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专题网络培训研修心得【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专题网络培训研修心得4篇
第一篇: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专题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长管理行为变化
------行走篇
*****中学副校长
校长是学校之魂,校长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和进程,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要以前瞻的理念、超前的思考,把握机遇,依靠科学的思想和管理,带动教师群体办学,走特色办学之路。因此,校长在新课改中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行为。
一、学习、渗透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校是生命力生成的场所,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乐园”思想。
1、首先要学会“关注”。校长的办学理念极大的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校长所关注的是“个人对学校评价的心理”、“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率”、“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等,产生的行为必将是“迎合”、“应试”、“独断专行”等;
如果校长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隐性的学校教育成果”等,产生的行为必将是“民主”、“人性”、“创新”等。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校长应学会在新课程环境下要关注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校存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切行为都应为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并将落脚点放在“一切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归宿点上。
2、学会创造“生命的乐园”。学校是什么?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幸福的乐园,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理念。既然新课程把学校作为富有生命体的机构,那么作为一名校长就应最大限度的赋予学校生命的内含:学校生命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核心是学生;
生命的内容是——教师要学会人道、学会合作、学会促进、学会提高,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生命的质量是——教师和学生身心愉悦,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所以校长应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促进者,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所有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的主体服务。
二、要尽可能地实现从控制性管理向教育性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学校管理较多的表现为控制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采用管制、监控、指示和命令等带有强制性行为倾向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被管理者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教育性管理是指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健康、有效发展的管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人为本的管理。
1、必须坚持民主和科学决策的原则。校长在新课程实施活动中,应善于组织学校的其他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学校管理原有一些旧框框,而新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决策行为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于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新课程的作用者——学生、同时还受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学校新课程的管理、实施和开发,从而促进新的教学制度的建立。也只有适合于校本管理的新的教学制度的建立,才能充分发挥学校个体的个性和创造潜能。
2、全面加强校园管理文化的建设。校园管理文化是一门管理艺术,它喻含着许多学校隐性课程。校长应通过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使大学校观的各种因素成为密切协作的团体。学校管理文化建设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新审视校长的角色。校长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更是教育资源的开发者;
不再是单纯行政级别明显的领导者,更是学校众多生命个体生命质量等级的责任者;
不再是单纯的学校中心行政者,更是课程因素的资源者。
(2)要重新审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某种特定意义下的受动管理对象,而是富有灵性和生命创造力的个体。
(3)要重新审视学校管理的范畴。随着教育资源的深入,大学校观的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增强,校长进行学校管理的范畴的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大。
(4)要重新审视隐性课程的作用。显性课程指的是显在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指的是学校中体现某种价值观的制度和机构即隐蔽结构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不断向师生传递着的价值观念。例如仅用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状况,那么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必然倾向于应试教育,所以校长要重视隐性课程在创建学校管理文化中的作用。
(5)要重新审视环境和人力资源的作用。新课程将环境因素纳入课程体系,它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作用。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门新的管理艺术,在学校管理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校长在加强校园管理文化建设时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利用。
三、要从宏观调控中做到微观把握。
1、课改对于各校来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作为学校课改工作的管理者、决策者、组织者、促进者的校长,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不能只限于纸上谈兵,经验管理,作为学校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如果校长不舍得花时间扎实做好调研工作,落伍的不仅仅是校长个人,而且还会导致学校课改工作整体滞后。
2、要善于做好调控、开发和促进工作,这是校长做好学校课改工作的关键。课改工作既是学校内部的整体性工作,又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性的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资源的配置和开发。如何有效的调控、开发好教育资源,促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是校长社会化管理工作一个重要课题。
3、建立、完善适合课改工作的工作体系和制度,是校长做好学校课改工作的保障。科学、合理、有效的课改工作体系和制度,是学校课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的保障。所以校长在课改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学校课改工作体系,做到职责清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随着新课程的正式实施,师资培训制度、课改工作评价制度、教师成长评价体系、学生成长评价体系、课程发展和校本开发体系等一系列学校课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建立和完善,都是学校管理者必须探究和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要努力培养创新型教师
课程改革将改变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等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应该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它的成功之日,就是中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之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学校来说,必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在这场重组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课改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广大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因此培养一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是摆在校长面前的头等大事。首先,加强师德培训、理论培训,做到理论提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校长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交流、总结,对教师工作上的成绩要充分肯定,让教师放开手脚,“敢为天下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及时总结,不断创新。其次,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做到教学前瞻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校长要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到:第一,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第二,做好每节课的教学小记,反思得失。第三,熟练而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第四,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最后,加强科研能力的培训。做到校本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校长要引导教师研究新课程,不断深化内化,完善自我,鼓励教师选取适合自身实际的科研专题,潜心研究,鼓励教师及时总结经验,进行科研写作,完成有一定质量的教研论文,提升自身理论水平。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如何开拓创新,如何使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育理念上、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培养创新型教师,改革课程评价模式,学校才能创新局面,办出特色,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五、要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技能和创造才能,开发人力资源,增强学校的创新力,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理念课改实验的深入,课堂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变了,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蹲下来了,忙起来了,课堂上话少起来了,原来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
