二大强国,甚至被称为“早熟大国”。正如外国学者所言,“中国遇到的挑战,从规模来看,从复杂的程度来看,都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创新”。
当“北上广”能够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比肩而立,西部还有许多孩子为营养午餐发愁;
“先富起来”的群体消费让欧洲发出“谢谢中国”的感叹,大多数低收入人群还在为基本生存奔波;
发展方式转变尚未完成,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群体性事件新诱因……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改革路径日益难以实现,在利益权衡中盘活改革增量,离不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
“中国的独特性”也对我们党和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挑战。信息化时代,问题出现的放大效应愈益明显,留给政府解决问题的时间越来越短,社会公众的期望越来越高,敦促政府付诸行动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的具体措施还没来得及穿鞋,问题的炒作已经走遍天下,这是我们党正在面临的“信息化时差”。一个带领世界1/5人口迈向现代化的世界最大执政党,能否在“挑战—应战”中锤炼更强大的“核心领导力”,同样需要增强创新意识。
多元是创新的前提,试错是创新的路径。增强创新意识,需要培养“鼓励探索,允许失误”的宽容氛围。没有鼓励探索的政策,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就会令许多人难以承受,“搭便车”就会成为理性选择的处世哲学;
缺少允许失误的雅量,“无过即功”就会成为明哲保身的生存之道,势必导致智者裹足、勇者止步,“萧规曹随”的惰性有余,“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不足。
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所强调的,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政党不断保持先进性的关键。走过“钱学森之问”,行进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就一定能用创新托举起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国梦”。
三、有宗旨意识,才能人民至上
时代场景在变,人民期待在变,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践行宗旨不但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也拥有了更高要求。做决策前要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干工作时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在为人民谋福利、呼应群众心之所愿?总结归纳时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群众利益至上、把群众满意作为检测工作效果的唯一标准?
中央政治局制定8条作风新规,各地加大查处腐败分子力度,广东试点官员财产公示,徐州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十八大报告中出现次数高达145次的“人民”,在这一个月中,正以各种方式写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动里。
翻开党的十八大报告,“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字字洋溢对人民的情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条条着眼于人民的利益。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在理念和实践中如此旗帜鲜明地强调人民立场。只因我们坚信,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
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
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秉持宗旨意识,才能赢得民心获得支持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增强宗旨意识,是近8300万党员必须始终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凝聚13亿中国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社会的动力之源。
身处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面临的考验更为艰巨。置身市场经济大潮,有人丧失了宗旨意识,“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
面对利益群体分化,有人模糊了人民观念,“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雷人雷语,时有冒出;
应对经济社会转型,有人淡化了民生情怀,对政绩工程格外热衷,对群众“小”事漠不关心。发生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无不与宗旨意识丧失直接相关。其结果是,损害人民利益,败坏党风政风,危及执政地位。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才反复强调,“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有宗旨意识,才能准确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代场景在变,人民期待在变,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践行宗旨不但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也拥有了更高要求。期盼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做决策前要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干工作时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在为人民谋福利、呼应群众心之所愿?总结归纳时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群众利益至上、把群众满意作为检测工作效果的唯一标准?常怀此问,我们才能时刻保持正确航向,做出群众满意的政绩。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遥想当年,是500多万民工用80多万辆小车,才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回望今天,我们正在推进的伟大事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我们面临的困难挑战,复杂程度世所罕见,更需要凝心聚力、胼手胝足;
更需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成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动力之源、智慧之本。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六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窑洞里找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制胜法宝;
今天,时代虽已不同,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却始终如一。践行宗旨意识,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我们永葆事业兴旺、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四、有使命意识,才能永葆本色
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一起苦”有了新的含义,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作为“两个先锋队”,我们党尤需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亿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一起过”、“一起干”。
“这个重大的责任,是对人民的责任”,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月余,不断重申责任与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国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90多年来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让人看到使命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意蕴。
今天,我们不再用“小米加步枪”击退侵略者,而是在世界“变平”之后参与全球竞争;
不再是“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积累物质财富,而是既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要解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
既需号令统一、走好“全国一盘棋”,也要答好利益分众化、权利敏感期的考题。
从枪林弹雨中的生死抉择,到与看不见的欲望角力,一些人做出了不一样的回答。或是只重个人得失,好大喜功,造出“短命路”、“遮羞墙”等政绩工程;
或是失去进取精神,追求个人享乐、陷入腐败泥淖,执政资源因“表哥”、“房叔”而流失。是与非、真与假、公与私、虚与实,时刻考验着党性与人格。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郑重告诫全党,“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时代场景切换,但作为一个“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使命却一以贯之。无论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了谁?
