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七一讲话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21 16: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七一讲话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七一讲话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精选文档)

七一讲话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很高兴和同志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十分有幸亲历党的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新起点,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贯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主线,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动员和激励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重点要领会我们怎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与大家做个交流。

一、载入史册的党庆盛典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首先感受到的是这一重要讲话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党庆盛典,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一页的重要事情。

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7月党的一大宣告成立的,那时条件很艰难,之后奋斗的历程也很艰辛,因此也没有时间去纪念或者庆祝党的诞生。直到1936年6月23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的决定》,第一次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上议事日程。

为什么由共产国际执委会作出决定呢?因为党的二大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组织关系,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所以,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专门作出决定。据此,共产国际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193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周恩来作《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报告,开创了在7月1日进行党员教育的先河,但报告没有提到党诞生的具体时间。

1938年,我们决定举行纪念建党十七周年的活动。当时碰到一个问题:

党的诞生日怎么确定?当时在延安的党的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人都只记得党的一大是1921年7月召开的,但是确切的日期记不清了,最终商量将七月的第一天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持久战》。在这篇著名的光辉的著作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著名党史学者邵维正从代表行踪、可以借助的间接事件、当时的文字记载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考证,最后才确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193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从此,7月1日就作为我党的生日确定下来。

194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包括对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和抗战四周年两个纪念日的指示,“七一”是党诞生的纪念日,“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当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抗日战争,因此当时重点是纪念“七七”,以纪念“七七”为主来纪念“七一”,纪念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作用。

每年的“七一”“七七”两个活动一起纪念的传统,即以纪念“七七”为主来纪念“七一”,从1941年一直延续到1947年。由此可以看出,民族复兴的关键一仗——抗日战争和党的纪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充分体现出来。

194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纪念“七一”和“七七”的通知》。这个通知里把“七一”作为重点,重点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七周年,并且要求党的干部和活动分子能够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中央的路线政策。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大会在北平先农坛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国大典之前很重要的一次大会。这里有一个背景。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毛泽东选集》中,《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副标题就是“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这是在党的诞生纪念日第一次以党的主要领导的名义发表重要文章。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系统阐明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我们的国体、政体,并通过“七一”纪念大会统一党内外,包括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等的思想。所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大会意义重大,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准备。

1951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同志出席大会,刘少奇同志作报告,3万余人参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而举行一系列活动。为了办好此次活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1951年6月,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党旗问题的通知》,规定党旗一律采用红旗加镰刀锤头,不必在旗上加“中国共产党”等字。此后就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作出指示,并对中共中央关于在纪念党的成立大会上奏乐唱歌作出指示,规定如果奏乐时,应先奏国歌,后奏国际歌。并可在临散会时,唱国际歌。以后,各地各个党组织组织纪念活动在这些方面就有了基本的规范。

另外,1951年开始把党庆纪念活动与学党史紧密结合起来。在考虑举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党中央决定总结中国共产党30年的历史,并由胡乔木执笔。1951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修改的胡乔木署名文章《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编写出版的第一部党史著作。这部著作影响非常大,到目前为止,编写党史的体例、风格都是从《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延续下来的。

所以,1951年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及其前后一系列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规范了党庆纪念活动的一些做法,并把党庆纪念活动与党史学习结合起来。按说1961年是要举行建党40周年纪念活动的,但由于正好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就没有举行。

党中央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在建党60周年的时候召开了大会,1991年在建党70周年的时候召开了大会,2001年在建党80周年的时候召开了大会,2011年在建党90周年的时候召开了大会。这四次庆祝活动都是在7月1日举行的,胡耀邦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外,也有不在7月1日举行的纪念活动,比如,1996年6月21日,举行过建党75周年的座谈会;
1999年6月28日,结合当时正在开展的“三讲”教育,举行过建党78周年的座谈会;
2006年6月30日,举行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这三次纪念活动都是结合党的建设主题教育进行的。

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这些庆祝活动、纪念活动都不是一种例行的活动,而是紧密结合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举行的。第二,凡是在7月1日举行的庆祝活动,中央领导同志发表的重要讲话都是第二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思想政治准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2016年7月1日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主题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讲了八个方面的任务。第二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准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2022年将要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思想政治准备,我们一定要学深学透。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一共讲了九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整篇讲话的总论,后面全部是由此而展开的分论。

