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2017年5月16日在中央党校2017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讲话

时间:2022-06-25 16: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2017年5月16日在中央党校2017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2017年5月16日在中央党校2017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讲话

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前不久,党中央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同志们来党校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锻炼,当前重要的是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今天,我着重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谈一些认识体会,同大家交流。

  (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深深感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指引。我们强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顺利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重要的是加强思想理论引领,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

  学习领会好系列重要讲话,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就是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如何运用这样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科学认识当今中国变革和当代世界变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邓小平同志也讲过,我们“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我们党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正确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新的实践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要思想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深化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就要把握精髓、抓住根本,在认真领会基本内容的同时,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强调学习掌握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应当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通过组织日常学习、轮训培训、专题研讨、宣传阐释等多种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取得明显成效。但如何把学原文原著同研机析理更好贯通起来,把弄清“是什么”同弄清“为什么”更好结合起来,还需要下很大功夫。不少干部反映,现在做领导工作,对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许多实践课题、重大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说清楚,弄明白“怎么看、怎么办”。如果说工作中有被动的时候,很大程度就反映在对复杂问题辨别力、对新情况应变力不够上。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是世界观、价值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为我们增强本领、履行职责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所以,深化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深化全党的理论武装,就要把加强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教育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来抓,推动领导干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形成与所处领导岗位相称的政治眼力、理论功力、工作能力。

  (二)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内涵非常丰富,体现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之中,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具体来说,我感到,有以下6个方面需要深刻领会。

  第一,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信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此后几乎在所有讲到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时,总书记都要讲到共产党的信仰,讲到共产党人的理想,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非常之鲜明,阐述非常之透彻,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比如,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并不矛盾,我们党的最高理想还是实现共产主义,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天经地义,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也是共产党人的天经地义,并旗帜鲜明批驳“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指出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与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革命理想、根本宗旨格格不入。总书记还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鲜明提出“四个自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强调要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些重要论述,讲的都是理想信念问题,“精神之钙”、“四个自信”、“核心使命”、“不忘初心”等关键词都非常深刻生动。总书记还多次讲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信仰的味道、信仰的感召、信仰的力量。

  坚定的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的独特政治优势。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有那么强的政治定力?就是因为有坚定的、钢铁般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凝聚和团结8900万党员的强大力量。信仰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真理,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记得去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有一个电视节目,有人问长征为什么能够胜利?老红军说,因为我们是跟着真理走。有真理就有力量,真理越多力量就越大,这个真理当然就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系列重要讲话,非常突出的感受就是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总书记对复杂形势清醒准确的判断,对大局大势科学的驾驭和把握,对治国理政方略科学的谋划和制定,对内政外交国防纵横捭阖的运筹,都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既是在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也是与总书记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分不开的。

  应当看到,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博弈和价值观较量空前激烈,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如何坚定我们的政治信仰、保持政治定力,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现实中,有人宣扬所谓“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还有人给讲共产主义贴上“左”的标签,以至于有人羞于讲共产主义,讲到理想常常语焉不详。不少党员干部出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了问题,理想信念的考试不合格。这些都说明,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尤为紧要,坚定理想信念的任务一刻也不能放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首要的就是持续做好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工作,教育领导干部始终忠诚党的信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把信仰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保持强大的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不改初衷,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第二,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鲜明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最为鲜明的是人民至上立场,强调最多的是人民群众。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要打破党群干群之间的“离心墙”,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要与群众一起过、一起干,不能作秀表演、不能沽名钓誉;要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以“绣花”功夫抓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阐释。

  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为全党树立了典范。无论是在基层、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总书记最牵挂的是人民群众。总书记曾经深情地讲过,当年的7年插队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在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也都留下许多坦荡无私、忧乐百姓的感人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研究、指导和推动了一大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大力推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近年来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多万。总书记每次到地方视察工作,总是走家串户、深入群众,关心老百姓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关心老百姓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展现出亲民爱民、与群众水乳交融的真挚情怀。中国人讲人格魅力,魅力就是力量,使人心向往之的力量。

