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女投江98343【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1938 年夏天, 日 本关东军纠集伪蒙、 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 “ 三江大讨伐” , 东北抗联第 4、 5 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 遭到日 军多次围追堵截, 牺牲了 很多抗联战士。
10 月 , 东北抗日 联军第 5 军第 1 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 去路, 队伍中有第 5 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 她们是:
冷云(原名郑志民) 、 胡秀芝、 杨贵珍、 郭桂琴、 黄桂清、 李凤善、 王惠民、 安顺福。
抗联队伍经过几日 的奔袭, 战士们又饿又累, 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
10 月 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 部队在河畔露营后, 燃起了 几堆篝火取暖。
日 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 江边有篝火闪动, 向日 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
后半夜, 日 军熊本大佐集合了 一千多日 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10 月 10 日 拂晓时, 抗联战士们发现了 日 军,急忙向外冲。
冷云比较冷静, 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 敌人没有发现她们, 向大部队逼近。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 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 从背后袭击敌人, 吸引日 军火力, 掩护大部队突围。
敌人一下子慌了 神, 以为中了 埋伏, 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 大部队乘机突出了 日 军的包围圈。
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 快往外冲啊!
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
” 日 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 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
“ 乖乖投降吧!
皇军不会亏待妇女!
” 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 军的包围后, 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 因日 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 伪军逼降, 誓死不屈。
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 “同志们, 我们是共产党员 、 抗联战士, 宁死也不做俘虏!
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 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 她们投出了 最后一颗手榴弹, 趁敌人卧倒的机会, 毁掉枪支, 挽臂涉入了 冰冷的乌斯浑河, 高唱着《国际歌》 “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集体沉江, 壮烈殉国。
牺牲时, 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 23 岁 , 最小的王惠民才 13 岁 。
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 她们年轻的生命, 写下“ 八女投江” 的壮丽篇章。
“八女投江” 体现了 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 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 2 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 八女投江” 后, 当即题写了 “ 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
解放后, 中国共产党以“ 八女投江” 为题材拍摄了 一部电影《中华儿女》 , 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 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
1986 年 9 月 7 日 , 为纪念八名女烈士, 建立了 一座巨型“ 八女投江纪念碑” 。
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
“ 八女英灵, 永垂不朽” 。
============================ 八女投江
百科名片
“八女投江” 雕塑像 抗日战争时期, 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 8 名女官兵, 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 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她们是第 2 路军第 5 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 班长胡秀芝、 杨贵珍, 战士郭桂琴、 黄桂清、 王惠民、 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2009 年 9 月 14 日, 她们被评为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目录 英雄事迹
英雄简介
不朽丰碑
同名戏剧
英雄事迹
英雄简介
不朽丰碑
同名戏剧
展开 编辑本段 英雄事迹
1938 年夏天, 日 本关东军纠集伪蒙、 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 “ 三江大讨伐” , 东北抗联第 4、 5 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 遭到日 军多次围追堵截, 牺牲了 很多抗联战士。
10 月 , 东北抗日 联军第 5 军第 1 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 去路, 队伍中有第 5 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 她们是:
冷云(原名郑志民) 、 胡秀芝、 杨贵珍、 郭桂琴、 黄桂清、 李凤善、王惠民、 安顺福。
抗联队伍经过几日 的奔袭, 战士们又饿又累, 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
10 月 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 部队在河畔露营后, 燃起了 几堆篝火取暖。
日 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 江边有篝火闪动, 向日 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
后半夜, 日 军熊本大佐集合了 一千多日 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10 月 10 日 拂晓时, 抗联战士们发现了 日 军,急忙向外冲。
冷云比较冷静, 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 敌人没有发现她们, 向大部队逼近。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 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 从背后袭击敌人, 吸引日 军火力, 掩护大部队突围。
敌人一下子慌了 神, 以为中了 埋伏, 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 大部队乘机突出了 日 军的包围圈。
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 快往外冲啊!
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
” 日 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 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
“ 乖乖投降吧!
皇军不会亏待妇女!
” 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 军的包围后, 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 因日 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 伪军逼降, 誓死不屈。
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 “同志们, 我们是共产党员 、 抗联战士, 宁死也不做俘虏!