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课堂上话多起来了,脑筋动起来了,思维方式活起来了。这是因为新课程理念悄然进入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体现出了人文精神和生命主体活力。这是因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建立了“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教研机制,唱响了构建学习型学校的主旋律。
构建学习型学校目标在于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内在机制,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落实课程改革各项目标之所需。
学习型学校具有两项特性:一是学校文化必须对学习持正面且鼓励的态度,学校内部的成员都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追求自身的成长;
其二是学校的持续发展,即学校的不断变革并不单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已,更是注重自身的发展。 如何在在新课程理念下创建学习型学校?
首先,观念创新是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前提,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新理念。
学习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对学习充满渴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天性与渴望将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社会提供的大量可获得的学习机会,以及具有更大流动性和灵活性的学习方式,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以此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树立学习也是工作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足,人们的工作观正逐渐发生改变。所以,摈弃学习、工作矛盾论,将工作与学习互融,把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提高内在素质,把学习转化为创造性活动,让全体教育工作者体会到工作中的生命意义,是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本质特征。
其次,机制创新是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
建立协调、灵活和高效的学习机制,将为学习型学校的创建提供保障。其一,建立健全领导学习责任制,要求领导起示范带头作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必须从领导做起,彻底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权力机构,实行扁平型的民主管理,通过学习来调控组织行为;
学校领导应成为学习的引领者、研究的组织者、新理念的实践者、教师的指导者,通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学习实践与实绩,在群众心中树立一种高品位的学习型的人格魅力。其二,既要建立目标导向机制,树立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增强个人和组织的学习内在驱动力,激发学习热情;
又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营造竞争氛围,形成外在推动力,促使教育工作者自觉、自主地学习。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成为校本教研制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学校领导应做到主动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学习、广泛吸收教育报刊、杂志的教改信息,轮流开设校本培训专题讲座,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活动与研讨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的共同愿景来自于员工个人愿景,是个人愿景的交集,是学校所有员工共同愿望的景象,是他们的共同理想。在共同愿景的召唤下,具有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一起推动学校发展。我校以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为载体,形成学校共同目标“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全体员工办学的初衷。学校紧紧抓住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良机,层层发动,客观地分析学校的优势和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诚信立校,教研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本,科研为先,服务为上。”的办学宗旨铸造师魂,以“四学会”为培养目标,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明确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目标。
第三、载体创新是创建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的着力点
1、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学习共同体”。
教职工彼此之间就是相互学习的最大资源,要让共享的知识在学校里流动起来,就可以大大提升组织学习效能。为此,学校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做到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研究为主体,以学校发生的、教师亲历的真实问题为中心,以案例和课例为主要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并在理论、方法、观念上给予指导。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课改培训,让一部分骨干教师先行一步,把“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施行“一帮一”新老教师“结对子”的帮教措施,充分发挥老教师、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结对子帮教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教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教研合作氛围;
搜集报刊杂志中的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典型个案等,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引导教师学会理性思考教学问题;
聘请专家作专题报告,指导教学研究等。组织开展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的系列活动;
开展教学后记、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和教学反思等评比活动;
举办“课堂开放日”、课标研讨会、观念更新报告会,互相开设课堂教学观摩;
进行互动式教研、参与式教研,逐步引导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亲身经历的教育事件,学会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解剖分析,增强教师反思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师行动研究的水平。
2、师生互教互学,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这就是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群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也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及时捕捉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激发课堂的活力,动态调整并完善教学进程。形成师生双方在追求学业、社会理想、人生目标等方面的相互吸引、期望、共鸣、互补等交往的心理效应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也将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内容,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第四、体制创新是创建学习型学校的保障
学校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必须要建立校本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自信心。通过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可成立“校本教学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 建立导师带教制、制定理论学习制,建立课题研究制,专题论坛活动制、学习专项奖励制、“互动式”教学探究制等,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同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作为评优树先、晋升职称的考评内容之一,我们将通过对教师学习的评价,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热情,使评价过程成为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过程;
有效地沟通思想感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形成学习的群体。
学习型学校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然而,一旦生成了学习型学校的轮廓,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构成“上下结合、横向交流、认可差异、扩大共识”的学校运行体系,促进学习型学校机制和核心精神的形成,学校将受益无穷。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的行为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从强制式管理走向人文式管理、从经验形管理走向专家形管理、从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形管理。做好教育的“生态园”、管理的“科技园”、人才的“质量园”建设的各项工作。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学校教育的各项使命!