  人民是党执政的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已在全国执政68年,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现实当中,有的领导干部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本在哪里,只愿“盯上级”“傍大款”,不愿见群众。还有的奉行实用主义,把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蛙水关系”,或者浮在表面、融不进去,或者需要时跳到水里、不需要时就像青蛙一样跳到岸上。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感情、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多问问群众的烦心事,多感受群众的真疾苦,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把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下大气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更多公平正义、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强烈历史担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深切体会到,贯穿其中的一个关键词、高频词,就是“担当”。大家都记得,党的十八大一闭幕,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说,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在此后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总书记反复就担当负责对全党、对各级领导干部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要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有不负13亿多人民的使命担当和毅然决然;强调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创造中华民族新辉煌,努力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强调看干部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负荷,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要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强调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要发扬斗争精神,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等等。这些重要论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境界和大担当。

  在担当负责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先之劳之、率先垂范。记得总书记在一次接受外媒采访时说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为人民勇扛千钧之重,就是大担当。有两句话大家很熟悉,一句叫“事非经过不知难”,还有一句是“大事难事看担当”。的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遇到的大事难事不少,面对的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在前所未有的难题面前,总书记挑起了大国领袖的重担,给全党全国人民以巨大鼓舞和感召,也赢得了世界高度赞誉。这些年一路下来,总书记以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担当,推动解决了许多曾经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到了许多过去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就改革攻坚来说,总书记亲自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以非凡的政治魄力开启全方位改革,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就从严管党治党来说,总书记振聋发聩地指出,如果对党内存在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不闻不问、当老好人,今后出了大问题,我们这些人是要被“拉清单”的,历史的如椽之笔会记下我们的责任。总书记带领全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正风肃纪,大力反腐惩恶,打出了一套管党治党组合拳,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就对外工作来说,总书记深刻把握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强调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并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担当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复杂棘手的难题。如果把中国比作一艘巨轮,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中国号”巨轮的领航人,引领我们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不断前进。

  现在,我们正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面临的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很多,新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这是最需要担当的时候,也是最考验担当的时候。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是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的。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就要强化担当精神,推动领导干部用铁的肩膀负起该负的责任,做好该做的事情,切实把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担起来,把从严管党治党的责任担起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作为党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应该做战士而不做绅士,要敢于亮剑、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对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也要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等措施,引导党员干部认识到为党分忧、为民尽责是天职,不担当、不作为与合格党员标准格格不入,从而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

  第四,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求真务实作风。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在这方面,总书记有许多非常鲜活、生动、精彩的论述,比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对已经部署的重要任务、关键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钉下去,抓常抓细抓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落实,等等。这些都已为人们耳熟能详。总书记还特别强调,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领导干部要坚持政贵有恒,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对有的党员干部存在的唱功好、做功差,说得多、做得少,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等问题,总书记提出过严肃的批评,指出抓工作不能老想着作秀,不能总在那里许愿,不能“只有哗众取宠之心,毫无实事求是之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树新风、开新局,各方面工作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与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密切相关。总书记既注重对治党治国治军进行顶层设计、科学部署,又善于求真务实地指导和推动各领域实际工作。比如,在抓经济工作上,强调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要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书记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既注重战略思考,又注重办法务实,多次就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防控金融风险、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长效机制、振兴实体经济等重点任务作出具体指导。在抓全面深化改革上,总书记已主持召开34次深改小组会议,既研究宏观政策,又研究具体改革任务,像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都是一件件具体实在、让老百姓有很强获得感的改革项目。在抓脱贫攻坚上,总书记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防止层层加码、提不切实际的口号指标,防止搞形式主义、搞花里胡哨的东西,杜绝“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并大力推动实施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机关定点扶贫、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这样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在抓生态环保上,总书记就一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紧盯不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专项督查、推动落实。在抓党内教育和作风建设上,无论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要求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做到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大家印象深的还有,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调研,不是去看门面、看盆景,而是察实情、访民情。比如,总书记第一次到河北调研,去的是国家贫困县阜平,20多个小时往返奔波700多公里;到湖南调研,一下飞机首先去的是湘西州菖蒲塘村、十八洞村,实地了解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