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精选文档)

时间:2024-01-12 14:1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抓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如何抓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精选文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加强党组织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新兴领域特别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一大批新就业群体,成为新的劳动大军。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对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抓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相比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发展模式新、组织形态新、运行方式新、更新迭代快,党建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如何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将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党建格局,形成系统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有效机制,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引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党的建设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最大的一个惯用手段就是诋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妄图借此扰乱我们的思想。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否则就会造成颠覆性的后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是“真空地带”,也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也是党的建设重点领域。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新事物,新业态具有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和去雇佣化等特点,新就业群体数量庞大、覆盖面广、人员结构复杂。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落实管行业与管党建、抓平台与抓人群的责任,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行业管理、监督执法和党建工作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推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落地生根。

(二)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党的全面领导需要依靠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来实现。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全社会的覆盖面,进一步严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随着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大批社会从业者从传统产业转移到了新兴产业中来。

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就是要立足于新业态的发展特点,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覆盖新兴业态、新就业群体,努力做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将新兴产业领域的从业者紧密聚拢在党组织周围,不断筑牢党的基层组织的群众根基和社会根基,为党的长期执政奠定更加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引领新业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数字化浪潮正在带动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作为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创新型产物,以其独特的模式、便捷的服务、全新的体验吸纳了一大批追随者和建设者,对整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新业态的涌现,在不断改变着国民消费习惯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新体验和新选择,丰富了生活内容,提升了生活品质。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宅经济”快速兴起,推动新业态快速发展。在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今天,通过新业态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至关重要。新业态的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要深入探索新兴业态中党建工作的方法和思路,重点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优势,推动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具有走街串巷、熟悉楼宇社区的优势,在有序参与到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中,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新就业群体服务半径内参与社区治理激励制度,鼓励新就业群体以“随手拍”等方式,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生力量,融入了基层治理大格局。要聚焦作用发挥,积极搭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不断激发新就业群体活力,推动新就业群体加速融入“治理圈”,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途径

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业态加速催生新就业群体的新形势,紧扣基层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破题求解,切实把广大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要紧紧抓住党组织“怎么建”、党组织力量“怎样增强”、党组织作用“如何发挥”、员工权益“如何保障”这四个关键问题,积极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稳中求进。

(一)扩大“两个覆盖”,解决好党组织“怎么建”的问题

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强大组织力是我们党最大的组织优势,努力保持和不断增强这种优势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本质要求。新业态覆盖的领域、区域、企业广泛,从业人员呈现小规模、高流动性、强分散性的特点,导致党建工作覆盖难、持久难。要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盯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组织形态、居民生活方式的新变化,跟进完善党组织体系,把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尽快纳入党组织中,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不断巩固拓展党的工作阵地。

1.常态化摸底排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模式新、组织形态新、运行机制新、用工方式新,全面掌握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是开展组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围绕新就业群体党员信息难收集、党员总数难见底等问题,依托各行业主管部门,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创新排查方法手段,对平台企业常态化摸底排查,深入各类新业态企业,通过普查、比对、排查、实勘等方式摸清底数,动态监测掌握网点、出资人和负责人、经营运行、职工和党员队伍等变动情况,建立党建数据库。要对重点平台企业逐一建立台账,落实党建工作措施。根据摸排情况,新就业群体总体上呈现党员占比偏低、平均年龄偏低、学历层次偏低、职业技能偏弱、稳定性偏低的特点,这对新兴领域党组织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分类别强化覆盖。要坚持应建尽建的原则,根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特点,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分门别类开展覆盖攻坚行动。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两新”工委)牵头抓总作用,采取“业务主管部门+行业龙头企业+经济园区+街道社区”的模式,依托邮政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成立行业党委,建立条块联动的领导机制和多元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确保统得起、管得住。要实施党员同步联系、党的工作同步跟进、党的组织同步建立的覆盖模式,分门别类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共建、派驻帮建等方式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要扭住平台企业这个责任主体抓组织建设,发挥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推动平台企业在建强企业总部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业务板块、分支机构、项目团队等,把过去的堵点变成工作的节点,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要指导平台企业配合街道社区党组织,推动加盟企业、合作企业、下游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架构,将工作责任有效落实下去。在暂不具备党支部建立条件的情况下,要优先建立工会组织并开展相关工作,为党组织及其他群团组织的建立奠定基础,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原子化”向“组织化”转变。工会组织要持续开展新就业群体入会集中行动,以头部企业建会为牵引,推动关联企业广泛建立工会组织。

