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供大家参考。
七、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 工作得更好、 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这段讲话, 朴实亲切、 饱含深情, 温暖了亿万人的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 高度重视、 大力推进, 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 .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 社会和谐之本。
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凝聚民力,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
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我们党来自人民、 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无论干革命、 搞建设、 抓改革, 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 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 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 不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 摸得着的实惠, 不能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 也不可能持续。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 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一方面, 经济发展是前提, 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另一方面, 民生改善既能有效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拉动内需, 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要通过发展经济、 做大“蛋糕”, 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 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扩大消费需求, 为经济发展、 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2 .社会政策要托底
群众对生活的期待是不断提升的, 需求是多样化、 多层次的, 而我们的国力财力是有限的。
因此, 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 主要是发挥好保基本、 兜底线的作用。
也就是说, 要在义务教育、 医疗、 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 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同时对特殊困难人群进行特殊扶持和救助, 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
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过高目标, 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
否则, 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拉美、 中东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教训表明, 不切实际的高承诺、 高福利、 高债务, 要么是失信于民、 政府垮台, 要么是债务累累、 财政危机。这值得我们警惕。
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
“知屋漏者在宇下。
”为群众办好事、 办实事, 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群众生产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 要千方百计加以解决,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 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劳民伤财、 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多做一些雪中送炭、 急人之困的工作, 少做些锦上添花、 花上垒花的虚功”。
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
郑板桥有一首诗写道: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
现在, 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由于我们国家大、 各地发展条件不同, 我国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
对各类困难群众, 要格外关注、 格外关爱、 格外关心, 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关心他们的疾苦, 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要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 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 不愁穿, 保障其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 住房, 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要倡导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 但不是说党和国家要大包大揽。
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 从而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 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一勤天下无难事。
”要鼓励个人努力工作、 勤劳致富, 创造和维护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成功机会。
对于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提出“守住底线、 突出重点、 完善制度、 引导舆论”的工作思路。
“守住底线”就是要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 “突出重点”就是要对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进行倾斜; “完善制度”就是要形成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 “引导舆论”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
这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按照这个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将更加科学有效、 扎实稳步向前推进。
3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 没有终点站, 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二〇一三年四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 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 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在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事关国家未来。
中国这么多人, 教育上去了, 将来人才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 这是最有竞争力的。
要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教师是立教之本、 兴教之源,广大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 甘当人梯, 甘当铺路石, 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家贫子读书”, 治贫要先治愚, 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搞好,
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建设学习型社会, 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
要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 特别是扶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 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大自主创业支持力度, 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 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鼓励大学生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转变择业观念, 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 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 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 加强城镇困难人员、 退役军人、 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 搞好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使收入分配更合理、 更有序。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是改善民生、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完善以税收、 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清理规范隐性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努力缩小城乡、 区域、 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
居者有其屋, 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个传统, 也是群众的迫切期盼。
要尊重规律, 努力探索适合国情、 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
从我国国情看, 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 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
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同时, 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 就业不充分、 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 政府必须“补好位”, 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 按照保基本、 强基层、 建机制的要求, 统筹安排、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 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 医疗服务、 公共卫生、药品供应、 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 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我们还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城乡 居民养老、 城镇基本医疗、 失业、 工伤、 生育等保险, 加强社会救助,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 取得了重大成绩, 积累了宝贵经验。
同时也要看到, 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 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 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
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 体现的是系统治理、 依法治理、 源头治理、 综合施策。
”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
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 加强党委领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 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 加强法治保障,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综合治理, 强化道德约束, 规范社会行为, 调节利益关系, 协调社会关系, 解决社会问题。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 以网格化管理、 社会化服务为方向, 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公共服务, 激发社会活力。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 心理干预、 矛盾调处、 权益保障机制, 使群众问题能反映、 矛盾能化解、 权益有保障。
健全以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 防灾减灾救灾、 社会治安防控等为基本内容的公共安全体系。
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稳定是根本的大局, 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 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 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 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 既不能管得太死、 一潭死水, 也不能管得太松、 波涛汹涌, 重视疏导化解、 柔性维稳, 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
要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 完善反恐工作体系, 加强反恐力量建设, 筑起铜墙铁壁, 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
要推进平安建设,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 是极重要的民生, 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要深化平安中国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 坚决遏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
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 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 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形成从技术到内容、 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 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 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越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越实。
要尽可能把资源、 服务、 管理放到基层, 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 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要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
要加强人口服务管理, 更多运用市场化、 法治化手段, 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控制人口总量, 优化人口结构。
推荐访问: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过上 好日子 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