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美援朝评价,抗美援朝评价(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 70 周年。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抗美援朝的评价 抗美援朝评价,供大家参考。
抗美援朝的评价 抗美援朝评价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 70 周年。70 年前,朝中代表团代表和“联合国军”代表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上签字,历时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和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至此结束。这场战后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在当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几十年后,我们应怎样用历史的眼光评价抗美援朝,本刊特邀三位专家解答。
抗美援朝出兵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国内各方面都面临艰难的情况下,抗美援朝决策确实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事。毛泽东说,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一个决策。对于当时出兵参战的决策,您怎么看
张星星(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抗美援朝出兵参战的决策,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经过慎重思考、深入讨论、反复权衡,独立自主作出的正确抉择。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在作出出兵决策之前,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美国发出警告,但是美国完全无视中国的警告,不断扩大对朝鲜的侵略。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不惧强敌的决心和信心,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得到全国各阶层和各民族人民的热烈拥护。正如毛泽东当时所说的,抗美援朝出兵参战的决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对于当时的出兵决策,有观点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是在苏联领导人的鼓动下毛泽东个人作出的决断,是当时的中共主要领导人在信息极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错误判断”。也有人撰文认为“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也有反对中国出兵参战的意见,反对者陈述了各种理由,是毛泽东否定了不同意见。……而从现在解密的联合国和美国档案得知,联合国、美国和其西方盟国并没有准备与中国作战,并且在努力防止这样的战争发生。战争对中国并不是迫在眉睫。”这些观点和认识有违历史事实。
刘国新(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利益面临挑战的时候能不能应对,敢不敢出手,确实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60 年前的中国,面对这样的历史考卷,敢于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说“不”,交出了令后人骄傲和满意的答卷。毛泽东在 1953年 9 月总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时说的一句话是对这个答案最好的诠释“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能战方能言和。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和平从来不
是一厢情愿的,更不能靠任何人的恩赐。面对侵略者的威胁和挑战,退缩、忍让只能助长其嚣张气焰,使其更加肆无忌惮。直面挑战,坚决回击,用胜利昭示我们的决心和力量,才能挫败侵略者,赢得真正的和平。
齐德学(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促使中国出兵参战的决定性因素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一是维护国家主权。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时,就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了中国领土,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国不能没有反应。当时除了抗议、声讨之外,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已经考虑可能要同美国打一仗。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给了我们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二是保卫东北地区安全。美国投入朝鲜战争的空军飞机于 8 月 27 日起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城镇、乡村,地面部队准备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界推进,严重威胁中国东北地区安全。三是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东北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经济恢复和建设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新中国工业基地一半在东北,而东北工业基地一半在辽东、辽南。如果中国不出兵,让美国压至鸭绿江边,整个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无法进行正常建设。四是维护中国社会稳定。美国出兵朝鲜后,国内各种反动势力就活跃起来,活动明显猖獗。不将美国在朝鲜的气焰打下去,国内反动气焰就会更加增高,不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五是从迟早要打的利弊得失上的考虑。如果不出兵,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一千多公里的边防线需要部署很多兵力,还要改善装备和修建机场,随时准备打,与其如此,从经济上说,从国家长远建设上说,迟打早打,早晚要打,晚打不如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