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供大家参考。
1 工 业 机器人技 术专业设 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报 告
一、开 设 工 业 机器人技 术专业 的必要性
(1) 行 业发 展需要
2016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紧密固绕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强化基础、质量为先"原则,"十三五"期问聚焦“两突破”“三提问”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竞争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为制造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产业火爆发展的同时,工业机器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却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将近10万,而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左右,并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续递增。目前我国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偏小,难以满足机器人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工业机器人设备的运行维护、编程调试、安装维修、销售客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来自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而且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
(2) 区域 经济发 展需要
1.对接本省风电制造产业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给出的相关政策,从2017年开始制造类规模生产企业将迎来大范围的设备改造,将有一半企业实现智能自动化生产。以风能、中车风电、三一重能为龙头的一批本省风电制造企业,在风力发电装
2 备的制造、安装、维护过程中大力推行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我省风电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在风电叶片装配、大型风电叶片打磨等强度大、环境特殊的工序尤其需要工业机器人。由工业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可替代大批的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风电设备运行环境特殊,常年工作于高盐雾、高湿度的海洋环境,或者内陆高海拔低温地区、高湿度山地风场以及常年砂尘的荒漠地区,采用全人工进行设备检测、维护与施工难度大,而风电塔筒爬壁机器人、千翼无人机等风电运维特种机器人的推广使用可以替代部分难度大、危险高的工作岗位,从而提高风电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
2.对接本省汽车及其他制造产业 近些年,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中的使用比例高达60%以上,我省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以长丰汽车、江南汽车为龙头的一批本省汽车制造企业的基础上,我省先后引进吉利、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入川,2013年,上海大众(成都)全国第四大生产基地已开工建设,四川汽车工业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已形成以成都为中心,达州为重要基地的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在我省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轨道交通及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也逐年上升。至2013年底,我省工程机械行业骨干企业拥有各类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设备近2000台(套);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企业拥有工业机器人近约500台(套),四川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在全国处于前列,需要机器人工程专业技术人才4000人左右。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传统岗位,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已成为四川制造业界的共识,市场前景广阔。
3.对接成都市产业发展规划 成都市作为国家成都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中心城市,为四川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016年11月30日工信部正式批
3 复同意成都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要求着力打造极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成都产业新格局。在成都"智造谷"建设中,成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生机勃发的趋势,如川钢、川电以及一大批军工企业成为了行业"龙头",特别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正在向千亿产业迈进,先进装备制造业,以泰富为"龙头"的海工装备制造业,也在向千亿产业目标迈进。在向千亿迈进的转型升级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是工业机器人应用高端技术人才需求的飘升,另一方面是相应人才供应的紧缺,这已经开始制约相关技术领域的进展,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掣肘。
随着我国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是整个机器人行业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高素质技能人才和队伍的支撑必不可少。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职业教育,以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机器人技能型人才,助力我国机器人产生持续健康发展。
二、开 设 工 业 机器人技 术专业 的可行性
为了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团队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市场调研外,还多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认为风能工程学院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有扎实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如下: (1) 有一支 结 构合理、具有 较 高学 术 水平和 实 践能力的 师资队 伍
学院2015年成功申报了汽车制造专业群,并立项为四川省高职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专业群设有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五个主要专业专兼职教师84人,校内专职教师及行政人员4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5人;教授5人,中高级职称31人,"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校外兼职教师36人,均由企业高级工程师、行业专家担任,其中高级职称22人。现有师资队伍中,具有与机器人工程专业背景或相近背景的专任教师有20余人,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不同学科专业的优势互补和不同的学缘结构。
(2) 具有扎 实 的 与工 业 机器人技 术专业 相关的 专业 学科支 撑基 础
4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应用,涵盖了电子、控制、计算机、机械、传感检测、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而我院现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两个学科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专业均为四川省高职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重点学科。
(3) 有良好的校内外 实 践教学条件
学院斥资1000多万元建立自动化生产线装调实训室、风电场仿真实训室、风光互补实训室、风力发电机组整机运行与性能测试学训室、大型风电机组整机装配与调试实训室、风向跟踪风力发电综合实训室、风电PLC学训室、电力电子学训室、传感器实训室、计算机操作学训室等,能保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的需要。从而实现实践课程与理论课内容的紧密结合,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在教学中,风能工程学院的现有五个教学团队认真选择最新版的优秀教材,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努力建设和打造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图书馆现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认知、机械制造技术、工程制图、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工控组态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等相关方向的藏书、电子图书数量众多,很好的满足了教师、学生的需要。现有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实训室如表l所示,为满足新增专业的实训需求,学院拟新建的实训室如 表2所示,校外实训基地如表3所示。
表 1 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实训室 序号 专业实训室 主要设备配置 功能说明
表 2 实训室建设计划 序号 新建实训室名称 对接课程 主要特点
5
表 3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主要功能 建成时间 地点
(4) 有成功开设相关专业的经验
学院自办学以来,风能工程学院先后开设了电机与电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在专业建设方面有着丰富而成功的经验,为学院新增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提供了前期基础。在这些专业中开设的风电场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装调、微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变频调速技术、PLC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课程为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目前新增的新能源装备技术、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和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已近三千余人,他们以全面系统的风电装备制造、安装与调试、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风电场的智能化监控与发输电及电气化相关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在用人单位努力工作着,并迅速成长为该企业中的骨干力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原有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风能工程学院在专业建设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培养模式,专业学生毕业实施"双证"制。并且通过市场调研、指导毕业生就业和分配、跟踪毕业生、请教行业专家,及时反馈信息,适时调整课程和实施方案,确保培
6 养质量,保证与市场要求的无缝对接,这些专业发展的内涵建设为新专业的设立提供基础。三年毕业时期,本专业除获取大专毕业证书外,还应获取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证书、(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风电机组电气装调资格证书、(中级)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资格证书、登高和高压特种作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等。
(5) 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校内外专家和教授组成
风能工程学院已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与专业教师一起研究制定了专业教学计划,并且每年根据专业市场的发展变化作及时调整,始终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高职高专的培养方向、学制、生源的文化素质,以及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特点等多方面考虑进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推荐访问: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 必要性 可行性 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