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3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篇1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
院系:
专业:
学号:
姓名: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它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但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依然存在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要让它继续发挥优势必须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更多还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公有制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
前言:
经济制度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出发点,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决定的。经济领域的制度改革率先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这也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
容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这一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构成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根基和动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研究必须
从经济制度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梳理其形成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历史性,从当前经济
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中研究其科学性和现实性,然后才能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制度建
设中仍然面临的挑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通过“一五”计划建设和三大改造,确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通过农业迅速为工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基本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计划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同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不够等弊端逐步显现。中国经济改革实践首先从农村开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推进。经过“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改称“国营经济”和“国营企业”为“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十五大报告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配方面相应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
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生产的社会形式上,就是国有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主要地位,同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社会的生产形式上,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发展方式上,就是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一体,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不懈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2.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尽管从经济总量上看,当前公有制经济成份的比例较低,但是从对国民经济的支配能力上看,公有制依然是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实践证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和经济条件都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既能更好地发挥公有制在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方面的作用,又能有效促进经济繁荣,提高经济活力,促进国民就业,是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内比较有效的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不同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和不同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存、优势互补。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它是我国现阶段整个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重要作用。
2.2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形式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本在于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
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基础在于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只有全面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基本建立了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
在经济制度范畴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世界第二,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中国的民生水平不断改善,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国民的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们已经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已经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当代中国的经济制度格局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因此,当前的经济制度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如何给国有经济以合理定位,如何确定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如何在国有资本总量不断缩小的同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不断完善,基本建立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与此同时,在收入分配领域,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很大;
二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三是财富分配存在很大的不均衡。
3.3 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使之与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更贴合,使之能够更加有力有效地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把握以下基本思路。
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进程,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经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非常艰巨。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 陈文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思考[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2 (4): 11-16.
2. 张兴茂.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2): 33-40.
3. 李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D]. 中共中央党校, 2013.
4. 宋文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篇2
中国梦之台湾问题
摘要: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时代产物,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文通过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在中国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分析美日对台海问题的关注点,并且结合当今实际和国际局势,提出了大陆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指出了通过武力手段达到祖国统一目的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中国梦;