过去,我们和群众“一起苦”。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南泥湾的大生产,一穷二白中建设社会主义,条件艰苦却矢志不渝。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毛泽东要求自己“三不”:不吃肉、不吃蛋、粮食标准不超过定量。坚定的理想信仰、崇高的政治品格,让人民群众信任我们、支持我们,即便最困难时也从未离弃。
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一起苦”有了新的含义,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腰悬绳索一锤一锤凿出的红旗渠,手摁印泥拼死搏来的包产到户,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2亿农民离乡进城支撑起的“中国制造”……中国的发展,靠的是无数人的打拼。作为“两个先锋队”,我们党尤需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亿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一起过”、“一起干”。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我们的队伍再庞大、事业再辉煌,都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1922年,12人代表中共不足200个党员,向历史做出承诺:“我们共产党不是空谈主义者,不是候补的革命者,乃是时时刻刻要站起来努力工作的党,乃是时时刻刻要站起来为无产阶级利益并努力工作的党。”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上,一个曾经屈辱沉沦的伟大民族正奋发前行,亿万意气风发的人民在重绘着世界的版图。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胸怀激荡的使命?
【篇4】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1000字
精品文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发言》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减速和产业升级矛盾交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空前艰巨。未来20年,党的执政能力、威信力、号召力和影响力都面临重大考验。在这样的环境中,党要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就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后,党中央“反四风”,反腐败,在社会上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党风、政风和民风。在经济发展上,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道路探索方面,提出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在发展理念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在总体战略上,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实现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空前加强,两手抓、两促进的局面正在形成。几年来,以为的党的领导核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治国理政体系,明确了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并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这一背景下,在思想建设领域进一步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理念,并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各项既定的大政方针政策,推进各项改革,防范各类风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让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四种意识”是开展好“两学一
精品文章
做”主题教育的一个根本要求。
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xx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要相信党、依靠党、任何时候不能反党、不能叛党。要自觉维护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对全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决听从以为的党中央的指挥,绝不、绝不搞阴谋诡计。
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四个意识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也即将召开。“两会”上所作的相关工作报告,将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定调。而不论是什么调子,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特别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优势所在。当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所强调的,必须让全党全社会切实增强“四种意识”,并始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政治意识是根本。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
精品文章
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党内少数同志,包括某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不坚定,对于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缺乏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存在似是而非或曲解误读的情况,甚至,公开发表有损党的形象和集中统一的言论。这是为党章党规党纪所坚决不允许的。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头脑糊涂,特别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切实增强政治坚定性、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大局意识是关键。什么是大局。大局就是整个局面和整个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长远利益的走势。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党的集中统一是的大局。强调指出:“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然而,反观时下,少数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站在全局、大局的高度,而是凭借个人喜好或只听个别人的“指挥”,不能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步调一致。更有甚者,过分强调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成为党内的蛀虫。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
精品文章
确认识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始终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最前面,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始终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总体部署上来。
核心意识是保证。团结就是力量,核心才是保证。综观世界历史,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国家崛起过程中都有一个规律性前提:政治慢慢地化并形成治理或领导核心。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实践表明,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才一步一步向前,不断迈向辉煌。中国的领导核心,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理解。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指中国共产党;从中观层面来说,是指中央政治局及其会;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指党的,是中央领导集体“一班人”的班长,既是领路人,又是带头人。当前中国正处在加速转型期,矛盾复杂,利益多元,要求全党上下始终确立“核心意识”,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大到国家治理,小到单位管理,都必须突出并注重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与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集中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领导核心的树立与群众广泛参与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进而形成全党的行动,完成社会的转型、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崛起。
看齐意识是基础。看齐,是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在政治上的根本要求,是大是大非问题,不是小节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含糊不清,就
精品文章
是政治上的糊涂,就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看齐意识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党在整体上保持自身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的必要条件。但是,党内少数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纲领、任务、目标等方面的变化和差异,导致在执行和落实上有偏差,甚至有的过分强调自我,对于来自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搞选择性执行、打折扣落实,更为严重的是,少数领导干部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自己入党时对组织的庄严承诺,在金钱、名利、地位等外在利益诱惑下完全蜕化变质,要与中央保持一致、执行中央决定在他们那里也就根本谈不上了。故此,必须始终在全党强调看齐意识,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为全党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提供制度保证。要高度警惕那些党内的蛀虫,及时把那些不可能看齐的党内腐败变质分子清除出去,以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来保证政治上的团结统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些变质,说到底,是思想上出现了问题。当然,增强“四种意识”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转变为全党的自觉行动,不断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落地见效。而思想问题,往往又具有变化性和反复性。今天强调了,不代表明天还能记住,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形成长效机制,养成常态作为,始终拧紧思想总开关,不让思想和意识跑偏、滑坡,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三严三实”作风,不断提高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强调四个意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增强政
精品文章
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党中央以及,将以更大的与担当,带给中国民众更多获得感。
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坚守对xx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大局意识,主要指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的威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看齐意识,就是要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四个意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化政治意识,要求我们坚定
精品文章
理想信念,坚定对xx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大局意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时刻不要忘记整体利益;强化核心意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抓住重点问题,时刻不要忘记党和人民的需求;强化看齐意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正确方向。
党的以来,全党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下,从作风建设破题,开始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全党全国高度认可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治党管党经验,其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属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方面的经验。对这“四个意识”,我们既需要在知的角度加强学习,认识其自身具有的真理性,还需要在行的角度发挥其价值性,落实在具体的工作行为中,让“四个意识”在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都落地生根。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四个服从”一脉相承。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四个服从”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党的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只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坚持和维护“四个服从”,才能使全党产生无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精品文章
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