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谈到过一个话题,就是在文字起草过程中,如果真的到了要“没话找话”的时候,有一个秘诀叫做“话不够,哲学凑”。在这里我提到“讲哲学”的办法之一是罗列上一堆目标,要求下面既要这样、又要那样、还要那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领导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全文),供大家参考。
我之前谈到过一个话题,就是在文字起草过程中,如果真的到了要“没话找话”的时候,有一个秘诀叫做“话不够,哲学凑”。在这里我提到“讲哲学”的办法之一是罗列上一堆目标,要求下面既要这样、又要那样、还要那样。当然,我在那篇文章中是针对机关里的文字工作者讲的,这种凑字数的办法肯定是不对的,只能是被逼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出此下策。
但是,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有的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还真有这个毛病,这就是这名干部自身的问题了。因为“既要、又要、还要”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看似把各方面都照顾到了,实际上的后果很可能是哪一块都做不好,而且自己还会被绕进去。这种工作中“既要、又要、还要”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领导干部对自己的要求。这种领导干部往往是对自己要求很高,但是领导经验缺乏的那一种。其实一个领导干部每天要忙于处理的事情很多,不可能、也不应该平均用力,把每一项工作都仔仔细细地研究处理得非常到位。有的人可能说不对呀,我见过有的领导干部就是把各方面工作都处理得很好。请你注意,真正能够同时处理好各方面工作的,其工作方法一定是有轻重缓急,对有些事情举重若轻,不必亲力亲为,否则以一个人的精力,不用说别的,连每天的那些文件他都看不过来。我有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原来在市直机关工作,后来到区里干区长,在刚刚当上一个区的区长时就是工作经验不足,因为市直机关只是管着一个“条条”,相对工作性质单一,要处理的工作比在“块块”要少。他到了区里还像在市直机关那样的方式工作,殊不知在区长位置上工作千头万绪,让人应接不暇。开始时,每天办公室送来的文件他都要逐字逐句地认真看,然后“认真做批示”,没过几天桌上的文件就堆成了山,因为积压文件,班子里的其他同志对他啧有烦言,他自己也累得头昏脑胀。有一次,他利用回市委机关开会的时机到我办公室诉苦,我就对他说,有些文件你不用那么仔细看,也不用什么文件都批示,所谓“太要好了”反而会变得“不要好”,该不管的事情就直接转给其他分管的人去负责,你知道了即可。后来,随着他工作经验的丰富,慢慢也学会了“弹钢琴”。
还有我一位非常尊敬的老领导,他觉得我市的干部似乎对省里来的各级领导有所怠慢。这位老领导也是一片好心,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又想接待好省里的各级领导,以便得到省里的工作支持。于是他就让办公厅制定了一项制度,要求凡是省直机关来的副厅级以上干部都要向他报告,他都要设法陪同人家吃一顿饭。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省里各部门来的干部实在太多,他根本无法一一陪同,最后这项制度也不得不叫停。
另外一类是领导干部对下级的要求。这是最让下级苦不堪言的做法。往往是上面不同部门分别给基层下达指示,而且现在还都时兴填表上网留痕,到了基层领导这里哪个衙门也得罪不起,只能把任务再向下压,要求下面的干部特别是乡镇街道干部做到“既要、又要、还要”,完成不了就动辄问责,结果造成了“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基层干部每天面对这么多“硬任务”,一个个累得团团转,就这样还弄不好背个处分。
领导干部是干什么的?我的体会,领导干部既要当好上级精神的传声筒,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上传下达”地做个传声筒,而是必须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落实上级指示,在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发现上级的指示就是坐在屋里凭空想出来的官僚主义的东西,那么作为领导干部该为下级担当的一定要为下级担当,这时候就要化身为“隔热的石棉瓦”,把一些给基层额外增加的负担挡回去。至于怎么挡,以后可以专门讲一讲。
领导干部要避免出现工作中“既要、又要、还要”现象的出现,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头脑要非常清楚,尤其是对当前本单位要重点完成的中心工作任务了然于胸并且始终聚焦于此,这样才能心无旁骛地不受其他声音的干扰,聚精会神地干好自己的中心工作。
推荐访问:又要 既要 领导 当领导不能“既要、又要、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