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样历史,,,不一样解读【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样的历史
不一样的解读 我们通常所说的“史观”, 实际上是指的“史学范式”, 属于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
从多种史学范式设计题目 , 实质上是引 导和促使考生从不同视角、 用不同方法, 去认识丰富多样的历史现象, 破解复杂深邃的历史问题。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 它是史学观点、 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的有机集合体。
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 由传统单一的革命史(阶级斗争史) 范式, 发展为革命史(阶级斗争史) 范式、 文明史范式、 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近代化) 范式等多种史学范式。
一、 文明史观 关键词 (1) 人类文明史划分为物质文明史、 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 三者在相互作用、 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2) 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 古代文明、 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
(1) 从生产力的标准, 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 (2) 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 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变脉络, 总结人类文明成果, 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进步的同时, 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立意 价值 史实链接 1. 中华文明 (1) 中华文明是黄河文明、 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等区域文明交流、 融合、 升华的灿烂果实。
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 受到历史时期自 然地理因素的影响, 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 发展。
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2)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宗法分封制原则遭到破坏。
奴隶制文明向封建制文明转变。
(3) 明清时期出现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 实行闭关锁国, 妨碍了 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了 资本的原始积累。
在迈向近代文明的门槛时,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大潮。
(4) 1840 年鸦片战争后, 一是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 走向近代化; 二是加速了 中国社会内部变革, 经济上封建自 然经济解体, 刺激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西学东渐局面逐步形成。
(5)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开始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在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战略转移的同时, 邓小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2. 古希腊、 罗马文明 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 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 罗马文明, 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 宝贵遗产。
(1) 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 最初的基础。
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 以人为本, 洞察宇宙, 探索人生, 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 罗马法稳固了 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 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 深远影响。
3. 世界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 (1) 从 15、 16 世纪之交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开始,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经过两次工业革命, 到 20 世纪初期, 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最终确立, 世界交往加强。
20世纪中叶后,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
(2) 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下, 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 一些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家, 提出了 对自 然世界的新认识。
至 17、 18 世纪, 欧洲兴起了 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启蒙运动。
科学与理性的弘扬呼唤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狂飙与改革的浪潮。
(3) 17~ 19 世纪,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封建主义的基础受传承、 交流、 融合 基本 范畴 突出 视角 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尊重各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
到猛烈冲击, 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
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 德国和法国经过艰苦斗争, 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4. 社会主义文明 1917 年, 俄国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 一个缺口 , 沉重地打击了 帝国主义的统治, 开创了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二、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关键词汇 交往、 联系、 全球化、 集团化 世界发展“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 的历程; 世界上各地区、 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 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 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立意价值 重视人类间的交往, 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史实链接 1. 新航路的开辟:
使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也使中国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美洲的外来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 西欧开始对华的殖民侵略; 中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 开始了 西学东渐的历程。
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 从 16 世纪到 18 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
此间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2) 从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 60、 70 年代——世界市场扩展时期, 此时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
(3)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市场、 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 亚、 非、 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3.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40 年,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列强的商品输出客观上瓦解了 中国的自 然经济, 开明地主阶级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进一步瓦解了 中国的自 然经济, 客观上促进了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的抗日 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 贡献, 中国的抗日 战争也得到了 国际社会的援助。
5. 世界各地各国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更加密切:
如 1929~ 1933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即是对这种情况的一种变相反映, 再如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和日 本的经济援助; 第三世界兴起并加强了 交流和合作, 如亚非会议的召开、 不结盟运动的发起, 此外第三世界国家还与发达国家展开了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6. 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不断出现:
如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等的建立; 区域性集团正在形成和不断完善, 如欧洲联盟、 北美自 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7. 2001 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三、 现代化史观 关键词汇 工业化、 民主化、 法制化、 城市化 政治上的法制化、 民主化进程, 即从人治到法制化、 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 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 自 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 大众化进程; 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 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
突出视角 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
立足于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自 主发展道路的探讨, 注重对现代化的不同道路、 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 在现代化的目 标和进程之间、 传统与现代化的不同文化之间、 世界现代化的共性与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个性之间, 侧重对具体历史进程的比较研究。
史实链接 基本范畴 突出视角 基本范畴 立意价值
1. 资本主义世界的近代化 (1) 经济的工业化 ①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 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仅传统的钢铁工业、 机械加工业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 而且兴起了 电气、 化工、 汽车、 石油等一系列工业部门;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2) 政治民主化、 法制化 1689 年,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1787 年, 美国确立了 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及总统制。
1871 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
1875 年, 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 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3) 思想理性化、 科学化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自 由主义——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
社会主义——以《共产党宣言》 发表为标志 民族主义——在欧洲表现为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相结合的民族统一和民族独立运动;在亚非表现为反殖反封的民族独立运动。
2.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
(1) 起步阶段(1840~ 1895 年)
洋务运动, 以“自 强” 和“求富” 为口 号, 创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 创办新式海军和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2) 整体发展阶段(1895~ 1919 年)
①经济领域:
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辛亥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领域:
维新派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成立资产阶级政党, 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 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思想领域:
维新派以进化论为思想基础, 宣传维新思想; 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 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
(3) 曲折前进阶段(1927~ 1949 年)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推动了 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
抗战期间, 原有的工业在日 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抗战胜利后, 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 又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推入绝境。
(4) 腾飞阶段(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
①政治上:
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 人民代表大会制; 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②经济上:
“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建立了 社会主义公有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斯大林模式” 开辟了 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通过实施前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迅速实现了 工业化。
四、 革命史观 关键词汇 在阶级社会里, 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 最集中地反映了 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这一史观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
(1)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 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 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2) 以革命为基调, 为主线, 为主要内容, 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矛盾、 阶级、 斗争、 运动 基本范畴 突出视角
场革命史, 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
便于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 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立意价值 史实链接 1.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1) 1640 年, 英国爆发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
(2) 1775 年,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83 年, 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3) 法国于 1789 年爆发革命, 建立了 君主立宪制。
1792 年, 法国废除君主制, 建立了 共和国。
(4) 从 1864 年到 1870 年, 普鲁士先后进行了 三次王朝战争, 完成了 德国统一。
2. 无产阶级革命 (1)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它的实践, 丰富了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 1917 年 3 月 (俄历 2 月 ) , 俄国爆发二月 革命, 推翻了 沙皇专制政府。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十月 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沉重地打击了 帝国主义的统治, 极大地鼓舞了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 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 (1)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它担负了 反侵略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是民主革命的准备。
(2) 辛亥革命结束了 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 国民大革命是 1924 年至 1927 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5) 土地革命, 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6) 解放战争, 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共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 摧毁了 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 从根本上推翻了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实现了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 社会主义社会。
五、 社会史观 关键词汇 (1) 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 经济问题、 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2) 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