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课讲稿:强基固本,服务于民,打造最具活力新时代基层战斗堡垒(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党课讲稿:强基固本服务于民打造最具活力的新时代基层战斗堡垒
同志们: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作为新一届的社区党组织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务必要把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在社区党组织建设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始终把握抓班子、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的思路,更要认真学习政策法规,主动研判形势,明确职责任务,争做推动基层党建发展的先行者。
或许有人会觉得党建工作是空洞的、枯燥的,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基层党组织起到“神经末梢”的作用,发挥好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对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社区党组织,作为基层一线战斗堡垒,是整个社区的“心脏、引擎和纽带”,如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座的各位党组织成员起着关键作用,肩负重要责任。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下,新时期社区党组织如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干一行就要精一行,我认为想要抓好基层党建工作,首先就要了解社区是做什么的,社区党组织委员又该做什么。
中文“社区”一词是中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自英文意译而来,因与区域相联系,所以社区有了地域的含义,意在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
所谓社区,是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也成为占有一定地域的人口集中体,它由五个要素组成,分别是人口、地域、制度、政策和机构。如学校、工厂、居委会都属于社区。社区是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尽管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对社区下的定义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社区的特点:有一定的地理区域;
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
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现今国内社区,绝大部分是由城镇的居民委员会改名而来,少部分由并入城镇的村委会改名而来。大陆的社区是党和政府传递、落实政策和了解民情的最基层,社区在行政上接受街道街道领导。社区的功能主要包含管理功能(管理生活在社区的人群的社会生活事务)、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保障功能(救助和保护社区内弱势群体)、教育功能(提高社区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安全稳定功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应社区的定义和功能,我们对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进行总体概括,就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具体工作主要有:党建宣传、综治、计生、民政、卫生创建、社保、统计、武装、统战等等。
在座的各位都是社区党组织委员,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概念的第一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这就充分证明了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建是社区其他工作开展的引导力量。因此,下面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下,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如何才能做一名称职的、优秀的社区党组织委员。
总结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党组织委员真正做到履职尽责,首要的关键在于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于思想意识的自我强化,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内练苦功,围绕一个中心,抓好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为抓好党建工作打牢思想基础。
一是要把握主线,围绕中心明确政治方向。党的领导,在各项“坚持”中有统帅地位。因此在社区工作中,我们务必要坚持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中心,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总揽社区全局、协调各项工作、服务平稳推进。
二是要抓好理论建设,打牢党建工作思想基础
十九大以来,国家的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理论学习,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紧迫。作为一名党组织委员,我们要从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性,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首先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早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意识:要求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政治意识表现为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研究制定政策要把握政治方向,谋划推进工作要贯彻政治要求,解决矛盾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发展党员、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对各类组织要加强政治领导、政治引领,对各类人才要加强政治吸纳。
大局意识:要求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核心意识“:要求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始终坚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看齐意识:要求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这“三个看齐”“三个坚决”是政治要求,也是政治纪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高度自觉的看齐意识,经常和党中央要求“对表”,看看有没有“慢半拍”的问题,有没有“时差”的问题,有没有“看不齐”的问题,主动进行调整、纠正、校准。
“四个意识”是一个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基本标准。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坚定“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