3.多渠道壮大队伍。互联网平台企业用工链条长,普遍与新就业群体没有建立劳动关系,按照传统企业依靠劳动关系链条抓组织建设的方式难以奏效,需要变革工作思路破解组织工作难题,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要坚持行业、属地、企业三方携手,沿着能触及新就业群体的工作链条和线下节点,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将分散党员组织起来并让其积极发挥作用。要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员工政治面貌摸排机制,采集党员身份信息,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情况。要加大平台企业发展党员力度,将发展党员计划适当向平台企业倾斜,加强对平台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骨干员工的政治吸纳,着力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经营管理骨干。要开展“党员+”融合教育,运用“互联网+”等手段,线上线下结合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灵活开展党员教育。

(二)壮大党务力量,解决好党组织力量“怎样增强”的问题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单靠自身力量难以搞好,必须坚持外部支持与内部培育双向发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真正发挥作用,就要集中党委、政府各方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加大“人财物”等方面投入,不断壮大党建工作力量。

1.选优配强带头人。要指导平台企业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主要出资人是党员的,一般应担任党组织书记;
主要出资人不是党员的,应从管理层中推荐人选;
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平台企业,应配备专职副书记,推动党组织书记、委员与企业中高级管理层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统一调配党务工作力量,加强党建指导员选派力度,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指导,坚持外部选派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好的驻企联络员、党建指导员,确保派得出、驻得住、起作用。要鼓励市县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派驻各行业党委专职从事党建工作。要加强专业化体系建设,抓好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培训、资格认证、考核管理和激励保障。

2.凝聚出资人共识。要探索开展党的理论进企业、党的建设进章程、党的骨干进高管、党的工作进班组、党建成效进考核“五进”工作,把党的全面领导嵌入治理结构、融入新业态生产经营,积极从政治上引领新业态出资人。要依托各级党校和培训基地等,加强对新业态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层的教育培训,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新业态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做有担当的奋斗者、有情怀的奉献者、有理想的追梦者。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平台企业制度,邀请出资人参加或列席党委、政府有关重要会议和活动,通过“恳谈会、诸葛会、联谊会、诊难题”的“三会一诊”方式,多渠道、常态化征集意见建议、解决存在问题,引导企业服务大局、遵纪守法、做好主业。要把平台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各级评先评优和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的重要依据,引导出资人重视支持党建工作。

3.强化基础保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在迎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经费投入不够,特别是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开展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的问题,距保证党组织“活动有经费、服务有条件”尚有差距。要建立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新建党组织启动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单列平台企业党建工作经费。要统筹建好活动阵地,综合运用园区楼宇、商圈市场公共服务空间、企业会议室等,建立以用为本、功能复合、设施完善的党组织活动场所。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扩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知晓度和影响力,推动形成良好氛围。

(三)聚焦融入整合,解决好党组织作用“如何发挥”的问题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生产经营始终都是企业的重要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工作,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发挥实质作用,是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真正实现党建强、发展强。

1.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要健全和完善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与底气。要鼓励平台企业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与管理层出席会议、沟通协商等制度,确保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引领正确发展方向。企业党组织要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项目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党的相关政策、抢抓市场先机、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扶助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要强化党群共建,组织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引领企业先进文化建设。组织部门(“两新”工委)、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协同政策制定部门开展涉企政策宣传解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推动政策进企业,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2.为产业进步提供支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发展潜力大、转型空间也大,组织工作应着眼新兴领域未来发展,加大“双向培养”,着力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要围绕企业经营发展任务,经常性开展岗位竞赛、技能比武、建言献策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职工在技术革新、项目攻坚、市场开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新业态企业产业创新、降本增效、优化管理。要实施新就业群体素质提升工程,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对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进行成人继续教育,健全平台企业等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方式,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尊荣感。要开展党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当先锋、多作贡献。