第二篇: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专题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中小学校长培训研修报告
广西田东县那拔初级中学 黄正奎
内容摘要:中小学校长培训意义重大,关系到整个素质教育贯彻和实施的效果,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和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以及新动态,指导基层教育有条不紊的开展。
转眼间,一年的培训已悄然结束,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样的网上培训活动,同时也借此感谢网上专家们和班主任在学习期间给予的巨大帮助。
一年的时间有限,但这次的学习收获却是无限的。专家们站在时代的前沿和统揽全局的高度,吹奏着令人激动的号角,从政策解读、依法治校、文化创建、教育改革、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自主发展等方面给了我们无私的培训,使我们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方法技能上的增长。可以说,这是一次短暂的学习,又是一次长久的积淀,它给了我轻松的学习机会而又取得沉甸甸的收获。现将一年来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是“网上得来终不浅,觉知此行要躬行”。一年来聆听教授们的讲座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像陈小娅副部长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和任务》一课,历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基础教育的成就,指出了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提出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让从事基层教育的我们对党的教育发展思路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增强了教育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只是网上的一课,却胜过十年之书,用“知辱而后起”形容并不过,也许还有更多的人对这30年来基础教育的巨变知之甚少,这一课无疑是一堂历史教育之课,责任教育之课,鞭策着我们每一个聆听者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坚强的扛起祖国教育的大旗在山区里一步步跋涉着、守望着。
二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网络活水来”。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吸取新鲜的知识,不断实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技能。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李烈教授的《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亲切讲座让人如沐春风、如吮甘雨,对于山区学校的中老年教师有极大的鞭策作用,特别是在即将实行的“绩效工资”的影响下而产生种种不思进取的心态有更好的催醒作用。它建立民主团队、转化办学理念、构建学习网络、鼓励自我超越、生命和职业统一、转变管理角色等构造学习型组织的指导,不只是给我们提出一种集体学习,共同进步的组织创建,更像是拷问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灵魂:要想静而独清,唯有知识的洗涤。
三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如果说众多专家们的讲座课件是一年里培训里的珍品,那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志亮的《有效课堂哪儿来》则是这些珍品中的奇品。他把有效课堂的含义、特征和要求讲得如此清晰;
把有效课堂的前提切得那么适中;
把有效课堂的条件备得那么充分。其实就像一个娓娓道来的智者手把手教给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敬业、有专业、有备课、有效课。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他能让我们对比找出自身差距,反复琢磨和钻研把课堂变成一种趣味、一种享受。
一年的研修期间我积极向网络培训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课堂,学习同行的长处,经过了这次的培训,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思想、提高了我的认识、增强了我的能力。下面就这次培训并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对山区中学语文教学的体会。
一是兴趣叩开求知之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语文特有文采和修辞去潜移默化每个学生。譬如,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有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
也有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
有激情朗诵导入;
也有提问启发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让他们在无意中叩开学习之门。
二是爱心铺满求知之路
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在教学法工作中,学生总是不愿意向老师说心里话,或生性内向,或有逆反心理,或是因为意外打击,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大发雷霆或者置之不理,都不能解决问题。我都能做到:分析原因是前提,因人而异是原则,对症下药是办法,爱生之心是润滑剂。以自己的真心、爱心去理解他们,感动他们,让他们受教育的过程充满爱的教育。
三是积累铺垫成才基石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一年的研修期也证明了这点,急于求成不行,快速听课也不行(网络限制连续听课不超过五小时,否则不给记分)。叶圣陶老师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在平时教学中,我认识到积累的巨大作用,让学生积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
积累名师名篇;
积累名言警句、典故佚事。在平时的生活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就会增加了语言的文采,丰富了思想,提高了理解和鉴赏水平。
四是方法插上腾飞翅膀
老子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语文学习中何尝不是如此,教人知识不如教人方法。在教学中,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双基”训练,我更注重以方法为先导,探求语文学习的的规律,系统的掌握语文一般常识,提高语文素养,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发展思路紧紧的实施分节、分点、分章落实,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为理想的实现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次的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感受到新思想新理念的和风,沐浴着课程改革的阳光,在自主探究的教育之路上快乐的前行,虽然山区的教学很单调、枯燥,但有这么多的专家、教授给我们指点,使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痛并快乐着,学习期将满,但终身学习、终身从教仍将继续,这次的培训只是一次开头,一次起程,我将在无限希望中守望着这一神圣的职业。