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 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 她们投出了 最后一颗手榴弹, 趁敌人卧倒的机会, 毁掉枪支, 挽臂涉入了 冰冷的乌斯浑河, 高唱着《国际歌》 “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集体沉江, 壮烈殉国。
牺牲时, 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 23 岁 , 最小的王惠民才 13 岁 。
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 她们年轻的生命, 写下“ 八女投江” 的壮丽篇章。
“ 八女投江” 体现了 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 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东北抗联第 2 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 八女投江” 后, 当即题写了 “ 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
解放后, 中国共产党以“ 八女投江” 为题材拍摄了 一部电
影《中华儿女》 , 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 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
1986 年 9 月 7 日 , 为纪念八名女烈士, 建立了 一座巨型“ 八女投江纪念碑” 。
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
“ 八女英灵, 永垂不朽” 。
编辑本段 英雄简介 冷云
民族英雄——冷云 原名郑志民, 1915 年生, 黑龙江省桦川县人。
1931 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 九一八” 事变后, 她积极参加抗日 救国活动。
193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 活动。
1936 年, 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 加入东北抗联第 5 军, 后经组织批准两人结为革命伴侣, 志同道合, 共同进行抗日 斗争。
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 后调到
5 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员 。
1938 年夏, 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 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 的婴儿, 随 5 军 1 师部队西征, 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
安顺福
(1915 一 1938) 中共党员 , 朝鲜族。
生于穆棱镇新安屯(今老牛槽村) 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 安顺福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3 岁就跟随父兄参加抗日 救国运动。
“ 九·
一八” 事变后, 屯子里成立了 党支部和抗日 救国先锋队组织, 发动群众参加抗日 救亡斗争。
她 16 岁 就和屯子里的青少年们站岗、 放哨、 抓坏人、 贴标语。
1933 年 1 月 , 由于叛徒的告密, 敌人对新安屯进行了 疯狂的大搜捕, 有 7 人惨遭杀害, 其中就有安顺福的父亲和弟弟。民族恨、 家乡 仇, 使安顺福更加坚强。
她心里燃烧着复仇的怒火, 毅然离开故乡 , 参加了 抗日 联军第四军, 分配在被服厂工作。不久, 任她为被服厂厂长,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 年 10 月 , 抗日 救国游击军改编为抗日 同盟军第四军. 为了 行军打仗方便, 安顺福、 许贤淑等 4 名女战士将她们的 9个小孩送给老百姓抚养。
1938 年 4 月 , 抗联各军向宝清集中, 5 月 从宝清出发开始西征, 这时安顺福和其它女同志一同加入五军妇女团, 随军西征。在征途中, 安顺福和妇女团的同志, 与男同志一样跋山涉水, 翻岗越岭, 穿行在鸟兽集居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里。
一路风餐露宿, 野菜野果充饥, 生活极端困苦。
同年 10 月 下旬一天的拂晓, 在牡丹江的支流乌斯浑河下游, 柞木岗山和大小关门嘴子山之间的峡谷子中(现林口 县刁翎镇三家子村东北四公里处) 与日 伪军熊谷部队激战, 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 宁死不屈. 她同冷云等八位女战士挽臂投江捐躯。
是年 11 月 东北抗日 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闻讯后, 在日 记中写道:
“ 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 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
1982 年 10 月 乌斯浑河畔东岸的小关门嘴子山坡上, 建起八女投江纪念啤, 碑文正面刻着黑龙江省省长陈雷的手书:
“ 八女英魂, 光照千秋” 。
李凤善
八女投江” 烈士。
朝鲜族, 牺牲时年仅 20 岁 左右, 黑龙江省林口 县龙爪乡 人。
东北抗日 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
1938 年 10 月 上旬, 东北抗日 联军第五军一部, 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 (今属林口 县) 与日 伪军千余人遭遇。
为掩护大部队突围, 毅然放弃渡河, 她与妇女团指导员 冷云(原名郑志民) , 班长胡秀芝、 杨贵珍, 战士郭桂琴、 黄桂清、 王惠民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朝鲜族)
等 7 名战友一起, 在指导员 冷云率领下, 分成 3 个战斗小组, 与日 伪军展开激战。
她们主动吸引日 伪军火力, 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 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
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 她们面对日 伪军逼降, 誓死不屈, 毁掉枪支, 挽臂涉入乌斯浑河, 高呼:
“ 打倒日 本帝国主义! ” 高唱“ 奴隶们起来” 的国际歌, 集体沉江, 壮烈殉国。
编辑本段 不朽丰碑 “八女投江”纪念碑
建国后, 人民政府在烈士投江的黑龙江省林口 县乌斯浑河岸边, 建立了 “ 八女投江” 纪念碑。
正面是抗
“ 八女投江” 纪念碑
联老战士陈雷题词:
“ 八女英魂, 光照千秋。
” 碑文铭刻着东北抗日 联军的八名女战士的英名和她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高80 米、 横截面为三角型的纪念碑和象征着彩虹, 跨度为 75 米、 矢高 25 米的供脊, 雕有展现女英雄们战斗风姿的大型群雕。
八女投江的壮举, 表现了 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 1986 年 9 月 7 日 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 奠基典礼。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 “ 八女英灵, 永垂不朽!
