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培育,供大家参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培育
党的十九大根据新时代所处的历史定位,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及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根本要求。“铸”可理解为培育、培养,“牢”即牢固、坚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在各民族心中。思想、意识是一个不断教育深化的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培育,理论宣传战线承担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任,当前,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培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保障。
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思想引领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的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干部群众必须把握这一基本国情,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民族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
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以及无产阶级如何认识、解决、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立场方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揭示了民族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民族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以及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等基本思想原则。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就是要从理论的源头上、思想的深度上把握和认识民族这一人们共同体的发展规律,就是要提高对民族现象进行理论思维的能力和观察及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强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各民族的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伟大转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主要围绕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而展开,而立足点就是保障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平等的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在世界上,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做得是最成功的。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措施为世界提供了借鉴。
当前,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加强和重视思想理论武装干部群众,使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把握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牢固历史根基 作为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同样今天我国民族关系也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和巩固的。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绵延几千年,一代一代地承接推进,构成了一部宏大完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而贯穿其中的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交流从未间断过,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友好交流一面,也有战争甚至短暂的分裂。但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是统一,统一逐渐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观念,成为了“天地之常理,古今之通义”。历史上统治者采取的“因俗而治”“天下一统”“和而不同”政策都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理念,这些思想理念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可以说,中国人追求统一、渴望统一,在世界上都是独具特色的,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无可比拟的优势。
各民族在维护巩固祖国统一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交往交融中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祖国。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祖国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中华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人们主观设立的,而是客观历史的事实;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悠久的历史传统。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给我们的启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加强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保障 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和共同追求,而民族团结则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和保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民族团结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一贯致力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把民族的平等团结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1954 年,我国第一部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了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行为。以后历次宪法的修改都加强和传承了这一规定,以宪法和具体法律条文的形式保障民族团结的
真正落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一大特点。
各民族之间之所以能够实现民族团结,其基本前提是因为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具有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各民族平等,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要实现所有民族的共同富裕。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了决胜阶段,实现全面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为实现所有民族的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千万扶贫干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计划,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也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障。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致,并不否认每个民族的特殊利益。各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语言风俗和心理素质。要做到民族团结,就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要求我们对各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给予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不能忽视或用强制手段力求改变。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民族团结是民族之间相互联系中形成的一种状态,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途径。国之安在于民相亲。2014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民族互嵌实质就是要打破民族交往中存在的相互分隔的局面,建立起民族间从居住格局到思想意识全方位的平等交往和有机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将民族工作下沉到基层社区,让各民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增进了解、相互包容,建立守望相助的良好民族关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路径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是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不是某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是千百年来各民族在各自历史发展中打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集合体。我国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悠久丰富的历史和与之相适应的绚丽多彩的文化,各民族的思想文化都是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创造了许多艺术珍品,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多彩丰富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态势。
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是因为各民族文化在长期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
了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共同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爱国、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成为一代代中国人不可动摇的价值追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观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族群众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投入战疫当中,全国一盘棋,闻令而行,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勇于担当的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而社会生活是变化的,所以文化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创新和发展。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传承下来才能体现文化主体存在的价值。而传承的根本要求在于创新。反映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各级党委、政府要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总体要求,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来抓,浸透在宣传思想教育的各项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宣传阵地和舆论载体,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推荐访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培育 共同体 中华民族 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