第二部分,首次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总结了我们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的四个“伟大成就”。

第三部分,首次提炼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

第四部分,讴歌了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英雄。

第五部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

第六部分,阐述了对港澳台的基本方针。第七部分,对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

第八部分,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号召。

第九部分,表达了必胜的信心,结尾高呼两个“万岁”:“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既是对百年党史的系统总结,又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新起点上,意气风发地走向未来的宣言书、动员令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这次百年党庆盛典必将载入史册,也必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从“一去不复返”到“不可逆转”的百年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庄严宣告开篇,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发表了五个“庄严宣告”。

首先,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个庄严宣告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二,庄严宣告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在第一层含义里面有一个重点希望大家注意,就是紧接着有两句话:“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实现小康目标的时候,就在第三步战略目标里面用二十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是当年提出的:紧紧抓住21世纪头一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决策,这个决策既提出了全面小康的任务,又形成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种崇高的历史担当精神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完成,而且时间不能改,成色不能少。他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打响了脱贫攻坚战。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根据精准扶贫方略,按照“十六字”方针全面展开扶贫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我们庄严宣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在第二层含义里面,通过庄严宣告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持之以恒为此奋斗,实现这一奋斗目标。

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取得的四大历史性成就。这就是: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从“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我们的百年辉煌。

那么,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是有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全面领导优势;
二是有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优势;
三是有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是有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五是有中国“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文明优势;
六是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管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还是疫情防控,我们都体会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七是有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
八是有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不渝奋斗的意志和能力,中国人民的意志和中国人民的能力,是谁也压不垮的。我认为至少在这八个方面可以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逆转的。

同时,还有一条很重要,也就是需要在上述八个方面之上再加一条:作为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自我革命中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就是说,在上述八个方面之上,最关键的就是党。

2021年7月,我在《环球时报》上发表了《作为世界奇迹的中国共产党》一文,文中我主要讲了三个部分:一是数字中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奇迹;
二是生死存亡考验中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奇迹;
三是“无我”的中国共产党更是世界奇迹。在第一个部分“数字中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奇迹”中,我写道:从“50多名党员”到“9500多万名党员”,增长的倍数让人瞠目结舌。如果9500多万党员,连同他们的父母、妻子或丈夫、儿女,那么和中国共产党息息相关的,何止9500多万党员。因此,谁要想挑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都挑拨不了。我认为,最大的奇迹就是创造中国共产党,能打垮中国共产党的就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好在中国共产党从毛泽东同志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很自觉的意识,“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党的建设。2021年7月,我在《学习时报》上发表了《百年辉煌与百年党建》一文,文中最后写道“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奇迹的同时,创造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最大的奇迹”。因为有党建,才有党的百年辉煌;
因为有党建,使得我们党自身能够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在《作为世界奇迹的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我写道:世界上所有政党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考验,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党经历过像中国共产党那么多的生死存亡考验。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考验,而是中国共产党有难能可贵的忧患意识,有难能可贵的自我革命精神,有难能可贵的自我完善机制。

回顾百年党史,从“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就是百年辉煌。

这里我想到了庄子的一句名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意思是一个事物开始时单纯细微,临近结束时变得纷繁巨大。1945年4月21日,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还在发展中,就已呈现出令人刮目相看之“巨”。这里的“巨”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数量之“巨”。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

二是基础之“巨”。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且以广大人民为自己的群众基础,已取得14亿多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

三是能力之“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

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不但善于革命、打仗,也善于搞建设、搞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成熟应对了“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挑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在抵御风险中,一次又一次得到了充分证明,这就是能力之“巨”。

四是业绩之“巨”。习近平总书记讲:“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业绩是多么巨大。

五是影响力之“巨”。中国共产党创造的辉煌业绩,从长征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从抗美援朝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决策改革开放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雷厉风行反腐败到在全世界最早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设中国空间站,这些历史性事件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世界影响。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百年辉煌,体现在“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巨”,五个方面的“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第一部分是总纲、总论,内容中不仅宣告了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重要的是宣告了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可见,这一部分就是一个政治宣言书。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党的一百年奋斗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取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非常鲜明的语言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百年奋斗历程包含了“三个一切”,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为的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这是由我们党所诞生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以及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自觉肩负起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所以,这100年来,我们党干了那么多事情,但归结起来就是为了一件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复兴的认识是高度自觉,且有深厚情怀的。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与中外媒体见面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全部理论实践的开篇,也就是纲,现收录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一篇。

