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故事,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理解(完整文档)

时间:2022-06-23 0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训故事,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理解(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家风家训故事,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理解(完整文档)

家风家训故事,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的理解3篇

【篇一】家风家训故事,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的理解

家风家训故事

当我们由孩子成长为家长的今天,孩子寄托了我们一切的希望更承载了我们未完成的任务,因此我们在努力的改变自己更努力的改变孩子。谨对孩子成长中发生的几件事写下来。

德,百行德为首。女儿今年8岁,在校读二年级,活泼可爱,好学进取有礼貌,没有辜负我们对她的培养。她的成长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她的无尽精神食粮。我经常我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我在教育她,要保护好身边的环境,不要乱丢纸屑的时候,我总会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示范。和孩子一起出去散步和玩耍时,有时热了、渴了,买一支雪糕,买一瓶矿泉水,吃完、喝完之后,雪糕纸和矿泉水瓶总是不乱扔,总是寻找附近的垃圾箱,然后扔掉。

一次在开车右转的时候,孩子认真的说:“爸爸你闯红灯了。”我疑惑的看着孩子那张认真的脸好一会才转过神来。“奥,是这样的......."我又认真的向他介绍交通规则。由此我认识到了德的博大-----提高自己的品德、遵守社会公德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道德。

生活中对孩子即要严要求,又要学会倾听,关注她的感受,锻炼她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生活上不要过份溺爱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
教育她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孝,万事孝为先。对于一个6、7岁的孩子来说,怎样才能做到“孝”呢?也许你会说很难,其实并不难。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就能传达孝。我就经常告诉孩子:你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让父母十分高兴,这便是孝;
你在父母下班回家时,将拖鞋递到父母跟前,这便是孝;
你在父母忙碌了一天后,为父母端上一杯热茶,这便是孝;
你在家里时,多帮父母分担些家务活,这便是孝;
哪怕你在父母生日时没有礼物,只有声祝福语,这也是孝。即使再小的事情,只要你有那份心意,那么那件事情就会变得十分大,十分有意义。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与邻友好。有时带孩子看一看学前班及教过她的老师,看着他们之间的交谈是那么的开心,脸上挂满的不仅是笑容更多的是成长的幸福。

【篇二】家风家训故事,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的理解

百善孝为先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黄香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一个亮点,《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就是指黄香。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这呢,就是“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我刚开始听了这个故事后,就产生了这样的感悟:我要学习九岁的黄香关心、体谅父母、孝顺父母,为父母分忧。

正所谓: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篇三】家风家训故事,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的理解

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内容_家规家训家风故事

家规家训: 尊老敬贤,长幼有序;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家风故事: 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灯塔是水手的指路明灯。在漫漫的人生中,也珍藏着一盏值得信赖的指路明灯,那就是我们的成长之基——家风。

家园如碧海蓝天,家风如条条航标;家风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我们像末端系着的五彩缤纷的风筝;家风如细雨,我们如幼苗,在雨露的悄悄滋润下,出类拔萃,茁壮成长。

从懵懵懂懂、呀呀学语起,父母就开始教我们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在家风的潜移默化下,逐步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与准则。现在知道,家风就是指引我时刻做好事善事,做诚实守信、品德高尚、勤俭上进、知恩感恩、爱国爱家的人。

爸爸在教我做人、做事上,是个很严谨的人。记得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们在大街上,路过一位卖饮料的老奶奶,调皮的表哥买了三瓶,正在付钱时,一位阿姨也去买,在忙乱中,结果多给表哥找了一元钱。表哥和我正在得意地分享他的“战利品”时,父亲知道了,让他送回去,我们俩都不情愿,总觉得不就是一元钱吗,没有那么必要吗。父亲立刻严肃起来,后第 1 页 共 3 页

来,表哥只得顺从了。爸爸告诉我们:在做某些决定时,道德远比金钱更重要。在人的一生中,诚实和道德占具相当的份量。当一个人占到一点小小的便宜后,另一个会受到精神和物质伤害,是不公正的。做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问题。

因为故土难离,我的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父亲每天下班后都向老人打个电话,询问身体怎么样,吃什么饭呀之类的。当老人问及我们情况时,父亲都是以形势一片大好来回答。我有时问爸爸,你天天打电话是不是烦呀,有时在撒谎,还说我们什么都好。爸爸告诉我:人生首要之事,莫过于尽孝。老人需要精神赡养,更需要善意的谎言。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尊重和爱护的人,还会为别人和社会做什么呢。

每当受到小朋友或者玩伴的不理解、不礼貌对待和挫折时,父亲总是告诉我:学会宽容,原谅生活给你带来的困难,你的心胸会更为开阔和博大;只有成熟的人和有品质的人,才会宽恕别人,才能享受到宽容之后带来的平安与幸福。

每当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父亲总是以“在将鱼儿拽上岸之前,千万不要吹嘘自己已经钓住了鱼”,这句有深含寓意的话来警示我。

就是从点点滴滴琐事中,我慢慢学会了理解父母的慈爱,领会了老师的言行教诲,感受到了社会的和谐与纯洁。我们生第 2 页 共 3 页

活在祖国大家庭这美好环境中,都应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用道德的甘露来滋润心灵,继承和弘扬我们文明古国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剔除不良之风,使爱的正能量快速传递,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更快乐。


第 3 页 共 3 页

推荐访问:耕读 家风 家训 家风家训故事 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理解 家风家训故事 谈谈对新时期耕读文化的理解 家风家训关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