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被透支中国发展!,供大家参考。
被 透 支 的 中 国 发 展 !
中国经济近几年保持了 8%左右的高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3 年, 在经历 sars 之后, 全年依旧保持了 8%的高速发展, 汽车, 房地产, 钢铁, 石化等行业均保持着超过 8%的高速发展。
但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许多问题,2003 年夏天的高温和年底的寒流, 突显中国的电荒和能源危机。
另外, 中国的诸多产品面临着反倾销的调查, 彩电、 服装、 家具、 打火机等。
更深入地, 我们将看到中国改革缺乏了前进的动力, 能源、 人民的支持、 三农问题、 经济和政治体制……诸多因素正在中国的发展, 甚至已经开始转化反对改革的力量, 这不是一种新的主义或思潮, 更不是向左走, 问题在于我们过去更多的是看中整体经济的增长却忽视经济利益的再分配, 越来越多的改革利益集中在仅仅一小部分人的手中, 而更多的人却没有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利益, 也就不奇怪有人反对改革了。
盲目追求 gdp 的增加, 表面上经济在发展, 但并不意味着社会财富在增加, 也不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增长。
gdp 数字意义上的增加, 让我们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我们误以为全体人民从 gdp 的增加中获得了利益,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 4. 3, 也许更高。
中低收入并不存在着少报财产的问题, 中国的富有群体却存在着漏报的问题, 因此, 实际基尼系数要远超过 4. 3。
不得不说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以中国的许多可持续发展力的透支为代价的。
被美国政府调查的多起反倾销案件, 固然有美国政府的政治因素, 但我们同样思考这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低价有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因素, 但更多的因素是我们的低工资, 大量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保障, 没有养老保险, 没有医疗保险, 没有失业保险, 没有住房公积金, 没有好的工作环境, 没有好的工资防护,甚至是在牺牲他们健康的情况下换来了 我们出口的增长, 换来了 我们的通货紧缩。
这是不公平的, 城市户口的人力成本里包含了我们常说的三金, 而农民工没有任何社会保险, 但他们同样面临着养老的问题, 面临着看病的问题, 面临着住房的问题, 面临着没有工作的问题。
如果按 1000 元工资计算, 他们应该获得约200 元左右的保障, 按 2 亿农民工计算, 每年因此被透支的社会保障就为 4800亿元, 接近于我们国家今年的 gdp 增加值。
我们用透支的社会保障来换得了出口
的增长。
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在 50 年后尤其明显, 而现在的农民工就是 50后老龄化人口的主要人群之一, 我们透支了 50 年后的中国经济换来了现在的繁荣。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要超过了我们口头上的重要性。
25 年的改革, 前 10 年农村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农民是改革的最早收益者之一, 但农村在 90 年代以后的发展缓慢了, 在有些地方就是停滞了甚至是倒退。
即使在前 10 年的发展中, 我们对农村问题的重视不够, 发展很大因素上是依赖农民积极性的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但农业基础设施却并没有得到改善, 是建立在 80 年代以前的农业设施上, 只不过被充分利用了。
农业设施, 土地, 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保障, 农村的卫生等在 90 年代后一直在被透支着, 感谢 sars 没有在农村扩散, 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实际问题。
农村的电力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卫生设施不仅没有发展, 面临着停滞甚至是倒退。
农民看病难, 看不起病, 没有地方看病,农村面临着清洁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尽管如此, 三农问题仍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固然,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但不能就此让他们 50 年后面临无依无靠的困境。
中国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同样, 中国人的生活需要可持续的提高, 不能用长痛换来短暂的快乐。
把问题留给 50 年后的政府, 就如我们现在我们承受着人口问题的重压。
我们一直说要扩大内需, 采取的往往是增大基础建设投资, 或者说增加公务员工资, ……而恰恰忽视了改善农民工的权益。
粮价基本没有变化, 生产资料在上涨, 看病的费用在增大, 教育的费用在增大……尽管中国整体面临的是通货紧缩,但更多的农村面临的是通货膨胀, 也就是说中国既面临着通货紧缩, 同时又面临着通货膨胀, 只不过出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而已, 而这个阶层主体的农民又是一个被忽视的阶层。
在农民支出比例中站最多的教育和医疗费用一直在增加, 而收入增加有限, 他们有比富有人群更多的内需却没有购买能力。
我们不仅没有给予农村更多的财政支持, 反而将大量的农业税收用于城市建设, 这本身尽管没有错,但如果以不考虑农民的生死为代价是危险的!