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
武力手段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1]。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2021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即2049年,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如果没有完成祖国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不能算是实现。因此,通过和平或者武力手段实现祖国统一成为其必不可少的一环[2]。
1.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和日本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但其产生以及演变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国际势力的影响,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最为显著。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不断利用台湾问题推行其冷战思维和全球霸权主义思维。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和苏联两个霸权主义者基于两极格局需要,挑起了朝鲜战争。中国出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立场以及自身东北防务需要,于1950年10月19日将东北边防军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派驻朝鲜,以支持社会主义阵营的北朝鲜。已经决定“弃国弃台”的美国政府为了牵制人民志愿军赴朝支援作战,派出第七舰队进赴台湾海峡,开始光然插手中国内政[3]。之后,在19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冷战思维需求,中美开始寻求建交。此时,台湾问题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经过多次复杂谈判,美中终于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随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即“ 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并确认了从台湾地区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4]。但随后,美方基于冷战思维,迅速翻脸,颁布了《对台关系法》[5],从法律意义上为台湾提供防务安全。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开始结束。美方逐渐放松了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并减少了投入,转而通过军售的形式从中获取直接利益。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开始推行全球策略。此后,美国通过数场战争不断的建立和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此时,美方放松了对台湾问题的介入。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使美国感受到了挑战,之后美国抛出亚太再平衡战略[6],不断地将其全球的工作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台湾成为遏制中国的一颗重要的棋子。美方一方面通过口头的承诺来从中国换取各种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强对台军售,以巩固台湾不统不武的局面。再这样的局面下,通过扮演两面人的方式从各方获取利益。可以说,美国制造了台湾问题并长期利用此进行各种战略敲诈。
在台湾问题中,除了美方十分关注外,日本也十分关注台湾问题的发展。并且日本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到台湾问题中。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但日本并不甘心,其染指台湾的野心亦没有停止过,战后初期,日本在对华关系、台湾问题上紧紧跟随美国,大谈“台湾归属未定论",谋划“两个中国”[7],干涉中国内政。在经济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打出“重返台湾"的旗号,加紧对台湾的经济渗透。可以说,日本一直是台湾问题的一个制造者,特别是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出任“总统”后,更是日本开始继续奴役台湾。台湾通过培植李登辉这样的台独分子,来继续推行其奴役政策,为其“大东亚共荣”政策服务。
2.台独份子对台湾问题的影响及现状
台湾问题,由于国际势力的干预,使其变得十分的复杂,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李登辉这样的台独分子在台湾问题中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李登辉在其上任后,将台湾完全出卖给日本,其行为是可耻的。其后,台独分子陈水扁披着民主的外衣当选为地区领导人,继续用台独的思维去巩固其统治政权。从2000年5月其执政至2008年下台,以“一边一国”为基本前提,全面推进“台独"蓝图的实现,确定了一旦时机成熟,就全面从法理上、实践上推进“台独"的策略。并且通过“公投”“制宪”将台独进行到底[8]。之后马英九于2008年当选后,虽然不断缓和同大陆的紧张局势,但其依旧没有改变台湾与大陆长期分治的局面。2016年蔡英文当选后,拒不承认两岸共识“九二宣言”,一方面不惜牺牲岛内利益在台湾及国际上不断推进其台独思想,另一方面通过“不良党产案”来彻底击败国民党,实现其一家独大的目标,进而更加深入的推行其台独思想。可以说,目前,台湾问题达到了又一个历史新高,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3.台湾问题解决策略的思考
台湾问题原本属于国共内战遗留问题,该问题本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共内战基本结束时解决,但由于国际时局的动荡,外部势力的不断干预,以及台独份子从中作梗,导致此问题一拖再拖,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以习近平为主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历史性的提出了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再一次被提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收复台湾成为必须思考并尽快下定决心的一件事。建国初期,党中央领导人主张武力解放台湾,实现国家统一,之后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及执政需要,逐渐发展并选择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放弃武力的政策。进入21世纪,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否继续坚持这样的政策,使台湾长期处于分裂的局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论。
和平统一台湾在目前的台海局势中是否还有可能?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在中英香港回归问题及中葡澳门回归问题的讨论中确实发挥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一国两制政策是否适用于台湾问题,需要打一个问号。台湾问题虽然同香港,澳门也是祖国统一的问题,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台湾问题与其的不同点。香港和澳门问题是由于腐败的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需要注意到它是一个有期限的租赁条约,并且这是一个外交问题,解决是需要通过外交手段的;
同时需要注意到,香港和澳门是在1997年和1999年合约期满之后才回到大陆的怀抱中。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回归中以及香港澳门后来的繁荣发展中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在香港澳门回归这一事实中起到的作用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它只是催化了回归这一事情,但对于回归这一事情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反观台湾问题,首先,台湾问题是一个内政问题,它无法通过也不应该通过外交手段的施压来解决;
其次,台湾问题没有一个期限性,虽然大陆对台划出过许多底线,但至今对于台湾问题没有一个具体的期限,换言之,台湾问题有可能长期拖着,最后不了了之。另外,一国两制能否成功用于解决台湾问题,这更需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问题,大陆对台湾是释放出了足够大的善意。1963年大陆甚至于提出了“一纲四目”的政策,即“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1、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
2、如果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拨款予以补助;
3、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