2010年8月
第三篇: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专题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中小学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以下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中小学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由出国留学网工作心得体会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课上的生动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学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学习,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和教研水平。通过网络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线提问、发表评论。通过这一系列的专业化学习,可以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炼。期间,为自己充电,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新的教学方式。为了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我积极参加一系列公开课,理论指导实践,从中我得到了研修中获得了不少启发。另外,我还积极反思实践,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我应加快步伐,跟随时代的脚步,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以上是我加入研修以来想法体会的总结,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研修茶座的指点下,取长补短,更新教学理念,累积教学经验,争取在科学教学领域可以有更长足的进步。
一、提高了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了校本研修的目的。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二、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务。
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已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轻视学习,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持抵制态度,因此,提高教师对学习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不断学习之人,通过不断的反思来完善和提高自我。
思在教学中
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应从写教学反思随笔开始,教学反思来自日常教学生活。因为教师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实践是反思的根本源泉。若没有教学实践,反思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是从备课难点中挖掘教学反思论题。一切有价值的教研论文或总结,都是源于教学改革和实践中的问题,撰写教研论文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我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总结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论题源泉。备好课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从备课中寻找论题也是教师积累教学实践知识和积蓄教研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佳途径。
二是从教学疑点中发现教学反思论题。问题意识培养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从学术争鸣问题中选取写作素材,更可以活跃研究气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研究中要培养主动质疑、存疑、设疑、问疑等良好习惯。如针对教学中疏忽点或错误观点,提出自己见解或发表商榷,是教师选择论题的一个有效着眼点。
三是从学生学情中寻找教学反思论题。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代新的教学观念。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跟不上,因此说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的辅助手段,它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这当中处处都有论题值得研究、探讨、挖掘。例如针对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主动性,论述如何转变学生思想、教会学生学习的论题《学生接受教师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与对策》;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懂得如何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会学的论题《数学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励》。
四是从立项教科课题中研究提炼教学反思论题。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课题的分解研究,可以增强教研动力,促进学习和思考。特别是结合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五是从教育教学热点中聚集教学反思论题。作为学校中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往往是人们热心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去攻克难点问题,这些热门话题往往预示着教育教学改革走势,或者显露出教育教学潜在危机。如果从中发现论题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深刻性,研究和反省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一个学校真的是迫切提高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那可以施行专家会诊比武,教学录象反思)
思在随想中
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工作之余,处在闲暇的时候,边想边思,往往会触景生情,带来新的灵性,使自身的思考向深层次迈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养成常想常思、常思常新的好习惯,一有机会就要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自己这一段的教育教学,或对教育教学现状发表自己的一些感慨,或对教育教学的未来进行畅想等等。这样,对提升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用慧眼看待教育上的问题,捕捉新的方法、技巧和新的发现,会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经常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我们的教学避免简单的重复,不断地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感悟,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学反思使我们与时俱进,在深层次上促进了教学观念的真正更新,让我们真正地把教学放在一个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激活智慧、求索真知的教学反思过程也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