在未来的相当时间内中国农民在人口数量上仍是社会的主体, 我们不能以牺牲他们的发展来换取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2003 年夏天和冬天的电荒, 同样给我们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能源短缺是中国的
现实, 也是中国未来的现实。
其实, 中国不仅面临着能源的短缺, 还包括各种资源的短缺, 水资源, 燃料资源等。
而我们过去 25 年的发展是以大量能源的消耗,是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
也就是说, 在过去 25 年的发展中, 我们根本没有考虑我们的环境成本, 牺牲了环境成本换取了经济的发展, 透支了中国的环境成本。这也是我们的出口为什么低价的一个原因, 企业不用考虑环保, 不用考虑生态资源的成本, 比如说家具业, 既不要考虑农民工的各种社会保障, 也不用考虑农民工的健康, 也不用考虑大量森林被砍伐带来的环境问题, 这样的低成本是美国政府计算不出来的。
2001-2003 年, 中国发生数以千计的矿难, 伤亡人数数以万计, 仅仅最近发生的重庆井喷事件就造成了 240 多人的死亡, 上千人的中毒。
其间, 发生的各种工伤事故更是不断。
中国的经济尤其是一些出口型经济, 以及能源矿产的开发是一种带血的经济。
在辽宁等省发生的多起因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 造成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窘迫和困难。
……所以这些, 都曾经对我们过去 25 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现在却生活困难。
不仅现在, 未来仍旧面临着困难, 而且将有更多的人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我们的出口增长了, 我们的 gdp 增长了, 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的资源换取的, 是在用一部分人的生命和鲜血换取的。
我们的 gdp 是建立在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上, 是建立廉价的能源和资源基础上, 而这又是建立在大量的工人的鲜血和低工资上, 他们没有养老保险, 没有医疗保险, 没有住房公积金, 他们死亡的代价往往仅仅是几万元的补偿而已, 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眼下中国面临着电荒, 还哪有精力管矿工的生死呢? 在确保电厂用煤的要求下, 最近频频发生的矿难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 为了中国的经济, 我们透支了矿工的生命, 透支了中下层的利益。
股市 3 年来的低迷, 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行, 为什么呢? 在不成熟的政策指导下, 中国股市透支了 中国证券和金融改革的成果, 透支了中国百姓的积蓄。
据统计, 2001 年 6 月末, 沪深两市的市价总值为 53630. 68 亿元, 流通市值为 18866. 36 亿元。
截至 2003 年 9 月末, 上市股票由 1137 家(含 b 股) 增至1362 家, 但沪深两市总市值却没有同步增长, 仅有 39080. 79 亿元, 流通市值同样如此, 仅 12719. 12 亿元。
也就是说时隔两年零三个月 , 股市总市值蒸发14549. 89 亿元; 流通市值蒸发 6147. 24 亿元。
如果刨去期间配股、 增发、 新股
上市等新增的市价总值与流通市值, 恐怕单流通市值损失就约 9000 亿元, 约 47%,接近于 2003, 2003 两年的 gdp 实际增加值。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如果相应的资本作为保障, 是困难的, 而现在我们的资本和金融市场早已经透支了发展的动力, 沦为吸食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吸血鬼。
至于腐败, 问题之严重, 已经决非抓几个省部级干部的简单问题了 。
中国的腐败, 中国式的私有化进程, 中国的黑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新的“三座大山” , 刘涌案件即是最好的说明, 涉及地方政府高层, 涉及经济活动, 涉及黑社会, 对政府的运作, 百姓的生活, 社会经济均造成了巨大影响。
刘涌的判决一改再改, 则可以看出这种渗透的深度了, 到了非得中央政府干涉的地步了。
最可怕的是被透支的中国百姓的改革热情。
在 25 年的改革中, 政治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 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法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在这些均不完善甚至是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 我们不断推进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不断推进中国就业体制的改革, 造成了中国式的市场经济, 造就了很多吸食国有资产的财富寡头, 造就了无数个中国的“霍多尔科夫斯基” 。
支撑中国改革的中下层的改革热情正在减退, 甚至转化为对改革的反对和质疑。
2003 年, 多起因动迁而引发的事件折射了存在的问题。
动迁, 一部分人获得了利益, 一部分人失去了利益。
最重要的是很多中下层将改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动迁上。
股份制改革, 减员增效, 下岗, 管理层持股, ……对改善国有企业尽管有一定的作用, 但却是以大量工人的利益损失换取的, 他们发觉改革背离了他们的利益。
国有企业改革以大量工人的利益损失为代价, 小部分人获得了巨额的利益。
前一段时间暴光的大连某国营企业实际资产 5000 千万元仅仅被以 400百万元出售。
如果说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还可以接受, 但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得益者不是国家而是一小部分人, 支持改革等于支持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 而这是以自己的贫穷换取的, 他们可能还会支持改革吗? 2003 年, 4 位省部级干部因腐败问题被抓, 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俄罗斯私有化进程的后果值得我们警惕, 在中国, 有多少个“霍多尔科夫斯基” 在吞噬着国有资产呢? 中国老百姓是希望继续推进私有化进程, 还是希望出现普金式的铁碗人物呢?
另外, 正因为不完善的法律法规, 基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早期的私有经济不承担着任何社会责任, 自然就造成了国有企业负担重的假象, 我们总是说推进
国有企业的改革, 事实上, 我们很多时候正是以牺牲国有企业来换取私有企业的发展。
尽管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工人, 但随着改革的推进, 却没有出现世界最大的工会, 恰恰是世界上最软弱无能的工会, 甚至可以说中国就没有工会。我们的改革面临着对利益既得者的绥靖政策, 不断地满足他们的需要, 不断地用社会中下层的利益去填饱他们对改革利益的贪婪!
稳定是我们过去 25 年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我们已经透支了我们的稳定,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下岗工人的抗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国经济的成就掩饰不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停止改革是错误的, 但任凭改革的盲目前进也是错误的, 决不能以中国的未来换取眼前的短暂改革成就, 如何让改革再次成为全体人民获益的改革, 成为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改革, 是中国改革面临着的急迫问题, 否则改革将面临着曾经是当初改革的积极推进者——中下层的反对!
其他参考文献:
1. 赵慧芝.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2) .
2. 付林, 李冬叶. 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11) .
3. 江轶.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4) .
4. 李红宇.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 财会通讯· 综合(中) , 2009(1) .
5. 石勉. 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 经济师, 2010(10) .
6. 林大静. 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 审计月刊, 20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