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
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制度体系。
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
“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作为一名社区党组织成员,必须要抓好自身政治理论学习,以顺应党建工作新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近年来,我们对组织生活、学习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以支部为单位规范三会一课,落实支部主题党日、建设新时代党员大课堂等形式,不断深化、细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身为党组织委员,我们更是应该在组织生活、学习教育的过程中率先垂范,在强化自身政治素养的同时,做好社区全体党员的表率。
三是要树立六种意识,争做合格基层党员干部
作为社区党组织成员,如何顺应党建工作新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我个人认为还需要有几点“意识”: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一是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组织书记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把党建工作作为主业,聚精会神抓党建,用心用功抓党建。
二是要有更高的工作站位。作为社区基层党组织成员,我们要有大局意识,要站在维护党和政府利益的高度,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要树立“为居民办好事,让居民好办事”的思想,增强责任意识,敢于负责;
增强开拓意识,锐意进取。树立在突破中创新,在进取中创新的意识,要善于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联系实际,创造性地统领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各项工作。
(二)要牢固树立“主角”意识
党组织成员除了肩负社区党建工作之外,更是肩负着社区各项工作职责。因此,社区党组织成员要有党建工作的“主角”意识,社区工作的主动意识,要用全部精力带头抓党建,不仅要抓部署,而且要抓检查、抓落实,真正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
(三)要有学习和创新意识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发展新要求,要实现服务发展,就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上来,积极学习研究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学习主题、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党组织班子集体学习,率先垂范带动学习教育,自觉加强知识再造培养,提高用理论指导具体工作的能力,静下心来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好的工作方法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修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和规划工作的能力,提高服务社区发展和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增强社区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四)要主动强化责任意识
作为基层党组织委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必须要坚持深入基层,勤于调查研究,善于出谋划策。把贯彻上级党组织精神与本社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方法新路子,敢于打破常规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同时要主动增强发展创新意识,要学会用“扬弃”的观念来消除影响工作的因素,更要增强危机意识,全面了解当前社区发展和居民群众的要求,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五)要有自我批评的意识
要始终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对照自身在思想问题上、服务意识上、工作能力上、执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
班子成员之间要主动的、经常性的交心谈心,注重征询和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杜绝盲目性和主观性。在思想上要更加严于律己,对工作多用心、多用脑,做好各项工作计划,使其有时、有序、有步骤地完成。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谋划在先,工作在前,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六)要有主动增强能力意识
作为基层党组委员,要始终坚持以政治思想为重点,要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目标,扩大社区党组织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以党的建设带动各类基层组织的建设。
前面我们说了社区和社区工作是什么,也探讨了在思想认识上如何做好一名社区党组织委员,谈完了“世界观”,下面我们来聊聊“方法论”,通过哪些措施、什么办法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的要求越来越多,居民的“口味”越来越重。如果不紧跟时代要求,不把准“需求”脉搏,就难以保证社区的稳定与和谐。要因地制宜,开展一系列贴近民心、贴近居民生活、贴近社区工作实际的服务活动,真正做到“民需我知、民困我帮、民忧我解”,把居民群众“急、愁、难”的小事,作为自已的大事去做,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把党员群众团结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居民相信党组织,拥护党组织,最终达到党建引领发展,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全面提升。
(一)夯实基层基础,强责任固根基
一是明确党建责任制。围绕红色党建工程全面进步年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建专题会,切实履职尽责。
二是突出责任分工,班子成员抓好分管领域党建工作,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党员干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开展现场办公和入户走访问计于民,通过民情走访等活动,拓宽沟通渠道,如我们街道就要求每周要开展至少×次的社区书记家访,每次不少于×户。×社区结合社区院落分散的实际,从2013年起一直在坚持流动居委会的做法,将社区办公点搬到群众家门口,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更加直接的把握社情民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三是提升党建阵地,要因地制宜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近几年,上级部门、居民群众对良好的社区党建阵地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打造一个有新意、有亮点,又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党群服务中心,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课题。特别是硬件条件一般,甚至是场地条件很差的社区该如何做,一直是我们街道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的。比如去年我们打造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虽然有个小二楼,但是屋子都很小,能容纳50人以上开会的会议室都没有。所以我们在打造过程中就更加注重办公楼前的党建小广场的建设,小广场对面的居民楼侧墙从颜色、质感上与我们的小广场整体设计并不协调。
