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农村现代商业体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外出学习调研报告

时间:2023-12-13 16:48: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全农村现代商业体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外出学习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健全农村现代商业体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外出学习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县域商业体系是城乡生产生活要素流动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农村消费和农民增收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村消费提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外地经验

*州多措并举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一是政府引导加快建设。编制了《*州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和《*州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流通生产力空间和专业市场布局建设引导,以物流通道、物流园、物流网络建设推动物流枢纽建设,以专业市场、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推动市场体系建设。二是项目带动补齐短板。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服务业专项资金、国家建设基金、专项债券项目,并筛选年度重点项目纳入全州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补齐城际物流产业园、冷链物流集聚区、蔬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短板。三是数字化赋能推动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城乡高效配送等项目,推进城镇菜市场、传统批发市场数字化升级改造,促进地方特色平台与淘宝、京东系平台共同构成电商生态,创新物流发展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市大力培育农村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消费升级。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商业业态,强化全市商业新业态的规划,统筹谋划市级商业中心、物流园区、批发市场、乡镇专业市场、专业服务及特色商业街区,优化市域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二是强化主体培育。建立品牌建设推进机制,整合本土具有代表性的品牌,重点发展特色的农产品,加大品牌建设、包装设计、产品上行等力度,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打造“一村一品”新格局。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建设,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度较高、发展特色鲜明的镇村,建立电商人才培训输出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推进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广标准托盘和包装基础模数,促进商贸物流降成本、提效率。不断健全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引导连锁流通企业向镇街辐射,铺设产销“快速路”。推动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村级商业服务网点的基础设施,优化农村服务网点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电商服务点逐步向智慧乡村综合服务点升级。

*市全力构建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商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重点打造县级核心商业区,改造提升镇级商贸经济圈,建设村级新型直营店、便利店,建设改造连锁化、便利化的商场、集贸市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理念下乡,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良性互动、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二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标准。实行城乡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形象的“六统一”,构建“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产业化”城乡一体供应链模式,推动城乡全方位“无差别化”发展,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现代商业体系,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成立县级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在政策扶持、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推动大型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培育一批商贸流通骨干龙头企业和带动能力强的物流龙头企业,延伸供应链条,促进全市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

*省*县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商业体系。一是政府主导优环境。出台县域农村市场和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商业体系发展扶持政策,优化商业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体系,提档升级一批专业市场。开展“归雁行动”,吸引回乡人员创办网店。二是高效融合强平台。依托“万村千乡”农家店,布局*个电商服务站点,推动电商服务全覆盖。促进传统商贸与电商零售新业态深度融合,探索实施统采、统存、统配和定时、定点、定线的“三统三定”模式,有效提高配送效率和频率。三是电商赋能富群众。立足本土特色,培育知名网销品牌,建立农村产品上行项目库,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一乡一馆”展销平台,优化农村电商培训和人才培训机制,让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带动群众增收。四是整合物流畅流通。积极探索“电商+快递+供应链”模式,整合供销、邮政、“四通一达”等物流快递资源,推动资源共享共用,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物流快递入村“最后一公里”。

二、对我市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市把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商业设施持续完善。“十三五”以来,累计实施商贸重点项目*个、投资*亿元,“新网工程”“镇超工程”扎实推进,乡镇超市覆盖率达*%,现代消费市场网络基本构建,有效改善了县域农村消费环境。二是城乡消费持续增长。*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亿元(是*年*亿元的*倍),同比增长*%;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亿元(是*年*亿元的*倍),同比增长*%、比城镇高*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增长快于城镇。三是电商交易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建成县级物流仓储分拣中心*个,镇级快递物流节点*个,村级快递物流节点建设*个,覆盖率达到*%。快递进村覆盖率已达到*%。*年,全市网络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居全省第一位;
农村网络零售额*亿元、增长*%,特色农产品上行同比增速达*%。四是农商互助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全市大力举办农商互联、贸易洽谈及专场推介,“汉”字号农特产品走进丝博会、进博会、消博会等大型平台,达成购销协议*余亿元。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设立专店、专柜、专区*余个,*多家企业、*种产品入驻“扶贫*平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与此同时,县域商业体系仍还存在着一些短板,突出表现在农村商业设施水平低、现代化物流运输发展滞后、商品服务质量不高、市场秩序欠佳等方面。下一步,我们要顺应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增强县域商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农村消费和农民收入双提升。

一是在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完善商贸体系。结合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文件精神以及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县级空间规划等专项规划,统筹谋划全市县域商业基础设施布局,做好重大县域商业项目谋划,积极争取列入上级计划盘子、得到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指导各县(区)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安排县(区)乡村三级商业设施项目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商业设施“三个一批”改造升级,布局建设、改造升级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强化县城综合商业服务能力;
以乡镇超市建设改造为切入点,建设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心,加强乡镇集市建设;
结合农村人口变动趋势,优化村级商业网点布局,改造升级“夫妻老婆店”为连锁便利店,提升农村商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商业经营主体培育,大力支持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发展壮大,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社区拓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

二是在健全城乡流通网络上下功夫,畅通双向循环。以农产品主产区、主要集散地为基础,加强产后整理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壮大“味见汉中”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加强农村“四好农村路”及村组路网规划建设,优化仓储、配送等流通设施布局,畅通对外物流渠道。引导城市生产流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培育骨干流通企业,完善跨区域产销链条,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推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完善农资和工业产品下行网络,促进流通节点有效衔接,丰富农村市场产品供给。做好经营农产品的公益性批发市场建设,明确财政资金支持的农产品市场公益性职责,加快传统农贸市场、菜市场等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增强保供稳价和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支持生鲜农产品经营场所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冷链设施,补齐农产品冷链设施短板、提高农产品冷链流通效率。

三是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上再用力,赋能农村发展。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统筹推动乡村数字化网络布局和宽带网络、基站设施建设,实施“数商兴农”,推进“数字供销”,提升乡村智慧化水平,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鼓励电商平台建设发展,大力推进县级电商服务中心、镇级服务站、中心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快递进村”工程,加快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积极探索“城乡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模式,引导支持快递企业采取邮快合作、快快合作、驻村设点、交快合作等方式,推动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无缝对接,着力解决农村网购“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市场主体。推动镇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连锁商超、零售网点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线上线下、跨界融合发展。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机制和模式,培育知名网销品牌,鼓励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加快发展,让农民分享到更多产品收益。

四是在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上做文章,促进产品流通。建立县域商业运营监测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数据分析研判,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提供数据参考,同时加强重要物资流通监管,确保市场平稳有序。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促进农村汽车、家电消费,推动农村地区家具、家电、家装、家饰以及电子商务、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等相关消费市场发展,加快并引导消费升级换代。加快盘活供销社系统闲置资产,支持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鼓励各类农资市场主体共建共享,做好农资供应。积极开发农耕文化遗产,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办好油菜花节、面皮大赛等特色品牌节会和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开展金秋消费季、农产品推介等活动,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繁荣消费市场。鼓励偏远乡镇发展好“赶集”“逢场”等民间传统商贸活动,优化服务保障,促进农村商品流通。

五是在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上提效能,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充实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完善商品质量、“双随机、一公开”和进货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等监管制度,紧盯薄弱环节,深入开展消费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不合格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假售假等各类违法经营行为,持续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净化城乡消费市场。坚持共建共治共管,畅通农村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农资和涉农必须品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平稳。强化对县域商业设施和经营场所安全监管,更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推荐访问:高质量 县域经济 健全 健全农村现代商业体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外出学习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