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某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经验材料(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某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经验材料
XX 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与缅甸毗邻,总人口 18.2万人,有汉、景颇、傣、阿昌等 24 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53.53%,聚居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景颇族和二分之一的阿昌族。近年来,XX 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祖国西南边疆构筑了一道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亮丽风景线。
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基石
XX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县、乡、村三级组织和干部职工当中,牢固树立“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不重视民族工作的干部不是称职干部”的理念,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
“我们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统筹起来,‘五用’‘五化’加强民族政策宣讲,倡导各民族节庆互庆、风俗互适、婚姻互通、生产互助。制定村规民约维护民族团结;在生产劳动、红白喜事中促进民族团结;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增强民族团结。”XX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永留因党建工作和民族团结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德宏州百名好支书”“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我们以‘7+N 进’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有力抓手,实现创建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进村(社区)、进学校、进宗教场所、进军(警)营、进医院、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进产业发展基地、进抵边村等,省、州命名的 109 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已成为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争创建、
学先进、超先进的氛围日趋浓厚。”县民宗局副局长李加龙介绍。
XX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和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制定出台《XX 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XX 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动态管理办法》等文件,将每年 10 月份定为“民族团结月”,将共同劳作的产业、共同欢庆的节日、共同追求的生活,打造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心中。
“现在对比太明显了,我们这边的寨子全都是水泥路,整个村都有路灯,家家住进了新房子,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共产党了不起,能让各民族团结在一起,能让我们这么多农村人同时富起来!”在 XX 边境村寨,老百姓讲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XX 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已成为各族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云南省“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为 XX 创建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在 3 个边境乡镇、7 个边境村委会投入资金 1.16 亿元,建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11 个。
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动力
“各族同胞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XX 将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支撑,持续抓好甘蔗、蚕桑、烟草等重点农业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走农工贸一体化发展路子,构建“蔗园+制糖+食品加工+干酵母生产+有机肥厂”“桑园+蚕茧加工+纺织
制造+丝绸织造+服装制造”两条全产业链,“甘蔗变白糖、糖蜜变酵母、酵母废弃物变有机肥”“桑叶变蚕茧、桑条变菌包、菌包变农肥”,实现经济发展促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促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促社会和谐。
XX 拥有日榨 11000 吨、滇西南最大的景罕糖厂和日榨4000 吨的 XX 糖厂,30 万亩蔗园保有入榨量 200 万吨以上,13 万蔗农,每年创造糖业产值 30 亿元,是云南糖业第一强县。
蚕桑产业近年新晋成为 XX 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获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扶持。至 2020 年底,全县桑园面积 5.1 万亩,蚕农 6854 户 3 万余人,带动建档立卡户 4096 户、户均增收 6500 元,为 XX 脱贫摘帽立下汗马功劳。蚕桑工业企业有“德宏正信”“浙江凯喜雅”等知名企业。清平乡杨春燕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又办起了以“桑香茶”为品牌的桑茶加工厂、以“桑香鸡”为品牌的农家乐,成为致富带头人。
XX 还是优质烟叶种植基地,2020 年烟叶收获面积 6.53万亩,实现烟叶总产值达 2.1 亿元,从事烟叶种植农户7088 户 31896 人,覆盖建档立卡户 901 户 3980 人,带动建档立卡户人均增收 6011 元。
做好民族工作,最管用的是争取民心。XX 县脱贫攻坚工作获得了长江三峡集团、云南烟草专卖局(公司)、上海青浦区的对口帮扶,建档立卡人口 9078 户 34461 人全部脱贫,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由 2016 年初的 7.38%降至 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5 年的 7284 元增加到11825 元,增长 62.3%。“直过民族”景颇族、阿昌族整族脱贫,解决了困扰千年的贫困问题。2020 年,XX 生产总值增长 11.30%,增幅位列云南省第二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5.10%,增幅位列云南省第三名。腾陇高速公路、广宋通用机场双双于 2019 年通车通航,芒梁高速公路
和大型水利工程麻栗坝灌区工程加速建设,章(中国章凤)八(缅甸八莫)公路改扩建项目开工。
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桥梁