3.为行业发展树立品牌。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企业想要走得更远,品牌建设至关重要。现阶段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拥有具备竞争力的品牌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新业态企业党组织要分类制定行业党建工作规范和从业人员工作标准,开展“勤劳小蜜蜂”“先锋车手”“志愿红车队”等评选活动,以党建服务力增强行业竞争力。要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为纽带,推动跨平台企业产学研、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党建共建联建,激发产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用党建品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4.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既是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对象,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要把新就业群体的职业优势与城市基层治理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引导其从排查风险隐患、发现治安线索、监督食品安全等方面参与治理,切实把新就业群体的职业优势转化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市民、社区百姓的新邻居、基层治理的新力量。要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身在基层的独特优势,推广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等做法,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做好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工作,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四)加强关心关爱,解决好员工权益“如何保障”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入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生活需求,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以多样性服务项目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凝聚人心,团结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1.加强权益保障。新就业群体从哪里来、在哪里、想什么,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企业党组织要采取谈心谈话、实地考察、共同劳动、沿途随访等方式,深入新就业群体开展跟人跟车体验式调研,近距离了解新就业群体的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了解他们缺什么、盼什么、要什么,从而摸实情、找问题、谋对策,把党组织的关怀帮助真正送到他们中间。要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引导平台企业在规章制度制定等重大事项的确定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劳资恳谈会等民主管理形式听取劳动者意见诉求,保障好劳动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及时化解调处劳动争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推动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2.帮助解决困难。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新就业群体的困难诉求不断增加。要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构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流动党员党支部—企业党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行业党委”的诉求表达机制。要推动规范便捷车辆停放,加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住宅小区周边车辆临时停靠等候、装卸的设施建设,引导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的车辆规范摆放。要强化服务供给,整合党群服务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群团之家等阵地,投入职业培训、充电换电、中途休憩等服务项目。要建立健全入职上岗、工作变动、工作失误、思想波动必谈,生活困难、家庭纠纷、生病住院、家庭变故必访的“四必谈四必访”制度,对有困难的员工,及时给予帮助。要用心用情解决落户购房、子女就学、老人就医等“关键小事”,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提升社会认同。要积极推荐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加大对新就业群体“劳动模范”“五四奖章”“能工巧匠”等荣誉评选和行业表彰力度。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健康体检、相亲交友、心理疏导等服务。要探索通过设置社会监督岗、城市宣传岗、民生服务岗等先锋岗位,当好社情民意传达者、精神文明宣传员、服务群众志愿者,发挥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社会认同,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加体面劳动。

三、夯实主体责任,推动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落地落实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形式、组织形态、运行模式等发展变化快,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存在责任难压实、工作难统筹等问题。只有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工作体系,工作落实才有抓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广义上属于“两新”组织党建、行业党建的范畴。加强这一领域党建工作,必须首先理顺地方各级党委、“两新”工委、行业党委、企业党组织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健全工作体系

新就业群体数量庞大、扩张迅速,普遍存在多平台注册、劳动关系不固定的现象。要结合行业分散成网、泛在互联的特性,充分发挥协同联动效应,着力构建地方党委负总责、组织部门(“两新”工委)牵总头、行业部门打主力、属地街道(社区)兜住底的工作体系,着力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体系。组织部门(“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具体推动,邮政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三个方面的部门分别牵头承担快递、外卖送餐、网约车行业党建工作,网信、发改、商务、工信等部门配合,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负责做好群团组织覆盖。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优势,依托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头部企业等成立融合型行业党委或行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精细化完善运行机制,明确职责范围,形成政策衔接、协调会商、信息共享的工作统筹格局。镇(街道)、村(社区)要实行兜底管理。连锁、加盟经营商的上级机构,要支持指导其分支机构、加盟门店、基层网点开展党建工作。

(二)完善运行机制

要建立健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两新”工委)牵头,邮政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党建工作、行业治理、企业发展、参与基层治理和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形成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牵头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新业态能安全有序运行、保障物资供应。乡镇(街道)要加强与属地平台企业、电商园区、分拨中心和末端网点的直接联系,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同步加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要分别联系重点平台企业,定期上门走访,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党建工作“落地有声”。

(三)理顺隶属关系

要适应跨平台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按照企业组织架构、经营管理模式、业务服务区域等组建党组织,推动党建工作向末端站点、专业班组等一线延伸。平台企业的分公司、直营店或加盟网点等党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隶属于总部统一管理,也可隶属于行业党委或所在地管理。为加盟平台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劳务公司,党组织关系一般实行行业管理或属地管理。要加强平台企业总部党组织和属地党组织的双向沟通、双重管理,合力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从各级组织部门(“两新”工委)、行业管理部门选派党建指导员,采取调研督导、谈心谈话、列席会议活动等方式,强化“一对一”指导,确保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党的工作一贯到底。

(四)加强理论研究

面对平台企业组织的分散性、所处环境的虚拟性、文化背景的多元性、技术迭代的快速性带来的新挑战,党建工作要如何创新有为?新业态企业的组织形态和边界都与传统企业有很大不同,按部门、车间、班组建立党组织实行层级和垂直管理的传统模式,在新业态企业中难以奏效。要支持引导新业态企业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既有理论创新性又有实践指导性的研究成果,运用理论创新成果破解制约工作推进的瓶颈难题。各管理部门、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社科机构要加强沟通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力攻关,共同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理论创新。

 

推荐访问:党建工作 业态 群体 如何抓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