四是规范基础性工作,要切实抓好各级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7项组织生活制度情况,社区党组织要切实负责,抓好对下级党组织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素质提能力
一是加强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队伍。要通过考察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加强对班子成员、党员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一名党组织委员,我们要练好“三会”基本功,即“会做、会说、会写”。
首先要学会做,工作中要求每名社区委员,都要站在构建和谐社区的高度,去严细认真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把居民“急、愁、难”的小事,做为自已的大事去做。只要是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就没有大小之分,社区要切实为居民解决。
其次要会写,居民是社区活动的主体,作为这一主体组织者的党组织委员,就应该对自己所开展的活动进行概括和总结,把经验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写出来,形成信息上报街道并存档。近几年我们街道就要求社区委员积极上报信息,被区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的,年终达到一定数量的,兑换分值计入年终党建考核排名吗,并对个人给予一定奖励,目的就是鼓励委员锻炼写作能力。
第三要会说,而且要说得生动具体。社区委员的知识结构不同,比如年轻同志社会阅历少,加上年龄差距,说起话来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的讲话重点不突出,语言不简练,不能很好的把党的政策、法规说明白,让居民感到缺乏信任感和亲切感。社区党组织就可以利用工作例会、支部活动等机会让他们说,说一说自己负责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大家都要努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口才,才能练出一套会说的基本功。
二是锤炼打磨社区党员服务队伍。要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建立完善新时代党员大课堂,落实支部主题党日等形式,持续学习贯彻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落实。为发挥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服务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组织应更注重引导党员们积极亮明身份,沉下身去办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引导党员通过入户联系群众,设身处地帮扶群众,增进党群感情。
三是规范管理志愿者服务队伍。党组织要根据社区党员、热心居民的特长和兴趣,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持续规范管理党员志愿者队伍,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服务队伍,引导鼓励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志愿服务,持续抓好在职党员与社区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实现服务队伍多元化。比如近年来我们街道下属社区将在职党员分配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定期联系其参与志愿服务,如区检察院定期到×社区、×社区开办“普法办公桌”,×在职党员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办×社区义务辅导班,×社区党委联合×医院开展义诊进社区、“健康大讲堂”等活动,使党员们在投身服务时更加“有的放矢”,自身价值、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发挥在职党员的旗帜引领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
同时引树典型,对优秀党员、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加强宣传,加强思想上的潜移默化,带动党员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如×社区党委通过宣传党员模范之星、×事迹,带领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建立“爱心小组”,将×的拥军精神继承下去;
×社区党委正在着力建设的“×工作室”,传承老党员×义务辅导英语三十年的无私精神,带动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社区退休党员、热心志愿者共同参与义务教育辅导服务。
(三)落实民主决策,抓民意促和谐
深化民主科学决策,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
一是找准工作切入点,依靠群众抓落实。以落实“一征三议两公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社区“两委”协调机制,规范民主科学决策的各项配套制度,提高社区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不断推进民主自治,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党组织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确保群众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由社区党委牵头,通过不定期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征询会、民主听证会,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请社区党员、居民代表、辖区代表共同商议决定。通过群众自治促进问题解决,切实实现社区事情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到社区活动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四)注重载体创新,搭平台促服务
一是抓好工作载体创新,社区党组织可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总结归纳工作经验,推出1-2个涵盖党员管理、志愿服务、区域化党建等各项党建重点的工作机制,并以此为抓手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将社区党建工作融入老百姓的点滴生活。
二是深化服务品牌效应。依托“三社联动”,将社会公益服务、社区志愿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拓宽社区现有品牌服务面;
破解党建载体创新瓶颈,结合实际推出更加符合社区实际、贴近群众寻求的党建新品牌。
三是推进区域化党建,调动辖区内的一切资源,为社区党建工作出谋献策出力,让广大群众在共建活动中得到实惠。如近年来,×街道持续落实“1+8+N”区域化党建模式,围绕党建阵地提升、社区管理、河渠同治等涉及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推进,进一步加强地企联建工作力度;
同时积极吸纳辖区“两新”党组织成为各社区的共建单位,加强社区、“两新”党组织的“学习联抓、活动联办”,使得社区党建、“两新”党建、区域化党建等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再“各自为战”,凝聚合力共促社区、街道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