回顾这篇讲话,大家马上会想起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掌握这篇讲话的思想和思路。

这篇讲话讲到“三大责任”,即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长期研究党史、党的理论特别是思想史的人知道,民族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和王明的分歧点。那么分歧在哪里?1938年10月召开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指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是我们党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客体是我们党在中国土地上领导革命,所以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王明主张中国共产党是国际主义者,承担国际主义义务,就要为了保卫苏联,不惜牺牲我们的一切。可见,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就是为民族、为人民,这是和王明的区别。后来,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三大责任”,一是为民族,民族的核心是人民;
二是为人民,人民是我们党完成各项历史使命的主体力量;
三是为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把民族复兴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政治决策,集中反映了党的政治意志。那么,这种政治决策、政治意志怎么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怎么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从这一层面上看,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国梦”,把中国老百姓最深层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复兴情怀都调动起来,使他们接受这一思想,并为之而奋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自己是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然后,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的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后来,他又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中再加一个“文化自信”,形成了“四个自信”思想。“四个自信”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来自改革开放的实践,不仅来自新中国成立的探索和我们建党以来的奋斗,还来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们为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辛探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延续。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事业的理解,始终是从国家历史文化层面来理解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个“伟大成就”。这四个“伟大成就”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决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有两层很深的含义:第一,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了。第二,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剩下的十里路是关键。

前几年,我和青年们交流的时候谈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不能实现取决于我国的现代化能不能实现。现代化能不能实现取决于青年人能不能有所作为。尤其是80后、90后、00后的青年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他还强调,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也就是要求青年人要去学习历史。

中国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因为我们除了面对着各种内在的困难和矛盾外,还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全球经济与战略重心东移,国际战略格局“东升西降”更趋明朗。这说明,现在的态势对我们是有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等许多方面,我们和西方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高扬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我们第一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所以要重视。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的党更要有精神。从生物学或心理学来讲,精神是脑组织释放出来的一种能量及其表现出的活力。从哲学上讲,人的精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以及心理状态,包括人们在实践中所积累的集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考验,有的是敌强我弱态势下的生死存亡考验,有的是转折时期何去何从的考验,有的是胜利进军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考验,有的是我们掌握政权以后能否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本色的考验,有的是来自国外的考验,有的是来自自然界的考验。

有句诗说得好,“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我们党在面对各种考验时,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还锤炼出来了许多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他还列举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他还强调:“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些革命精神是一个“谱系”。这就说明这些精神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比如沂蒙精神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体现军民关系、党群关系的可贵精神。但如果考察一下这个精神形成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我们党在山东开辟敌后根据地时,进入山东的部队带来的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太行山精神。这其实就是精神谱系。精神谱系的源头是什么?是伟大建党精神。

我们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意义有这几个方面。第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第二,号召我们要永远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并使之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共32个字、四个方面,我的理解是这样:

第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讲的是科学信仰和理想信念,即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是怎么样按照科学理性创建中国共产党的。

我们都知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是历史。之前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民族解放,苦苦求索,找不到方向。中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就有了方向、有了主心骨。

李大钊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做出最伟大贡献的先驱者。他和其他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一样,原来都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崇尚法兰西民主。但十月革命一发生,李大钊就很敏锐地注意到,这是一个大事情。于是,他发表了重要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也就是说十月革命是工人农民和底层老百姓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还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这个“传播”是有特定含义的。与李大钊不同的是,在他之前的很多人都只是“介绍”过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或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而不是“传播”,其中最有名的有梁启超、孙中山。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就到海外去了,等中国局势稳定后回来办了《新民丛报》,发了大量文章,其中就有介绍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梁启超理解的“共产主义”“公有制”是井田制。孙中山先生建立同盟会以后,创办了《民报》,并组织朱执信先生、宋教仁先生以及其他同盟会元老写文章批驳梁启超,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宣传的是,不推翻旧政权就不能建立公有制,所以主张革命。因此,革命派介绍的是《共产党宣言》,保皇派介绍的是《资本论》,当时两派的论战激烈,影响也很大。但是,他们充其量是“介绍”“传入”,他们介绍马克思的这个著作那个著作、这个思想那个思想,都作为论证自己政治主张的依据,而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锐利武器。这就是李大钊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所以,我们谈李大钊不能把他的贡献“降格”,更不能连是非曲直的界限都没有了。我们可以看到,从李大钊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并将之作为我们奋斗的理想。

