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整)

时间:2022-08-20 12: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整),供大家参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整)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好雨知时节。

 中央适时提出”党管人才”, 作为一项新的人才工作原则, 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审时度势地对领导方式的创新。

 这一战略指导原则与时俱进地总结了我们党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经验, 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 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 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变化和领导方式转变的高度自觉, 以及对第一资源--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清醒把握, 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党管人才, 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是党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 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 必须全面掌握并认真坚持这一原则。

  一、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宣言书, 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员令。

 它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指明了光辉的方向。

  (一)

 把握科学的人才观, 必须首先深刻了解其丰富的内涵。

 科学的人才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观点; 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 人人都能成才的观点; 以人为本的观点; 实践检验人才的观点;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的观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 《决定》 确立的科学的人才观, 是辩证的人才观, 实践的人才观, 发展的人才观, 是一个闪耀着与时俱进理论光芒的全新的人才观。

 准确把握这一科学人才观, 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意义重大。

 (二)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必须确立科学的人才标准。

 人才标准是人才观的基石,不同的人才标准构成不同的人才观。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按学历、 职称、 身份来界定人才, 把一些并不一定是人才的人囊括进来, 而对一些有真才实学却不符合”硬杠杠”规定的人却拒之于人才”花名册”之外。

 这种机械的、 狭隘的人才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人才流动、 人才引进、 人才开发的潮水日益冲击着不合时宜的人才标准。《决定》 把人才从学历、 职称、 身份的”迷团”中解放了出来, 突出知识、 技能和贡献, 使我们对人才认识的视野大大开阔。

 它明确指出:

 ”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 知识、 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 不唯职称、 不唯资历、 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

 ”这一明确的阐述, 是人才标准的一大突破, 也是我们作好人才工作的理论指南。

 (三)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必须推行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是科学人才观的核心, 有什么样的人才观, 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评价机制。

 有什么样的人才评价机制, 就有什么样的人才选拔方式。

 ”伯乐相马”依靠的是个人经验, ”数字出官”反映的是好大喜功, ”以我划线”暴露的是任人为亲, ”突击提拔”体现的是长官意志。

 ”说你行, 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 你就不行, 行也不行”则是一种霸王评价。

 这种人才评价机制, 只会使选人用人走入歧途。

 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就是《决定》 指出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 建立以业绩为依据, 由品德、 知识、 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这就告诉我们, 评价人才,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避免少数人说

  了算, 必须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 克服主观臆断。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是准确评价人才的关键, 是选好用好人才的前提, 是贯彻科学的人才标准的保证, 是确立科学人才观的必由之路。

  (四)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必须把”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以提高能力为核心培养人才是科学人才观的必然要求。

 人人都能成才, 并非人人生来是才。

 要使成才, 重在培养。

 马克思指出: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可以说, 我们发现人才, 引进人才,使用人才, 无不是围绕人才的能力在做文章。

 因此, 我们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把培养人才列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中央要求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要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那样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人才培养, 其目的也在于此。

 二、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必须创新机制, 解决党管人才怎么管的问题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 党管人才的重点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 管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 着力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

 而盘活人才资源, 构筑人才高峰, 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要大力推进六个方面机制的创新:

  (一)

 完善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

 人才资源配置, 离不开人才市场这个载体。

 人才市场发展水平越高, 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

 必须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管人才, 首先要按照宏观调控、 统筹规划、 稳步推进的原则, 努力建设高水平、 高效率的人才市场, 推动人才资源的培养、 配置、 使用全面市场化。要加快构筑开放、 竞争、 规范、 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 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 健全专业性人才市场, 完善区域性人才市场, 发展农村人才市场, 进一步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

 要切实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人事代理, 建立人事仲裁制度, 加快人才评价、 人才培训、 人才交流、 人才信息、 人才服务手段的产业化进程, 真正形成人才市场发展的”一湖活水”。

  (二)

 推行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人才柔性流动已成为人才工作的一个新特点, 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户口不迁、 编制不转、 智力流动、 来去自由。

 实行人才柔性流动, 利大于弊, 成本低, 效果好, 有利于加强国内外、 区域内外的智力、 技术和人才交流, 拓宽人才资源开发的空间, 提升人才资源的开发度。

 我们的人才工作, 也要主动适应这一新的(本文权属文秘 114 网所有, 更多文章请登陆 www.wenmi114.com 查看)走向,确立”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不求所在, 但求所得”的引才观念, 变”刚性”引进为”柔性”集聚,进一步完善人才、 智力、 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 坚持以我为主、 按需引进、 突出重点、 讲求实效的方针, 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企事业单位以各种灵活方式引进区域内外智力, 除调动外, 可采取咨询、 讲学、 短期聘用、 技术合作、 技术入股、 合作经营、 聘请顾问、 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智力, 逐步形成一种海纳百川、 广纳群贤的选人机制。

  (三)

 构建人才的开放选拔机制。

 在开放的社会条件下, 人才是跨地区、 跨国界、 跨所用制的, 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在选拔人才时, 要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 形成开放式的人才选拔机制。

 从工作层面分析, 要着力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壁垒, 努力实现两个贯通:

 一是要实现”三支队伍”人才之间的贯通。

 由于干部实施分类管理, 党政人才、 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边界相对比较清晰, ”三支队伍”的人才流通比较困难。

 因此, 必须要加大”三支队伍”人才之间的交流力度, 最大限度地使用好三方面的人才。

 二是要实现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之间的贯通。

 让全社会人才都能参加公务员公开招考, 参加党政领导干部、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公开选拔, 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

  (四)

 形成人才的终身教育机制。

 要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社会教育培训资源, 积极探索人

  才培养的合作渠道, 鼓励企业、 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培训人才, 形成多渠道、 多形式、 立体化的人才继续教育格局。

 要完善以基础教育和等教育为重点的学历教育, 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 以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为重点的远程教育, 以培训深造和关键岗位锻炼为重点的定向教育,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社区”、 ”学习型城市”的活动, 构筑终身化教育的动力源泉和环境条件, 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五)

 深化人才的业绩分配机制。

 必须大力倡导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 按照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激活分配机制, 真正使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贡献, 获得一流的报酬。

 大胆探索并完善要素分配机制, 积极推行经营管理者持股经营制度

 将年薪制、 承包、利润分享、 年度奖励、 现金分配、 风险收入、 养老保险与技术入股、 股份期权、 红利扩股、风险投资等结合起来, 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与经营者的考核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分配形式的多元化。

 对特殊人才, 大胆采取切实可行的分配方式, 依照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自主确定各类人才的待遇, 确保一流人才、 拔尖人才、 领军人才引得进、 留得住、 用得好。

  六、 建立人才的多元投资机制。

 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必须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努力构建政府、 企业、 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一是要发挥政府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上的导向作用。

 对紧缺人才、 拔尖人才、 领军人才的培养, 对重点领域, 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 确保开发资金到位。

 二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吸纳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本文权属文秘 114 网所有, 更多文章请登陆 www.wenmi114.com 查看)必须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吸纳人才的能力。

 同时, 政府有关部门要放权让利, 对职称评定、 人才引进、 工资管理等审批事项该取消的要取消, 该下放的要下放, 充分挖掘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潜能。

 三是要发挥社会投资的补充作用。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

 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 注重引导, 加强管理, 规范有序, 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 努力形成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社会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人才资源开发局面。

  事业呼唤人才, 时势造就人才。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为我们迎来了人才和人才工作的春天, 定会开创人才辈出、 人尽其才的崭新局面,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推荐访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原则 党管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