2018 年景颇男儿组合登上央视星光大道的消息点击量8 万次,让“目瑙纵歌之乡”微信公众号身价大增;2020年 2 月县文工团创作的抗疫歌曲《武汉加油》推出当天点击量即高达 15 万次,再一次点燃了 XX 儿女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满腔激情。
XX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注重文化引领,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群众在一年一度的“目瑙纵歌节”“泼水节”“阿露窝罗节”“阔时节”“龙阳节”等传统节日活动中交往交流交融,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我们自编自演的《母亲山》《大山密码》歌舞节目曾到波兰、捷克等14 个欧州国家交流展演……”县文工团舞蹈演员殿格南回忆展演经历,还激动如初。“户撒刀文化现在已经不单单是阿昌族的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一定要将它好好传承下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户撒刀王——项老赛如是说。户撒刀品牌带动刀具生产、销售从业人员1000 余人,年产值 2000 余万元,产品远销国内外。
注重示范创建载体建设。县民族小学坚持“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从小播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创新开设每周 1 课时的“特色文化兴趣班”,丰富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不断增强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引一颗红心向党”,走出一条民族团结特色办学之路,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在建党 100 周年之际,学校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抵边村寨——陇把镇曼崩村民小组,小组长雍江英讲述祖辈戍边卫边的历史经历和今天的动人故事。他们世
世代代为祖国守边,经历过苦日子,但是守边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现在得到了脱贫帮扶,有了蚕桑产业,家家户户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为中国自豪,为中华民族自豪,为守边人自豪!该小组 52 户 236 人,守着 10.7 公里的国境线,在蚕桑产业的支撑下,贫困发生率从 35%降至0。
户撒乡是阿昌族民族乡,森林保护列入村规民约,使得原始生态风光得以较好保存,三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动典范。马拉松王子、云南著名探险家金飞豹先生称赞户撒的马拉松赛道是中国最美马拉松赛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XX 森林覆盖率 64.68%,荣获中国天然氧吧、云南省生态文明县称号,章凤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
“老百姓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在我们看来老百姓也是最可爱的人!”XX 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拉线分站办公室主任史德全介绍说:驻地群众自发组建边境巡控队、民兵联防队等群防力量,无偿协助我们工作,合力构建堵查控并举、点线面合围、警企邮合作、军警民协同、所站队联动等“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新格局,最大程度消除边境地区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实现了边防稳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拉线分站将老营房的 135 亩地交给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生产,先后扶持发展特色种养殖项目 17 个,实现人均增收 5000 余元。
织密民族团结进步网格
XX 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 50.899 公里,XX“7·14”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和省工作组的精心指导下,XX 各族人民胸怀国之大者,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采取最硬核、最有效的举措,勠力同心打响 XX 保卫战,将疫情死死控制在 XX 辖区,没有扩散到县外,为有效阻断疫
情扩散做出贡献。坚决扛起管边控边稳边的政治责任,各族人民携手同心织牢织密边境、村寨、境外疫情防控三张网,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族群众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全力推进物防、技防和人防立体化边境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构建“村村是哨所、户户是堡垒、人人是哨兵”的全民防线。坚持把国家主权置于最高位置,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各族群众国家、国防、国土、国界、国民意识不断增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进一步夯实。
“虽然守卡点耽误了不少农活,但是既然党叫我们守住,肯定是为我们好,我们就要坚持守住,不要让境外疫情传过来!”
“我自愿打(疫苗)”“我也愿意打(疫苗)”“我们都去打(疫苗)”
这是 XX 人民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民族大团结的真实写照。
中缅两国边民“胞波”情谊深厚,在 XX 通婚、经商、务工、求学的缅籍人员有数万人。XX 县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中缅边境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业产业、文化体育、劳动就业等方面交流合作,中缅胞波情谊延续不断、创新发展。
“他们(缅甸)有土地,我们有技术有市场,合作开发热带水果种植有前景。甚至在疫情消灭以后我们还可以探索合作跨国劳务派遣。”XX 钰源商贸有限公司在缅甸有万亩香蕉种植合作基地,总经理王娟对跨境合作充满憧憬。对缅跨境农业合作,享受国家政策支持,甘蔗、蚕桑、香蕉是 XX 开展合作的主要项目,总面积达 22.79 万亩,不但带动了境外边民增加收入,还提升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为边境和谐稳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 XX 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秦万坤那里获悉,XX 县有一个名叫“阿咖梭警官”的缅文微信公众号,专门为外籍人员提供法宣、咨询、维权等服务管理工作,24 小时在线、每件必复、无偿援助,曾获得缅甸驻华大使馆点赞,如今已成为 XX 社会治理的一项固定工作机制,配备了专门办事机构——“XX 县阿咖梭警官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引领下,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伟大精神的感召下,XX 实现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双融合双促进双达标,各族人民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愈加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久弥新、生机勃勃,已然成为新时代 XX 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推荐访问:某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经验材料 民族团结 示范 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