讲到李大钊,就不能不讲陈独秀。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领袖,是我们党的主要创立者之一。陈独秀原本是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引进了“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就是当时他心目中最崇尚的是法兰西民主。到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被抓,被关了很久,思考了很多东西。出来以后,他讲民主不仅仅有法兰西民主,还有俄罗斯民主,也就是无产阶级民主、普罗大众的民主。然后,陈独秀在北京活动受限制,李大钊帮他乔装打扮送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的陈独秀又进入工农圈子里,在工农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那时候的他完全变了。1920年5月1日,他主编的《新青年》为五一劳动节编辑了“劳动节纪念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事件。陈独秀和北京的朋友们写信说起《新青年》搞“劳动节纪念号”,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陈独秀则打定主意要搞。“劳动节纪念号”页数很多,打头的就是李大钊的文章——《“五一”mayday运动史》,然后是陈独秀的两篇文章——《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劳动节纪念号”内容的三分之二都是讲工人劳动状况的调研报告,还配有33幅照片,尤其让我感叹的是题词,不仅有孙中山的题词、蔡元培的题词,还有9位名不见经传的工人的题词。从这些题词中,我们能看出,工人们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经历被抓又放出来的急剧变化之后,陈独秀想建立党组织,去请教李大钊。李大钊是认真研究了的,主张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

所以说,这个党是按照什么样的理性来创建的?是按照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的。这一点很重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把它放在第一位,即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此,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李大钊等先驱们以马克思主义为宇宙观来观察国家命运,重新考虑我们自己的问题。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讲的这段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先驱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科学信仰,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理性精神指引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因此,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首先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理性精神。

第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讲的是无私情怀和崇高目的,即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工人阶级结合起来,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这就是五四爱国运动,以及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民族救亡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也是在五四运动中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所以说,我们不仅要了解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和阶级基础,还要了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苦苦寻找真理直到找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悲惨地步。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不一样,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以后诞生的。没有马列主义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
没有工人阶级也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
没有民族复兴的历史大背景,没有五四运动,更不可能有“两个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就自觉地形成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建立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无私的情怀和崇高的目的,这就是为人民为民族。

我们知道“初心使命”这个范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炼出来的。他在五年前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就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所谓“初心”,即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党的十九大又把党的“初心”和党的“使命”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和党史研究做出的更加了不起的重大贡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范畴。

在我们党的思想史上,有好多理论范畴从形成到被确立下来,是经过了漫长过程的。我举个例子,实事求是。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作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要求反对主观主义,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风?就是学理论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报告中,毛泽东同志详细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研究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在党内创造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一直到1977年9月28日,陈云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的文章,认为:“实事求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这以后,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应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党的初心使命”这一范畴,还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这次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他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党的先驱以无私情怀提出的崇高目的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意义非同寻常、十分重大。

事实上,早在1925年12月,毛泽东同志主编《政治周报》,为该刊创刊号撰写《发刊理由》时,就明确提出办报的目的是“为了革命”,即:“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提炼概括出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当年毛泽东讲的三个“为了”完全一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党的历史提出的初心和使命,是对毛泽东同志等革命先驱的建党思想的科学总结和继承发展。

第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讲的是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创建这个党的。党的革命先驱中有很多是家境良好的,他们投身革命不是因为贫穷,不是为了个人和小家,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他们从投身革命第一天起就做好了面对各种困难,甚至牺牲生命的准备。李大钊在绞刑架前,面无惧色。夏明翰在敌人的屠刀前,慷慨激昂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此类革命诗歌及家书体现了革命先驱顽强的革命意志和牺牲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伟大建党精神”中特别提出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这次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开馆时,他又带领大家宣誓。我们应该注意到,入党誓词中就蕴含了“伟大建党精神”特别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共分为五个时期:

红军时期: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解放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党的十二大以后至今: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各个时期的入党誓词中,都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入党誓词是“牺牲个人”“不怕牺牲”,新中国成立以后,上升为“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都要牢记誓言,并为之不懈奋斗。

第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讲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境界和历史责任,即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是怎么对待自己创建的党及其代表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党的革命先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前面我们结合“伟大建党精神”,讲了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为什么建立、入党后应以什么样的意志去奋斗,这里还要进一步指出共产党员应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就“学史崇德”作了深刻论述,清晰阐明了“学史崇德”三个方面的重要内涵:一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三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广大党员、干部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三德”中,大德是忠诚于党,公德是忠诚于人民,品德是要严于律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从前我们把“老三篇”(毛泽东同志写的三篇短文,即《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背得滚瓜烂熟,背的时候要理解。我曾经问老师,“一个纯粹的人”是什么意思,当时老师也没有给我一个很好的回答。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直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体会到“无我”的人,就是纯粹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开始就具有的大德、公德和品德。

在“伟大建党精神”的32个字、四个方面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讲的是科学理性,是“知”;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讲的是无私情怀和崇高目的,是“情”;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讲的是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是“意”;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讲的是大德、公德和品德,是“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它高度凝练了共产党人的知、情、意、德,既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又建立在富有情感的崇高的道德追求基础之上,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一个人的规律性认识来自于实践,这种认识一经人们概括就可以成为一种知识。当你富有情感地去体会这种认识、知识时,就会充满激情地认同它,成为自己内在的素养。再加上一定的意志执着地去追求它实现它,这种认识、知识就形成了一种理想信念。信念就是执着追求的东西。因此,一种科学的认识要成为一种理想信念,必须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在追求这种理想信念过程中,如果能够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无私无我,成为有德之人,那就更完美了。

这就是“伟大建党精神”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原因。

五、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八个字为主旨,提出了9个方面的要求,即“九个必须”。“九个必须”行文有一个特点,即每个“必须”都分为两个部分:先讲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成功,然后讲未来怎样才能继续取得成功。这一行文风格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八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脉相承,都打通了历史、现在和未来。因此,我将其称为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来指导我们如何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九个必须”包括: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经过过去实践经验证明的,所以我们开创未来时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过去,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
现在,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忘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在党史宣讲时经常提醒大家重温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开篇就讲“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列举了做的三件事,并要求与会同志到各地宣传大会的路线,指出“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具体怎么做呢?两个觉悟。“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先锋队何许人也?共产党人也。共产党人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但是毛泽东同志的重点在于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觉悟。接着就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他说,过去有个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了出路,他带着孩子们去挖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他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

讲到这里,毛泽东同志话锋一转,道出了这个故事的重点。他说: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上帝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山不是愚公挖掉的,是上帝派来的两个神仙背走的。毛泽东同志接着指出:“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所以,他的主题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要以自己的先锋模范感动人民大众这个“上帝”,依靠人民大众来把山挖走。也就是说,群众路线是他讲话的重点。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虽然是前提,但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要依靠人民。现在,我们要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要依靠人民,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第三,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的新思想,即“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第四,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未来,还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第六,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快速发展强大起来以后,遇到了新问题。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一个强大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此外,我们还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国家有共同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利益交汇点上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命运共同体的基石。但是光有利益还不够,还要有共同价值。

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提到“共同价值”。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第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将“四个伟大”放在一起,伟大斗争自然进入人们心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强大精神力量”,而且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第八,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归纳为“三大法宝”。第一大法宝是统一战线,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革命胜利。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进入晋绥解放区后,看到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很高兴;
但看到一个口号后却很生气。什么口号?“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土地改革不仅是贫雇农打江山,还有中农,甚至富农,以及工商业者、乡村教师、知识分子等,都要坐江山;
从全国范围来讲,打江山、坐江山也不只是工人阶级政党,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广大知识分子都要坐江山。因此,在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仅要求国内的中华儿女大团结,海外中华儿女也要大团结。

第九,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经过多年经验证明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综上所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