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全文)

时间:2022-06-19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全文)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5篇

【篇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体会

在听过江老师所主讲的《中特》两堂讲座后,使自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原本存之于脑海之中零零散散的应试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行状况有了第一次的结合。原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民生问题,其实背后都有着特定的体制根源。老师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着重讲解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和民主社会主义(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因此,本文也从这两方面入手,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第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和二战后、苏联解体时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等时期。每个时期的出现和消亡都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首先是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太阳城》和《基督城》也是同时期的作品。然而这三部作品都是通过描绘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生活城邦,由于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基本矛盾所以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其次是科学社会主义时期,随着空想社会主义的逐渐没落,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通过积极地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斯密、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理论家的思想,并在吸收他们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采取了谨慎严肃的态度。他们一贯反对“教条式地预测未来”,反复强调要“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然后是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应该最先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而列宁则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环节上实现。通过从1921年到1946年的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后,迅速的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强国。成功的度过了一次波及范围广,影响深远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第一次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而后的斯大林却由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缺乏科学的认识,推行纯之又纯的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最后便是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经济体制,民族矛盾等各种问题逐渐积累最后爆发,俗称“东欧剧变”。苏联由于推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当时的国家平均生产力水平不协调。经济体制逐渐僵化,最终解体。随后的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中也犯过“极左”的错误如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活动。幸之,后来又逐渐改正过来。

总的来说,差别、贫富和社会分化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结果,因而总体说来是社会的进步;
但同时又包含着退步,出现了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统一体,这是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门槛社会存在河发展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着眼点是前者,这是唯物史观的基石;
过分强调后者的是空想社会主义流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基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世界社会主义活动低谷时期,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改革道路。党的十三大,鉴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确定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准确定位。随后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开始允许一些市场经济介入进来,形成了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格局。在生产力逐渐发展起来之后,我国开始了加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开始走向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由于是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所以我国现行的经济运行中还可以看到许多行政过度干预经济、官僚等级制度的影子,这些封建弊端严重的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在探寻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遗留的历史问题。必须加以重视,逐渐解决。

第二方面便是民主社会主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曾经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极富影响力的民主社会主义组织。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各国的综合国力发生剧烈改变,民主社会主义势力逐渐没落。因而在现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由民主党派执政的国家少之又少。从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中不乏找到与共产主义纲领的相同之处,但本质上还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改良方式。在一些小国家或许可以结合本国国情获得很好的发展,但是对于我国完全照搬其方式是极为不妥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行的不错的有北欧一些小国家和以色列。其中以色列建立的基布兹,更是号称现代的 “乌托邦”。

基布兹在希伯莱文中是聚居、群体之意,现在是以色列独具一格的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按需分配、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为基础, 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种功能于一身的社会自治组织的代名词。其中的成员主要是犹太人,这是这个组织能够得到成功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犹太人的波折起伏的历史经历成就了犹太人追求平等的思想。在这一群体中,他们主张自己劳动, 自力更生的精神。反对雇主,反对剥削和压迫,追求政治上、经济上以及两性关系上人人平等;
加之犹太人出色的经济头脑使基布兹这个组织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小范围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能够实行完全公有制生产。

以色列的“基布兹”组织在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高效率方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许多借鉴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然而其实行的生产所有制却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域辽阔社会情况复杂的大国,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不适合我国的发展,且已有前车之鉴。我国国情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关系大多数人民的福祉,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的任何政策不能脱离这个国情。如果在中国搞那种模式,势必大大放慢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会坐失发展良机,扰乱发展战略,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导致政治的动荡和国家的瓦解。即使我们提出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善民生、增加社会福利等政策,扩大民主在社会体制中点影响。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其着眼点是最广大人民,其实现途径是共同富裕。

【篇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作者:戴焰军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34期

        【摘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长期探索形成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了我们的发展优势,为我们实现既定目标、保证长远发展奠定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坚实基础。而“四个自信”则是我们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关键词】总体布局 战略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个明确,不仅使我们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务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而且为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实现任务的精神动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坚持总体布局,推进全面发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布局。

