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科举制由来(全文)

时间:2022-08-26 17:1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隋唐科举制由来(全文),供大家参考。

隋唐科举制由来(全文)

 

 隋唐科举制的由来 谈到中国古代的铨选制度, 不得不从两汉时期的察举和征辟制说起。

 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和养士等选举的办法, 是适应那时各国封建政权割据图强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不仅有力地突破了奴隶社会世卿世禄制度的束缚, 并且对地主阶级从社会下层发现人才、 选拔人才直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有利于封建统治者最终建立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两汉时期, 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发展, 过去通过军功、 养士选拔人才的办法不再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于是汉代逐渐确立了察举、 征辟等选择人任官的制度。

 察颜观色举又叫荐举, 是三公九卿、 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 把他们认为品德高尚、 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 授予官职或提高官位。

 汉代被荐举的人, 须先试任一年。

 如果工作能够胜任, 工作就可转为正式官职。

 若不胜任,就被撤职, 同时推荐他的人也要受到惩罚。

 汉文帝时, 开始采用策问的办法考察被荐举者的才干学问。

 到汉武帝时, 这种策问考试, 才比较普遍实行起来。

 具体做法是:

 先由皇帝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治理国家重大问题, 称为策问; 然后把这些问题依难易程度分为甲、 乙等科密封起来;最后让被荐举的人任意抽取问题回答, 叫做射策。

 朝廷根据他们的回答的成绩分派官职。

 董仲舒就是在射策中极力宣扬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的思想, 受到汉武帝的赞许, 立刻任命他为江都王的相的。

 东汉初年, 光武帝曾下诏强调以“四科”辟士, “四科”就是选拔人才的四个标准。

 光武

 帝要求百官用这四个标准考察、 推荐人才, 对加强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汉代, 由皇帝直接聘请的人做官叫“征”, 由官府地聘请的人做官叫“辟”。

 被皇帝征召的人, 多是德高望重、 常识渊博、 闻名于世的人。

 被告征召的人有时会授予很高的官职。

 如张衡, 安帝先征召他做郎中, 后升任为太史令。

 掾史等低级官吏由官府长官自行聘请做官叫辟或辟除。东时期, 朝廷显贵争相以能辟除所谓贤才名士相标榜, 一些著名的才俊雅士也以能被辟举公府为荣。

 汉代采取上述措施选拔人才, 有利于地主阶级进一步抵制奴隶制的世卿世禄的传统势力, 有利于封建政权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选拔人才、 任有做官。

 不过也应看到, 选择人才、 推举做官的实际权力主要还是在地方郡国, 朝廷对于他们推荐上来的, 一般都表示认可, 这又对中央集权不利。特别是到东汉后期, 地方各级行政长官的僚佐多由当地的望族大姓充任, 他们常常通过官府功曹掌握地方政权。

 这样选择人做官, 望族大姓的子弟自然处于优先地位。

 于是地方政权逐渐控制了地方的选举权力,势力不断扩张, 严重削弱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东汉后期, 以门阀世族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 依仗权势操纵了地方选举,这就同要求参政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矛盾。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东汉末年的军阀中, 曹操代表中小地主为主的庶族地主的利益, 实行开明政治。

 他提出“唯才是举, 以备录用”的方针。曹操不拘一格举任人才, 是为了改变东汉以来大族名士主持乡闾评议、

 控制选举的局面, 为建立自己的集权统治创造了条件。

 曹丕称帝后, 制定了“九品中正制”。

 该制度通过评品, 把人分为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九等, 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 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各级政府中去做官。

 这一制度赋予了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

 在初期, 评议还较为公正, 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能够有机会被政府录用做官。

 但到曹魏后期, 九品中正制开始度发生变化, 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把持。

 从此, 九品中正制度成为豪门世族手中的工具, 操纵品评、 把持选官大权, 九品中正制度便只重家世、 轻视才德, 把真正的贤才排斥在外, 而门阀子弟则高居显位。

 由于被品评上的人可以得到官职, 尤其是评为上品的人更可以高居显位, 并且子孙世代入宦为官, 因此诱使许多人不顾廉耻地贿赂中正, 或者假造家谱, 极力钻营, 严重一腐蚀着国家的吏治。

 南北朝时期, 豪门世族子弟因只凭显贵门第便可以“平流进取, 坐至公卿”, 便对中正的品评失去了兴趣。

 他们只关心如何保持住自己尊贵血统, 注重辨别姓族, 防止别人造假谱牒、 混淆士庶界限。

 这些世族们崇尚玄学清谈, 以任朝廷“清贵”官职为荣。

 他们不去地方做官, 也看不起武官, 使行政、 机要大树旁落, 以至国家发生动乱时, 他们竟无能力控制局势。

 最后朝廷的机要和政务官职, 多被庶族寒门士人所掌握。

 东晋末年暴发了孙恩起义, 许多世族受到起义军的惩罚和杀戮。

 这时庶族地主便乘机夺取了政权, 南朝宋、 齐、 梁、 陈四个朝代的皇帝都是庶族出身。

 在北方, 豪门世族也受到农民武装起义的学生打击, 势力也大为衰落。

 经过南北方起义的打击和庶族寒门地主的冲击, 作为门阀制度赖以

 生存的九品中正制也就难以维持了。

 选官制度的改革首先出现在北方。北朝的西魏、 北周已经推行“惩魏齐之失, 罢门资之制”的选官方针, 开始打破全凭家世门第选人的局势, 任用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加强了封建朝廷的统治力量, 而南朝的选官大树仍然被豪门世族顽固地把持着。

 相开之下北朝的政治明显优于南朝, 这就为以后北方吞并南方, 建立全国统一的隋王朝创立科举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隋朝建立后, 中小地主的势力得到加强。

 隋末农民起义进一步摧垮了魏晋以来的豪门世族势力。

 唐朝建立后,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封建地主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中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进一步养壮大, 他们要求掌握部分政治权力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隋唐的统治者对官僚机构的建设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实行了三省六部制, 使得官僚机构更为完备, 分工更加细密。

 官僚机构的调整和膨胀, 也需要补充大量官吏。

 科举制度既能满足广大中小地主要求做官参政的愿望, 也能广泛吸收、 笼络更多人才, 这更加符合封建地主阶级长远利益, 因此, 科举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

 科举制度不须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唐代, 造纸业已相当发达; 雕版印刷术对文化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书籍也可以大量印行、 抄写,使读书人便宜于阅读和应对考试。

 特别是五代时期, 朝廷主持刻印儒家的《九经》 , 更成为投考科举的读书人提供了大量规范课本。

 同时, 笔墨制造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更便于广大读书人的书写。

 隋朝的隋文帝、 炀帝都多次诏令官员向朝廷分科举人, 炀帝时还设置进士科, 用考试策问录用人才。

 这些都说明, 隋朝已有科举的萌芽。

 经过一段发展, 到唐太宗时期, 科举作为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 才在唐朝得以确立。

推荐访问:隋唐科举制由来 科举 隋唐 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