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原则的态度(6篇)

时间:2024-09-04 11:32: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原则的态度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党的、政策、政策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基本指导原则、行动依据和行动准则,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一定目标,实现一定任务。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范围,党的路线分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及总路线和具体工作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政策、根本原则。它们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不能机械地分开。

  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行动方针和目标,是制定和指导具体工作路线的依据。

  具体工作路线受总路线限制,并为其服务。

  要落实党的路线,需要进一步确定党的方针政策。

  党的方针政策也分为总方针、总政策和具体政策。

  总政策与具体政策、具体政策的关系,就像总路线与具体工作路线的关系一样。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体现在党的行动过程和归宿上。

  一个政党的任何行动都在实施路线、政策和政策。

  要么实施正确的路线、政策、政策,要么实施错误的路线、政策和政策;要么有意识地,要么盲目地实施某些路线、政策和政策。

  正确的路线、政策和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从实践出发,总结实践经验,集中群众智慧制定的。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后,还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其是否正确,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及时纠正、补充和完善。

篇二: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原则的态度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态度怎么写

  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认为其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循的根本性指导性文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认识上,我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转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人民全面发展。

  在态度上,我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时刻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纪律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提高党性觉悟和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三: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原则的态度

  

  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应是赞成、拥护。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篇四: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原则的态度

  

  如何认识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范文(精选16篇)范文1:

  认识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每个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只有深入了解党的领导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首先,认识党的领导是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的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我们必须清楚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只有正确理解党的性质,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其次,认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指引我们行动的重要依据。党的路线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发展方向和行动纲领,是党的思想、纲领和行动的总结和提炼。党的方针是党的路线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内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党的政策是指导党和国家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意识,我们才能按照党的要求做好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最后,认识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实现的。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文件,了解党的历史、党的成果和党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实践,深入到基层一线,亲自参与党和国家事业,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掌握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认识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每个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成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范文2:

  认识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只有深入认识党的领导,才能真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认识党的领导是党员的基本素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只有认识到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

  其次,认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党员的政治要求。党的路线是指导党的工作和国家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党在历史特定时期提出的行动纲领;党的方针是指导党在特定领域内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党的政策是党在实际工作中提出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只有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才能在各项工作中取得实效,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最后,认识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通过学习、实

  践和思考来实现的。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党的理论和党的政策文件,了解党的历史和党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实践,投身到党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各项工作中去,与人民群众一起实现共同的目标。

  总之,认识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每个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党的高度忠诚,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海洋是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世界,它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无尽的秘密。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变化,海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也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

  首先,海洋污染是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随着人类工农业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被排入海洋。塑料垃圾、工业废水和石油泄漏等都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不仅如此,污染物还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因此,减少海洋污染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其次,过度捕捞也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类对海鲜需求的不断增长,过渡捕捞已经导致很多鱼类的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过度捕捞导致了生态链的破坏,使得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稳定。因此,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实施可持续的渔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第三,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海洋对于全球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温度升高等问题,都会对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珊瑚礁的白化现象、极地动物的失去栖息地等都是气候变化给海洋生物带来的直接伤害。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全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首先,国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需要得到重视和推动。建立有效的法律框架,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此外,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转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另外,教育和公众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增强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以激发个人行动和责任感。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人们可以了解到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

  最后,个人和企业也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减少塑料垃圾的使用,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合理利用资源,都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小事。企业应该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来,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目标。

  总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睫。海洋污染、过度捕捞

  和气候变化是海洋面临的主要威胁,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加强法律建设、推进国际合作、加强教育宣传以及个人和企业的自觉行动,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五: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原则的态度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

  全会对经济发展问题作出了如下决策:

  一、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必须进行调整

  全会指出,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妥善解决。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修改后提交五届人大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

  二、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具体措

  施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障,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人民公社各级组织都要坚决实行民主管理、干部选举,帐目公开。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全国粮食征购指标继续稳定在1971—1975年“一定5年”的基础上不变,绝对不许购过头粮。

  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差价,全会建议国务院作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作相应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等农用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在1979年和1980降低10%到15%,把降低成本的好处基本上给农民。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后,一定要保证城市职工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粮食销价一律不动,群众生活必需的其它农产品的销价,也要坚决保持稳定;某些必须提价的,要给予消费者以适当补贴。

  会议还讨论了加强农业科学教育,制定发展农村牧业的区域规划,建立现代化农林牧渔业基地,积极发展农村社队工副业等重要问题,并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

  全会还指出,城乡人民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必须坚决反对对人民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同时,我国经济目前还很落后,生活改善的步子一时不可能很大,必须把有关的情况经常告诉人民,并在人民和青年中继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思想教育,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以身作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各种决策,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现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路线、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条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领域,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大大提高。在政治领域,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安定因素甚多,但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思想领域,那种死气沉沉的僵化局面,已被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潮流所冲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正在逐步形成。在文化领域,科技、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事业逢勃发展,欣欣向荣。在军事国防领域,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外交领域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外交格局的调整、“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总之,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党的总政策

  ,并构建了全新的政策体系。

  (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的政策创新,使中国共产党焕发了青春,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在城市,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全面出台了各个领域改革的新政策。在所有制上

  ,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政策;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政策.制定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其次,紧紧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的政策。主要有,在党的领导下,行党政分开的政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运作方式的政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政策,等等。这使我国的政治生活有了新的生机。第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

  (二)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又有政策创新

  ,集中表现在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围绕基本纲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

  在经济方面,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思路;制定了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政策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口、资源、环境政策

  ;制定了所有制结构调整政策;制定了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制定了渐进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了“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政策;制定了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的资源、产业、人才政策,等等。

  在政治方面

  ,制定了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党的建设政策

  ;制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政策;制定了从国情出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政策;制定了标本兼治的廉政政策;制定了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制定了与巩固和平、争取发展的国际战略相适应的对外政策,等等。

  在文化方面

  ,制定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基本政策;提出了“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方针;提出了文化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思路

  ,等等。

  而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增添了新的篇章。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吴邦国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全会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全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篇六: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原则的态度

  

  “三个代表”在组织上的要求

  十六大党章在总纲第十九段强调指出,要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落实。这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怎样才能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落实呢?

  一、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传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我们的干部队伍应该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车,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创新,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坚强领导集体。领导班子建设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要合理调整和改善各类领导班子的结构,在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注意年龄结构、知识和专业结构,还要注意各个成员的特长,使领导班子成为整体素质优化、成员优势互补的坚强集体。各级领导班子要坚决落实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的团结很重要。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提倡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提倡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证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把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落实到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所有基层组织都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要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又比如,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再比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总之,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的就在于健全和发展党的每一个细胞,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党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实现具备更加巩固的基础。

  四、努力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土。广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当前,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在全党范围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努力通过这个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自觉反对和抵制消极腐败现象;严格按照十六大党章规定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在改革和建设中建功立业。党的各级组织还要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与此同时,要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要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

  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推荐访问: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原则的态度 方针 路线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