        首先,这个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长期探索形成的经验结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样一个布局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一开始首先是要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所以集中发展经济是我们的首要选择。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够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实惠,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推进经济发展中能够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就必须有精神文明的发展。为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成为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越来越被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经济的发展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健全完善的法治保障,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于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政治文明成为我们发展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利益格局、组织形式逐步发生巨大变化,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必须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体系,社会建设进一步成为我们整体布局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像一切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在发展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样,我们在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包括大气污染的问题、生态保护的问题、资源短缺的问题、环境恶化的问题,等等。如果不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提上重要议程,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于民的目的就很难完全实现。于是,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时间上看,这样一个布局的形成前后历时三十多年,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篇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中共八大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论断,已含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但不久就为毛泽东所否定,直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强调: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80年1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搞活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广阔的道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极大发展,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同时,惟有如此,才能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穷落后,逐步强盛和富裕起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时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的思想路线 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指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党历史上自觉地提出并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出发,第一次阐述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抗日战争前期,他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为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提供理论武器,并向全党提出解决思想路线、思想方法、学习方法的任务。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在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整顿党风、学风、文风,以解决全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使全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中共七大和《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全党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但是,思想路线问题的解决并非一劳永逸。1958年“大跃进”以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就是违背和破坏了正确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最早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尤其要掌握实事求是这个精髓。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他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78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并根据新的实践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内涵。中共十六大,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格,是我们党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在新的历史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创新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中共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一科学概括具有的显著特征是:其一,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
其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解放生产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桎梏,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
其三,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其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结合的民主政体。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指出,到下世纪初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82年宪法进行修改,将法治与法治国家予以宪法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人民政权、发展民主政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伟大实践奠定了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非常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要求搞好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中共十七大报告,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指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并提出多项新举措和新思想: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
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打破了这一观念。1979年11月他在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等人的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针对在这一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又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主要是:承认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它们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经济风险;
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的作用;
建立起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对市场进行导向和监控弥补市场本身的弱点和不足;
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保证经济运行的法制化;
遵守国际经济交往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特殊性。主要是:从经济上说,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共同发展,这就还需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从政治上说,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从意识形态上说,它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联系的。这种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强化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在21世纪末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勾画了基本的框架。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义的体现。主旨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谐发展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诸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等。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很可能诱发各种社会问题,危及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根据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更加积极主动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的目标指向,同时又是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坚持和谐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之基、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竭诚拥护的伟大创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称之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以来,面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大历史性飞跃。为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一次“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亦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

专家答疑

1、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党群关系和谐有什么意义?

其意义在于:第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可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利益和其他利益的需要,为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奠定物质基础;
同时要把“蛋糕”切好,以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第二,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拓宽沟通渠道,确保人民利益的表达。尤其要保证农民群众、困难群体的话语权。第三,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党同群众的联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问题由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苗佳瑛作答)

2、如何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方面,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把发现、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群众工作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统一起来,使党的政治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共产党员要不断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生力军、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问题由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苗佳瑛作答)

3、为什么说科学执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

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二者都要求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主观主义,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科学执政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决策,目前妨碍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恰恰是决策不科学。例如,缺乏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盲目拍板、轻率上马,造成巨大浪费;
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决策不征求群众意见,主观臆断,损害群众利益;
不讲成本和效益,搞短期行为,结果投入大、产出小,以至劳民伤财。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大敌。只有抓住科学执政这个关键环节,特别是完善决策机制、实现科学决策,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由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桓作答)

4、科学发展观是讲发展的,同党的建设有什么关系?

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是,一方面,党的建设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检验党的建设的得失;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理论思想内容也为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具体说,党的思想建设要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为重要任务,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要把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重要义务之一;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中心,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党内民主建设要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党的作风建设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和奢侈浪费,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更好地为促进科学发展服务;
党的基层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问题由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桓作答)

5、如何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上继续解放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呼唤新的思想解放。现在,科学发展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何统筹兼顾?既要扭转收入差距拉大趋势,又不能回到绝对平均主义老路上去,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又不能重新由政府把一切都包下来,如何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破解这些发展难题,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例如,有的地区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从单纯增加投资到重视开发人力资源,变“招商引资”为“招才引智”,新思路产生了新效益。有的党组织提出,以人为本不仅是满足群众的物质利益,更要体现人文关怀,把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求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了党群和谐。(问题由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桓作答)

【篇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

第一节建立xx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1、什么是经济体制?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资料学习“票证经济”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基础十分落后,生活物资的供应远远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社会上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1953年,国家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拉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多达2000多个市、县都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票证,进行计划供应,一些较大的厂矿、学校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品种约有30万,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等。

随着各种生活物资的不断丰富,在1993年,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讲述: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简言之,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

(重点讲解过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我国选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师: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过程:

第一阶段: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第二阶段: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提出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第三阶段: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第四阶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师:知道了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要点是什么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思想(要点):

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师:经济理论的践行有待于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过程。

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过程:

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3、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4、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5、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如何调节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呢?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其次,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师:经过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不断进步,那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刚成立,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思考: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该如何做?一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首先,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经济。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所以,我们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我们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

二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要更好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

我们要发展好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一收入分配制度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要素所有者根据其所投入的要素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益,报酬和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使收入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如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和资本取得的收入等。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管理等。

2、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3)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有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这种经济新常态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请大家自己看一看。(学生自学,请学生说一说,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那么,我们改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呢?

1.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

【篇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读后感

第一节建立xx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1、什么是经济体制?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资料学习“票证经济”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基础十分落后,生活物资的供应远远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社会上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1953年,国家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拉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多达2000多个市、县都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票证,进行计划供应,一些较大的厂矿、学校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品种约有30万,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等。

随着各种生活物资的不断丰富,在1993年,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讲述: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简言之,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

(重点讲解过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我国选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师: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过程:

第一阶段: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第二阶段: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提出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第三阶段: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第四阶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师:知道了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要点是什么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思想(要点):

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师:经济理论的践行有待于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过程。

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过程:

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3、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4、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5、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如何调节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呢?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其次,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师:经过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不断进步,那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刚成立,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思考: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该如何做?一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首先,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经济。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所以,我们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我们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

二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要更好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

我们要发展好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一收入分配制度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要素所有者根据其所投入的要素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益,报酬和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使收入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如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和资本取得的收入等。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管理等。

2、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3)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有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这种经济新常态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请大家自己看一看。(学生自学,请学生说一说,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那么,我们改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呢?

1.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