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卫·科波菲尔》,供大家参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短新闻两篇》中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接下来,我将从以下 4 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在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新课改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同时根据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学习文章既简洁又蕴含丰富的语言。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恨,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通过参观者的神态、动作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情感的写法。
教学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印象性新闻报道。
“印象性报道”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作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它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教读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学习方式。选择运用多媒体课件,旨在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三、说学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本课我引导学生主要采用分小组讨论法,意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就是奥斯维辛。一个在二战中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奥斯维辛有关的新闻稿《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展示与奥斯维辛有关的幻灯片)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奥斯威辛的了解呈现两级情况,一种是一无所知,一种是有所了解,但是以不了解的为多。因此,在教学的开始——导入部分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图片直观,很有震撼性,触动心灵,易感染学生)让学生对奥斯维辛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拉近学生与奥斯维辛之间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
1、解决生字词 这是课文的基础部分,便于学生通读整篇课文。
2、根据课文题目预设问题:
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又写了呢?带着问题读课文(答案用文章中的语句或依据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
参考答案:①“ 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为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 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② 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 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根据课文题目可预设问题很多,但选择“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又写了呢?”即作者的创作动机,只是作为讲授本篇课文的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直击新闻主体部分。以主体为中心,辐射其他新闻元素。
三)紧接着,根据课文段落提问:
①阅读第一、二段,思考: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明确:居然
作者心中对布热金卡的想象与现实有很大的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这样,过去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宛如两重天,一个是地狱,一个是天堂,当身处奥斯维辛历史遗迹中,留给参观者的是历史的厚重带来的静穆,压抑,但走出来,面对明媚的阳光,孩子的笑脸,他们释然。——记住历史,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
②本文有很多句子蕴涵着作者的情感。看课文第八段: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 讽刺,无论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可理解为一种 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③阅读第七段至第十四自然段,思考: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 (1)开始时——“ 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 慢了下来” (2)看见毒气室时——“特别 恐怖,使他终生 难忘” (3)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4)看到 狭小的女牢房时——“ 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 叫不出来”。
(5)看见 试验室时—— 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6)参观 纪念长廊时 —— 沉思
(7)参观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 窒息” (8)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 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④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本文的 主题是什么?),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明确: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 沉重控诉,对受害者的 哀悼,对历史的 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详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这篇新闻很特别,与一般的新闻不一样,属于印象性报道。字里行间蕴藏着情感,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其中的蕴味。而且高一的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很强,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相信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但能让历史昭示未来, 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就是新闻的价值所在!
五)作业:奥斯维辛纪念墙上照片中的那个姑娘,她在想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参观者的所见所感
开始时——默默地
慢了
毒气室——恐怖
难忘
成堆的头发等——浑身发抖
狭小的女牢房——惊惧万分
叫不出来
试验室——庆幸
纪念长廊——沉思
地下室——窒息
参观结束——恳求的目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学习文章既简洁又蕴含丰富的语言。
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恨,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通过参观者的神态、动作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情感的写法。
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读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就是奥斯维辛。一个在二战中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奥斯维辛有关的新闻稿《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展示幻灯片)
二、文章背景及特点介绍(幻灯片展示)
三、幻灯片展示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使学生产生共鸣。
四、整体感知 1、解决生字词,注意读音:
婆娑
步履
嬉笑
焚尸炉
噩梦
废墟
纳粹
雏菊花
剥光
窒息
撰写
祷告 五)自由讨论: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小结)
①“ 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为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 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② 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 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五、分段讲述 1、阅读第一、二段,思考: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明确:居然
作者心中对布热金卡的想象与现实有很大的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2、本文有很多句子蕴涵着作者的情感。看课文第八段: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 讽刺,无论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可理解为一种 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阅读第七段至第十四自然段,思考: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 ①开始时——“ 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 慢了下来” ②看见毒气室时——“特别 恐怖,使他终生 难忘” ③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④看到 狭小的女牢房时——“ 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 叫不出来”。
⑤看见 试验室时—— 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⑥参观 纪念长廊时 —— 沉思
⑦参观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 窒息” ⑧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 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3、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本文的 主题是什么?),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明确: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 沉重控诉,对受害者的 哀悼,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详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六、课堂小结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相信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但能让历史昭示未来, 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就是新闻的价值所在!
七、课后思考
奥斯维辛纪念墙上照片中的那个姑娘,她在想什么呢? 八、板书设计 参观者的所见所感 开始时——默默地
慢了 毒气室——恐怖
难忘 成堆的头发等——浑身发抖 狭小的女牢房——惊惧万分
叫不出来 试验室——庆幸 纪念长廊:沉思 地下室——窒息 参观结束——恳求的目光