三、为教师提供最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1)培训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师继续教育要在每一个教师需要的时候、方便的地点,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得所需要的东西。
(2)采取协商式培训形式。这是指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训结果的分析与评估等方面由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协商进行、合作完成。协商式培训的基础在于:
①不同的人由于内在素质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和专业发展需要,最适合一个人专业发展的环境可能完全不适合另一个人的发展。为此,继续教育应鼓励教师采用自己偏爱的学习形式,来实现自我选择的目标。当教师养成了自定目标和自选实现目标的活动方式的习惯时,他们的教育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②教师具有自我教育能力。首先,他们能恰当选择学习目标。教师个体对自己的学习需要能作出最适当的判断,他们有能力自我导向,并自主学习。其次,当教师开始并设计了自己的学习活动后,他们的使命感增强,因而学习的效率高。再次,教师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判断来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因而,这种学习动机是最强烈的,对教师的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将成为不断学习进取的一生,不断严谨研修的一生。只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我们一定能够在校本研修中得到主动发展。
心得体会栏目推荐链接:
心得体会的范文汇总
工作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第四篇: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专题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中小学校长、书记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01
虚心学习新理念知行合一为教育
---华师大江夏初中校长、书记高级研修班培训有感赤矶中学吴志坚(第二小组)
7月12日,江夏区初中学校的校长、书记一行36人来到了美丽的桂子山下,走进了华师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两天的问津求道,在众位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站在了教育的最前沿,领略了办学体制的集团化的优势,颠覆性的认识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发展的方向,准确地说,这就是一场头脑风暴。相比而言,作为农村学校的我们,教育改革明显有些滞后,步伐还没有他们快,特别是教育的软实力还存在较大差距。虽然他们的做法较之我们已超前很多,但是也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推动团队捆绑式定向交流。当下教育面临着人员结构老化,职业倦怠情绪浓厚,学科出现结构性缺编,各类配备始终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把持,也难免出现强校愈来愈强,小校愈来愈弱的两极分化的格局,甚至小校也逐渐会成为教育发展的负担和烫手山芋。我们虽不能采“重组”、“抱团”的做法,但我们可以采取与大校、强校之间进行团队捆绑式定向交流的办法。即两所学校互派遣2-3人的学科团队予以置换交流。这
第1页
种交流方式有如下优势:(1)因学校需要的交流,这种需要可以是管理需要的,也可以是学科提升需要的。(2)2-3人团队交流,更利用工作理念、方式的渗透和影响,在短期内能达到一定的效果。(3)置换交流不仅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而且还会更快更好帮助小校提升管理能力或学科竞争力,因为小校交流出去的人员重在学习,大校交流人员重在指导,是一种导训结合的交流方式。(4)定向捆绑,定向说明了交流工作具有延续性,这样做可以持续对小校在管理理念和教学能力上予以帮助;
而捆绑更多是在强化交流的责任落实。当然要还必须重点落实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让参与的学校和交流的人员各得所长。
研发薄弱学科的校本教材。针对近些年来我区中考中的薄弱学科问题,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课标要求和能力考点,由教研部门主导,按照重点分层,难点分散的原则,编撰一些校本课程,在小学、初中拾级实施,不断积淀学生的各类素养,提升教育和生命质量。
拓展网络教研的指导力度。教育的“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课堂形式的出现,正一步一步在撼动现有班级课堂教学的地位。我们应该利用这种契机,拓展网络教研的思路。如在农村小学,由于很多老师年龄偏大,英语教学很多时候都是现学现卖,发音不准,书写不对,几年下来,大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早已荡然无存了。现
第2页
在学校都有了网络和电子白板,如果录制、上传一些名师系列微课,是不是更能帮助他们呢?显然,建立名优教师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不仅能发挥更强的引领示范作用,而且也为提升师资力量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在路上!02
庙山小学童卫国(第四小组)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江夏区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4天的学习时间里,学到的内容丰富实用,这次校长高级研修汇集了学校管理的最新理论成果,针对性强,既有《理念治校与学校发展》,也有《学校管理与学校核心价值》,还有《教育现代化2小时》等课程,这些教育理念让我大开眼界,也受益匪浅,总的有以下几点心得:一、校长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树立理念治校观念
在学习中我明白了教育理念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多序列、多层次的理念系统,教育理念作为一个复杂的理念系统反映在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理念治校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是成功学校与成功校长的经验总结。先进教育理念在学校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先进理念是学校的行动指南,是学校改革的内在动力,是学校特色形成的思想基础,是制度创新的理论
第3页
推荐访问:中小学校 研修 党对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 中小学网络党校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