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问题与对策分析.doc(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各地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 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二十字方针要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中, 目前已经历时 5 年之余, 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也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 我通过查阅资料, 走入当地基层开展社会调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同时也发现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着眼长远, 立足当前, 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抓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 坚持规划先行, 抓好试点示范, 有步骤、有计划、 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针对其现状, 就如何克服和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
目
录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Ⅰ
一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现 状 … … … … … … … … … … … … … … … … 1
( 一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取 得 的 成 绩 … … … … … … … … … … … … … 1
( 二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 … … … … … … … … … … … … 3 二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原 因 … … … … … … … … … … … … 3 ( 一 )
导 致农 民 增 收 缓 慢 , 致 富 困 难 的 原 因 … … … … … … … … … … … 3 ( 二 )
农 民 群 众 文 化 素 质 低 , 思 想 观 念 落 后 … … … … … … … … … … … 4 ( 三 )
基 层 干 部 对 新 农 村 建 设 在 认 识 上 的 误 区 原 因 分 析 … … … … … … 4 三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对 策 措 施 … … … … … … … … … … … … … … 5 ( 一 )
加 快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 确 保 农 民 持 续 增 收 … … … … … … … … … … …5 ( 二 )
培 育 新 型 农 民 , 不 断 提 高 农 民 的 整 体 素 质 … … … … … … … … … 6 ( 三 )
基 层 领 导 干 部 应 树 立科学 的 发 展 观 与 政绩 观 , 科学 引 导 民 力 … 6 四 、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参 考 文 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致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1. 农村水、 电、 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 农村水、 电、 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首先是加大了 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和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政府的投入力度。
通过采用特殊水处理措施, 加强了水质净化, 在有条件的农村, 发展了集中式供水,解决了 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 同时积极调动农民广泛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加强县乡 河道疏浚、 村庄河塘整治和小型水利工程清淤防渗、 整修配套,沟通水系, 改善水质, 进一步增强了 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基本解决了 农田灌溉难问题[1]; 其次是农网改造后, 农村供电设施和供电质量得到提高, 价格得到统一,基本保证了 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再次是村级公路提升等级建设进一步加快, 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得到改善, 普遍实现了 村村通柏油(水泥)
马路, 逐步形成了 城乡 公交资源相互衔接、 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 初步解决了农民的出行难问题。
2. 农村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 首先是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全国大部分乡镇近几年通过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 农民基本上住上小康户型标准化小区, 使67%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
其次是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变, 通过推广实用技术、工程措施和垃圾集中处理以及开展文明卫生村镇创建等活动, 扎实推进了 “一池四改” (沼气池、 改厨、 改水、 改圈、 改厕) 建设, 通过建沼气池、 改厨、 改栏、改厕, 修建垃圾站, 引导农户采取“四位一体”、“猪沼果”、“五配套‘等能源生态模式, 彻底改变农村脏、 乱、 差现象, 实现了 居住环境清洁化、 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取到了一举多得的社会效果。
3.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 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 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 保障机制的实施, 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
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村级卫生室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 通过扩建和改造, 使村级卫生所基本达到了 拥有独立设置诊断室、 治疗室、 药房和预防接种室的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得到扩大, 不断巩固和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成果, 使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逐步提高。
农村特
困群众社会求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得到落实实施; 进一步加强了 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 普及了 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民健身休闲中心, 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4.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明显加强 通过党的十七大提出“扩大人民民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基础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精神的贯彻落实。
逐步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内容, 建立健全农村民主决策机制。
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村把公益事业兴办、 财产处置、 土地发包等交村民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力度不断加强。
全国各地农村都推选了村组联户代表, 设立了村监委会、 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政(党)务公开栏, 村级财务实行了一月一公开。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 走入当地基层开展社会调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同时也发现许多制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和困难, 就其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致富困难 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 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
但当前农民增收中却遇到一些问题: 一是人多地少,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与此同时, 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 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 加工上, 精深加工很少, 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不高, 竞争力较弱。
2. 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 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 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生产、 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
在思想素质方面, 思想不够解放, 观念不够转变, 普遍存在“小富即安、 小富即满” 的心理, 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在文化素质方面,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由于农民科技知识贫乏, 对新事物、 新技术缺乏认识, 从而阻碍了 接受新事物、 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 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 打工则只能干技术含量低的粗活, 严重的制约了 农民的增收。
在道德素质方面, 赡养父母、 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 关心集体、 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 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 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简单化”。
重硬件、 轻软件, 重规划、 轻执行, 重建设、 轻管理, 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 复杂性、 艰巨性认识不足。
二是思想“片面化”, 只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
一些地方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 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 早见实效, 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 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 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 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 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 甚至把建了 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 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严重忽视了 全面发展, 忽视了 在公共服务、 精神风貌、 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三是目 光“短浅化”。
在基层, 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 改几户厕、 装几户自来水、 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 忽略了 生产发展、 乡 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对农业生产、 农民增收等问题, 缺乏足够重视, 措施乏力。
四是包办代替, 农民参与不进来, 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措施。
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 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 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 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 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有很多县乡 的新农村规划, 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 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 这一切都严重挫伤了 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 在由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 一些农民也忽略了 自身的存在, 没有把自己摆进去, 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
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 要不要农民支持和拥护, 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致富困难的原因。
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 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
但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还始终存在, 追其根源分析如下。
1. 人多地少,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在土地用途管制上制度的不健全, 使大量基本农田用地流失, 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工业建设、 建筑开发, 致使农民人均耕地逐年减少,且目前农业种植方式单一, 致使土地产出率低, 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与此同时, 农民从事二、 三产业收入较少,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 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 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 加工上, 精深加工很少, 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不高, 竞争力较弱。
(二)
、 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 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 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生产、 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
1. 在思想素质方面 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普遍存在“小富即安” 心理, 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2. 在文化素质方面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 对新事物、 新技术缺乏认识, 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 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3. 在技能素养方面 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 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 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 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 在道德素质方面 赡养父母、 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 关心集体、 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 赌博、 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
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原因分析 。
1. “简单化”
重硬件、 轻软件, 重规划、 轻执行, 重建设、 轻管理, 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 艰巨性认识不足。
2.
思想“片面化”
只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
以偏概全, 只注重形式, 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 “新村” 建设, 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 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 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 甚至把建了 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 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严重忽视了 全面发展, 忽视了 在公共服务、 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3. 目光“短浅化”
在基层, 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 改几户厕、 装几户自来水、 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 忽略了生产发展、 乡 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 如对农业生产、 农民增收等问题,
缺乏足够重视, 措施乏力。
4.
包办代替, 农民参与不进来, 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措施 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 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 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 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 完全忽视了 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有很多县乡 的新农村规划, 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 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 这一切都严重挫伤了 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 在由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 一些农民也忽略了自身的存在, 没有把自己摆进去, 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
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 要不要农民支持和拥护, 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当前, 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 重大变化, 非农收入已成为重要增长源。
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1. 加大引导扶持力度, 推动全民创业快速发展 广泛宣传鼓励扶持创业的政策, 大力推广农民创业的先进典型和经验, 努力营造政府支持创业、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