”
“八女投江”英烈群雕
地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滨公园
八女投江英烈群雕 八女投江的英雄壮举, 谱写了 一曲惊天地、 泣鬼神的抗日 史诗。
为缅怀先烈, 教育后人, 牡丹江市委、 市政府于 1984 年决定在牡丹江市江滨公园建立八女投江英烈群雕。
大型群雕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德华、 司 徒兆光设计, 四川美术学院采用花岗岩石材料雕凿制作, 于 1988 年 8 月 1 日 正式落成, 当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同志亲笔题写了 “ 八女投江” 四个大字。
“八女投江”国画巨作
1957 年, 年仅 34 岁的我国著名画家、 “ 关东画派” 奠基人王盛烈创作了 那幅被传颂了 半个多世纪的名画《八女投江》 ,该做现收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
《八女投江》 是根据抗日 联军八位女战士为了 不被敌人活
“ 八女投江” 国画巨作 捉, 集体投江的真实感人故事而绘制的革命历史画。
一个如此年轻的艺术家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称道的创作呢? 对于王盛烈来说, 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对他影响太大了 , 他有着作为亡国奴的经历, 他也亲眼目 睹了 “ 九· 一八事变” 前后的历史, 所以他内 心的爱国主义激情成为了 创作最大的动力。
即便是后来提出建立九· 一八纪念馆议案时, 作为发起人之一的他依然不顾身 体的不适, 重新创作了 一幅《八女投江》 , 尺寸比当年收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那幅还大, 老人当时惟一的想法就是不能够让世人忘了 那段历史。
目 前这幅作品就挂在“ 九· 一八” 历史博物馆内 , 成为这段历史一个记忆的缩影。
编辑本段 同名戏剧 剧目 资料
越剧现代剧, 郭大宇根据史实, 突破生活原形局限, 于 1995 年编剧。
1995 年由南京市越剧团为纪念抗日 战争胜利 50周年演出。
导演韩林根, 作曲王水庚, 舞美设计余辉、 张海豹。
竺小招饰冷云, 魏小梅饰小于, 陶琪饰黄桂芳, 赵时莺饰王娟,樊建萍饰胡秀芝, 朱蔺饰安顺姬, 李萍饰金霞, 水小燕饰李秀珍。[1]
剧情介绍
此剧写白雪山一场残酷的阻击战, 东北抗日 联军某部一连伤亡惨重, 仅存女指导员 冷云和女战士小于。
冷云、 小于撤离白雪山途中, 先后遇到抗联友部掉队的女战士黄桂芳、 王娟、 胡秀芝、 及到抗联寻找亲人的朝鲜族姑娘安顺姬、 金霞。
当冷云带
着几位陌路相逢的女子准备追赶主力部队时, 女情报员 杨秀珍忽然带来了 新指示:
上级要求冷云集结力量, 继续留在白雪山牵制日 军大队, 以配合更大的歼敌部署。
蓦然接受任务, 冷云深感压力, 面对几个了 解不深的女子, 冷云不得已暂时隐瞒了 实情。然而, 冷云的突然变化, 又不禁引 发了 其他几个人的猜疑。
当冷云矛盾地打响机枪故意暴露以引 起日 军注意时, 8 名女子其实已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当夜, 冷云内 心矛盾, 辗转不安。
而事实上, 其他几人早已通过行动明白了 所面临的考验。
于是, 于无言之中心与心交汇, 意志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