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调研写作,要做到“五个两”:一要做到“两有”——有爱,有心搞调研要“有爱”。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写调研文章,如果只是作为一项任务,作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我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调研报告怎么写?掌握这几步就够了(全文),供大家参考。
如何搞好调研写作,要做到“五个两”:
一要做到“两有”——有爱,有心
搞调研要“有爱”。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写调研文章,如果只是作为一项任务,作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我们将调研变成一种爱好,当作自己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付出自己的爱心,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看到自己的调研文章被领导认可,被报刊发表,被同事传看,那种喜悦感、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
基层的有些同志反映调研难搞,主要的思想误区是:不顾工作岗位相对单一、能力相对较低的不足,一味追求大手笔、综合性,强调深度的理论研究,致使心有余而力不足,有题材不想写,有兴趣不敢写,有时间不愿写,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只能望调研兴叹,提调研胆寒。我的看法是:一要自主选题,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享受调研乐趣;二要写自己会写的东西,不需高、大、深、全,只求有感而发,提高调研兴趣;三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激发调研热情。
搞调研还要“有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写调研文章也是如此。其实工作中处处都有素材,人人可找线索。特别是和业务部门的同志多交流、多沟通,就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调研线索、工作动态和政策信息。还要注意勤于积累。积累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当收集的资料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要将其分门别类,做好标识,妥善保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确定题目开始调研之时,通过研究现存材料,可以迅速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还可以使思维受到启发,这样就有可能较快地拿出初步的调研方案,有利于快捷高效地完成调研任务。
二要注意“两找”——找题材,找观点
要会找“题材”。主要抓四点:一是抓重点,二是抓热点,三是抓难点,四是抓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抓特点,一些地域性强、特色鲜明的题材,能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因此抓住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调研,常常会因为选题独到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我总结,收集调研题材有“10字”法,即政策堆里“筛”题材,文件堆里“挖”题材,领导口中“理”题材,联系上级“摸”题材,参与活动“追”题材,深入基层“捞”题材,掌握规律“抓”题材,情况反馈“提”题材,跟踪问题“找”题材,沟通外界“求”题材。
要会找“观点”。所谓“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登高才能望远。我们应该站在政治的高度观察问题、站在领导的高度发现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站在发展的高度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要注意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上找观点,从自己感受最深的问题上找观点,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找观点,在他人没有研究过或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问题中找观点。还要勤于到基层一线调查找观点,肯于向领导、同事、同行求教找观点。
三要学会“两借”——借人,借物
“借人”,实际上是借力,主要是指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我们搞调研的同志平时要多请示、多汇报。请领导帮忙出题目、交任务、给支持、创条件。“借人”,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怕领导改稿子或同事提意见,多改才能出精品。可以说,对文字的东西,看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改一次就有一次的提高。改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搞好调研工作,文字只是起步的基础,思想才是腾飞的羽翼。思想从何而来?思想从不同观念的砥砺中来,从集体智慧的碰撞中来。古人说:“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广泛了解他人的思想成果,努力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很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谈谈“借物”。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否善于利用电脑和网络这个“外脑”,已成为能否提高写作效率的关键。我有一个观点:把记忆让给“外脑”,把思考留给自己。把记忆留给“外脑”,我们才能有精力多作一些积极的思考。一直以来,我始终保持着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平时也很注意素材的积累。但这种积累并不是说什么东西都要往脑子里塞,只要知道我的“外脑”里有哪类素材、是如何归类存放的就行了。互联网这个“外脑”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素材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帮你储备的,比如只要进行一次主题词搜索,你所需要的大量素材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可以使你很快接触到人们对某个问题的大量思维成果,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自己与他人的认识差距。所以我认为,利用“外脑”是破解调研工作劳苦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要勤于“两动”——动脚,动脑
“动脚”就是要迈出步子。调查研究是一项“动态”的工作,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靠翻阅资料、电话访谈是写不出好的调研文章、得不出有说服力的调研结果的。搞调查研究就是要下定决心,走下去,踏踏实实地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像中医“望、闻、问、切”一样,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口去问,把握问题的脉搏,切中问题的要害。调查研究不仅要往下走,而且要“横着走”,走出去,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和沟通,要善于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处理调研材料更要多“动脑”,既要强调和忠实于素材的真实性,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忌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得出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否则,不仅不能对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反而会误导人们走入歧途。要力争出调研精品,基本要求有4条:(1)理论上能自圆其说,站得住脚;(2)不违背、不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3)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符合国情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4)主题应当明确,情况应当清楚,内容应当具体,建议应当准确,语言应当简洁。
五要提高“两率”——载体转化率,成果贡献率
要提高调研“载体转化率”。使文章的体裁尽可能多样化,让调研成果在不同载体形式之间相互转化,提高调研写作成果的利用率。调研与信息、宣传并不是对立和割裂的,而是统一和互动的。调研文章可以归纳成有用的信息,海量的信息之中也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调研线索。同理,一些调研文章经过转换体例,可以改写成消息、通讯。这样通过一文多体、一事多写,能够大大提高我们调研成果的有效利用率。
要提高调研成果的“贡献率”。好的调研成果还得有效转化,要做到“3个结合”。一是要与形成规范性文件、制订政策措施相结合;二是要与出主意、当参谋相结合;三是要与加强宣传、推广经验相结合。调研成果转化有时还有必要搞“连续剧”,注意做好调查课题的深度研究,使原有成果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调研成果到底有多大价值,我认为可以提出一个“调研成果贡献率”的概念,就是要量化计算调研成果被领导决策采用了多少,有多少转化成了工作思路、政策法规或制度办法,在报刊上发表成果的档次有多高、影响有多大。调研写作人员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盘点一下自己的成果,看究竟做了多少事,对促进工作发挥了多大作用。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儿网
推荐访问:几步 调研报告 就够了 调研报告怎么写?掌握这几步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