4、国共双方要保证不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军政大权归台湾[9],这种使大陆完全陷入被动,甚至屈尊求和的这种表面上的统一竟然都没能打动台湾,促成台海和平统一大局,可以想象,一国两制更不可能促成两岸统一了。现阶段继续固守这样的政策并不能解决台海问题,反而可能使台海问题久拖不决,“分而治之”、造成长期分裂的局面。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古通今,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于国家统一息息相关,中华民族要走向全面复兴,实现伟大中国复兴的中国梦,统一是必由之路,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国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10],中国人民决不允许台湾问题无限期拖延来阻断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在这样的局势下,通过武力手段,解放台湾,实现台海两岸国家统一成为必不可少的或许也是唯一的手段。
不可否认,和平统一比武力收复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和平和发展,一旦中国采用武力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势必会对大陆的经济以及在国际地位上带来不利的影响,容易引发经济的衰落和国际社会的不信任。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由于台海问题的迟迟不决,国际社会不断的利用台湾对中国进行经济欺诈,同样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像国际发出自己的声音,反而更加利于国家象形的建立,为世界树立一个负责任的的大国,强国的形象,从而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那么采取武力手段在目前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完全有能力在反介入的同时在短期内武力收复台湾。其次,台海战争爆发后美国真的会介入吗?这一点是否定的。随着美国国力的衰退,美国插手国际事务的能力受到极大的束缚,虽然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亚太以及亚太再平衡战略,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发展,其政策并未得到完整的落实,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目前反对战略扩张,试图进行战略收缩的美国人越来越多,这一点从美国新一届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言行中可见一二。我们需要注意到,美国是一个务实的国家,以自身利益为行事原则,19世纪50年代的金门炮轰事件中,面对国力衰落的中国,尚不会为了台湾与大陆为敌,甚至在炮轰中放弃台舰,自行退避[11]。现在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更不可能进行任何实质的阻挠,最多在国际社会上对中国发出一些不痛不痒的无关紧要的谴责。对中国的发展并不会产生实质影响。最后,蔡英文这一台独分子上台后,放弃了两岸交流的基本共识“九二共识”,同时不断强化台独意识,甚至通过不良党产案迫害国民党,实现其一党独治的局面,从而壮大台独势力,企图实现一中一台政策。这给大陆方面动武提供了绝佳的时机。
4.结束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并且达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其前提必然是要实现国家统一,唯有在一个统一的祖国这一前提下,中国梦的实现才能提到日程。我们希望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实现中华儿女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台湾一日不归,吾辈一日不宁,这应该是怀揣中国梦的每个国人共同的心声。
参考文献:
[1] 汪玉奇. 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J]. 农业考古, 2013(1):1-4.
[2]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11.30.
[3] 乔兆红. 朝鲜战争与中国的台湾问题[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 12(5):94-102.
[4] United States. Zhong mei lian he gong bao (中美联合公报).[M]. Editions en Langues Etrangeres, 1972.
[5] 徐红艳. 美国国会与《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 11(5):110-116.
[6] 张仕荣.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4):29-33.
[7] 武寅. 日本对外战略与台湾问题[J]. 世界历史, 2000(2):2-11.
[8] 李仁质. “台独”发展述评[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6):41-44.
[9] 陈立旭. “一纲四目”与“一国两制”[J]. 毛泽东思想论坛, 1994(3).
[10] 闫安. 中国和平崛起与台湾问题的关系[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3(2):11-14.
[11] 林冈. 美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取向[J]. 美国研究, 2008, 22(3):66-7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篇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社会主义: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之内涵
摘要: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共同点是都具有中国特色。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在哪些方面有“特色”。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理论;
实践;
社会主义;
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的各种建设理念的统一;
也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
一、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一)对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对其他文化思想批判的吸收
1.理论体系的承续性和渐进性
(1)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
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其次,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足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承续性特征。
(2)从发展历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性表征的概括。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和不断完善的,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2.理论体系的本土性和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土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作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以德治国,把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统一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作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都来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择优性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68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这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理论体系自身在不断接受和丰富新的内容。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吐故纳新,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质。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一)科学性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符合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色,离开国情特色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把握时代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方针。理论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与时代同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最后,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二)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三)群众性特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一化三改造、到后来的农村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建设等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充分说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在理论和实践上呈现出了明显的中国“特色”。正是这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才能不断推进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