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院在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典型发言(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加强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他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作为我国唯一的基础性综合性核科研基地,**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院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全院干部职工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筑牢勇攀核科技高峰的思想基础。多年来,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激发干部职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责前行的奋进力量。特别是今年以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筑牢理想信念、筑牢对党忠诚、筑牢人民立场,构建“四学联动”学习机制,在以学铸魂方面下真功夫,实现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
聚焦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育好领导干部“领头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在以学增智方面下苦功夫,增强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
聚焦紧抓问题导向、紧抓作风建设、紧抓关键少数和紧抓正面典型选树,在以学正风方面下硬功夫,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
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结合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在以学促干方面下深功夫,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通过这些举措,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以身许国、科技报国”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扛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
坚持榜样感召,赓续爱国奋斗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核工业战线上,有一大批这样的典范。钱三强与何泽慧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在国际核物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他们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生活条件,为的就是“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
王淦昌一生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隐姓埋名17年参与“两弹”研制而无怨无悔,只因“我愿以身许国”和“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的赤诚之心;
张焕乔院士、王乃彦院士年逾八十,依然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
中核集团首席专家胡石林等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中的先进典型,为了科学研究常年泡在实验室,只为实干报国、奋斗圆梦。**院坚持开展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旗帜作用。承办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全国巡回宣讲报告活动已连续开展*年,宣讲**场,吸引*万现场观众、***万在线观众,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以钱三强、王淦昌等老一辈科学家相关重要纪念日为契机,举办纪念大会、学术思想研讨会、历史故事讲述等系列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科研人员产生了“前辈是楷模,吾辈更需努力”的强烈思想共鸣。**院还常态化选树先进、以奖促优,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院形成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良好风尚。
坚持人才强院,建设一流科技人才队伍。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院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推出“人才特区”建设工程,以科技、技能、管理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将人才建设的具体内容按照人才类别分类集成为“龙马计划”“凤凰计划”“蓝翎计划”“百灵计划”四项系统性专项实施计划。瞄准战略型“顶尖专家”,推行“分类遴选、竞聘选拔、契约考核、绩效薪酬”选拔培养新模式,竞聘选拔新一批院首席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并在此基础上选拔卓越团队和创新团队,持续加大支持保障。设置院级最高荣誉“王淦昌科技奖”,予以重奖激励,锻造“基础探索奖、卓越专家、杰出青年、产业之星、**城工匠”人才淬炼炉,促进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聚焦打通青年人才“引、育、用、留”环节,实施青年托举、后备自主培养等系列举措,助力青年人才奋力奔跑在时代的最前沿。建立以“让科学家拿最高工资”的薪酬分配新体系,通过改革“岗位、分配、考核、激励”四大体系,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注重业绩和成果导向,收入分配向“一线骨干力量”和“业绩优秀、贡献突出的人员”倾斜,重点岗位科研人员平均工资性收入较以往整体翻番。对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关键科学家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签订以项目为周期的聘用合同书,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充分认可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价值,大力激发科技创新热情。经过几年努力,**院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科技创新成果竞相绽放,省部级科技奖励逐年递增,2022年首获中国专利金奖和知识产权“双标”认证。
坚持改革创新,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近年来,**院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等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进一步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的通知》,从改进科研管理、规范科学技术活动、构建良好学术环境等方面落实15条具体举措。改进科研管理,尊重科学研究客观规律,建立容错机制,为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创造宽容环境。大力宣传和认真执行《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引导科研人员崇尚学术民主,坚守科研诚信底线,规范科学技术活动,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大兴科学研究之风,在不同科学领域开展“核物理前沿”“核力同行”“赛特”等学术沙龙和论坛活动,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交流碰撞,特别鼓励年轻人与学术权威进行交流对话。制定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举措,如出台“科技创新40条”,加强基础研究自主经费投入;
实施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初步实现各级各类项目的“差异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
实施科技工程“两总”管理机制,吸引和鼓励科技人员在创新主战场建功立业;
优化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励体系,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这些务实管用的具体举措,为全院科技人员潜心探索前沿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营造了良好环境。
推荐访问:座谈会上 研究院 典型 研究院在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