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19 10: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文完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摘 要: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许多方面, 其中,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培养新型农民、 促进农村和谐、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3)29-0028-02

 十七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

 2011 年党的十七届六次会议再次指出, 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可以说, 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是关键, 文化建设是根本。

 通过文化建设, 能够培养新型农民, 促进农村和谐,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 缩小城乡 差距,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许多方面, 其中,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培养新型农民、 促进农村和谐、 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 他们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关键因素。

 激发广大农民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能够承担和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从根本上说, 离不开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 标是“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 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无论是经济发展、 乡村治理、 生活质量提高, 还是环境面貌改善,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文化素质、 科技水平和道德素质的高低, 都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 与文盲相比, 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 43%, 初中毕业可提高生产率 108%, 大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 300%。

 在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要占到 87. 5%,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 11. 9%,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 0. 6%。

 新农村文化建设, 正是通过各种途径, 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程度、 科学技术水平、 市场竞争意识、 创业精神、 科学管理能力等, 培养和造就“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2. 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文化具有价值整合功能, 它可以通过宣传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整合不同的价值取向, 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还具有沟通、 协调的功能, 它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粘合各种心理裂痕, 从而舒缓压力、 娱悦身心、化解矛盾、 增进融合。” 通过文化建设, 使农民有了 相同的价值观, 就能在生产生活中减少摩擦, 促进和谐; 就可以促进农民之间情感的交流、 信息的沟通, 化解纠纷, 减少矛盾, 促进和谐; 还可以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 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 睦邻友好、 家庭和谐的优良传统,培养团结互助、 诚信友爱、 以和为贵的道德观念, 形成“知荣辱、 树新风、

  促和谐” 的农村新风尚; 能够促进农村地区“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现和谐农村。

  二、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 国家已经注意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出台了一些政策和重要措施。

 2005 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 27 号), 要求将新增的文化事业费主要用于农村文化建设。

 全国各地在推进县级两馆建设、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农村电影“2131” 工程、 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方面都作出了 一定的努力, 送戏、 送电影、 送文化下乡 等活动普遍开展, 扶持农民自办文艺社班、 文化大院等工作也取得了一定实效, 农村乡 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也正在全面启动。

 农村文化建设开始加速, 农民文化生活开始逐步改善。

 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亏欠, 甚至呈现“去农村化”现象, 从而导致如今的农村文化建设仍然相当薄弱,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 甚至出现文化荒漠现象。

  1. 文化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不少县级图书馆、 文化馆陈旧甚至破败。

 有的虽然争取到国家两馆建设资金, 但是由于缺乏地方配套, 迟迟不能开工。

 许多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少得可怜, 有的甚至多年无钱购书。

 至于图书馆现代化就更是纸上谈兵了 。

 上世纪 80 年代普遍存在的乡 镇文化站, 如今大多已不在, 有的名存实亡, 真正能开展活动的少之又少。

 原有的乡 镇电影院如今也大多破败毁坏。

 除少数地方民间社班活动的特殊情况外, 大多数地区农村文艺队伍景况不佳, 至于曾有的业余文艺队伍则大多早已解体。

  2. 农村的公共文化极度缺失。

 中西部许多地方农民常年没有文化活动, 看书报难、 看电影难、 看戏难等问题仍然未能解决, “文化三下乡 ”不过蜻蜓点水,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缺乏接收设备, 一些地方农户电视能收到的频道很少, 有的甚至在下午和晚上连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都难收到。

  3. 腐朽落后的文化四处蔓延。

 有的地方农户办红白喜事或节庆日, 往往邀请杂牌歌舞队表演下流的“十八摸”、 脱衣舞, 唱小寡妇上坟, 借以招揽观众。

 许多乡 村赌博成风, 烧香拜佛、 占卦算命、 跳大神、 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 信教群众增加很快, 宗教活动趋于低龄化、 年轻化、 常态化。

 农村文化市场迫切需要加强管理。

 然而, 由于管理机构、 队伍建设相当薄弱, 不仅人员少, 而且有的是临时借用人员, 所以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有失控之势。

  4. 许多农村传统道德滑坡。

 农民荣辱观逐渐淡薄, 为富不仁、 为子不孝、 邻里不和、 夫妻离异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送礼之风盛行。

 有些地方, 好人好事无人夸, 坏人坏事少人抓, 甚至流氓地痞横行, 偷鸡摸狗、 盗窃抢劫案件居高不下, 严重影响了农民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稳定。

  5. 农村文化呈现畸形发展之势。

 传统文化在农民中逐渐淡化, 远离现有国情和民族心理。

 网吧、 娱乐场所、 音像店等城市消费型文化逐渐蔓延到农村, 农民工受到影响更大, 其中的不良文化严重冲击农村传统文化和纯朴的民风。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归属感不强, 诚信、 孝道、 伦理走低,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 等西方节庆文化, 热衷于虚拟网

  络、 卡拉 OK 歌舞等,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信仰出现严重危机。

  6.农村传统的地方戏、 说唱、 民俗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式微。

 一些年轻农民热衷于诸如脱衣舞、 网络游戏、 视频聊天、 六合彩等刺激性、 低俗性、 虚拟性文化消费。

 主流文化生活正在衰落, 农村公共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诸如基督教等非主流文化正在加速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7. 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文物资源正在破坏和流失。

 例如, 一些地方农村分布大量的古民居, 地方政府无钱进行全面保护, 又由于农民居住观念发生变化, 多想拆旧建新, 以致每年都有不少古民居损毁或自然损毁。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适应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维护农民文化权益, 逐步使农民群众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从而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 凝聚人心, 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 从而在广大农村形成文明的社会风尚, 是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要做到的。

  1. 支援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工作。

 抓好农村文化建设, 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一大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现在农村地区文化还很薄弱、 落后, 靠农村自身无法培养出文化队伍, 需要国家和政府在人才、 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目前文化人才都集中在城市, 需要通过完善政策, 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

 此外还要培养农村自己的文化队伍。

  2. 推进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的最大贫困是精神贫困, “扶人先扶志”, 要解决农民的问题, 必须要提高对农村的精神支持, 增加信息

  流入量。

 而增加信息的流入量, 基础是文化设施, 所以必须完善农村文化设施, 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供给。

 除广播电视做到“村村通” 之外, 还需要建立健全乡 镇综合文化站、 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下乡 ” 活动, 完备农村公共文化设备, 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一个良好条件。

 乡 镇文化站、 农家书屋给农民群众提供的图书报刊杂志也是农民群众的重要文化活动。

 通过生动活泼的电视节目或其他优秀的文化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群众,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市场。

  3. 文化活动要符合农民的兴趣和需要。

 在传统农村, 靠乡 规家约和传统习惯来维持和谐稳定, 而现在传统习俗已经消失, 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影响, 实现农村和谐需要新方式, 即农村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农闲时节、 传统节日、 乡 间集市等各种机会, 组织文艺演出、 灯会、 花会等文化活动, 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素质, 而且能形成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还可以增进农民之间的情感交流, 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

  4.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 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由传统手工生产向现代科学生产转变, 但是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科技素质水平更弱, 对现代农业科技理解吃力, 操作困难,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 亟需加强农村教育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长期集中在城市,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致使农民的基础文化知识、科技知识普遍缺少。

 现在, 各级政府必须从观念上高度重视农村教育, 对其重要意义要有清醒认识, 均衡城乡 教育资源,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承英.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 探索与争鸣,2007, (1):

 40.

  [责任编辑 王 莉]

推荐访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高度重视 新农村 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