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干实处走前列(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实干精神的重要论述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梁言顺]
发布时间:2015-03-2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实干精神体现在习近平同志从政履职的各个时期,集中表现为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一贯思想和实践。
“ 干在实处” 的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党员干部的必备品质,从一定程度上讲,说真话就是水平,干实事就是能力。这也就是省委提出‘干在实处’的本意所在。”到中央工作后,他多次阐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内涵,指出:“求真务实,关键一个‘实’字,就是要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敢于讲实话,不讲奉承话,少说客套话。”“要脚踏实地干事,不浮躁、不懈怠,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他在中央党校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 干在实处” 的精神动力来自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多次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自觉贯彻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遵循“政绩之本,在于为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持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就讲“功成不必在我”。当年他抓的很多事情,实际上既立足
了正定当时的实际,又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敢抓未成之事。
在宁德,他围绕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强调,没有好效益的,无论什么项目也不能上,特别要注意绝不能为了出政绩而盲目上项目。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他强调,为群众办实事,要分清轻重缓急,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一件一件地办,坚持不懈地办,努力让群众理解、谅解、高兴和满意。
在浙江,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是自己开头的不为,一定要刻上自己的政绩印记才干,这不是共产党领导干部的风格。他要求,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千万不要“空前绝后”,出现“前任的政绩,后任的包袱”。他深入阐述“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指出“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后人的工作总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铺路石,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显绩”就无从谈起,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有“显绩”,充其量也只是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他大力倡导“接力赛”意识,指出现代化建设好比马拉松接力赛,需要领导干部一任接一任地带领群众跑下去,而每一任领导干部接过的只不过是漫长的接力赛中的短暂一棒而已。培养“接力意识”,既要善于“瞻前”,也要注意“顾后”。善于“瞻前”,就要既不搞“一个师公一道法”,也不刻意搞“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于前任留下的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的,多多“添柴”而不胡乱“起灶”,不求个人“风光”而是一以贯之地干下去。还要注意“顾后”,努力培养长远眼光和全局思维,为后任多打些基础,为后代多留些财富,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011 年,他在《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中,以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感人事迹为典型事例,再次提出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 干在实处” 必须狠抓落实
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把抓落实摆上重要位置,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实践表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抓落实务求见实效。习近平同志提出,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战术来落实和执行,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要做到既抓部署、又抓落实,在部署中出实招,在落实中求实效。注意把阶段性工作与长期性目标结合起来,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抓成效,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他把抓落实比作“在墙上敲钉子”,形象地说明抓落实先要抓到点上、以点带面。要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把力量凝聚到点上,避免“撒胡椒面”式地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点,浅尝辄止、朝三暮四。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有板有眼,深入而持续地抓好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工作不能照抄照搬。要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在落实的步骤上讲求一个“韧”字,有一股韧劲,持之以恒抓落实,一项一项地督促,一件一件地落实,一年一年地见效。在落实的举措上讲求一个“实”字——“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为政之道,贵在实干。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还要甘为小事“干在细处”。习近平同志指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积跬步致千里的过程。从细处入手,落实才会日见成效。世界上没有孤立抽象的大事,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因此,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干部在“做大事”上,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
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要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真正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感到幸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文效应,要让群众来评判为民办实事工作的成效。
“干在实处”还必须“干在难处”
习近平同志指出,时代进步总是在解决时代难题的基础上实现的。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我们必须具有探路者直面荆棘的勇气,正视矛盾和问题,不使“癣疥之忧”变成“心腹之患”,不因局部问题影响发展全局,不让绊脚石阻挡前进步伐。
习近平同志提出,困难是压力也是挑战,困难中往往也蕴藏着机遇,克服困难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先机。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迎难而上,破难而进,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要敢于负责任、挑担子。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指出敢于负责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精神状态。“为官避事平生耻”,必须能负重才能担当。负重就要敢于负责。敢于负责,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大胆工作,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奋发有为为荣,以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耻,不怕担风险、不怕担责任、不怕得罪人、不怕遭非议,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躲避,遇到风险不逃避,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承担责任,善于总结教训、纠正错误。
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后曾鲜明地提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干在实处”亦须提高领导艺术
在宁德,习近平同志多次讲过要讲究办实事的科学性,提倡办实事要有一点科学思考和科学论证。他指出,一件事办得是否有意义、有价值,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例如: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应成为我们为民办实事的座右铭。
在浙江,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干部不仅要有敢于负责的胆量和气魄,还要有善于负责的本领。能负责、会负责、负好责,做到权责对等,不盲目负责、不胡乱负责,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有理有利有节。领导干部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他还提出,一个高明的领导,要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眼光敏锐,见微知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开展工作有板有眼,纵横捭阖,张弛有度。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世界民族之林再次走在前列,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干在实处”的思想,大力践行“干在实处”的时代精神。只要我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