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网络舆情道与术

时间:2022-08-22 08:3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道与术,供大家参考。

【网络舆情】网络舆情道与术

 

 【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道与术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网络事件归因和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有时候连真相都为之让步,因为舆情一旦煽动,大部分网友只有情绪,不在乎真相。对网络舆情及时发现——正确分析判断——积极引导——有效控制——避免网上负面舆情大面积炒作是政府及必须具备的能力。

 本文旨在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确保网络舆情安全、促进现实与虚拟两个社会稳定和谐,做道与术的探讨,没有权威可言,更多的是做探讨和表达。希望看到的网友多加留言和批驳,以助改善。

  一、网络舆情的“三易”特点

 目前网络舆情主要存在“三易、三难”特点。“三易”,即:易突发。“网络舆情”按照发生方式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渐进式”舆情,此舆情的发生

 和扩散有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比如当地矛盾一直没有妥善解决,形成舆情。与之相对的,是“突发式”网络舆情,一般在暴发之前具有“无征兆、无准备”的特点。一个普通事件甚至只是一条普通新闻,一些局部现象、个别言论,一旦被网友关注,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任何一个网络所能够延伸到的角落,往往会从“普通”事件升级为“焦点”事件,甚至演变为“炸点”事件,比如前段时间重庆的公交车坠江事件、广东十三行许静疑似杀人事件等。

 易互动。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模式,网民可以对任何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发表观点,而话题的发布者也可以对此观点进行回复,众多网民的参与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交流圈,这个交流圈通过对话题内容进行发酵,就会形成一定主导的观点和意见,并产生普遍共鸣,进而推动网上舆情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领域蔓延扩散,形成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民意”和“民声”,这一互动过程中,微博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微博是网络舆论的主战场没有改变。我们老网友有一句生动的话,微信改变生活,微博改变中国。而如今,伴随着微视频,形成了“微信微博微视频”三微和客户端融合发展的局面。

 易嬗变。网络具有自由开放和兼容并包的特点,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任何感兴趣的信息和见解。网络言论自由化也带来了网络话语的多元化。由于网络社会中的成员复杂多样,因此,对一个事件的受注面也不尽相同,造成网络舆情走向呈现多形并存、多花并蒂的特点,形成不同的炒作热点。呈现出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的特点。

  在网络舆论场,“直觉加工”是网民表达诉求的首选。某一话题只要触及公众群体心理,形成舆论共振,便会产生大的社会影响。不利于政府的负面传闻乃至于恶意猜测总能迅速扩散,进而易与被质疑者所依托的舆论场发生激烈交锋。今天的网络舆论场,是体制内外的结合部,如何对体制外力量进行有效的引领和吸纳,扩大和巩固体制的民意基础,增强体制的权威和张力,是舆论场治理也是社会公共治理的新挑战。

 二、网络舆情的“三难”特点

 “三难”,即:难预防。在目前尚未实行网民实名制的情况下,网上发言者身份隐蔽,不受控制。且网民初始阶段各种情绪、观点并不系统,难以准确测出舆情等级和发展方向,新的激发因素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也难以预料,提前预防难度大。难控制。网络舆情是网民借助于任一网络平台将对某事物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动倾向反映出来的集合体。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避开了传统媒体中受众信息是通过层层把关才予以传播。而网络信息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表、传播和接受的泛化媒体,且信息平台的给付者数量庞大,缺少必要的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

  网络舆情的掌控很难用集束性的方式解决,小网删、大网发,此网堵、彼网冒,且声援广泛,影响力大。很短时间内汇集成网上洪流,非删、堵、淹贴所能控制。难确认。网民队伍是一支数量众多的庞大队伍,一个公民可以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网名,我国目前微信用户超 8 亿、微博用户超 3 亿,为世界第一,人数仍呈上升趋势。由于大部分网民不是实名制登记,网民的基本身份信息底数不清、情况不明,

 即使是网上重点人员,也会经常改头换面,操纵网上舆论。

推荐访问:【网络舆情】网络舆情道与术 舆情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